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红;李成德;蔡健梅;梁结玲
目的 了解广西玉林市活动性肺结核流行现状. 方法 根据2002年以来玉林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初诊病人登记、结核病人登记、季报表、月报表、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对玉林市2002~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流行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玉林市2002~2010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0 950例,年均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为55.58/10万;其中共登记新涂阳病人12 159例,年均新涂阳登记率为21.83/10万;复治涂阳病人共1 568例,年均复治涂阳病人登记率为2.82/10万;活动性发病率由2006年的75.66%下降到2010年的51.87%;复治涂阳病人年登记率由2006年的33.27%下降到2010年的1.62%.全年均有发病,3月发病多,1月份发病少.男性比女性多发,发病主要是农民,各县发病平均. 结论 玉林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今后应加强农村的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陈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 方法 入选2012年1月~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无主要并发症的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30例作对照,检测发病1~3d,第7d,第14d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结果 合并胰腺炎组患者病程第1~3d血清IL-6,IL-8,TNF-α(6.9±3.5 pg/ml、56.9±37.6pg/ml、41.3±30.1ng/ml)高于单纯腮腺炎组(3.2±1.5 pg/ml、33.2±16.2pg/ml、42.2±23.7ng/ml,P<0.05);病程第7d血清IL-6,IL-8,TNF-α (11.5±3.2 pg/ml、55.1±38.5 pg/ml、41.3±30.1 ng/ml)也高于单纯腮腺炎组(3.2±1.5 pg/ml、23.5±24.3pg/ml、28.3±22.6ng/ml,P<0.05).结论 腮腺炎感染后血清长时间维持高水平的IL-6,IL-8,TNF-α可能促进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杰;张玉林;姜太一;梁连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盐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深圳市盐田区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12年深圳市盐田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 194例,年发病率介于17.63/10万~239.81/10万之间,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2012年发病率大幅上升,出现暴发疫情.腮腺炎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15岁以下儿童1062例,占88.94%,发病时间存在两个高峰期,分别为4~7月和11月~次年1月.辖区4个街道的年平均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山街道、盐田街道、沙头角街道、梅沙街道,不同街道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x2-1848,P<0.001).5年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起,其中2起发生在小学、1起发生在幼儿园.回顾性调查显示,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结论 盐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单位,应加强病例监测与管理,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与流行.
作者:谢舒娴;李雪梅;黎大林;李标;高世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近几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的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2008~2011年各医疗卫生单位全部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县4年中共诊治手足口病病例1 029例,2011年发生1例一岁男童死亡病例.2008-2011年年均人群发病率为60.69/10万,但病例数波动较大在13.08~106.70/10万之间.4岁以下幼儿病例,占95.34%,其中1岁幼儿病例数达到高峰,占43.83%,散居儿童病例占总病例的90.18%,病例数男女比为1.97:1.该县全年每月均有病例报道,流行季节在4-7月份,全县16个乡(镇)均有病例报道.EV71占11.11%,CoxA16占22.22%和HEV占66.67%. 结论 该县手足口病患者数在过去的4年中波动较大,除进一步加强该病防治的同时,还应加强该县手足口病病毒种型鉴定.
作者:唐江丽;段启志;韦飞艳;黄旭;韦海艳;黄亚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临床分析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探索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54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分析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初始滴度、疾病分期、治疗用药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与32例正常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结果 一期梅毒血清固定者占1.85%(1/54),二期梅毒占11.11%(6/54),隐性梅毒占87.04%(47/54);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51例均应用苄星青霉素规范驱梅治疗,2例因青霉素过敏应用四环素替代治疗,1例一期梅毒应用罗氏芬治疗;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梅毒血清固定患者CD4+细胞比例(32.37±5.49)及NK细胞比例(18.39±7.93)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7.34±8.19,P<0.05;22.84±8.47,P<0.05). 结论 隐性梅毒患者血清固定发生率高.CD4+T细胞及NK细胞减少可能与梅毒血清固定有关.
