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栋;井庆福;牟强善
目的:探讨分析会阴超声监测盆底肌收缩状况反馈指导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69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所有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凯格尔盆底肌锻炼治疗,采用会阴超声监测盆底肌收缩状况,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的盆底肌收缩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经盆底肌锻炼治疗后患者收缩期和静息期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盆膈裂孔面积和盆膈裂孔周长的差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58,t=-2.949,t=-4.899;P<0.05);盆底肌锻炼治疗后耻骨联合下缘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耻骨内脏肌厚度差值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4,t=-4.899,t=4.230;P<0.05);盆底肌锻炼治疗后尿道夹角和左右肛提肌夹角显著优于治疗前的角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7,t=6.584;P<0.05).结论:会阴超声动态监测可正确评价盆底肌收缩功能反馈指导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范冬徽;郭小静;杨小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2例胃癌患者,按照肿瘤侵犯深度,将其分为早期胃癌组(29例),进展期胃癌组(143例);又将172例患者根据是否有转移分为无转移组(52例),有转移组(120例);选择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入组人员的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检测的FIB、AT-Ⅲ、PLT总体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t=2.47,t=3.13;P<0.05);其中,进展期胃癌组患者与早期胃癌组比较,FIB、PL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t=-2.31;P<0.05);转移组患者与无转移组比较,FIB、PLT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24,t=-2.36;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有助于为血栓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为是否需行抗凝或止血治疗提供参考,FIB、PLT的变化,对间接预测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宇;杨澎;田晓波;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ARM控制器的心电采集系统,对心电检测时产生的干扰和噪声进行有效抑制.方法:心电采集系统以ADUC7020为模拟控制器,外围由缓冲放大电路、右腿驱动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主放大器电路和50 Hz陷波电路等组成.结果:系统可将弱小的心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得到具有诊断价值的心电信号,然后由模拟控制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到个人计算机(PC)做进一步处理.结论:基于ARM控制器的心电采集系统可有效抑制心电检测时产生的干扰和噪声,增强心电信号的有用成分.
作者:许海树;张明旭;尤若宁;肖龙坤;陈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灾害脆弱性分析(HVA)在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医疗设备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改革,突出事故后果严重性的风险、加入内部缓解措施等因素,制定故障风险、发生频率、临床功能、对业务的影响、预防性维护作用、异常事件临床响应、异常事件设备科响应以及应急响应8个维度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对瑞安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进行风险分析调查.根据设备的风险水平进一步改进技术保障措施,同时监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结果:2015年处于50%以上重大风险的设备有除颤仪(占50%)、婴儿暖箱(占54%)、人工心肺机(占57%)、血液透析机(占54%)、呼吸机(占54%)、微量注射泵(占50%)和保暖台(占54%)7类设备.通过改进风险控制措施,2016年对7类设备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重大风险设备减少到仅为血液透析机与人工心肺机两类.结论:风险评估不仅有助于制定设备的维护周期,更可针对风险点开展技术培训及演习;定期对风险评估进行调整,增进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黄海丹;彭文献;高思;王上东;陈朝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X射线和紫外线B(UVB)对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褪黑素受体(MTNR)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可能受到较高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的公众辐射效应及其防护提供指导.方法:经照射剂量为0 Gy(对照组)、0.5 Gy、2 Gy和5 Gy(照射组)X射线以及0 mJ/cm2、20 mJ/cm2、50 mJ/cm2、100 mJ/cm2和200 mJ/cm2的UVB分别照射人表皮细胞Hacat和人黑色素瘤细胞A875,通过四甲基偶氮唑(MTT)和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褪黑素受体MTNR-1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照射剂量为0.5 Gy、2 Gy和5 Gy的X射线以及20 mJ/cm2和50 mJ/cm2UVB的照射下,可导致Hacat和A875细胞生长不同程度的降低.3种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Hacat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对照组的71.2%、36.7%和1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96,P<0.05),A875细胞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对照组的64.7%、49.5%和3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29,P<0.05);在照射剂量为20 mJ/cm2和50 mJ/cm2的UVB照射后Hacat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对照组的40.74%和12.96%,A875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6.33%和6.12%;50 mJ/cm、100 mJ/cm和200 mJ/cm2的UVB照射后A875细胞中MTNR1B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而3种不同剂量X射线对MTNR1B表达在不同剂量之间无显著影响.结论:X射线和UVB照射后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和存活能力的降低,UVB照射后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可能与褪黑素受体表达变化相关.
