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胺受体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分析

许晓峰;张晓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多巴胺D2受体, 多巴胺D3受体, 5-羟色胺2A受体, 多态现象(遗传学)
摘要:目的:研究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TaqI 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Ser9Gly功能多态性、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TD及TD严重程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法分析TD组和非TD组的各受体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DRD2基因TaqI A 的等位基因频率(P》0.05)和基因型(P》0.05)分布在TD组(n=42)与非TD组(n=52)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DRD3基因Ser9Gly的等位基因频率(P》0.05)和基因型(P=0.08)分布在TD组(n=42)与非TD组(n=52)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位点与A-1438G为完全连锁不平衡,TD组(n=42)与非TD组(n=51)的基因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x2=4.36,υ=1,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DRD2基因的TaqI A多态性、DRD3功能基因的Ser9Gly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T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A-1438G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D相关联.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奎硫平(启维)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奎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38例,疗程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4、6、8周末PANSS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显效率63.2%,总有效率为89.5%,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直立性低血压、兴奋和激越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轻微,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结论:奎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对体重影响和内分泌影响小.

    作者:袁瑗琳;张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精神病人治疗前后SCL-90测评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评定精神病人治疗前后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比分析其评分变化,了解其在精神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32例住院精神病人治疗前后使用SCL-90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后SCL-90各项分值除抑郁外均有差异,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结论:SCL-90量表对精神病人治疗前后自知力判断有临床价值,可以作为精神病人治疗前后判断自知力、评价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的一项检查工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平;陈琳;张月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34例精神病人解除关锁治疗后7年疗效随访

    目的:了解曾被关锁精神病人解除关锁后社区治疗的长期效果.方法:对1997年发现的34例被关锁精神病人,在社区精神病防治网点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并与治疗前作比较.结果:经7年的精神病社区治疗后,这组病人的疗效肯定,社会功能改善明显,个别病人病情有过波动或恶化,也能在防治网点指导下加强治疗或送住院治疗而得到及时控制.结论:精神病社区防治网点是一种适合我国目前国情、民情的切实措施.

    作者:黄玉琴;马淑君;李植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服用氯氮平与奋乃静对肾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氯氮平与奋乃静为广谱抗精神病药,由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较长,其具有一定不良反应.为了比较两种药对肾功能的影响情况,探讨精神科用药,本文通过对本院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和奋乃静后血尿素、血肌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陈莹;曹翔;刘清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住院病人58例死亡原因分析

    精神病人死亡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除精神症状导致部分病人自杀和全身衰竭外,住院精神病人还可伴发其他的躯体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死亡.为了探讨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89年1月-2005年8月期间58例死亡病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严俊;李四冬;池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SSRIs无效的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SSRIs无效的抑郁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使用SSRIs 6周无明显疗效的患者36例再使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6周,在0、2、4、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选择同期年龄、性别与研究组相匹配的门诊抑郁症患者36例作对照研究.结果:SSRIs治疗6周无明显疗效的抑郁症患者,使用文拉法辛缓释剂后仍取得较好的疗效,6周末有效率66.7%,临床治愈率52.8%,而对照组分别是75%和58.3%,2组无显著差异性.结论:SSRIs治疗6周无明显疗效的抑郁症患者使用文拉法辛缓释剂后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新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脱毒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脱毒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脱毒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病房管理,人性化护理和对患者家属的教育与辅导,以及出院后的联络指导.自制统计表,统计患者住院脱毒期间的依从性,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家属对患者戒毒的主观态度,出院6个月内的复吸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的主观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吸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药物脱毒的依从性,增强家属的信心和亲密度,降低复吸率.

    作者:雷球英;成珍珍;谭玉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思茅市某村民小组精神病现状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某村民小组近几年精神病人突然增多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全组112人采取线索与逐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CCMD-2-R为诊断标准,并采送水质作化验.结果:共检出精神分裂症13例,占11.6%;精神发育迟滞6例,占5.27%.其中精神分裂症近6年内发病占10例.结论:经济及生存环境恶化,村民整体素质低下,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及家族遗传为主要发病相关因素;应加大扶贫力度,提高村民素质,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精神卫生宣教.

