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浙江省部分体检人群,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医院体检的1674名受检者,分别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的生化指标检测、颈动脉超声检测以及踝臂指数检测,将1116例检测患有MS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558名检测指标正常的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对两组各项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结果及AB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IMT增厚明显,ABI下降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4,t=15.28;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组患MS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对照组的3.93倍.结论:浙江省部分人群中患有MS,导致患者IMT增厚和ABI降低.颈动脉IMT和ABI的检测对研究MS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诚;花雪琴;狄富平;刘文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模型实验研究,对比不同重建条件对一体化PET-MR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参考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制备点源,使用美国GE公司的Signa PET-MR设备进行扫描,选择不同PET图像重建条件重建图像,读取图像中点源的半高宽(FWHM),对比飞行时间技术(TOF)、点扩散函数(PSF)、迭代次数以及衰减校正(AC)对于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果:使用PSF技术重建图像,电源FWHM在3.40 mm与4.31 mm之间,而未使用PSF技术重建的图像点源FWHM在4.56 mm与5.83 mm之间,故使用PSF可减小重建图像中点源的FWHM,而TOF和AC对点源FWHM影响不大.结论:PSF和迭代次数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TOF和AC对于图像空间分辨率影响不大.在临床使用PET-MR对病灶扫描时应将患者置于孔径中心,在对小病灶的诊断中,PSF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迭代次数.
作者:庄静文;谢峰;吴天棋;白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运行管理,以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方法:分析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运行中尚存在的问题,从医院大型医疗装备的预防性维护、保修合同管理与引入第三方维修机制以及管理理念三方面,探索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的科学模式.结果:确立新型医院大型医疗装备的管理理念,对5台大型医疗设备的150例停机故障进行归类与分析,通过加强预防性维护有效避免故障发生,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建立起各项医疗装备管理制度,实施大型医疗装备一体化数字化管理,保障了大型医疗装备全生命周期内的使用率,获得医院社会效益大化.结论:创新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的技术保障模式、实施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综合实力.
作者:刘伟军;潘伟;张恩科;刘沁峰;李宪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住院治疗的16例ASMAE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4例)、手术取栓组(5例)和手术取栓+肠管切除组(7例),比较3组间MSCT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的位置、SMA I级分支显影数目、肠管靶样征、肠壁变薄、肠管扩张、肠壁积气、系膜缆绳征及腹水的显示情况,并测量缺血肠管的CT值.结果:保守治疗组SMA I级分支显影数目以及缺血肠管动脉期CT值均显著高于手术取栓组和手术取栓+肠切除组,其中手术取栓+肠切除组SMA I级分支显影数目少;其缺血肠管动脉期CT值低,手术取栓+肠切除组肠管积气多,差异显著,3组SMA I级分支显影数目及缺血肠管动脉期CT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4,F=28.91;P<0.05).依据Fullen解剖区域,血栓的位置手术取栓+肠切除组多位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开口近端(解剖区域Ⅰ)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与结肠中动脉之间(解剖区域Ⅱ),血栓位置区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1,P<0.05).结论:MSCT不仅能直接反映ASMAE时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情况,而且能提示肠壁缺血程度,为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影像支持.
作者:金同梅;高扬娟;张廉良;李大鹏;鲁姗姗;马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便携式医疗设备计量质量控制智能终端系统,以降低医疗设备计量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基于二维码技术,物联网二维码技术用于医疗领域,采用安卓4.0操作系统,实现检测日期自动提醒、二维码自动生成、检测数据实时录入、测量误差自动生成、检测记录分析及检测数据汇总等功能.结果:该智能终端系统通过对成品进行的初步试用,能够实现检测日期自动提醒、检测数据实时录入、测量误差自动生成等功能.结论:该智能终端能够方便快捷地检测档案汇总与管理,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促使医疗设备计量的质量控制工作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
作者:刘海量;赵晓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维(3D)可视化技术在颈椎神经鞘瘤精准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例因触摸发现右侧颈部肿大而在医院就诊的患者,通过多排CT和MR颈部平扫加增强检查发现右侧颈椎旁有占位性病变,将CT和MR的原始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立体3D建模,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手术方案.结果:基于3D可视化技术的重建模型可以清晰地显示占位周围的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其与血管的关系,通过重建模型的指导,在尽可能保全正常周围组织的情况下,占位被完整切除,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大为减少.结论:3D可视化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颈部各种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通过增强成像,可以明确辨识占位性病变毗邻的血管;通过重建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和模拟手术,在尽可能保全正常组织的同时,可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速度,在肿瘤外科精准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涛;韩善清;王建伟;陈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新一代双源CT,具有双球管双探测器设计,扫描速度快、心脏检查强、灌注成像宽、能量成像与能谱成像技术领先等特点,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疾病检查,尤其在心血管、急诊、肿瘤以及儿科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1-4].由于双源CT经常连续工作且时间长,机架内的高压系统高速旋转,球管长时间连续曝光,高压部分故障较多[5-7].通过对日常使用中遇到的3例高压部分故障进行分析及检修,供同行参考.