作者:高玲;李至荟;封江彬;陆雪;蔡恬静;李爽;赵骅;田雪蕾;刘青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生活在黔南地区10年以上的苗族、布依族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探讨定量CT(QCT)测定椎体骨密度(BMD)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医院接受腰椎QCT检查的100例骨质疏松症中老年女性,年龄47~86岁,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5组;采用QCT测定受检者BMD,扫描线定位于L2-4椎中间层面,与椎体平行扫描;分析受检者骨质疏松症BMD情况.结果:经QCT测量,5组骨质疏松症患者BMD明显下降,BMD均低于80 mg/cm3.所有骨质疏松症患者BMD随年龄增高而下降,且为严重骨质疏松症.结论:QCT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准确、重复性强,易于推广应用,腰椎QCT骨密度测量对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吕廷勇;陆涛;古明高;梁显著;马炳莲;朱奉兴;田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时不同扫描模式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临床科室推送的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进行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测量,采用3种不同模式的扫描方法:A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选择OneScan(一次性扫描、无需海绵垫块)扫描模式;B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C扫描模式,患者下肢放在海绵垫块上,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结果:A、B两种扫描模式所得腰椎的骨密度值对比,第1、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1,t=-0.153,t=-1.239,t=-1.892,t=-1.469;P>0.05);A、C两种扫描模式所得的骨密度值对比,第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1,t=3.824,t=4.582,t=4.399;P<0.05),第1腰椎无统计学意义(t=-0.006,P>0.05).结论:采用OneScan扫描模式进行骨密度测量会高估腰椎的骨密度值.
作者:周翠红;王猛;金超岭;刘杰;李环;李红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为满足医学院校形态学课程对多媒体的清晰度要求,建立提升多媒体使用效果、保障教学质量的预报警机制.方法:为每一台多媒体设备建立履历档案,对其主要零部件出现故障的使用时长进行分析,提前推断故障预期发生时间,做到早预防、早检修.结果:实施多媒体动态管理后使每一台多媒体设备处于佳使用状态,摆脱设备未坏但使用效果不佳的处境.结论:通过对多媒体设备寿命周期管理,实现故障率直线下降,有效降低维修成本,保障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提高师生使用满意度.
作者:王文婷;邱灼雄;杨世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术后高压氧及丙戊酸钠治疗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120例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术后高压氧及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8,x2=25.145;P<0.05);生存质量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67,t=9.028,t=8.995,t=9.187;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术后高压氧及丙戊酸钠治疗脑肿瘤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军;秦向英;赵丽;刘增良;刘洋;于海明;马春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型智能便携式手术室护理装置在手术室风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全面提高手术室风险护理的质量,确保医院手术室护理安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00例腹部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风险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运用一种新型智能便携式手术室护理装置来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业务水平、病情解释及服务态度等满意度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6,t=15.350,t=12.671;P<0.05);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无菌情况及安全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134,t=6.0156,t=3.3048;P<0.05).结论:该实用新型手术室护理装置在传统的心电监护仪添加输液挂架,且安装拆卸方便,减小占地空间,便于运输携带,并可及时检测患者当前的输液进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输液液体,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作者:丁晓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基于层次分析(AHP)法对医疗设备分类维修管理进行研究,旨在控制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和维修服务水平.方法:对69个基层临床科室及14名维修工程师进行问卷调查,提取评价因素;运用AHP法确定出医疗设备维修的因素权重,据此计算出设备的维修分值,终将权重值运用到ABC分类法中,分成A、B、C三类并区别管理.结果:根据AHP法对价格因素、使用频率、稳定程度、运行时间、备用因素以及维修难度6个评价因素进行两两评价因素对比的六阶矩阵分析数据,通过综合评分比率得出ABC分类并制订相应的维修保养实施对策,对关键设备进行计划性和预防性维护,对主要设备定期维护,对一般设备做事后维修.2016年下半年该院医疗设备故障率比2015年同期降低30%;外修总费用比2015年同期降低10%,临床科室对设备科工作满意度有所提升.结论:运用AHP法按因素权重分类管理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改变了以往设备维护主次不分、流于形式的问题,将医院有限的维修精力用到关键点,有效地控制了维修损耗,提高了设备科的工作效率和为临床服务水平.
作者:高洁;张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注水式结肠镜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并与传统注气式结肠镜对比,分析其临床检查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48例进行非麻醉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注水组与注气组,每组124例.收集并整理患者一般资料,退镜时对患者肠道准备情况进行评分,检查中记录盲肠插管成功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以及检查总时间,检查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检查过程中是否使用体位变换、腹部按压及硬度调节等辅助操作.结果:两组患者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全结肠肠道准备情况评分及总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0.98,t=0.85,t=1.07,t=1.51;P>0.05);两组患者的肠镜插管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P>0.05);注水组患者进镜时间、退镜时间及插管总时间均长于注气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注气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t=3.85,t=5.64,t=10.25;P<0.05);两组操作中腹部按压、硬度调节使用率及辅助操作总使用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2,t=1.58,t=2.07;P>0.05).结论:注水式结肠镜检查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不影响盲肠插管成功率.
