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南省育龄妇女和8~10岁儿童碘营养与甲状腺功能调查

吴红英;王红美;苏英迪;符艳;王兴任

关键词:碘营养, 甲状腺, 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海南省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及其甲状腺功能状况,以评价近年的防治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海南省东、中、西部和海口及周边4个区域作为调查地区,选择8~10岁儿童、18~45岁育龄妇女两类重点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随意采集他们1次尿样、静脉血及家中食用盐,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结果 调查地区碘盐覆盖率为98.33% (590/6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33% (584/600);育龄妇女和8~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1.1μg/L和195.4 μg/L;育龄妇女亚甲亢的检出率为9.0%(30/330),亚甲低的检出率为1.2%(4/330);8~ 10岁儿童亚甲亢的检出率为0.3%(1/330)、亚甲低的比例为0.9%(4/330).结论 调查地区育龄妇女和8~10岁儿童碘营养适宜,近年来的防治效果良好.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南省育龄妇女和8~10岁儿童碘营养与甲状腺功能调查

    目的 了解海南省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及其甲状腺功能状况,以评价近年的防治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海南省东、中、西部和海口及周边4个区域作为调查地区,选择8~10岁儿童、18~45岁育龄妇女两类重点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随意采集他们1次尿样、静脉血及家中食用盐,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结果 调查地区碘盐覆盖率为98.33% (590/6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33% (584/600);育龄妇女和8~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1.1μg/L和195.4 μg/L;育龄妇女亚甲亢的检出率为9.0%(30/330),亚甲低的检出率为1.2%(4/330);8~ 10岁儿童亚甲亢的检出率为0.3%(1/330)、亚甲低的比例为0.9%(4/330).结论 调查地区育龄妇女和8~10岁儿童碘营养适宜,近年来的防治效果良好.

    作者:吴红英;王红美;苏英迪;符艳;王兴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南通市2003~2012年农村居民肠道线虫感染情况

    目的 了解南通市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农村居民肠道线虫卵感染情况;采用透明胶纸法检查农村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和小学1~2年级学生蛲虫卵感染情况.结果 2003 ~ 2012年的10年间,我市农村居民肠道线虫病总感染率为1.93%,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总感染率分别为0.97%、0.72%和0.24%.人群的总感染率和各单虫感染率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蛲虫病总感染率为1.87%.结论 大规模人群集体驱虫服药是农村居民肠道线虫病感染率下降的主要措施;另加强室教活动,减少类便接触也是农村居民肠道线虫病感染率下降的另一主要因素.

    作者:丁桂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中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7389例,年平均发病率434.3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重症病例2例,重症率为0.03%;发病呈现双峰特点,主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9~10月;全区各街道均有发病,黄埔街报告病例数多,共1327例,穗东街发病率高,为740.41/10万;4年报告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7021例,占95.02%,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15:1,发病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检测251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70.92%,其中CoxA16阳性率25.90%、EV71阳性率24.3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9.92%;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99起,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占88.44%,对73起疫情采样,60起肠道病毒阳性,其中EV71阳性率32.88%,CoxA16阳性率28.77%,CoxA16和EV71同时检出阳性率8.22%.结论 2009~ 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处于高发状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和人群特征,幼儿园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场所;CoxA16和EV71肠道病毒是引起黄埔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在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病原监测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作者:罗小华;孙颖颖;周焰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果糖氢呼气试验在顽固性腹泻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果糖氢呼气试验([A2]LHBT)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顽固性腹泻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丹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89例胃切除术后腹泻患者,经临床诊断顽固性腹泻行LHBT检测,分析LHBT检测值与腹泻症状的相关性;对LHBT阳性腹泻患者给予利福昔明治疗1周,之后应用培菲康治疗3周,观察LHBT阴转率及其与消化道症状改善的关系.结果 在8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顽固性腹泻患者中,LHBT阳性率为60.7%(54/89),高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无腹泻组的1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HBT阳性组与LHBT阴性组的腹泻症状积分分别为13.6±2.8和10.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LHBT阳性者中,18例经序贯治疗LHBT阴转;36例仍为LHBT阳性,治疗后LHBT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的腹泻症状积分和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顽固性腹泻患者肠道中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比例较高,通过检测LHBT不仅可以反映小肠细菌的生长情况,同时也能判断发生腹痛、腹泻的程度,并可预测短疗程抗菌治疗对缓解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相关症状的疗效.

