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张朋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囊肿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6例卵巢囊肿破裂患者的阴道超声表现。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39例为黄体囊肿,诊断符合率为93.4%;14例为巧克力囊肿,诊断符合率为57.1%,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快捷及方便,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急腹症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张丹;王韶雯;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设计原理,定性、定量地解析研究加速器的技术关键,深入探索加速器的核心细节。方法:应用总分类的逻辑思路,从国内肿瘤情势的分布、行业的需求及放射治疗设备本身的技术发展,研究分析医用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应用、设计细节。结果:医用电子加速器电子的获得、微波加速及内部环境支撑,其核心是微波类型的应用,而且加速管的结构至关重要。结论: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较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发展晚,是由于稳定的加速电子结构和技术不成熟所致。巧妙的新型边耦合加速结构,为加速器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作者:管吉;杨树欣;管叶;高磊;杨震;詹宁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设计研制合理的俯卧位专用床,以解决患者俯卧位时间过长时所导致的颜面部压痛、肩颈部和腰部酸痛及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方法:研制的俯卧位专用床核心部件包括头枕升降控制箱、头枕多角度转向球、头枕位置紧固手刹以及头枕升降摇柄等。结果:该装备能更精准地调整患者俯卧时的头位,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确保了患者正确体位的长时间维持。结论:该装置的各项功能对视网膜成功复位起到了使用便利、安全可靠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银春;周媛婷;苏纯音;武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以移动医疗概念和3G智能手机的通讯网络特点为基础,构建一种基于3G智能手机的移动医疗系统模式。方法:利用3G智能手机,根据患者的需求由医务人员随时随地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实现患者在任何环境下均可接受医务人员的诊疗服务。结果:医务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提供各种医疗服务,完成移动医疗系统的基本功能。结论:基于3G智能手机的移动医疗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尽快将其应用于临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移动医疗系统的新技术。
作者:曲蕴慧;白新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设计数字化门诊分诊叫号系统,改善就诊秩序、提高门诊医生的工作效率。方法:采用VC++语言,利用中间件技术,组成语音呼叫、大屏幕显示控制、后台管理及数据同步四大模块,医院信息系统(HIS)将挂号信息输出到分诊叫号系统,实现按顺序自动呼叫患者挂号列队信息。结果:门诊分诊叫号系统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由专职护士进行导分诊的医疗模式,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显著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结论:数字化门诊导诊、分诊系统可有效改善就诊环境和就诊秩序,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刘松;郑龙;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对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腔镜手术器械,分别采取常规器械灭菌流程及优化的器械灭菌流程,比较两组的器械检测合格率、医生使用满意度、患者术后感染率、下床时间及患者总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肉眼检测合格率为99.37%,细菌学合格率为95.60%,使用器械的平均满意评分为(96.43±2.12),总满意度为89.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6%,术后下床时间(2.89±0.43)d,总住院时间(6.43±2.7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
作者:李小燕;赵文君;杜秋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尤其是内膜破口、直径、假腔的范围及受累血管的显示。方法:对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其影像信息进行后处理后再现,分析相关影像特点。结果:参考DeBakey分型,60例患者中Ⅰ型12例,Ⅱ型6例,Ⅲ型42例。其中3例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扩张,2例合并腹主动脉瘤样扩张,32例伴发胸腔或心包腔积液,18例假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17例合并明显的肾缺血,11例右半肠管缺血,2例左半肠管缺血,2例合并一侧下肢动脉闭塞。破裂口检查率为93%,影像诊断临床符合率为91.3%。结论: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可明确主动脉夹层诊断、分型、受累范围及脏器累及情况评估和术后评估,对临床诊断的明确、手术方式制定及术后评估意义重大。
作者:戴捷;范治国;曹俊华;于峣;高宝军;丁晓娟;陈光真;李铁柱;袁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针对当前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在分析质量控制管理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现状提出设备采购质量控制管理、临床使用质量控制管理和医学工程质量保障控制管理的管理要素。结果:通过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确保了医疗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论:只有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监督管理,才能够有效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使医疗设备发挥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罗惠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测量与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泄漏辐射水平,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检测加速器泄漏辐射水平。方法:依据国家标准“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中提供的方法,以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对象,使用IBA公司生产的Startrack型剂量分布仪对该加速器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与大吸收剂量点比值为0.07%,平均吸收剂量与大吸收剂量比值为0.04%。结论:研究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进行加速器的X射线泄漏辐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翔;曹兴江;杨春勇;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充分利用社区医疗和医院的医生资源,提供远程监测诊断,为患者和医院提供更便利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方法:设计专用新型无线保真(WiFi)技术的多参数遥测监护系统,包含专用新型WiFi模块、佩戴式多参数遥测监护仪盒、无线中继网络和医疗监视软件等,使用无线网络对心电、血氧及呼吸等进行检测及数据传输。结果:患者能够在正常生活的状态下进行监护,随时随地将电生理数据发送到医院,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电生理数据进行远程诊断及做进一步的治疗。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各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严格的测试,数据传输准确率达到了98%以上。结论:该系统通过临床试验反馈良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郑传权;王春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数字化医院建设,实现医院各项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达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思路,明确目标,多方协调,有序推进,优化整合。结果:建立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主线,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打造数字化医院。结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关键是从医院实际出发,要求思路清晰、规划具体、稳步推进和提高效率。