作者:关杨;杨帆;莫衍石;洪福昌;陶小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趋化因子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及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24例.另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2.61±10.37)岁.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CXCL1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等生化指标.同时,根据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脉病变程度.观察各组之间CXCL16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IRI关系. 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CXCL16、hs-CRP水平、IRI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中,ACS组hs-CRP、IRI和Gensini积分高于SAP组(P<0.05);SAP患者Gensini积分与CXCL16,,IRI与hs-CR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6,0.591,P均<0.05). 结论 血浆CXCL16水平和IRI均为冠心病的预测指标,它们对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一定的辅助预测作用.
作者:曾敏;吴智勇;李伟;翟鑫;蒙绪卿;符秀虹;何扬利;陈积雄;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来宾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 方法 对来宾市2009~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9~2012年全市共报告发病26 606例、重症196例、死亡24例,逐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2.64/10万、257.54/10万、346.28 /10万、538.62 /10万;男女发病率比为1.50: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占病例总数的95.20%;每年4~6月明显高发;重症和死亡病例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实验室诊断EV71阳性占63.25%,COXA16阳性占20.03%. 结论 来宾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重症及死亡病例多为散居儿童.应加强疫情监测并采取及时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通过强化业务培训和改善抢救设施来防范重症与死亡病例发生.
作者:蓝荣伟;毛伟成;吴丽;刘民哲;虞海芬;曾柳玉;蒙男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河北省儿童伤害状况和危害程度,为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制定儿童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河北省6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室的儿童伤害患者. 结果 2006~2012年,河北省伤害监测系统共收集16 129例儿童伤害病例,占监测总数的11.4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35:1,男、女性别伤害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3.64,P<0.01).前五位伤害发生的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43.54%)、机动车车祸(16.40%)、钝器伤(15.52%)、非机动车车祸(6.20%)和刀/锐器伤(5.91%).伤害经常发生的地点为公路/街道(31.95%)、家中(31.04%)、学校与公共场所(16.52%)、贸易和服务场所(8.46%)、公共居住场所(7.33%).伤害部位主要为头部(37.77%)、上肢(23.60%)、下肢(20.14%)、多部位(6.63%)、躯干(5.77%).以非故意伤害(90.18%)、轻度伤害(73.55%)、接受治疗后回家(70.80%)为主.不同年龄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地点、部位等差异较大. 结论 河北省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儿童伤害病例的伤害原因、地点等特征与儿童年龄密切相关,应根据年龄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伤害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栗华;崔泽;朱俊卿;张敬一;鲍文;张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是实现放射诊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教学实践模式,是提高放射诊断能力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习教学模式,改善和提高放射诊断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申艳光;万江华;涂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 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癌5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25例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子宫内膜中的PTEN蛋白表达,研究其与子宫内膜癌进展的相关性. 结果 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子宫内膜相比,子宫内膜癌中的PTEN蛋白表达率明显降低(P=0.042,0.017),Ⅰ期、Ⅱ期、Ⅲ期子宫内膜癌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表达率降低,提示PTEN基因可能具有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及癌变发生的作用.
作者:翁梅英;洪顺家;郑澄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肇庆市第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规范用药和流行感染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053株,用MicroScan auto Scan-4型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彩用K-B法). 结果 2007~2012年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共1053株,常见的分离部位为呼吸道占比84.5%;主要科室来源于ICU、呼吸内科和心血管内科等,依次占36.0%、10.5%和10.1%;鲍曼不动杆菌在非发酵菌属和革兰阴性菌属中所占比率均呈现逐年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隔离感染者,防止医院内传播.