    作者:胡江鸿;魏云龙;曹锁玉;姜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西孕产妇艾滋病相关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广西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为孕产妇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1及2012年的4~8月确定为监测时间,监测期间就诊于广西35个孕产妇艾滋病监测哨点的所有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及性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3~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及HCV抗体检测,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1)共调查了28 078名孕产妇,回收有效问卷26 883份,调查问卷的有效应答率为95.74%.监测期间,采集血样28 077份,HIV感染率为0.10%(29/28 077)、梅毒感染率为0.81%(227/28 077)、HCV感染率为0.23%(64/28 077).(2)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8.43%,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7.31%~86.44%,对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8.93%~97.14%.(3)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丈夫吸毒、有丈夫以外性伙伴、丈夫艾滋病/性病以及HCV阳性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其他文化程度者的4.40倍(P=0.01,95%CI=(1.37,14.12)),丈夫为艾滋病或性病患者的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丈夫为非艾滋病非性病者的152.57倍(P=0.01,95%CI=(49.06,474.47)).结论 广西孕产妇HIV和HCV感染率尚处于较低水平,梅毒感染率略高;需重点关注丈夫吸毒、丈夫为艾滋病患者、多男性伴、HCV阳性以及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孕产妇,加强随访和HIV检测是减少垂直传播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栏心;董柏青;陈怡;朱秋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海南省疟疾联防20年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价海南省疟疾联防机制对控制疟疾疫情的作用. 方法 通过收集1991~2010年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疟疾疫情报表、流动人口报表、血检登记表和疟疾监测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 结果 海南省14个联防市县20年共报告疟疾病人94 314例,死亡34例,年平均发病率92.4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3/10万,占全省疟疾发病病例的98.58%,占全省疟疾死亡病例的94.44%.疟疾发病从1991年的8 920例下降到2010年的74例,降幅为99.17%.海南省疟疾联防区本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3 319 846人次,检出疟疾阳性62 369例,阳性率为1.89%.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643 468人次,检出疟疾阳性29 144例,阳性率为4.53%,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1.85%,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明显高于本地居民(x2=16787.07,P<0.01).结论 海南省通过连续20年的疟疾联防,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下降到历史低水平.

    作者:王光泽;王善青;胡锡敏;朱其先;曾文;蔡红林;李雨春;蒙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腾冲县2009~2012年肺结核患者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腾冲县2009~2012年肺结核登记患者特征,分析患病特点,为制定中国边境地区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下载腾冲县2009~2012年经胸部X光、CT、DR、PPD、痰检(+)(痰涂片检查)确诊并进(报)入疫情报告系统的肺结核病人登记资料,剔除县外诊断报告的本地患者及本县诊断的外地患者,将患者年龄分为<20岁,20~29,30~39,40~49,50~59岁,≥60岁6组,并根据不同性别、职业、民族等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腾冲县2009~2012年共报告本县肺结核患者717例,总患病率为27.4/10万.平均患病年龄40.6岁,其中20~40岁组患者构成比高,占46%(331/717).男性患者占69.6%(499/717),且患病率是女性患者的2.29倍;农民和民工患者占82.8%(594/717);少数民族占7.5% (54/717),其中傈僳族和景颇族患病率较高,为58.2/10万.结论 腾冲县肺结核患者在其年龄、性别、职业及民族分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今后应基于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加以分类防治管理.

    作者:郭超;黄正芹;黄祖芬;黄东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4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的肝肾功能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对婴幼儿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HCMV感染的婴幼儿的肝肾功能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移酶(GGT)、血肌酐(S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0~0.05).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6.22%,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6.99%.结论 婴幼儿HCMV感染时多数存在肝功能损害,部分存在肾功能损害,诊治时应注意监测和保护肝肾功能.

    作者:吴起武;赵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鄂州市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病原学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鄂州市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鄂州市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鄂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 878例,重症病例15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率为274.10/10万,死亡率0.19/10万,病死率0.69%‰,春、夏季为高发季节.发病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0.24%.共检测82份病例样本,肠道病毒核酸通用阳性50份,总检出率为60.96%,其中EV71占42.00%,CoxA16占32.00%,其它肠道病毒占26.00%,EV71在1~6月检出率相对较高,CoxA16在4~6月检出率较高.结论 应继续开展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建议加大重点人群防控力度,以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和减少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作者:赵成坤;廖学舟;王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0%冰醋酸液浸泡治疗手足癣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10%冰醋酸液浸泡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采用10%冰醋酸液(治疗组药物)和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照组药物)治疗手足癣患者各50例.在开始时、停药时和停药2周后分别记录皮疹分布及真菌学检查情况.结果 10%冰醋酸液治疗手足癣临床有效率达81.25%,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3.91%相近,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88,P>0.05).治疗组患者随访1月无1例复发.结论 10%冰醋酸液浸泡治疗手足癣临床疗效确切、经济易行、安全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庆市九龙坡区7503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2007~2012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7 503例HFMD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共发生HFMD 7 503例,重症3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137.8/10万,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23%;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和10~12月;城区发病多于农村(x2=9.79,P<0.01);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5.51%,尤以1~3岁发病高占72.11%;男女性别比例为1.53∶1,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x2=307.87,P<0.01).病原学构成普通病例以CoxA16型、EV71型为主,聚集性和暴发病例以EV71型为流行优势株.6年间发生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共32起420例,罹患率4.77%,均发生在幼托机构.结论 九龙坡区HFM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应加强托幼机构、商业集中的街道社区及流动人口聚居地5岁以下儿童HFMD防病知识宣传和疫情监测控制.

