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必利和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疗效的对照研究

成军

关键词:舒必利, 维思通,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舒必利和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必利组和维思通组进行6周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划消测验(CT)、修订韦氏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讲行检查,评估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变化关系.结果:脱落2例,58例患者在6周以后两组PANSS量表分显著下降,CT、WMS-RC、WCST测验成绩均显著提高,治疗后两组WCST成绩改善有差异,但不显著.舒必利组认知改善主要与精神症状的阳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改善有关.维思通组认知改善主要与阴性症状改善有关.结论:舒必利和维思通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但作用机制可能不同,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的执行功能疗效更好.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胺受体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分析

    目的:研究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TaqI 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Ser9Gly功能多态性、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TD及TD严重程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法分析TD组和非TD组的各受体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DRD2基因TaqI A 的等位基因频率(P》0.05)和基因型(P》0.05)分布在TD组(n=42)与非TD组(n=52)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DRD3基因Ser9Gly的等位基因频率(P》0.05)和基因型(P=0.08)分布在TD组(n=42)与非TD组(n=52)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位点与A-1438G为完全连锁不平衡,TD组(n=42)与非TD组(n=51)的基因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x2=4.36,υ=1,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DRD2基因的TaqI A多态性、DRD3功能基因的Ser9Gly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T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A-1438G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D相关联.

    作者:许晓峰;张晓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分裂症患者,以随机入组方式,分为健康教育组60例与非健康教育组60例对照观察治疗依从性效果.结果:健康教育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非健康教育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显著提高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丽红;陈琼;刘德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社会心理因素和负性情绪的对照研究

    目的:为探寻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和负性情绪与脑卒中的病因学联系.方法: 对86例脑卒中患者和85例正常人应用MMSE,LES,SSRS,EPQ,HAMD,HAMA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与正常组对照,脑卒中组负性生活事件分更高(P《0.01),社会支持度更低(P《0.01);在个性特征方面脑卒中组有更高的E分、N分,更多的外倾行为和情绪不稳定性格;负性情绪方面脑卒中组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绝望、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不良个性特征和负性情绪可能是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作者:唐江萍;邹文华;王民主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使用现状

    目的:调查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4年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182例应用BZ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院时仍在服用BZD的患者66例随访,用CCMD3诊断标准诊断其BZD依赖情况.结果:调查发现18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143例应用过BZD,占78.87%,其中单用1种的123例(86.01%),2种合用的20例(13.99%),药物应用依次为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硝西泮等,随访的66例患者中,因故仅随访52例,BZD依赖18例(34.62%).结论:BZD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应用范围广泛、时间较长、剂量偏大 ,存在明显滥用情况,易导致患者出院后BZD依赖.

    作者:陶文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与重性抑郁症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与重性抑郁症患者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15例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研究组)和15例单纯诊断为重性抑郁症患者(对照组)的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论是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G频率还是基因型A/A、A/G及G/G频率均无显著差异;只是在等位基因A频率上,研究组的男性患者(2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男性患者(5.56%).结论:抑郁与焦虑共病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余常红;吴怀安;胡纪泽;吴东辉;闫小华;杨海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6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方面高于男生,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学生中女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应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稳定、乐观和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

    作者:赵淑芹;陈晓兰;牛军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国产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国产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40例换用利培酮泊疗24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症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ES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PANSS总分、PANSS-C(一般精神病理)分、PANSS-P(阳性症状)分、PANSS-N(阴性症状)分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ANES总分及各量表均自12周末起显著下降.说明自12周末开始显效.PANSS总分减分率为20%或以上者24例,达50%或以上者7例,有效率为60%,显效率为16.67%.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12/40)和锥体外系反应.结论:国产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非常小.

    作者:郑胜云;孟宪隐;钟海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舒血宁治疗分裂症残留期认知障碍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舒血宁治疗分裂症残留期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关于分裂症残留期间诊断标准的96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6例,B组5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服用舒血宁,每次1粒,每日3次,3日后,每次2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8周后由药剂人员揭盲,治疗组言语商、操作商和全智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记忆商数提高更为显著(P《0.01),而对照组各项分值差异有显著性,而TES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分裂症残留期认知障碍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王福华;陈洪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思茅市某村民小组精神病现状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某村民小组近几年精神病人突然增多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全组112人采取线索与逐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CCMD-2-R为诊断标准,并采送水质作化验.结果:共检出精神分裂症13例,占11.6%;精神发育迟滞6例,占5.27%.其中精神分裂症近6年内发病占10例.结论:经济及生存环境恶化,村民整体素质低下,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及家族遗传为主要发病相关因素;应加大扶贫力度,提高村民素质,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精神卫生宣教.

