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晔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奎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38例,疗程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4、6、8周末PANSS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显效率63.2%,总有效率为89.5%,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直立性低血压、兴奋和激越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轻微,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结论:奎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对体重影响和内分泌影响小.
作者:袁瑗琳;张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评定精神病人治疗前后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比分析其评分变化,了解其在精神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32例住院精神病人治疗前后使用SCL-90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后SCL-90各项分值除抑郁外均有差异,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结论:SCL-90量表对精神病人治疗前后自知力判断有临床价值,可以作为精神病人治疗前后判断自知力、评价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的一项检查工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平;陈琳;张月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对焦虑症的人格和临床特症的修饰和影响.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0例伴发抑郁症状和23例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进行测评比较.结果: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组SCL90中强迫、焦虑及恐怖分显著性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低,而其抑郁分较高.结论:伴发抑郁症状和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其人格特征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伴发抑郁症状焦虑症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的焦虑症状轻.
作者:余常红;周云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以单相抑郁35例和双相抑郁32例为研究对象,对两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两者疗效.结果:单相抑郁患者中家族史阳性率高,自杀行为及焦虑激越突出,治疗6周总有效率为74.3%.而双相抑郁患者中伴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性迟滞突出,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为53.1%.结论: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单相抑郁治疗效果更好,支持两者为异源性疾病的观点.
作者:冯征;廖春平;许玉梅;高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必利和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必利组和维思通组进行6周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划消测验(CT)、修订韦氏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讲行检查,评估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变化关系.结果:脱落2例,58例患者在6周以后两组PANSS量表分显著下降,CT、WMS-RC、WCST测验成绩均显著提高,治疗后两组WCST成绩改善有差异,但不显著.舒必利组认知改善主要与精神症状的阳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改善有关.维思通组认知改善主要与阴性症状改善有关.结论:舒必利和维思通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但作用机制可能不同,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的执行功能疗效更好.
作者:成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中山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WHO提供,1982年和1993年两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使用的方法.结果:中山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时点患病率均为1.38‰,与1993年国内七地区比较有增高趋势(P》0.05);而城市患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变化,提示今后在制定精神卫生规划时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真;胡季明;陈贻华;周湘梅;马宇行;黄海峰;严惠然;王向林;关莲英;王文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城市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 996名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城市农民工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数目数、阴性数目数,各因子的均数、标准差均高于国内常模(U检验,P<0.01).城市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5.4%至39.9%之间,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意.结论:城市农民工在一系列心理社会因素的长期困扰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作者:骆焕荣;黄锋锐;张雪静;邓筱璇;徐少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个性特征、应激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6月间712例首次住我院,年龄17岁及其以下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自制调查表,对他们进行个性特征、应激因素与其发病之间关系的调查.结果: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应激因素有重要的关系,个性中以内向型性格的患病率高(63.6%),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次有明显应激因素诱发患病的占70.2%,其中以学习紧张,压力大,升学落榜占多数(53%).结论:青少年其个性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易诱发各种精神疾病,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王俊凤;赵树美;于兰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探讨氯氮平合并丁二酸洛沙平与丁二酸洛沙平单用二种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而作此研究.
作者:叶仕能;袁凤来;谈金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代谢酶,它存在二种形式即膜结合型COMT(MB-COMT)、可溶型COMT(S-COMT).
作者:杜召云;刘平;杨绪霞;王广新;成义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奎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晚发性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晚发性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和氟哌啶醇,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晚发性分裂症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较氟哌啶醇显著减少.结论:奎硫平治疗晚发性分裂症不良反应小而安全,且疗效确切,比较适宜于老年患者.
作者:宋文慧;马洪涛;许家泉;邹灵芳;苏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自建国初期逐渐形成了由卫生、民政、公安三家共同管理的格局.民政部门在精神卫生方面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收养、治疗、管理民政工作对象中的精神病人. 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民政系统的精神卫生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精神病福利院为资源核心,社区康复站为依托,家庭康复为基础的精神卫生防治、康复网络.
作者:周跃明;赵灵;高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某村民小组近几年精神病人突然增多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全组112人采取线索与逐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CCMD-2-R为诊断标准,并采送水质作化验.结果:共检出精神分裂症13例,占11.6%;精神发育迟滞6例,占5.27%.其中精神分裂症近6年内发病占10例.结论:经济及生存环境恶化,村民整体素质低下,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及家族遗传为主要发病相关因素;应加大扶贫力度,提高村民素质,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精神卫生宣教.
作者:周元甲;鲁文兴;段义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与重性抑郁症患者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15例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研究组)和15例单纯诊断为重性抑郁症患者(对照组)的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论是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G频率还是基因型A/A、A/G及G/G频率均无显著差异;只是在等位基因A频率上,研究组的男性患者(2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男性患者(5.56%).结论:抑郁与焦虑共病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余常红;吴怀安;胡纪泽;吴东辉;闫小华;杨海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验证万拉法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广泛性焦虑症按就医顺序分为两组,分别用万拉法新及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和阿普唑仑两药疗效相仿,万拉法新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万拉法新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于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SSRIs无效的抑郁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使用SSRIs 6周无明显疗效的患者36例再使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6周,在0、2、4、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选择同期年龄、性别与研究组相匹配的门诊抑郁症患者36例作对照研究.结果:SSRIs治疗6周无明显疗效的抑郁症患者,使用文拉法辛缓释剂后仍取得较好的疗效,6周末有效率66.7%,临床治愈率52.8%,而对照组分别是75%和58.3%,2组无显著差异性.结论:SSRIs治疗6周无明显疗效的抑郁症患者使用文拉法辛缓释剂后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新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002-2004 年, 作者对我院首发抑郁患者抗抑郁药的应用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宏光;胡文东;李志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尝试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已婚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60例已婚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富马酸喹硫平(商品名:舒思苏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且精神异常症状缓解(采用BPRS量表评定,总分均《35分).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家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两组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基础上仅研究组定期辅以家庭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并在治疗后对两组病人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及Locke-Wollan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的评定,资料用spss10.0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通过家庭治疗,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已婚精神病人的家庭及婚姻质量.结论:家庭治疗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李轶琛;王继中;周新芳;姜文娟;欧阳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7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喹硫平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81.9%、85.3%.喹硫平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作者:曹长安;郭金宏;高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大学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长江大学2003年入学的新生作了心理问卷调查,对有效答卷用EPQ,SCL-90及 SPSS 11.5分析系统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问卷EPQ:6 491份,SCL-90:7 083份,其中EPQ-N》60占17.35%,SCL-90因子分≥2者占17.37%,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大于常模(P《0.01),男性大于女性(P《0.01或0.05),位于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郑建;李师东;杨克菲;丁万涛;彭俊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