    作者:谭学筠;梁小华;熊飞;吴贵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血清及羊水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患者120例,其中对照组40例,子痫前期患者8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分娩前、分娩后7d血清及羊水TNF-α、IL-1β水平.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及羊水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358,P<0.01).患者产后7d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较产前下降(t=1.358,P<0.01).结论 细胞因子TNF-α、IL-1β在子痫前期中表达异常,提示子痫前期的发病可能与炎症有关.

    作者:陈芳荣;龚护民;施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男性双性性行为者高危行为及梅毒/HIV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男性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nd women,MSMW)高危行为特征及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对2009~2011年深圳市MSM人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2943例MSM中,809例(27.49%)近半年内发生了双性性行为.MSMW人群梅毒感染率为17.80%,HIV感染率为7.05%,梅毒合并HIV感染率为3.83%.与近半年内无双性性行为的MSM人群相比,MSMW人群女性性伴数≥5个的比例较高,男性肛交性伴数≥2个的比例较高,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和偶尔使用安全套比例较高,与男性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较高,与男性口交时从不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梅毒感染率和HIV感染率较低.结论 深圳市MSMW人群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低,作为艾滋病性病传播桥梁作用的危险不可低估.

    作者:宋亚娟;蔡于茂;洪福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厄洛替尼对MKN45细胞株放射增敏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厄洛替尼对其放射增敏机制.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厄洛替尼、5-氟尿嘧啶(5-Fu)对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KN45细胞经厄洛替尼、5-Fu及联合放射线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分布情况;Westem Blots法检测厄洛替尼、5-Fu及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厄洛替尼、5-Fu均能抑制MKN45细胞的生长,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P<0.01).厄洛替尼联合组使C2/M、G0/G1期细胞比率增加明显,与5-Fu联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70.32±0.65vs58.25±0.42,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多,与5-Fu联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19.21±1.23vs13.11±0.76,P<0.01);厄洛替尼联合组作用于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加,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厄洛替尼的放射增敏机制与增加MKN45细胞的细胞凋亡率、G2/M和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Bcl-2、升高Bax蛋白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比率有关.

    作者:张圣林;刘春丽;黄群;苏小强;刘兰芳;李青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瞬时弹性成像系统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Scan)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HBV感染者342例,包括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11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00例,乙肝肝硬化(LC)27例,分析Stiffness值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tiffness值与血清学检验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tiffness值与HA、ALB、ALT、LN和T.BIL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LC组Stiffness值显著高于CHB组和ASC组(P<0.05),CHB组Siffness值显著高于ASC组(P<0.05).结论 FibroScan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武汉市汉阳区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情况及转归分析

    目的 探讨武汉市汉阳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武汉市汉阳区2008年1月~2012年12月登记管理426例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方式、年龄特点、临床表现、X线胸片病灶分布特点、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并与1 038例同年龄段本地户籍患者比较.结果 426例流动人口新发肺结核中15~45岁青壮年患者385例(90.4%,385/426);以健康体检方式发现者253例(59.4%,253/426)、肺部病变累及两个或以上肺叶者267例(62.7%,267/426)、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者152例(35.7%,152/426),均高于户籍患者(x2值分别为98.19,37.38,39.29,P值均<0.001);流动人口新发肺结核治疗成功333例,占78.2%,(333/426),明显低于户籍人口(94.8%,984/1038)(x2=92.46,P<0.001).结论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病变范围广、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高、治疗成功率低,增加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难度.

    作者:周利;周美兰;张剑;王长武;朱建;曾文霞;刘华;陈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猪圆环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猪圆环病毒主要侵害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可以引起多种猪圆环病毒相关性疾病,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本文结合国内外对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研究结果,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新型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研究作了展望,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刘玲利;崔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微循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及对症治疗.治疗组(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疗程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变化.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0%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以正中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改善均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弥可保单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姣;王群;聂荣杰;闻智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南宁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南宁市赴非洲等国家的回国返乡人员疟疾发病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疾病防控措施,达到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上半年疟疾疫情.结果全市输入性疟疾疫情较以往同期大幅度升高,上林县出现暴发.6月份达到高峰,全市六县七城区均有发病,县份高于城区,平均年龄(36.30±9.14)岁,从非洲国家务工返乡占99.27%.结论南宁市2013年1~6月份输入性疟疾呈上升态势,应加大对从非洲、东南亚等国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力度;及时做好输入性病例处置.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3例感染了HIV的FSW抗病毒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的女性性服务人员(FSW)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感染了HIV的FSW进行及早抗病毒治疗,并跟踪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检测其CD4+T细胞和HIV病毒载量.结果 13例FSW经过3个月多的抗病毒治疗后,病例的CD4+T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病毒载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生活状况良好.结论 及早抗病毒治疗感染了HIV的FSW,给感染者带来好的预后结果,降低了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作者:覃雄林;李晓华;覃春伟;韦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