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事故对人类健康影响面临的挑战

李文红;周强;徐翠华;拓飞

关键词:核发展, 核安全, 核事故, 核安全文化
摘要: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核电站,世界核电发展中的核安全问题已成为未来核能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从世界第一座核电机组到现在的核电发展60多年中,曾发生过轻重不同的10次之多的核电事故,特别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两次7级重大核事故,分别是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因此,核事故特别是严重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影响巨大,核泄漏事件涉及到多个国家核能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在特殊事件下如何保证核能安全及核安全文化问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处理核事故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核能发电的安全性是主管部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只有确保核安全,才能促使核能大发展.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悬浮床联合封闭负压辅助伤口闭合对复合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悬浮床联合封闭负压辅助伤口闭合对复合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复合组织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封闭负压辅助伤口闭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悬浮床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换药频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换药频次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5,t=6.412,t=4.93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2.8±7.3)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5.5±8.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1,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2,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45,t=5.044,t=5.187,t=4.394,t=5.500,t=5.917,t=4.344,t=3.721;P<0.05).结论:悬浮床联合封闭负压辅助伤口闭合治疗复合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夏莉玛;李春江;程金梅;王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酶标分析仪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评定

    目的:分析酶标分析仪检定中影响检定结果的各种因素,评估酶标分析仪检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定结果的比对和测量标准重复性的计算,分析和评定标准装置的准确性.结果:经过分析被检仪器操作和标准装置的重复性对检定的影响,排除了检定中影响检定结果的各种因素,确保了检定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在检定酶标分析仪过程中,注意被检仪器的设置,按照规程操作可以确保分光光度计的量值准确可靠,并注意检定结果的分析,确定其重复性是否满足要求.

    作者:崔骊;李向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功能监护仪时钟同步系统的设计

    目的:设计多功能床旁监护仪时钟同步系统,应用客观准确的技术手段实现多功能床旁监护仪时钟自动同步.方法:选用集成医疗保健事业(IHE)中的时间集成(CT)规范里定义的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采用适合医疗机构的时钟同步源,设计基于Windows平台的时钟同步系统.结果:时钟同步系统能够实现与原有监护系统整合连接,对医院在用的7套中央站监护系统进行整合连接,共接入58台多功能床旁监护仪,除手动同步方式外,卫星与互联网同步均可使58台床旁监护仪实现时钟实时同步.结论:多功能床旁监护仪时钟同步系统能够有效实现监护系统时钟同步,避免时钟不一致的潜在危险.同时能够与更多的急救设备连接实现时钟同步.

    作者:孙凯;崔雪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罗氏Cobas E411及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具有的高特异性灵敏度的特点,在电生化分析、法医鉴定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适用于各学科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引进罗氏Cobas E411及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由于设备使用频率高,发生故障时会报警提示,医学工程人员按照操作手册及使用经验,以短时间对故障进行妥善处理.为提高检验工作效率,掌握设备结构,积累故障维修经验尤为重要.

    作者:杜涛;魏晓峰;袁聪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西门子Sensation64排螺旋CT故障维修案例

    目前,西门子64排螺旋CT市场占有量较高,使用过程中除正常器件损耗外故障较少.由于设备技术含量高,维修费用昂贵,当发生故障时尽量自己维修,为医院节约成本[1-2].将使用中遇到的3例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国军;杨宏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LED光源手术无影灯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款新型光源手术用无影灯,以解决传统式手术无影灯存在的弊端.方法:选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灯,经过多次验证,选择合适的灯珠数量及色温,调节供电电压,进行光学曲线的配置以及驱动电路的优化.结果:实际使用验证,在手术中能清楚地分辨器官组织和血管,清晰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大小及对比度低的组织.结论:经过相关机构的检测和临床试验,LED光源手术无影灯能够满足手术需求,适合手术照明使用.

    作者:苏本华;苏春英;杨海燕;冯念伦;孙仲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磁共振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对微血管减压术前血管接触情况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的飞行时间(TOF)序列联合稳态构成干扰(CISS)序列对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血管接触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三叉神经痛并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采用手术录像和磁共振TOF序列、CISS序列记录患者术前血管接触情况,采用TOF序列、CISS序列和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的3种诊断方法,对血管接触的情况分别与手术录像镜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录像确认96例存在血管接触,其中单根血管接触47例,复合血管接触49例,另有2例无明显血管接触.在手术前,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TOF序列,特异度显著低于TOF序列,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x2=6.95;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2,P>0.05).在手术中,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显著高于TOF序列,3种检验方法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x2=8.73;P<0.01).3种诊断方法判断小脑上动脉、单纯静脉和复合血管接触的血管类型吻合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9,x2=0.25,x2=0.03;P>0.05).结论:磁共振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可有效判断微血管减压术前是否存在血管接触,但无法判定血管来源,对手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袁有法;房星宇;张艺军;张宝性;刘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便携式医疗设备计量质量控制智能终端系统的设计

