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
目的:观察射波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在医院采用射波刀治疗的71例NSCLC脑转移瘤患者,采用射波刀大分割照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射波刀治疗后1周,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3.0%;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为84.5%,局部控制率为98.6%;多数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轻微,给予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患者6个月的生存率为80.3%,1年生存率为50.7%.结论: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不良反应小,局部控制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苏冬;康静波;朱奇;张新红;王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制一款新型光源手术用无影灯,以解决传统式手术无影灯存在的弊端.方法:选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灯,经过多次验证,选择合适的灯珠数量及色温,调节供电电压,进行光学曲线的配置以及驱动电路的优化.结果:实际使用验证,在手术中能清楚地分辨器官组织和血管,清晰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大小及对比度低的组织.结论:经过相关机构的检测和临床试验,LED光源手术无影灯能够满足手术需求,适合手术照明使用.
作者:苏本华;苏春英;杨海燕;冯念伦;孙仲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模型实验研究,对比不同重建条件对一体化PET-MR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参考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制备点源,使用美国GE公司的Signa PET-MR设备进行扫描,选择不同PET图像重建条件重建图像,读取图像中点源的半高宽(FWHM),对比飞行时间技术(TOF)、点扩散函数(PSF)、迭代次数以及衰减校正(AC)对于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果:使用PSF技术重建图像,电源FWHM在3.40 mm与4.31 mm之间,而未使用PSF技术重建的图像点源FWHM在4.56 mm与5.83 mm之间,故使用PSF可减小重建图像中点源的FWHM,而TOF和AC对点源FWHM影响不大.结论:PSF和迭代次数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TOF和AC对于图像空间分辨率影响不大.在临床使用PET-MR对病灶扫描时应将患者置于孔径中心,在对小病灶的诊断中,PSF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迭代次数.
作者:庄静文;谢峰;吴天棋;白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间隔盐水冲洗法和持续盐水输注法在无肝素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凝血情况的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透析编号末位数字奇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在无肝素法血液透析治疗中对照组采用间隔盐水冲洗法,观察组采用持续盐水输注法进行管路及透析器冲洗,比较两种冲洗方法在无肝素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分级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Ⅰ~Ⅲ级凝血发生情况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17,P<0.05);两组患者治疗时的透析器使用时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4,P<0.01).结论:在管路及透析器的冲洗中,持续盐水输注法优于间隔盐水冲洗法,有助于提高透析器效能,降低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
作者:王媛媛;付航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设计医疗设备使用率网络的填写和上报的软件系统,实现按照时间段对在用医疗设备使用率进行自动分析.方法:以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语言的Visual Studi2005为程序软件进行开发,客户端将填写的数据保存到客户端的内存数组中,通过客户端SocketC访问内存中的数组,并一次性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的Socket通过与客户端SocketC的链接,将接收的数据存放在服务器内存数组中,服务器通过与Sql serve2000数据库活动数据对象(ADO)链接作为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桥梁,存放接收的客户端的数据并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返回到客户端并在客户端显示.结果:该软件系统实现了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的网上填报,节省了医疗设备使用部门和使用率统计人员的时间,通过计算机统计分析,极大降低了错误率,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统计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结论:该软件系统能够有效取代手工填写和计算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统计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作者:殷朝庆;徐新民;梁燕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具有的高特异性灵敏度的特点,在电生化分析、法医鉴定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适用于各学科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引进罗氏Cobas E411及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由于设备使用频率高,发生故障时会报警提示,医学工程人员按照操作手册及使用经验,以短时间对故障进行妥善处理.为提高检验工作效率,掌握设备结构,积累故障维修经验尤为重要.
作者:杜涛;魏晓峰;袁聪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运行管理,以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方法:分析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运行中尚存在的问题,从医院大型医疗装备的预防性维护、保修合同管理与引入第三方维修机制以及管理理念三方面,探索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的科学模式.结果:确立新型医院大型医疗装备的管理理念,对5台大型医疗设备的150例停机故障进行归类与分析,通过加强预防性维护有效避免故障发生,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建立起各项医疗装备管理制度,实施大型医疗装备一体化数字化管理,保障了大型医疗装备全生命周期内的使用率,获得医院社会效益大化.结论:创新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的技术保障模式、实施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综合实力.
