学术投稿

临床中央负压吸引设备插孔细菌检测研究

焦永倩

关键词:中央负压吸引装置, 终端插孔, 消毒, 细菌污染
摘要:目的:探讨中央负压吸引装置终端插孔消毒前后细菌检测情况,降低医院的交叉感染概率,为制定消毒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130个中央负压终端装置用安尔碘棉签进行螺旋式消毒,检验科人员分别对呼吸科48个、脑外科46个及小儿内科36个中央负压终端装置在消毒前后取样进行培养,将所取标本接种于无菌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内,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检出细菌数量为污染标准。结果:临床设备中央负压吸引入终端插孔消毒后的污染率分别为呼吸科8.33%;脑外科6.52%;小儿内科5.56%,平均污染率为7.69%。检出的污染病原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消毒前后的污染率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8,P<0.05)。结论:采用安尔碘棉签消毒中央负压吸引终端口插孔,能够降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概率,可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物流全程动态监管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实现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全程动态监管模式,解决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无法准确实现双向追溯的问题。方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梳理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入库、出库管理流程;依托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设计,利用条形码在各操作环节之间进行关联。结果: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物流全程动态监管模式符合口腔医院特点,取代原有的手工、粗放的静态管理模式,实现了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结论: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管理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的整合,可实现采购、入库验收、出库使用、销毁及盘点的物流全程动态管理和双向追溯。

    作者:高燕华;范宝林;曹战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对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医疗教学档案的利用率,达到提升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和资源共享的目的。方法: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强化科教档案意识,健全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档案保管,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结果:强化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后使教学档案的完整归档率达到100%,教学档案的利用更加便捷。结论:医疗教学档案完整归档率的提高,可使医院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作者:樊晓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校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目的:基于健康管理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高校的环境特点、健康资源及人群健康情况,阐述建立面向高校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与可行性。方法:借鉴信息系统设计方法中原型法的设计思想,对系统的部署、数据源与异构数据集成以及功能需求等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提出健康评价机制的设计目标与算法。结果:系统采用通用性及扩展性优秀的B/S结构、MVC理念进行架构搭建,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建模,以J2EE技术、轻量级开发框架SSH及Web Services等形成基本技术路线。结论:高校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及可行性,可为构建我国健康管理模式及高校人群健康等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苏航;刘欣悦;郭载勋;杨琳;武晓君;李锟;方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医学工程科质量管理策略探讨

    目的:从医学工程科职能和作用出发,探讨医学工程科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管理策略。方法:从组织构建,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的管理,以及医疗器械维护、维修等方面讨论医学工程科的质量管理策略。结果:通过开展医学工程质量管理,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在组织建设、质量管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院的快速发展,使医学工程科在医院的作用和职能不断深化和拓展,加强其质量管理,能更好地发挥医学工程科服务于临床、保障医疗工作的核心作用。

    作者:许敏光;闫伟;侯羿;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根据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接受常规训练的对照组和接受等速运动训练的观察组,每组49例,检测训练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伸屈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训练后伸屈肌肌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伸屈肌PT、AP和MRTW水平高于对照组;训练后8周及16周,观察组患者的伸膝、屈膝大角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等速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肌力同时扩大关节活动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丽;周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剂量分布仪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泄漏辐射检测方法的探讨

    目的:测量与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泄漏辐射水平,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检测加速器泄漏辐射水平。方法:依据国家标准“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中提供的方法,以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对象,使用IBA公司生产的Startrack型剂量分布仪对该加速器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与大吸收剂量点比值为0.07%,平均吸收剂量与大吸收剂量比值为0.04%。结论:研究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进行加速器的X射线泄漏辐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翔;曹兴江;杨春勇;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Elekta SLi系列加速器电路维修案例

    Elekta SLi系列加速器是一款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的放射治疗设备,能够提供宽范围和高精度的X射线和电子线能量,满足放射治疗外照射的临床需要,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放疗科。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行难免会出现电路、机械等故障,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对于临床工作的正常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立华;张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目的:通过数字化医院建设,实现医院各项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达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思路,明确目标,多方协调,有序推进,优化整合。结果:建立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主线,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打造数字化医院。结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关键是从医院实际出发,要求思路清晰、规划具体、稳步推进和提高效率。

    作者:陈伯勋;李健;李勇涛;曾光;蔡永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的高病死率主要与临床无有效治疗有关,临床多推荐早期活性炭灌流以降低血浆百草枯浓度水平,进而减少肺组织的摄取。虽然部分研究支持该方法,但也存在较大争论。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与血浆中的百草枯质量浓度直接相关,部分研究认为与全血灌流后血浆中百草枯浓度水平反弹有关,延长灌流时间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由此提出了持续灌流的概念。由于出血的合并症使持续灌流难以进行,血浆置换进入临床后尝试使用持续血浆吸附来治疗百草枯中毒,经临床研究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血浆中的百草枯浓度水平。