作者:李南洋;陈捷;黄玉环;岑丽莲;杜榴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群交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Ⅳ)/梅毒感染,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结合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相关行为匿名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 合格调查367例,3.5%近6月有群交行为.有群交/无群交者HIV感染率7.7%/4.5%,梅毒累计感染率23.1%/21.2%、现症感染率15.4%/9.0% (x2=0.286、0.027、0.083,P均>0.05).单因素分析,群交行为与年龄、职业、接受同伴教育、寻找性伴场所、首次性行为年龄、近6月男性肛交数、近6月性伴小年龄、固定性伴侣期间多性伴、累计偶然性伴数、经常观看同志性文化影视、同志性文化影视对行为影响相关(x2分别=5.416、6.261、5.821、11.487、3.876、5.672、22.117、4.316、21.064、4.835、5.018、6.692,P均<0.05).多因素分析,MSM群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11.129)、近6月商业性行为(OR=295.842)、近6月无保护性肛交(OR=9.091)、同志性文化影视对行为影响(OR=32.810),年龄33~41岁、近6月有商业性行为、有无保护性肛交、同志性文化影视对行为有影响者群交行为的比例较高. 结论 MSM群交行为受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和同志性文化影视影响,高危行为普遍,HIV感染和传播的桥梁作用明显,应针性开展行为干预.
作者: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贾蜀光;周力;龙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09~2011年,在湖南、湖北2省3个典型的湖沼型地区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5个乡镇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调查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人畜感染状况、家畜饲养方式、垸内外钉螺分布及洲滩野粪污染、水体感染和人群疫水暴露状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相关因素的关系. 结果 累计调查村民9 297户50 857人次、家牛564户4077头次、垸内外钉螺面积11 599.12hm2、垸外有螺洲滩野粪污染和水体感染状况14处130.73hm2,结果显示,人群感染率与家畜、野粪、垸外钉螺及水体阳性率、疫水暴露率均有明显相关关系(P均<0.01),复回归方程Y人群感染率=0.424+0.242X家畜感染率+0.049X疫水姻露率.人群疫水暴露率、暴露程度及感染率受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35~60岁疫水接触频率较高的农民、渔牧民和樵民血吸虫病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职业人群(P均<0.05).结论 家畜传染源和疫水接触频率较高的职业人群对湖沼型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流行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高危易感人群的监控,对湖沼型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宗传;贺宏斌;丁良;易平;任光辉;余建宏;柳会祥;徐兴建;贺正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马山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线水平,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比例法对结核分技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药物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酊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 结果 一线抗结核药总耐药为23.81%(15/63);初始耐药率为23.91%(11/46),获得性耐药率为23.53%(4/17);多耐药率为6.35%(4/63),耐多药率为7.94%(5/63),广泛耐药率为3.17%(2/63);初治复治患者在总耐药、耐多药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x2=0.000~1.460,P>0.05);耐药水平从高到低顺位为异烟肼17.46%(11/63)、利福平11.11%(7/63)、链霉素11.11%(7/63)、乙胺酊醇7.89%(5/63)、,卡那霉素1.59%(1/63)、氧氟沙星1.59%(1/63). 结论 马山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耐多药肺结核的防治应引起重视.
作者:玉明科;古廷思;黄家运;韦德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Bs)对大劣按蚊及斯氏按蚊幼虫的毒力作用,为生物杀虫剂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Probit analysis方法在实验室对球型芽孢杆菌2362株杀伤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幼虫的效果进行了生物测定,并对两种按蚊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 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对大劣按蚊幼虫48 h和72h的LC50值为(0.0151±0.0029) mg/l和(0.0110±0.0014)mg/l,LC95值为(0.0960±0.0099)mg/l和(0.0529±0.0193)mg/l;对斯氏按蚊Hor株幼虫48h和72h的LC5o值为(0.0184±0.0015)mg/l和(0.0162±0.0014)mg/l,LC95值为(0.0850±0.0219)mg/1和(0.0620±0.0114)mg/l. 结论 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对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均有较好的杀伤效果,大劣按蚊对Bs的敏感性似较斯氏按蚊幼虫略高,且作用持续时间也稍长.
作者:于莎莎;王英;艾国平;赵清;吴红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3(TLR3)配体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C)抑制人滋养层细胞Bewo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作用机制. 方法 首先将2μg1.3倍HBV全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 (+)-HBV1.3转染Bewo细胞,12h后,以TLR3配体polyI:C处理3d.然后以polyI:C处理Bewo细胞,观察IFN-β、TNF-α表达的动力学.后,观察核因子-κB (NF-κ B)拮抗剂PDTC对polyI:C诱导Bewo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并以ELISA和RT-PCR分别检测IFN-β、TNF-α水平及TIR结构域的转接蛋白(TRIF)、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olyI:C可显著抑制Bewo细胞中HBV复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olyI:C可显著诱导Bewo细胞产生IFN-β和TNF-α(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DTC可抑制polyI:C诱导细胞产生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对IFN-β无显著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polyI:C可诱导HBV重组质粒转染的Bewo细胞表达TRIF mRNA(P<0.01).结论 TLR3配体polyI:C可能通过TRIF依赖性途径诱导Bewo细胞产生IFN-β和TNF-α,且TNF-α产生还涉及NF-κB途径,并终抑制Bewo细胞中HBV复制.