作者:王红霞;辛晓梅;叶志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在重度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重度胸外伤并发ARD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PICCO组和肺动脉导管(PAC)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和急性生理学年龄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总治疗费用等差异.结果:PICCO组的PaO2/FiO2在治疗1 d、3 d和7 d时均明显高于P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t=3.87,t=5.15;P<0.05).PICCO组治疗7 d时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P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P<0.05).PICCO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总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P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t=2.58,t=5.53;P<0.05),而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结论:在重度胸外伤并ARDS患者的治疗中,PICCO监测有助于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总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海平;韦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镇静治疗的相关因素,以改善镇静治疗策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同时使用镇静药的218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以是否发生VAP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15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镇静时间,镇静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的镇静时间为(7.51±7.86)d,镇静评分为(-2.69±1.09)分,机械通气时间为(8.52±17.11)d,住ICU时间为(24.44±21.93)d,对照组患者总的镇静时间为(3.83±2.91)d,镇静评分为(-1.22±1.52)分,机械通气时间为(6.47±5.70)d,住ICU时间(11.63±7.4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50,t=5.0334,t=7.8012,t=6.4368;P<0.05).结论: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时间、镇静深度与VAP发生率有相关性,通过在镇静策略上进行改进,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张海燕;李亚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B超和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对肾结石的检测,以期能够研发出一种检测结石更容易和更准确的新超声检查模式.方法:选取近期接受CT扫描的9例肾结石患者,分别采用B超和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超声进行肾结石检测,由3名放射科医生创建上极、极间区和下极的视频段,并作出诊断,与CT扫描结果比较.结果:在9例患者双肾脏中共检测出32块结石,其平均大小为(8.9±7.5)mm.B超检查的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48%、阳性预测值为52%、阴性预测值为68%;而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检查的灵敏度为56%、特异度为74%、阳性预测值为62%、阴性预测值为68%.结论:在肾结石的检测中,两种方法单独使用时,B超更敏感,但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特异性更高,临床中应考虑采用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检查,同时可通过利用基本的声像学差异开发专用于肾结石检测的新型商业超声模式,以改善对结石的检测.
作者:韩伟;韩宇枫;张恩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制一种设备导联线缆安全保护装置,减少或避免因导联线缆短路等引起的患者皮肤灼伤和监测数据失效,提高使用舒适度,减少患者痛苦和潜在的不良事件.方法:保护装置由圆筒状固定套(保护装置外壳)和包裹线缆固定套(线束固定套)构成,采用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及硅橡胶材料制作,将装置上部和装置下部线缆的脆弱、修复部位或外壳胶皮破裂部位夹合在固定套中,通过连接件将装置上部和下部固定在一起,并与设备导联线缆套接.结果:应用导联线缆安全保护装置后,将设备导联线缆固定于装置内,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或避免医疗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结论:设备导联线缆安全保护装置性能稳定,操作安装简便灵活,简捷实用,应用中避免了因导联线缆短路故障造成的治疗监测的风险,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该装置适用于各种导联线缆的安装使用,并可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并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作者:李明祥;冷富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骨桥蛋白(OPN)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有关于OPN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检索年时限截至2017年1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782例,对照组700例.Meta分析结果:OP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与对照组表达OR=52.71,95%置信区间(CI)为17.95,154.79;OPN在临床Ⅰ~Ⅱ期组与临床Ⅲ~Ⅳ期组表达OR=0.20,95%CI为0.07,0.60;OP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OR=6.37,95%CI为3.64,11.15;OPN在T1+T2组与T3+T4组表达OR=0.31,95%CI为0.15,0.64;OPN在各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PN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有显著相关性.受纳入研究样本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代玉娟;张恩环;陈大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5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应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单独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73,P<0.05);治疗后对两组日常生活行为Barthel指数量表、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法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32,t=5.693;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纤维蛋白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9,t=10.263,t=7.626,t=6.623,t=8.257,t=6.003;P<0.05).结论: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起到了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脑卒中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并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昱;丛玲;王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具有性能稳定、超滤量精确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如东县人民医院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设备日常使用频繁,为防止出现故障问题,医工人员在掌握血透机的结构和基本原理的同时,应做好维修与保养工作,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效率.
作者:张红丽;朱亚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医院在用呼吸机质量控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于指导呼吸机的维护管理.方法:使用PF-300型气流分析仪对医院在用的50台呼吸机采集潮气量、通气频率、气氧浓度、吸气压力水平及呼吸末正压(PEEP)在不同设置值下的示值和测试仪示值,并进行分类单项分析.结果:医院在用呼吸机整体合格率为80%,按品牌合格率排名:品牌B>A>C;按科室合格率排名:科室5>科室4=科室3>科室1>科室2;按呼吸机使用期限:<3年的合格率为87%,>3年的合格率为77%;按呼吸机参数合格率:PEEP=呼吸频率>峰值压力>潮气量>氧浓度;按监测值准确性排名:品牌A>C>B;按监测值稳定性排名:品牌A>B=C;按显示值准确性排名:品牌A>B>C;显示值稳定性排名:品牌A>C>B.结论:根据医院在用呼吸机的质量控制数据情况,工程师可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呼吸机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吴海燕;马继鹏;范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