    作者:李国强;燕朋波;李玉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疗效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及其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愈率,更好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一代智能麻醉工作站新产品发布会巡礼

    2014年6月26日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智能麻醉工作站产品发布会在北京长峰假日酒店隆重举行。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姜景山院士,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何新贵院士,中国麻醉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名誉总编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金清尘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及全国40余家新闻媒体的代表出席了本次盛会。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对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对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腔镜手术器械,分别采取常规器械灭菌流程及优化的器械灭菌流程,比较两组的器械检测合格率、医生使用满意度、患者术后感染率、下床时间及患者总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肉眼检测合格率为99.37%,细菌学合格率为95.60%,使用器械的平均满意评分为(96.43±2.12),总满意度为89.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6%,术后下床时间(2.89±0.43)d,总住院时间(6.43±2.7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

    作者:李小燕;赵文君;杜秋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投稿指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月刊,主要刊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营销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医学装备的学术性文章。其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即时报道本领域内的重大科研成果与新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我国医学装备技术的发展和学术交流。1读者对象《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月刊,主要刊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营销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医学装备的学术性文章。其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即时报道本领域内的重大科研成果与新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我国医学装备技术的发展和学术交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用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验证研究

    目的: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47号报告要求,验证一台6 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可靠性,并按优化原则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给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计算方法。方法:按照IAEA第47号报告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对加速器机房屏蔽厚度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对人员可能接受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给出对比结果。结果:经现场检测,其防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检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作者:刘雅;郭朝晖;程金生;刘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改进型呼吸体积描记系统的硬件设计与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改进型的呼吸体积描记技术(RIP)测量系统,解决目前的RIP测量系统适应性差和抗噪声能力较弱等问题。方法:采用XILINX公司的CPLD芯片作为高精度恒流源电路的控制芯片,并通过滤波、前置放大、锁相放大、自动控制放大、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和TI公司的16位MCU等构成的微弱生理信号放大检测硬件平台对人体的呼吸信号进行检测。结果: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检测的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与现行的肺功能仪(PN)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改进型的RIP测量系统具有检测人体呼吸参数的能力,测量精确,操作简单,可作为便携式的呼吸检测平台。

    作者:姬军;黄增跃;袁青;王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视频显示终端作业过程中的脉搏信号分析研究

    目的:针对长期视频显示终端(VDT)作业引发的疲劳健康问题,设计VDT作业疲劳实验,探求实验前后脉搏参数的变化,为VDT作业疲劳的评价提供方法。方法:筛选3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进行试验,受试者进行连续4 h的静态计算机游戏操作,每0.5 h采集2 min指端容积脉搏波数据,在实验前后对受试者进行疲劳症状问卷调查。分析提取脉率及脉率变异性参数、指脉搏波波形特征参数,并对比实验前后脉搏波波形图的变化。结果:以疲劳量表FS-14为标准,疲劳实验后受试者精神与躯体疲劳度均有所上升。以Rechichi提出的视疲劳判断标准,疲劳试验后受试者均处于视觉疲劳状态。受试者在VDT作业疲劳实验前后其心率(HR)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呈下降趋势;脉率变异性算得RMSSD及SDNN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呈上升趋势;指脉脉搏波波形特征参数K,在实验前后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结论:脉率及其部分变异性参数、部分脉搏特征参数具显著性变化,脉搏波波形图在VDT作业过程中有趋势性的变化,脉搏波在VDT作业疲劳的监测中具有应用价值,有望成为评价VDT疲劳状态的指标。

    作者:梁栗炎;杨琳;崔婧翾;王琪;芦杨;汪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信息化血糖即时检测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探索医院信息化管理血糖的新模式,提高血糖数据管理的准确性、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升医院血糖管理水平。方法:基于信息化理念,在原有的即时检测(POCT)技术上实现信息化管理。借鉴国外成熟的网络系统,确立信息化方案和实现手段,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决定是否接入HIS/LIS系统,客观分析信息化管理的好处并思考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该模式的建立,便捷了医护人员获取患者数据,大幅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结论:POCT技术推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伍洪;王羽飞;王力;艾雅娟;杨娟;刘艳淑;朱俊;邓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目前传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系列改革探索,明确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内容,突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教学改革中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实验室管理及多元化考核方法等探讨生物医学工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改革可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不同学科间交叉融合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正美;郑浩;鲁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FAME全自动酶免仪洗板过程中常见报警分析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在我国采供血机构及大型医院的酶免实验室中应用相当普遍,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与洗板步骤相关的故障报警比较常见,现将几年来FAME洗板过程中常见报警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供同行借鉴。

    作者:刘冬;魏胜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一线化疗方案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0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的对照组,观察化疗后近期疗效指标、肿瘤内分泌指标以及远期疗效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2,x2=5.992;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EGF-A、VEGF-B和VEGF-C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3,t=6.094,t=5.892;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3,x2=7.273, x2=6.274,P<0.05)。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52,t=7.883;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降低VEGF水平、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及延长整体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耿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