作者:陈伯勋;李健;李勇涛;曾光;蔡永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创新型实验中心的建设以及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分析传统护理学实验室基础条件、教育理念以及管理体系现状,根据护理学专业发展的特点,结合临床实际需求,提出创新型实验中心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结果:创新型实验中心的建设应从护理学实验中心的硬件设施、管理体系、实验项目、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结论:创新型实验中心的建设使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可以促进护理教学的发展。
作者:田红梅;何剑;周敏;胡可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设计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的移动操作平台。方法:以机电一体化、集成化为主导,对中毒现场处置内容中涉及的装备开展集成平台设计研究。结果:中毒现场处置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个体防护等装备以现场应急箱方式进行箱囊化装备,移动操作平台可以现场快速进行毒物鉴定和现场信息及时传输。结论:中毒事件处置移动操作平台对现场处置装备的集成化满足了现场应急处置需求。
作者:吴家兵;刘剑君;张必科;王建军;龚磊;孙良;汤晓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从医学工程科职能和作用出发,探讨医学工程科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管理策略。方法:从组织构建,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的管理,以及医疗器械维护、维修等方面讨论医学工程科的质量管理策略。结果:通过开展医学工程质量管理,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在组织建设、质量管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院的快速发展,使医学工程科在医院的作用和职能不断深化和拓展,加强其质量管理,能更好地发挥医学工程科服务于临床、保障医疗工作的核心作用。
作者:许敏光;闫伟;侯羿;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在我国采供血机构及大型医院的酶免实验室中应用相当普遍,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与洗板步骤相关的故障报警比较常见,现将几年来FAME洗板过程中常见报警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供同行借鉴。
作者:刘冬;魏胜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基于健康管理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高校的环境特点、健康资源及人群健康情况,阐述建立面向高校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与可行性。方法:借鉴信息系统设计方法中原型法的设计思想,对系统的部署、数据源与异构数据集成以及功能需求等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提出健康评价机制的设计目标与算法。结果:系统采用通用性及扩展性优秀的B/S结构、MVC理念进行架构搭建,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建模,以J2EE技术、轻量级开发框架SSH及Web Services等形成基本技术路线。结论:高校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及可行性,可为构建我国健康管理模式及高校人群健康等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苏航;刘欣悦;郭载勋;杨琳;武晓君;李锟;方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应用标准的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及生物反馈治疗仪诊断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受损的程度,进而科学地指导医生通过电刺激和生物反馈对患者实施精准康复治疗。方法: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897例产妇进行压力检测,并对Ⅰ型、Ⅱ型肌纤维功能进行评估。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产妇无治疗。结果:经3个月后对897例产妇第二次评估,观察组评估结果趋向于正常值;对照组产妇评估结果明显差于观察组。结论:使用SA9800型的生物反馈治疗仪,配合Glazer评估结果对患者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通过量化测定盆底肌力和盆底肌肉受损的程度,经正确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常见疾病的发生概率。
作者:易绍媛;任艳蕊;罗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完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实现医疗设备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按照医疗设备管理的需求,对医疗设备档案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和解决对策。结果:进一步完善了现有医疗设备档案数据库中设备的使用情况、成本效益、保障费用和资产动态管理数据。结论:通过进一步健全医疗设备档案系统,可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切实可靠的原始数据,实现医疗设备档案信息资源全方位共享、全动态管理。
作者:李慧;陈珍;倪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在肺部磨玻璃影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螺旋CT胸部检查的31例患者资料,对肺部磨玻璃影像进行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恶性组(18例)和良性组(13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在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及边界清楚征象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00,x2=6.183,x2=5.373, x2=8.791;P<0.05)。恶性病变以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及分叶征等表现为主,边界清楚;两组在圆或椭圆型、不规则形及多结节融合状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138,x2=6.482, x2=4.306,P<0.05)。良性病变表现为圆或椭圆型,恶性病变以不规则形和多结节融合状表现为主。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对磨玻璃影的特殊征象及形态学进行综合分析和良恶性鉴别,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继龙;郭旺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发设计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保障医院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治愈率和工作效率。方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研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医院医疗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结果:实现了设备基本信息登记、设备报修、设备维修验收、设备档案管理以及设备报废等系列业务信息化管理。结论: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护效率,提升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效益。
作者:石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