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社区医疗的无线多参数遥测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郑传权;王春渊

关键词:社区医疗, 无线传输, 多参数监护, 家庭监护, 远程诊断
摘要:目的:充分利用社区医疗和医院的医生资源,提供远程监测诊断,为患者和医院提供更便利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方法:设计专用新型无线保真(WiFi)技术的多参数遥测监护系统,包含专用新型WiFi模块、佩戴式多参数遥测监护仪盒、无线中继网络和医疗监视软件等,使用无线网络对心电、血氧及呼吸等进行检测及数据传输。结果:患者能够在正常生活的状态下进行监护,随时随地将电生理数据发送到医院,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电生理数据进行远程诊断及做进一步的治疗。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各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严格的测试,数据传输准确率达到了98%以上。结论:该系统通过临床试验反馈良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重要临床意义。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系统建设

    目的:通过完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实现医疗设备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按照医疗设备管理的需求,对医疗设备档案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和解决对策。结果:进一步完善了现有医疗设备档案数据库中设备的使用情况、成本效益、保障费用和资产动态管理数据。结论:通过进一步健全医疗设备档案系统,可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切实可靠的原始数据,实现医疗设备档案信息资源全方位共享、全动态管理。

    作者:李慧;陈珍;倪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在肺部磨玻璃影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在肺部磨玻璃影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螺旋CT胸部检查的31例患者资料,对肺部磨玻璃影像进行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恶性组(18例)和良性组(13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在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及边界清楚征象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00,x2=6.183,x2=5.373, x2=8.791;P<0.05)。恶性病变以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及分叶征等表现为主,边界清楚;两组在圆或椭圆型、不规则形及多结节融合状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138,x2=6.482, x2=4.306,P<0.05)。良性病变表现为圆或椭圆型,恶性病变以不规则形和多结节融合状表现为主。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对磨玻璃影的特殊征象及形态学进行综合分析和良恶性鉴别,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继龙;郭旺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Elekta SLi系列加速器电路维修案例

    Elekta SLi系列加速器是一款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的放射治疗设备,能够提供宽范围和高精度的X射线和电子线能量,满足放射治疗外照射的临床需要,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放疗科。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行难免会出现电路、机械等故障,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对于临床工作的正常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立华;张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目前传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系列改革探索,明确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内容,突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教学改革中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实验室管理及多元化考核方法等探讨生物医学工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改革可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不同学科间交叉融合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正美;郑浩;鲁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3G智能手机的移动医疗系统模式构建

    目的:以移动医疗概念和3G智能手机的通讯网络特点为基础,构建一种基于3G智能手机的移动医疗系统模式。方法:利用3G智能手机,根据患者的需求由医务人员随时随地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实现患者在任何环境下均可接受医务人员的诊疗服务。结果:医务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提供各种医疗服务,完成移动医疗系统的基本功能。结论:基于3G智能手机的移动医疗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尽快将其应用于临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移动医疗系统的新技术。

    作者:曲蕴慧;白新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根据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接受常规训练的对照组和接受等速运动训练的观察组,每组49例,检测训练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伸屈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训练后伸屈肌肌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伸屈肌PT、AP和MRTW水平高于对照组;训练后8周及16周,观察组患者的伸膝、屈膝大角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等速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肌力同时扩大关节活动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丽;周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野战医疗所战备药材的科学管理

    目的:探讨战备药材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现代战争中的药材保障需求。方法:建立相对完善的战备药材管理体系,针对目前野战医疗所战备药材装箱标准以及内部配置布局中的设计缺陷,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近期组织的战伤救治演习证实,该管理体系科学、规范,职责分工清晰、明确,能够较好地开展医疗保障。结论:战备药材的科学管理,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完成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卫勤遂行保障及医疗应急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锋;程旭辉;陈冰璞;王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光电MEK-8222K血细胞计数仪维护案例分析

    MEK-8222K是由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于2002年底推入中国的一款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针对仪器的技术性能、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案例进行分析。

    作者:马玉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目的:研发设计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保障医院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治愈率和工作效率。方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研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医院医疗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结果:实现了设备基本信息登记、设备报修、设备维修验收、设备档案管理以及设备报废等系列业务信息化管理。结论: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护效率,提升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效益。

    作者:石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一线化疗方案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0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的对照组,观察化疗后近期疗效指标、肿瘤内分泌指标以及远期疗效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2,x2=5.992;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EGF-A、VEGF-B和VEGF-C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3,t=6.094,t=5.892;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3,x2=7.273, x2=6.274,P<0.05)。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52,t=7.883;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降低VEGF水平、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及延长整体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耿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物流全程动态监管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实现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全程动态监管模式,解决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无法准确实现双向追溯的问题。方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梳理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入库、出库管理流程;依托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设计,利用条形码在各操作环节之间进行关联。结果: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物流全程动态监管模式符合口腔医院特点,取代原有的手工、粗放的静态管理模式,实现了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结论: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管理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的整合,可实现采购、入库验收、出库使用、销毁及盘点的物流全程动态管理和双向追溯。