    目的:设计便携式医疗设备计量质量控制智能终端系统,以降低医疗设备计量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基于二维码技术,物联网二维码技术用于医疗领域,采用安卓4.0操作系统,实现检测日期自动提醒、二维码自动生成、检测数据实时录入、测量误差自动生成、检测记录分析及检测数据汇总等功能.结果:该智能终端系统通过对成品进行的初步试用,能够实现检测日期自动提醒、检测数据实时录入、测量误差自动生成等功能.结论:该智能终端能够方便快捷地检测档案汇总与管理,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促使医疗设备计量的质量控制工作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

    作者:刘海量;赵晓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建设研究

    目的:针对国内医学计量教育领域尚无系统及规范的培训教材现状,建设适合医学计量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的系列教材.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医学计量培训体系和培训教材的发展现状,结合医学计量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需求分析,提出建设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总体思路,并联合国内和军内医学计量领域相关专家进行教材规划与编写.结果:分别针对基础知识、检定规范和实验教学三方面,编写完成了3部医学计量培训教材,并已公开出版发行.结论: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建设,能够为今后国内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医学计量规范化教学提供重要的支撑.

    作者:郭伟;闫一力;贾敏;吴小明;汤池;罗二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重建条件对一体化PET-MR图像空间分辨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模型实验研究,对比不同重建条件对一体化PET-MR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参考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制备点源,使用美国GE公司的Signa PET-MR设备进行扫描,选择不同PET图像重建条件重建图像,读取图像中点源的半高宽(FWHM),对比飞行时间技术(TOF)、点扩散函数(PSF)、迭代次数以及衰减校正(AC)对于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果:使用PSF技术重建图像,电源FWHM在3.40 mm与4.31 mm之间,而未使用PSF技术重建的图像点源FWHM在4.56 mm与5.83 mm之间,故使用PSF可减小重建图像中点源的FWHM,而TOF和AC对点源FWHM影响不大.结论:PSF和迭代次数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TOF和AC对于图像空间分辨率影响不大.在临床使用PET-MR对病灶扫描时应将患者置于孔径中心,在对小病灶的诊断中,PSF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迭代次数.

    作者:庄静文;谢峰;吴天棋;白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核事故对人类健康影响面临的挑战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核电站,世界核电发展中的核安全问题已成为未来核能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从世界第一座核电机组到现在的核电发展60多年中,曾发生过轻重不同的10次之多的核电事故,特别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两次7级重大核事故,分别是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因此,核事故特别是严重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影响巨大,核泄漏事件涉及到多个国家核能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在特殊事件下如何保证核能安全及核安全文化问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处理核事故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核能发电的安全性是主管部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只有确保核安全,才能促使核能大发展.

    作者:李文红;周强;徐翠华;拓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蛋白芯片检测平台检测β-乳球蛋白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评价本研究前期建立的用于β-乳球蛋白的蛋白芯片检测平台,以满足预防医学实验室的检测需求.方法:应用蛋白芯片检测平台对3份生牛乳样品进行批内重复8次检测β-乳球蛋白,计算其批内精密度;另对3份生牛乳分别重复8个批次检测,计算批间精密度.对高浓度标准品连续2倍比例稀释3种浓度后进行稀释回收率实验;另对3种浓度标准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取10份生牛乳样品,分别用蛋白芯片检测平台与商用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并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用于β-乳球蛋白的蛋白芯片检测平台的批内精密度为11.18%~17.62%,批间精密度为25.10%~29.96%;稀释回收率为104.27%~128.15%,加标回收率为45.98%~129.33%,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0.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P<0.05);两种方法配对比较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92,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用于β-乳球蛋白的蛋白芯片检测平台能够满足预防医学实验室检测需要,现存在的操作偏倚需进一步优化.