作者:资捷;王前;郑磊;熊石龙;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山市网吧的卫生微生物污染状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中山市36间网吧采集360份空气样品和1 800份电脑的键盘、鼠标样品,并检测以下指标:空气中细菌总数、电脑键盘鼠标中细菌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沙门菌、绿脓杆菌、霉菌.结果 36间网吧室内空气的细菌总数均值为452±54cfu/m3; 1800份电脑键盘和鼠标表面样品细菌总数均值为8 169±942cfu/cm2;键盘、鼠标表面样品中霉菌总数均值为2 938±326cfu/cm2;键盘和鼠标表面样品大肠菌群检出率为24.9%、金黄色葡萄球菌7.0%、沙门菌1.1%,绿脓杆菌未检出.结论 中山市网吧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键盘、鼠标微生物污染严重,各区镇微生物污染情况无显著差异.各有关部门应全面加强管理和做好消毒工作.
作者:罗林;王锦瑜;何伦发;郭艳;张浩玲;余昆英;袁展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输人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山东省2007年1月~2012年12月的126例输入性疟疾住院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山东省近几年输入性疟疾住院病例逐年增加;126例疟疾病例中118例来自非洲国家,占93.65%,其中恶性疟116例,占92.06%,;间日疟8例,占6.35%,卵形疟2例,占1.59%;恶性疟主要来自非洲,2例来自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8例间日疟6例来自东南亚,1例来自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1例来自非洲苏丹.2例卵形疟均来自赤道几内亚;男性124例,占98.41%;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占98.41%;职业农民工及技术工人、司机从事野外工作的119例,占94.44%;地区分布以鲁西南地区多.发病至就诊平均时间(10±7)d;住院前误诊率34.9%. 结论 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发病人数逐年增多,且感染疟原虫虫种呈多样性,主要是恶性疟和间日疟,第一次发现卵形疟2例;误诊率高于其他疾病.为如期实现山东省消除疟疾目标,仍需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人员及出入境管理部门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健康教育和回国人员的检测管理.
作者:于振华;王福勇;王伯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E2F-1)和原癌基因(c-Myc)在年龄在35岁以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和宫颈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E2F-1和c-Myc在SCC发生发展中的关系与临床病理关系. 方法 选择手术切除的SCC组织标本40份、CIN标本31份,正常宫颈组织(NCE)10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E2F-1和c-Myc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情况以及与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SCC组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77.5%(31/40),显著高于CIN组和NCE组(P<0.01),E2F-1的表达与SCC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c-Myc在S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25/40),显著高于CIN组和NCE组(R<0.01),c-Myc在SCC中的表达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但其与分期无关.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在SCC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 E2F-1和c-Myc在S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2F-1和c-Myc上调表达可作为SCC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王雅楠;孔卫平;孙冬霞;赵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肇庆地区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分布频率.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 结果 239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209例杂合子占87.44%,21例双重杂合子占8.79%,9例纯合子占3.77%.其中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CD 41-42,-TTCT;占50.96%.其余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位点有,-28,A-G;IVS-2nt 654,C→T;CD 17,A-T和CD 71-72,+A;βECD26 (G-A);CD27-28,+C;分别占14.56%、11.15%、6.51%、6.13%、4.21%和4.21%.结论 肇庆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常见的突变类型为CD41-42,-TTCT;双重杂合子及纯合子β-地中海贫血较多见.做好婚前、产前检查和遗传咨询,对预防β-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极有必要.
作者:梁莉红;李成德;蔡健梅;梁结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