    作者:高燕华;范宝林;曹战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对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对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腔镜手术器械,分别采取常规器械灭菌流程及优化的器械灭菌流程,比较两组的器械检测合格率、医生使用满意度、患者术后感染率、下床时间及患者总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肉眼检测合格率为99.37%,细菌学合格率为95.60%,使用器械的平均满意评分为(96.43±2.12),总满意度为89.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6%,术后下床时间(2.89±0.43)d,总住院时间(6.43±2.7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

    作者:李小燕;赵文君;杜秋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目的:通过数字化医院建设,实现医院各项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达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思路,明确目标,多方协调,有序推进,优化整合。结果:建立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主线,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打造数字化医院。结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关键是从医院实际出发,要求思路清晰、规划具体、稳步推进和提高效率。

    作者:陈伯勋;李健;李勇涛;曾光;蔡永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数字化门诊分诊叫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设计数字化门诊分诊叫号系统,改善就诊秩序、提高门诊医生的工作效率。方法:采用VC++语言,利用中间件技术,组成语音呼叫、大屏幕显示控制、后台管理及数据同步四大模块,医院信息系统(HIS)将挂号信息输出到分诊叫号系统,实现按顺序自动呼叫患者挂号列队信息。结果:门诊分诊叫号系统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由专职护士进行导分诊的医疗模式,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显著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结论:数字化门诊导诊、分诊系统可有效改善就诊环境和就诊秩序,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刘松;郑龙;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对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医疗教学档案的利用率,达到提升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和资源共享的目的。方法: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强化科教档案意识,健全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档案保管,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结果:强化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后使教学档案的完整归档率达到100%,教学档案的利用更加便捷。结论:医疗教学档案完整归档率的提高,可使医院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作者:樊晓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改进型呼吸体积描记系统的硬件设计与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改进型的呼吸体积描记技术(RIP)测量系统,解决目前的RIP测量系统适应性差和抗噪声能力较弱等问题。方法:采用XILINX公司的CPLD芯片作为高精度恒流源电路的控制芯片,并通过滤波、前置放大、锁相放大、自动控制放大、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和TI公司的16位MCU等构成的微弱生理信号放大检测硬件平台对人体的呼吸信号进行检测。结果: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检测的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与现行的肺功能仪(PN)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改进型的RIP测量系统具有检测人体呼吸参数的能力,测量精确,操作简单,可作为便携式的呼吸检测平台。

    作者:姬军;黄增跃;袁青;王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技术应用与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设计原理,定性、定量地解析研究加速器的技术关键,深入探索加速器的核心细节。方法:应用总分类的逻辑思路,从国内肿瘤情势的分布、行业的需求及放射治疗设备本身的技术发展,研究分析医用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应用、设计细节。结果:医用电子加速器电子的获得、微波加速及内部环境支撑,其核心是微波类型的应用,而且加速管的结构至关重要。结论: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较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发展晚,是由于稳定的加速电子结构和技术不成熟所致。巧妙的新型边耦合加速结构,为加速器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作者:管吉;杨树欣;管叶;高磊;杨震;詹宁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毒事件处置移动操作平台的设计与探讨

    目的:研究设计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的移动操作平台。方法:以机电一体化、集成化为主导,对中毒现场处置内容中涉及的装备开展集成平台设计研究。结果:中毒现场处置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个体防护等装备以现场应急箱方式进行箱囊化装备,移动操作平台可以现场快速进行毒物鉴定和现场信息及时传输。结论:中毒事件处置移动操作平台对现场处置装备的集成化满足了现场应急处置需求。

    作者:吴家兵;刘剑君;张必科;王建军;龚磊;孙良;汤晓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放射吸收法与双能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放射吸收法(RA)与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骨密度测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只手部标本分别应用自主研发基于RA骨密度测量软件与Hologic公司的QDR-2000骨密度分析软件进行测量分析和计算。结果:配对比较在F检验的整体结果有显著性的条件下进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关联进行评估,RA与DEXA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798,P<0.05),并呈中高度相关。结论:自主开发的骨密度测量软件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涛;韩善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用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验证研究

    目的: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47号报告要求,验证一台6 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可靠性,并按优化原则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给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计算方法。方法:按照IAEA第47号报告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对加速器机房屏蔽厚度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对人员可能接受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给出对比结果。结果:经现场检测,其防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检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作者:刘雅;郭朝晖;程金生;刘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