作者:刘伟军;潘伟;张恩科;刘沁峰;李宪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运用戴明循环(PDCA)管理法对医院体外诊断试剂进行管理,以提高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管理效率,加强在管理制度、流程和机制上的调整及完善.方法:运用PDCA管理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性改进,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数据比对法及各项指标量化评估统计法比对分析过期试剂品种下降率及试剂丢失率.结果:试剂丢失的不良事件从2016年的3件下降至2017年零报告率,过期试剂明显减少,有效证明了持续性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结论:医院必须建立一套体外诊断试剂从采购、备货、验收和使用的一体化管理流程,规范管理流程,方能提高体外诊断试剂采购和使用的准确性、实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杨海洁;蒋积余;吴永鑫;高思;包济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盐酸考酮在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全麻醉苏醒中应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拟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每组2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硫酸吗啡0.5 mg/ml;观察组A术中使用盐酸羟考酮0.75 mg/ml;观察组B术中使用硫酸吗啡0.25 mg/ml+盐酸羟考酮0.50 mg/ml.分别计录3组术后2 h、6 h、24 h、48 h和72 h的平均动脉压(MAP),对比3组患者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B在2 h、4 h、24 h和48 h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显著的高于观察组A和对照组,与观察组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1,t=5.338,t=6.125,t=4.773;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3,t=5.772,t=5.763,t=4.702;P<0.05).观察组A在2 h、4 h和24 h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6,t=4.763,t=4.338;P<0.05).观察组B在4 h和24 h时间点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3,t=5.883,t=6.516,t=5.992;P<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比较在恶心和头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25,x2=47.805;P<0.05).观察组A与对照组比较在恶心、头晕和头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25,x2=47.805,x2=47.805;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能够在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全麻醉苏醒过程中镇痛,同时使用0.25 mg/ml硫酸吗啡联合0.50 mg/ml盐酸羟考酮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袁丽;赵蕊;庞娜;杨兴;刘飞;马跃;吴家剑;柳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核电站,世界核电发展中的核安全问题已成为未来核能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从世界第一座核电机组到现在的核电发展60多年中,曾发生过轻重不同的10次之多的核电事故,特别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两次7级重大核事故,分别是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因此,核事故特别是严重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影响巨大,核泄漏事件涉及到多个国家核能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在特殊事件下如何保证核能安全及核安全文化问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处理核事故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核能发电的安全性是主管部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只有确保核安全,才能促使核能大发展.
作者:李文红;周强;徐翠华;拓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在帕金森(PD)患者平衡和步态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0例PD患者,采用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训练A组和训练B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训练A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及暗示训练;训练B组在训练A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进行平衡和步态训练.干预2周后,运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价3组PD患者的功能状态、平衡能力及步态特征.结果:康复训练干预后结果显示:1训练A组和训练B组PD患者的UPDRSI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3,t=7.065;P<0.05);2静态和动态异常率训练A组和训练B组PD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静态和动态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942,x2=8.316,x2=5.615,x2=12.942;P<0.05);3训练A组和训练B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9,t=7.924,P<0.05);4训练B组站立相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和训练A组,摆动相百分比和步频均低于对照组和训练A组,训练B组与对照组立相百分比、摆动相及步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56 t=7.289,t=5.516;P<0.05);⑤训练B组PD患者的步长、步速及跨步长均高于对照组和训练A组,其步长、步速及跨步长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15,t=7.193,t=6.413;P<0.05).结论: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提高PD患者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方锦玲;卓娟;王陆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本研究前期建立的用于β-乳球蛋白的蛋白芯片检测平台,以满足预防医学实验室的检测需求.方法:应用蛋白芯片检测平台对3份生牛乳样品进行批内重复8次检测β-乳球蛋白,计算其批内精密度;另对3份生牛乳分别重复8个批次检测,计算批间精密度.对高浓度标准品连续2倍比例稀释3种浓度后进行稀释回收率实验;另对3种浓度标准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取10份生牛乳样品,分别用蛋白芯片检测平台与商用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并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用于β-乳球蛋白的蛋白芯片检测平台的批内精密度为11.18%~17.62%,批间精密度为25.10%~29.96%;稀释回收率为104.27%~128.15%,加标回收率为45.98%~129.33%,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0.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P<0.05);两种方法配对比较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92,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用于β-乳球蛋白的蛋白芯片检测平台能够满足预防医学实验室检测需要,现存在的操作偏倚需进一步优化.
