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辰;陆琤;张鹏飞;张硌
目的:探讨纳米银活性炭凝胶新型敷料与传统敷料在腹腔积液引流穿刺点渗液换药中的物理性质、抑菌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腹腔积液行腹腔穿刺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使用新型敷料,对照组使用传统敷料,采用抑菌圈法测试两种敷料的实际抑菌作用,并分别对两种敷料的通透性、屏障隔离作用以及粘合力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敷料在引流穿刺点渗液换药中的大使用时间、感染率、渗血程度、1周内换药次数和敷料松脱情况.结果:观察组新型敷料的通透性、抵抗外界侵袭和粘合力方面分别是对照组的3.8倍、2倍和1.7倍.抑菌圈方面,观察组是对照组的1.82倍.观察组大使用时间为(8.4±1.8)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3,P<0.05).观察组1周内换药(1.2±0.3)次、对照组1周内换药(2.7±0.8)次,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8,P<0.05);观察组平均松脱率为11.2%、感染率为3.33%、III级渗血率为2.0%,对照组平均松脱率为29.5%、感染率为18.2%、III级渗血率为15.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8,x2=4.951,x2=6.616;P<0.05).结论:新型敷料在理化性质、抑菌效果和临床疗效方面较传统敷料具有明显优势,可在腹腔积液引流穿刺点渗液换药中广泛运用.
作者:武惠丽;胡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实用新型弹力保护网套与某进口品牌的自粘弹力绷带对静脉留置针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182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91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行无菌操作成功穿刺留置针后,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然后选用实用新型弹力保护网套或自粘弹力绷带保护留置针.A组患者先使用自粘绷带,2 d后使用实用新型弹力保护网套;B组患者先使用实用新型弹力保护网套,2 d后使用自粘绷带.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患者及工作人员使用自粘绷带及实用新型弹力保护网套后的感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比较发现实用新型弹力保护网套在操作便捷性、透气性、患者舒适度、使用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自粘弹力绷带,其中A组护理人员、患者固定材料的使用便捷性与自粘绷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42,x2=60.119;P<0.05),固定材料的维护便捷性、透气性、患者的舒适度、使用依从性以及满意度与自粘绷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505,x2=102.319,x2=34.99,x2=37.171,x2=23.032;P<0.05);B组护理人员、患者固定材料的使用便捷性与自粘绷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717,x2=64.195;P<0.05),固定材料的维护便捷性、透气性、患者的舒适度、使用依从性以及满意度与自粘绷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462,x2=97.544,x2=42.21,x2=33.099,x2=13.878;P<0.05).结论:实用新型弹力保护网套对临床留置针护理有较好保护作用,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向军莲;王睿;刘佳;田小平;赖晓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维(3D)可视化技术在颈椎神经鞘瘤精准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例因触摸发现右侧颈部肿大而在医院就诊的患者,通过多排CT和MR颈部平扫加增强检查发现右侧颈椎旁有占位性病变,将CT和MR的原始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立体3D建模,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手术方案.结果:基于3D可视化技术的重建模型可以清晰地显示占位周围的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其与血管的关系,通过重建模型的指导,在尽可能保全正常周围组织的情况下,占位被完整切除,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大为减少.结论:3D可视化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颈部各种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通过增强成像,可以明确辨识占位性病变毗邻的血管;通过重建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和模拟手术,在尽可能保全正常组织的同时,可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速度,在肿瘤外科精准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涛;韩善清;王建伟;陈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放射治疗是现今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随着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eam, MDT)模式的发展和患者对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放射治疗的优越性尤为显现[1-4].在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系统中,剂量输出的精准性是其中基本和重要的,对保障放射治疗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治疗过程中,当监测到实际剂量率或剂量超过额定容许范围时,直线加速器即会出现剂量相关联锁,自动停机并中断本次治疗,从而确保患者治疗的精准性.引起直线加速器剂量相关联锁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自动频率控制系统(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AFC)、注入系统(Injector)、微波系统、控制系统、剂量监测系统以及剂量调整优化等诸多因素[6].