作者:杨军;仲威;叶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危险因素,并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扫描骨质疏松症患者身体脂肪量增加与骨质丢失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所有患者至少2次双能X射线检测仪检测体脂含量和骨密度情况,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史及骨折危险因素,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患者身体脂肪量变化与骨密度指数T值变化情况,以及骨质疏松症患者脂肪量与骨密度T值相关性.结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指数T值变化、骨盆骨折史、股骨骨折史以及炎症疾病史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不同BMI组患者体脂含量变化数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6,P>0.05),不同BMI患者骨密度指数T值变化数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3,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脂肪量增加与骨密度指数T值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5).结论: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扫描分析能够准确反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脂含量,骨质疏松症患者适当增加体脂含量,有利于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
作者:盖福;罗一博;权建平;闫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设计多功能床旁监护仪时钟同步系统,应用客观准确的技术手段实现多功能床旁监护仪时钟自动同步.方法:选用集成医疗保健事业(IHE)中的时间集成(CT)规范里定义的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采用适合医疗机构的时钟同步源,设计基于Windows平台的时钟同步系统.结果:时钟同步系统能够实现与原有监护系统整合连接,对医院在用的7套中央站监护系统进行整合连接,共接入58台多功能床旁监护仪,除手动同步方式外,卫星与互联网同步均可使58台床旁监护仪实现时钟实时同步.结论:多功能床旁监护仪时钟同步系统能够有效实现监护系统时钟同步,避免时钟不一致的潜在危险.同时能够与更多的急救设备连接实现时钟同步.
作者:孙凯;崔雪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正确应用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制定的NEMA NU1-2007标准,为基于碲锌镉(CZT)探测器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SPECT)进行性能测试提供参考.方法:在对基于CZT探测器的SPECT进行性能测试时,需对CZT探测器与单晶体探测器加以区别,探讨NEMA NU1-2007标准不适用于CZT探测器的性能测试项目.结果:给出了不适用于基于CZT探测器的SPECT进行NEMA NU1-2007的实验项目,并给出原因分析和处理办法.结论:基于CZT探测器的SPECT进行性能测试时不能完全按照NEMA NU1-2007标准的规定进行,制造商需要明确不适用的测试项目及其原因.
作者:冯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血管造影的结果做为确诊的金标准,对医院4例诊断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超声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在4例经血管造影确诊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中,超声准确诊断为3例,3例均清晰的显示夹层部位、范围、真假腔、剥离的内膜回声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超声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0%、100%、20%和80%.结论:当不便进行或无条件进行血管造影时,超声检查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为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提供了有效而快速的检查手段.
作者:吴小洁;王诗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康复进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7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接受激励式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测定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以及术后护理满意度、康复进程和并发症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4,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4,t=-3.275,t=-2.43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中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4,P>0.05),但肩背酸痛和腹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18,x2=10.794;P<0.05).结论:采用激励式护理干预可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焦虑程度,可减轻患者术后焦虑,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与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相比较更为有效.
作者:高宇;张金燕;刘冰;吴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医疗设备快速故障诊断方法,在无图纸条件下的医疗设备故障诊断中准确快速地找到故障点.方法:采用系统状态检测法,利用在线测试仪和数字示波器或测试工装建立板级的系统状态库;结合既往信号流图法的设备故障维修成功案例.结果:基于系统状态检测的医疗设备快速故障诊断方法,既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又可提高在无图纸条件下的医疗设备故障诊断效率;成功排除了层流风机变频器、PM9000监护仪血氧板等设备故障.结论:基于系统状态检测的医疗设备快速故障诊断方法是对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率的有效模式.