作者:殷继永;霍军生;马欣欣;孙静;黄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及颅脑MRI异常表现.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87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儿治疗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难治组(47例)和普通组(40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头颅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87例患儿中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阳性38例(占43.68%).难治组惊厥出现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87;P<0.05);难治组脑脊液糖含量降低较明显、蛋白含量增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71,x2=-4.433,x2=-5.739;P<0.05);难治组颅脑MRI异常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7,P<0.05);难治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5,P<0.05).结论: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若出现脑脊液或血病原菌培养阳性、脑脊液糖含量降低以及发生惊厥的情况,则较容易发展为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颅脑MRI常出现脑室周围白质减少、脑室扩大或脑外间隙等异常表现.
作者:刘蓉;高敏;郭宝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放射治疗是现今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随着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eam, MDT)模式的发展和患者对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放射治疗的优越性尤为显现[1-4].在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系统中,剂量输出的精准性是其中基本和重要的,对保障放射治疗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治疗过程中,当监测到实际剂量率或剂量超过额定容许范围时,直线加速器即会出现剂量相关联锁,自动停机并中断本次治疗,从而确保患者治疗的精准性.引起直线加速器剂量相关联锁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自动频率控制系统(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AFC)、注入系统(Injector)、微波系统、控制系统、剂量监测系统以及剂量调整优化等诸多因素[6].
作者:吴皓楠;杨智祥;季智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血管造影的结果做为确诊的金标准,对医院4例诊断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超声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在4例经血管造影确诊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中,超声准确诊断为3例,3例均清晰的显示夹层部位、范围、真假腔、剥离的内膜回声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超声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0%、100%、20%和80%.结论:当不便进行或无条件进行血管造影时,超声检查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为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提供了有效而快速的检查手段.
作者:吴小洁;王诗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多措并举改善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保障在用医疗设备安全和有效运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医院的医学工程维修队伍现状、设备维修状况及维修费用进行分析,确定符合基层医院医学工程维修队伍建设和设备保障途径.结果: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由厂方提供的维修服务占比达76.44%,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医院自主维修和第三方维修占比分别为12.96%和10.6%,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结论:厂方的外包服务虽然价格高昂,但其能较快解决问题,确保开机率;第三方服务市场由于水平参差不一、行业监管尚未完全覆盖到位,需要院方仔细甄别;将外包服务和建设培养医院的医学工程队伍相结合,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维修服务的制度和规范,方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疗设备维修被动应付的局面.
作者:陈卫兵;严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不同方案治疗后,各项动脉血气水平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后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氮分压(PaCO2)动脉血气水平和pH值的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17,t=7.251,t=6.347;P<0.05);两组心率和呼吸频率测量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84,t=6.034;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评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4,P<0.05).结论:对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梁锡铭;陈雪丽;王丹;高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脑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为脑结核瘤的定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经临床证实的36例脑结核患者,对其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表现.MRI采用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在36例脑内结核中,单发及多发脑实质结核者9例(占25.0%),单纯累及脑膜者13例(占36.1%),脑实质结核瘤形成合并脑膜受累者14例(占38.9%),其中脑膜受累合并脑积水征象16例(占脑膜受累病例的59.2%).结论:MRI是诊断脑结核病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尤其是增强扫描能够为其定性提供可靠依据,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明显提高颅脑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徐朝霞;黄旭方;张学昕;王晓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为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在医院层面开展卫生技术评估,并通过国际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网或其他渠道,检索现有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从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中检索自2005年提出mini-HTA理论后得到的大量引用文献并进行分析.同时介绍国内卫生技术评估发展情况,对实际应用实例进行探讨,根据现有条件,医院利用微型卫生技术评估理论开展评估.终可根据项目特点借鉴现有卫生技术评估报告的结论,或自行开展卫生技术评估,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冬;许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