作者:吴皓楠;杨智祥;季智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浙江省部分体检人群,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医院体检的1674名受检者,分别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的生化指标检测、颈动脉超声检测以及踝臂指数检测,将1116例检测患有MS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558名检测指标正常的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对两组各项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结果及AB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IMT增厚明显,ABI下降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4,t=15.28;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组患MS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对照组的3.93倍.结论:浙江省部分人群中患有MS,导致患者IMT增厚和ABI降低.颈动脉IMT和ABI的检测对研究MS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诚;花雪琴;狄富平;刘文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模型实验研究,对比不同重建条件对一体化PET-MR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参考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制备点源,使用美国GE公司的Signa PET-MR设备进行扫描,选择不同PET图像重建条件重建图像,读取图像中点源的半高宽(FWHM),对比飞行时间技术(TOF)、点扩散函数(PSF)、迭代次数以及衰减校正(AC)对于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果:使用PSF技术重建图像,电源FWHM在3.40 mm与4.31 mm之间,而未使用PSF技术重建的图像点源FWHM在4.56 mm与5.83 mm之间,故使用PSF可减小重建图像中点源的FWHM,而TOF和AC对点源FWHM影响不大.结论:PSF和迭代次数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TOF和AC对于图像空间分辨率影响不大.在临床使用PET-MR对病灶扫描时应将患者置于孔径中心,在对小病灶的诊断中,PSF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迭代次数.
作者:庄静文;谢峰;吴天棋;白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血管造影的结果做为确诊的金标准,对医院4例诊断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超声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在4例经血管造影确诊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中,超声准确诊断为3例,3例均清晰的显示夹层部位、范围、真假腔、剥离的内膜回声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超声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0%、100%、20%和80%.结论:当不便进行或无条件进行血管造影时,超声检查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为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提供了有效而快速的检查手段.
作者:吴小洁;王诗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盐酸考酮在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全麻醉苏醒中应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拟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每组2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硫酸吗啡0.5 mg/ml;观察组A术中使用盐酸羟考酮0.75 mg/ml;观察组B术中使用硫酸吗啡0.25 mg/ml+盐酸羟考酮0.50 mg/ml.分别计录3组术后2 h、6 h、24 h、48 h和72 h的平均动脉压(MAP),对比3组患者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B在2 h、4 h、24 h和48 h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显著的高于观察组A和对照组,与观察组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1,t=5.338,t=6.125,t=4.773;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3,t=5.772,t=5.763,t=4.702;P<0.05).观察组A在2 h、4 h和24 h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6,t=4.763,t=4.338;P<0.05).观察组B在4 h和24 h时间点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3,t=5.883,t=6.516,t=5.992;P<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比较在恶心和头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25,x2=47.805;P<0.05).观察组A与对照组比较在恶心、头晕和头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25,x2=47.805,x2=47.805;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能够在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全麻醉苏醒过程中镇痛,同时使用0.25 mg/ml硫酸吗啡联合0.50 mg/ml盐酸羟考酮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袁丽;赵蕊;庞娜;杨兴;刘飞;马跃;吴家剑;柳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纺布包装器械在不同包装平面下压力蒸汽灭菌干燥效果,以避免湿包现象的发生.方法:选择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600件无纺布包装器械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器械包装为外凸形平面(中心高四周低);B组器械包装为水平面;C组器械包装为内凹形平面(中心低四周高).三组均采用内层棉布包装+双层无纺布包装,经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处理,比较三组消毒灭菌后的湿包率.结果:三组消毒灭菌后湿包率比较,A组为1%,B组为8.5%,C组为37.5%,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35,P<0.05).结论:A组器械灭菌湿包率低于B组和C组,确保了干燥效果,保证了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林巧玲;李其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为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在医院层面开展卫生技术评估,并通过国际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网或其他渠道,检索现有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从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中检索自2005年提出mini-HTA理论后得到的大量引用文献并进行分析.同时介绍国内卫生技术评估发展情况,对实际应用实例进行探讨,根据现有条件,医院利用微型卫生技术评估理论开展评估.终可根据项目特点借鉴现有卫生技术评估报告的结论,或自行开展卫生技术评估,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冬;许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便携式医疗设备计量质量控制智能终端系统,以降低医疗设备计量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基于二维码技术,物联网二维码技术用于医疗领域,采用安卓4.0操作系统,实现检测日期自动提醒、二维码自动生成、检测数据实时录入、测量误差自动生成、检测记录分析及检测数据汇总等功能.结果:该智能终端系统通过对成品进行的初步试用,能够实现检测日期自动提醒、检测数据实时录入、测量误差自动生成等功能.结论:该智能终端能够方便快捷地检测档案汇总与管理,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促使医疗设备计量的质量控制工作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
作者:刘海量;赵晓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前,西门子64排螺旋CT市场占有量较高,使用过程中除正常器件损耗外故障较少.由于设备技术含量高,维修费用昂贵,当发生故障时尽量自己维修,为医院节约成本[1-2].将使用中遇到的3例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国军;杨宏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具有的高特异性灵敏度的特点,在电生化分析、法医鉴定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适用于各学科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引进罗氏Cobas E411及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由于设备使用频率高,发生故障时会报警提示,医学工程人员按照操作手册及使用经验,以短时间对故障进行妥善处理.为提高检验工作效率,掌握设备结构,积累故障维修经验尤为重要.