作者:赵安;向逾;马结实;王晴;吴志坚;种银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纳米银活性炭凝胶新型敷料与传统敷料在腹腔积液引流穿刺点渗液换药中的物理性质、抑菌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腹腔积液行腹腔穿刺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使用新型敷料,对照组使用传统敷料,采用抑菌圈法测试两种敷料的实际抑菌作用,并分别对两种敷料的通透性、屏障隔离作用以及粘合力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敷料在引流穿刺点渗液换药中的大使用时间、感染率、渗血程度、1周内换药次数和敷料松脱情况.结果:观察组新型敷料的通透性、抵抗外界侵袭和粘合力方面分别是对照组的3.8倍、2倍和1.7倍.抑菌圈方面,观察组是对照组的1.82倍.观察组大使用时间为(8.4±1.8)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3,P<0.05).观察组1周内换药(1.2±0.3)次、对照组1周内换药(2.7±0.8)次,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8,P<0.05);观察组平均松脱率为11.2%、感染率为3.33%、III级渗血率为2.0%,对照组平均松脱率为29.5%、感染率为18.2%、III级渗血率为15.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8,x2=4.951,x2=6.616;P<0.05).结论:新型敷料在理化性质、抑菌效果和临床疗效方面较传统敷料具有明显优势,可在腹腔积液引流穿刺点渗液换药中广泛运用.
作者:武惠丽;胡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前,西门子64排螺旋CT市场占有量较高,使用过程中除正常器件损耗外故障较少.由于设备技术含量高,维修费用昂贵,当发生故障时尽量自己维修,为医院节约成本[1-2].将使用中遇到的3例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国军;杨宏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为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在医院层面开展卫生技术评估,并通过国际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网或其他渠道,检索现有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从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中检索自2005年提出mini-HTA理论后得到的大量引用文献并进行分析.同时介绍国内卫生技术评估发展情况,对实际应用实例进行探讨,根据现有条件,医院利用微型卫生技术评估理论开展评估.终可根据项目特点借鉴现有卫生技术评估报告的结论,或自行开展卫生技术评估,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冬;许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核电站,世界核电发展中的核安全问题已成为未来核能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从世界第一座核电机组到现在的核电发展60多年中,曾发生过轻重不同的10次之多的核电事故,特别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两次7级重大核事故,分别是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因此,核事故特别是严重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影响巨大,核泄漏事件涉及到多个国家核能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在特殊事件下如何保证核能安全及核安全文化问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处理核事故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核能发电的安全性是主管部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只有确保核安全,才能促使核能大发展.
作者:李文红;周强;徐翠华;拓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针对国内医学计量教育领域尚无系统及规范的培训教材现状,建设适合医学计量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的系列教材.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医学计量培训体系和培训教材的发展现状,结合医学计量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需求分析,提出建设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总体思路,并联合国内和军内医学计量领域相关专家进行教材规划与编写.结果:分别针对基础知识、检定规范和实验教学三方面,编写完成了3部医学计量培训教材,并已公开出版发行.结论: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建设,能够为今后国内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医学计量规范化教学提供重要的支撑.
作者:郭伟;闫一力;贾敏;吴小明;汤池;罗二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本研究前期建立的用于β-乳球蛋白的蛋白芯片检测平台,以满足预防医学实验室的检测需求.方法:应用蛋白芯片检测平台对3份生牛乳样品进行批内重复8次检测β-乳球蛋白,计算其批内精密度;另对3份生牛乳分别重复8个批次检测,计算批间精密度.对高浓度标准品连续2倍比例稀释3种浓度后进行稀释回收率实验;另对3种浓度标准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取10份生牛乳样品,分别用蛋白芯片检测平台与商用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并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用于β-乳球蛋白的蛋白芯片检测平台的批内精密度为11.18%~17.62%,批间精密度为25.10%~29.96%;稀释回收率为104.27%~128.15%,加标回收率为45.98%~129.33%,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0.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P<0.05);两种方法配对比较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92,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用于β-乳球蛋白的蛋白芯片检测平台能够满足预防医学实验室检测需要,现存在的操作偏倚需进一步优化.
作者:殷继永;霍军生;马欣欣;孙静;黄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外科甲状腺手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外科甲状腺手术架,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与心率指标变化、情绪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收缩压和心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18,t=0.7798;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收缩压(123.82±5.10)mmHg及心率(83.81±6.38)次/min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37,t=3.0773;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各项情绪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7,t=2.2643,t=2.8975,t=4.4116,t=3.4.43;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06,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而联合应用外科甲状腺手术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维持患者术中的情绪稳定,从而促进疗效提升和预后改善,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武;张国新;严蓉;李四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