    作者:殷继永;霍军生;马欣欣;孙静;黄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在帕金森患者平衡和步态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在帕金森(PD)患者平衡和步态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0例PD患者,采用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训练A组和训练B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训练A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及暗示训练;训练B组在训练A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进行平衡和步态训练.干预2周后,运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价3组PD患者的功能状态、平衡能力及步态特征.结果:康复训练干预后结果显示:1训练A组和训练B组PD患者的UPDRSI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3,t=7.065;P<0.05);2静态和动态异常率训练A组和训练B组PD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静态和动态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942,x2=8.316,x2=5.615,x2=12.942;P<0.05);3训练A组和训练B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9,t=7.924,P<0.05);4训练B组站立相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和训练A组,摆动相百分比和步频均低于对照组和训练A组,训练B组与对照组立相百分比、摆动相及步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56 t=7.289,t=5.516;P<0.05);⑤训练B组PD患者的步长、步速及跨步长均高于对照组和训练A组,其步长、步速及跨步长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15,t=7.193,t=6.413;P<0.05).结论: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提高PD患者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方锦玲;卓娟;王陆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住院治疗的16例ASMAE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4例)、手术取栓组(5例)和手术取栓+肠管切除组(7例),比较3组间MSCT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的位置、SMA I级分支显影数目、肠管靶样征、肠壁变薄、肠管扩张、肠壁积气、系膜缆绳征及腹水的显示情况,并测量缺血肠管的CT值.结果:保守治疗组SMA I级分支显影数目以及缺血肠管动脉期CT值均显著高于手术取栓组和手术取栓+肠切除组,其中手术取栓+肠切除组SMA I级分支显影数目少;其缺血肠管动脉期CT值低,手术取栓+肠切除组肠管积气多,差异显著,3组SMA I级分支显影数目及缺血肠管动脉期CT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4,F=28.91;P<0.05).依据Fullen解剖区域,血栓的位置手术取栓+肠切除组多位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开口近端(解剖区域Ⅰ)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与结肠中动脉之间(解剖区域Ⅱ),血栓位置区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1,P<0.05).结论:MSCT不仅能直接反映ASMAE时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情况,而且能提示肠壁缺血程度,为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影像支持.

    作者:金同梅;高扬娟;张廉良;李大鹏;鲁姗姗;马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高压故障的维修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新一代双源CT,具有双球管双探测器设计,扫描速度快、心脏检查强、灌注成像宽、能量成像与能谱成像技术领先等特点,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疾病检查,尤其在心血管、急诊、肿瘤以及儿科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1-4].由于双源CT经常连续工作且时间长,机架内的高压系统高速旋转,球管长时间连续曝光,高压部分故障较多[5-7].通过对日常使用中遇到的3例高压部分故障进行分析及检修,供同行参考.

    作者:杨军;仲威;叶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

    目的:基于小波变换对多幅非同源医学图像进行融合,整合和突出互补信息,增强图像质量,减少冗余,提升医学图像临床辅助诊断和治疗的精准性.方法:通过学习和研究小波理论在图像融合应用中的相关知识,提出一种低频能量取大与高频方差取大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改进算法,展开对非同源标准医学图像(CT和MRI),多聚焦图像的融合实验,并进行了两类实验数据对比,对比和分析不同融合规则以及不同融合方法下图像融合的性能.结果:在两类对比分析实验中,算法得到的融合图像包含源图像的有效信息量更丰富,图像亮度得到合理提高,其均值、互信息以及信息熵指标数据优.结论: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模态医学图像算法得到的融合图像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和量化指标,融合性能更强,体现了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李健;罗晓;罗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AIRVO2型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不同方案治疗后,各项动脉血气水平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后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氮分压(PaCO2)动脉血气水平和pH值的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17,t=7.251,t=6.347;P<0.05);两组心率和呼吸频率测量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84,t=6.034;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评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4,P<0.05).结论:对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梁锡铭;陈雪丽;王丹;高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外科甲状腺手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外科甲状腺手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外科甲状腺手术架,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与心率指标变化、情绪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收缩压和心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18,t=0.7798;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收缩压(123.82±5.10)mmHg及心率(83.81±6.38)次/min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37,t=3.0773;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各项情绪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7,t=2.2643,t=2.8975,t=4.4116,t=3.4.43;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06,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而联合应用外科甲状腺手术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维持患者术中的情绪稳定,从而促进疗效提升和预后改善,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武;张国新;严蓉;李四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用生物安全柜质量控制的研究

    目的:分析医用生物安全柜的原理及影响其安全使用的各种因素,以加强其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通过对生物安全柜定期维护,关注其运行状态,按照规定时间更换过滤器,每年邀请权威机构对各项参数进行检测,确保生物安全柜工作在安全状态.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对生物安全柜的使用安全培训,确保正确的操作和使用生物安全柜.结果:经过对生物安全柜的定期维护、检测和正确使用,能够实现对生物安全柜的安全操作,确保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结论:加强医用生物安全柜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许新建;张志芳;汤栋生;毛坤剑;刘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持续盐水输注法与间隔盐水冲洗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中凝血情况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间隔盐水冲洗法和持续盐水输注法在无肝素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凝血情况的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透析编号末位数字奇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在无肝素法血液透析治疗中对照组采用间隔盐水冲洗法,观察组采用持续盐水输注法进行管路及透析器冲洗,比较两种冲洗方法在无肝素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分级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Ⅰ~Ⅲ级凝血发生情况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17,P<0.05);两组患者治疗时的透析器使用时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4,P<0.01).结论:在管路及透析器的冲洗中,持续盐水输注法优于间隔盐水冲洗法,有助于提高透析器效能,降低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

    作者:王媛媛;付航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