    作者:周元甲;鲁文兴;段义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7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喹硫平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81.9%、85.3%.喹硫平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作者:曹长安;郭金宏;高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大学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长江大学2003年入学的新生作了心理问卷调查,对有效答卷用EPQ,SCL-90及 SPSS 11.5分析系统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问卷EPQ:6 491份,SCL-90:7 083份,其中EPQ-N》60占17.35%,SCL-90因子分≥2者占17.37%,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大于常模(P《0.01),男性大于女性(P《0.01或0.05),位于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郑建;李师东;杨克菲;丁万涛;彭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卡马西平、碳酸锂致牛皮癣复发1例

    患者,男,19岁.患者原患有牛皮癣8年.近3年来,兴奋话多夸大,爱管闲事或闷闷不乐,唉声叹气,自责自罪反复交替发作,于2002年12月2日首次来我院就诊,体检:四肢、胸背部大片陈旧性皮损,表面有较多的白色皮屑,下肢偏重.

    作者:吴延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TC模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的应用体会

    对急性精神病症状控制后的精神病患者,采用美国戴托普戒毒康复TC(Therapeutic Commumity)疗法即治疗集体.目的是解决其临床惰性行为,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经2年临床应用,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魏方艳;徐海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代谢酶,它存在二种形式即膜结合型COMT(MB-COMT)、可溶型COMT(S-COMT).

    作者:杜召云;刘平;杨绪霞;王广新;成义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34例精神病人解除关锁治疗后7年疗效随访

    目的:了解曾被关锁精神病人解除关锁后社区治疗的长期效果.方法:对1997年发现的34例被关锁精神病人,在社区精神病防治网点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并与治疗前作比较.结果:经7年的精神病社区治疗后,这组病人的疗效肯定,社会功能改善明显,个别病人病情有过波动或恶化,也能在防治网点指导下加强治疗或送住院治疗而得到及时控制.结论:精神病社区防治网点是一种适合我国目前国情、民情的切实措施.

    作者:黄玉琴;马淑君;李植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万拉法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目的:验证万拉法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广泛性焦虑症按就医顺序分为两组,分别用万拉法新及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和阿普唑仑两药疗效相仿,万拉法新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万拉法新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于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8周,并在治疗0、1、2、4、8周评定PANSS和TESS量表,在0、4、8周检查心电图和肝肾功能,在0、8周检查血催乳素和空腹血糖.结果:奎硫平与利培酮疗效相当,奎硫平与利培酮均能迅速减轻精神症状,不良反应少、严重程度轻,奎硫平很少引起催乳素变化,利培酮则会显著提高血催乳素水平.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作者:王云;张子梅;孙富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以单相抑郁35例和双相抑郁32例为研究对象,对两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两者疗效.结果:单相抑郁患者中家族史阳性率高,自杀行为及焦虑激越突出,治疗6周总有效率为74.3%.而双相抑郁患者中伴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性迟滞突出,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为53.1%.结论: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单相抑郁治疗效果更好,支持两者为异源性疾病的观点.

    作者:冯征;廖春平;许玉梅;高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脱毒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脱毒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脱毒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病房管理,人性化护理和对患者家属的教育与辅导,以及出院后的联络指导.自制统计表,统计患者住院脱毒期间的依从性,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家属对患者戒毒的主观态度,出院6个月内的复吸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的主观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吸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药物脱毒的依从性,增强家属的信心和亲密度,降低复吸率.

    作者:雷球英;成珍珍;谭玉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城市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城市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 996名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城市农民工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数目数、阴性数目数,各因子的均数、标准差均高于国内常模(U检验,P<0.01).城市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5.4%至39.9%之间,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意.结论:城市农民工在一系列心理社会因素的长期困扰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作者:骆焕荣;黄锋锐;张雪静;邓筱璇;徐少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