    作者:周元甲;鲁文兴;段义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首发抑郁患者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2002-2004 年, 作者对我院首发抑郁患者抗抑郁药的应用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宏光;胡文东;李志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舒血宁治疗分裂症残留期认知障碍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舒血宁治疗分裂症残留期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关于分裂症残留期间诊断标准的96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6例,B组5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服用舒血宁,每次1粒,每日3次,3日后,每次2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8周后由药剂人员揭盲,治疗组言语商、操作商和全智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记忆商数提高更为显著(P《0.01),而对照组各项分值差异有显著性,而TES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分裂症残留期认知障碍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王福华;陈洪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三种精神疾病防御方式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三种精神疾病的心理防御方式的特点.方法: 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抑郁症60例、焦虑症40例和正常对照30例进行评定.结果:成熟防御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精神分裂症、正常对照组、抑郁症、焦虑症;不成熟防御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正常对照组;中间型防御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正常对照组;掩饰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焦虑症、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除掩饰因子外,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种防御方式的得分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掩饰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成熟防御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余各种因子得分,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与正常对照组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三种疾病患者都采取了与正常人不一样的心理防御方式来应对冲突.不同的疾病采取的心理防御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没有发现某种疾病与某种特定的防御方式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作者:刘诏薄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分裂症患者的行为评定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裂症患者行为能力与病程的关系,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3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按住院年限分15组,分别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NOSIE总评分与病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7,经显著性检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各因子T分经方差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分裂症患者的行为能力随病程的延长逐渐衰退,积极因素逐渐下降,消极因素逐渐增加,合理的护理对减缓病人的衰退很有必要.

    作者:于春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山市情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中山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WHO提供,1982年和1993年两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使用的方法.结果:中山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时点患病率均为1.38‰,与1993年国内七地区比较有增高趋势(P》0.05);而城市患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变化,提示今后在制定精神卫生规划时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真;胡季明;陈贻华;周湘梅;马宇行;黄海峰;严惠然;王向林;关莲英;王文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有无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之人格与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对焦虑症的人格和临床特症的修饰和影响.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0例伴发抑郁症状和23例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进行测评比较.结果: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组SCL90中强迫、焦虑及恐怖分显著性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低,而其抑郁分较高.结论:伴发抑郁症状和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其人格特征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伴发抑郁症状焦虑症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的焦虑症状轻.

    作者:余常红;周云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卡马西平、碳酸锂致牛皮癣复发1例

    患者,男,19岁.患者原患有牛皮癣8年.近3年来,兴奋话多夸大,爱管闲事或闷闷不乐,唉声叹气,自责自罪反复交替发作,于2002年12月2日首次来我院就诊,体检:四肢、胸背部大片陈旧性皮损,表面有较多的白色皮屑,下肢偏重.

    作者:吴延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万拉法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目的:验证万拉法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广泛性焦虑症按就医顺序分为两组,分别用万拉法新及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和阿普唑仑两药疗效相仿,万拉法新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万拉法新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于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城市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城市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 996名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城市农民工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数目数、阴性数目数,各因子的均数、标准差均高于国内常模(U检验,P<0.01).城市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5.4%至39.9%之间,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意.结论:城市农民工在一系列心理社会因素的长期困扰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作者:骆焕荣;黄锋锐;张雪静;邓筱璇;徐少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氯氮平致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目前,氯氮平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精神病,其不良反应引起血小板减少较少见.现将所观察到的1例血小板减少报道如下.

    作者:邱堂威;黄巧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30例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又称器质性脑症状群(Organic brain syndrome,OBS),是由严重脑或躯体器质性损害所引起.由于OBS与器质性损害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使病情更趋复杂.1994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OBS病人30例,未发生任何意外,且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于福荣;王兴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利培酮治疗,进行2年的随访,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8周时有效率为73.1%,2年时为95.1%.结论:利培酮长期服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适合全病程治疗.

    作者:李粤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