作者:杜涛;魏晓峰;袁聪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设计多功能床旁监护仪时钟同步系统,应用客观准确的技术手段实现多功能床旁监护仪时钟自动同步.方法:选用集成医疗保健事业(IHE)中的时间集成(CT)规范里定义的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采用适合医疗机构的时钟同步源,设计基于Windows平台的时钟同步系统.结果:时钟同步系统能够实现与原有监护系统整合连接,对医院在用的7套中央站监护系统进行整合连接,共接入58台多功能床旁监护仪,除手动同步方式外,卫星与互联网同步均可使58台床旁监护仪实现时钟实时同步.结论:多功能床旁监护仪时钟同步系统能够有效实现监护系统时钟同步,避免时钟不一致的潜在危险.同时能够与更多的急救设备连接实现时钟同步.
作者:孙凯;崔雪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间隔盐水冲洗法和持续盐水输注法在无肝素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凝血情况的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透析编号末位数字奇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在无肝素法血液透析治疗中对照组采用间隔盐水冲洗法,观察组采用持续盐水输注法进行管路及透析器冲洗,比较两种冲洗方法在无肝素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分级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Ⅰ~Ⅲ级凝血发生情况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17,P<0.05);两组患者治疗时的透析器使用时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4,P<0.01).结论:在管路及透析器的冲洗中,持续盐水输注法优于间隔盐水冲洗法,有助于提高透析器效能,降低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
作者:王媛媛;付航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危险因素,并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扫描骨质疏松症患者身体脂肪量增加与骨质丢失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所有患者至少2次双能X射线检测仪检测体脂含量和骨密度情况,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史及骨折危险因素,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患者身体脂肪量变化与骨密度指数T值变化情况,以及骨质疏松症患者脂肪量与骨密度T值相关性.结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指数T值变化、骨盆骨折史、股骨骨折史以及炎症疾病史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不同BMI组患者体脂含量变化数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6,P>0.05),不同BMI患者骨密度指数T值变化数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3,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脂肪量增加与骨密度指数T值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5).结论: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扫描分析能够准确反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脂含量,骨质疏松症患者适当增加体脂含量,有利于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
作者:盖福;罗一博;权建平;闫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正确应用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制定的NEMA NU1-2007标准,为基于碲锌镉(CZT)探测器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SPECT)进行性能测试提供参考.方法:在对基于CZT探测器的SPECT进行性能测试时,需对CZT探测器与单晶体探测器加以区别,探讨NEMA NU1-2007标准不适用于CZT探测器的性能测试项目.结果:给出了不适用于基于CZT探测器的SPECT进行NEMA NU1-2007的实验项目,并给出原因分析和处理办法.结论:基于CZT探测器的SPECT进行性能测试时不能完全按照NEMA NU1-2007标准的规定进行,制造商需要明确不适用的测试项目及其原因.
作者:冯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运行管理,以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方法:分析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运行中尚存在的问题,从医院大型医疗装备的预防性维护、保修合同管理与引入第三方维修机制以及管理理念三方面,探索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的科学模式.结果:确立新型医院大型医疗装备的管理理念,对5台大型医疗设备的150例停机故障进行归类与分析,通过加强预防性维护有效避免故障发生,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建立起各项医疗装备管理制度,实施大型医疗装备一体化数字化管理,保障了大型医疗装备全生命周期内的使用率,获得医院社会效益大化.结论:创新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的技术保障模式、实施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综合实力.
作者:刘伟军;潘伟;张恩科;刘沁峰;李宪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78例非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分型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分型中观察组0级的患者为10.8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5,P<0.05);观察组分型5级的患者为6.5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17,P<0.05);观察组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5,t=5.251;P<0.05);观察组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5,P=0.000);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8,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分型与NIHSS显著负相关(r=-0.284,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分型可以较好地区分合并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税丽娟;张皓春;李映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悬浮床联合封闭负压辅助伤口闭合对复合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复合组织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封闭负压辅助伤口闭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悬浮床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换药频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换药频次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5,t=6.412,t=4.93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2.8±7.3)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5.5±8.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1,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2,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45,t=5.044,t=5.187,t=4.394,t=5.500,t=5.917,t=4.344,t=3.721;P<0.05).结论:悬浮床联合封闭负压辅助伤口闭合治疗复合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夏莉玛;李春江;程金梅;王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