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改革

金小宝;朱家勇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改革, 探讨
摘要:从主观和客观因素方面,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呈现萎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改革.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炎患者不同部位取材幽门螺杆菌检测分析

    目的 研究胃炎不同取材部位和方法 ,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出的影响. 方法 在胃镜检查中,对500例患者分别在隆起糜烂病灶和胃窦幽门附近非隆起病灶活检钳取黏膜标本,分别行快速尿素酶实验(HPUT)和隆起糜烂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HP.结果 经HPUT实验检测,隆起病灶粘膜的HP阳性385例(77.0%),非隆起病灶黏膜的HP检出296例阳性(59.2%),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621,P<0.001);在500病例中,完成隆起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者325例,发现HP感染238例(73.23%),病理检测法与HPUT检测法所得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隆起糜烂病灶的患者进行HP检测时,应尽可能取隆起病灶标本检测HP,以提高阳性率和准确率.

    作者:文玉平;赵光荣;伍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种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 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VIKET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仪器法)、纸片扩散法确证法(确证法)、双纸片扩散协同法(协同法)进行试验.结果 仪器法、确证法、协同法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45.2%、51.0%和42.3%,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仪器法、确证法和协同法对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

    作者:李红玉;伍锡泉;黄少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佳方法 .方法 对常用的2种免疫治疗方法 进行新生儿出生时抗HBs检出率、宫内感染率、慢性感染率、免疫失败率以及婴儿12月龄抗HBs检出率的比较.结果 ①宫内阻断组新生儿出生时抗HBs检出率83.5%(112/134),高于基因联合阻断组保护率9.62%(5/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①基因联合阻断组的宫内感染率51.9%(27/52)、慢性感染率26.9%(14/52)、免疫失败率15.4%(8/52)均高于宫内阻断组宫内感染率13.4%(18/134)、慢性感染率7.4%(10/134)、免疫失败率3.7%(5/13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12月龄时婴儿血清HBV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 ,宫内阻断组HBsAb阳性率96.3%(129/134),高于基因联合阻断组HBsAb阳性率88.5%(46/5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8周开始每月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IU进行宫内阻断,结合出生后婴儿继续HBIG和乙肝疫苗免疫是目前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佳方案.

    作者:公立平;周炜;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汕头市区30~70岁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旨在了解汕头市成人代谢综合征(M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调查2006年1月~2007年12月汕头市30~70岁居民3 680人,全部进行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测定.结果 调查对象MS的标化患病率为11.6%,而中心性肥胖、肥胖、糖尿病(DM)、糖调节受损(IGR)、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2.1%、11.3%、10.0%、21.0%、28.4%、2413%和3.9%.随着年龄的增加,MS各年龄组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其中45岁以下人群,男性MS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55岁以下男性腹型肥胖、高血压和高TG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女性,而在55岁以上人群中男女性别之问无显著差异.在30~70岁人群中2/3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合并2种或2种以上代谢异常者约1/3,合并3种以上代谢异常者占1/5.结论汕头市MS的患病率较高,表现为代谢异常者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主.

    作者:陈楚鹏;卢森荣;李芸;吴健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抗前胃泌素释放肽单克隆抗体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

    目的 研究抗前胃泌素释放肽(抗-PGRP)单克隆抗体在小细胞肺癌和其它肺部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小细胞肺癌和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2例肺良性肿瘤组织中抗-PGRP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 抗-PGRP单克隆抗体在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良性肺肿块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32.69%和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PGRP单克隆抗体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阳性的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4.87%,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阴性的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PGBP单克隆抗体在Ⅰ期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在Ⅱ期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24%,在Ⅲ期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抗-PGRP单克隆抗体表达在小细胞肺癌和其它肺部肿瘤中的存在显著差异,其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相关,与临床分期之间无关联.

    作者:高晓天;周小林;梁克;陈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深圳龙岗区近3年抗感染药物使用状况与细菌耐药性变迁

    目的 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趋势及常见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有力证据.方法 以金额、DDDS、日均药费为指标,对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统计分析分离菌株对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情况.结果 3年来.全院抗感染药物出库金额呈上升趋势,而占全部药品出库金额比例下降.各亚类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中头孢菌素类应用额度高,增长快,青霉素类呈下降趋势,其它各类基本稳定.用药频度前15位中大多数为口服一线抗感染药,大多数的抗感染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广泛,使用基本合理.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频度与细菌耐药性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陈洁锋;林朝霞;邓小煌;朱伟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调节性T细胞与寄生虫感染免疫调节

    调节性T细胞参与几乎全部的寄生虫病免疫反应,是寄生虫感染免疫调节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天然调节性T细胞在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治疗价值进行了讨论,期望有助于发展控制寄生虫感染的新方法 .

    作者:余传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血清总胆汁酸变化观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后血清总胆汁酸(TB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92例窒息新生儿和19例无窒息史正常新生儿的血清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结果 窒息组血清TBA及其他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ALP、γ-G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比较,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血清TBA与新生儿窒息及其窒息程度无明显关系.

    作者:吴起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300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该病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临床观察疗效均不够理想.近7年来我所采用波姆光仪治疗宫颈糜烂,取得较好效果.现就治疗的方法,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因重组卡介苗研究进展

    卡介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活疫苗.以卡介苗为载体的基因重组卡介苗因其具有集疫苗与佐剂于一体的特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基因重组卡介苗在免疫功能的研究、传染病和肿瘤的防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李瑾;黄炳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CV和RDW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缺铁性贫血(IDA)与地中海贫血(地贫)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MEACKMAN COULTER LH750)检测55例IDA、15例地贫和95例正常人的MCV和RDW. 结果 与正常组比,IDA和地贫组MCV降低,IDA组的RDW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贫组RDW与正常组比(P>0.05),但与IDA组比(P<0.01). 结论MCV和RDW可作为IDA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RDW对IDA与地贫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静华;陈鑑强;焦晓阳;吴映娥;王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分析深圳市社区不同管理年限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的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两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深圳市社区不同管理年限的糖尿病管理病人,对其基本情况、疾病情况、服药依从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管理1年以内与1年以上的患者服药依从率分别为40.5%和52.4%,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不同管理年限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有显著性(x2=44.879,P<0.01).病程短、健康知识掌握较好、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时间长均有助提高服药依从率.结论应加强患者服药的指导,对患者依从性的监督与教育应贯穿治疗全过程.

    作者:黄婵;黄彩;周海滨;熊静帆;彭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深圳市5 484例犬伤暴露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深圳市5 484例犬伤暴露者流行病学,为提出狂犬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公明办事处门诊监测的狂犬病暴露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 在狂犬病暴露人口的5 484人中,其中98.12%为外来人口,65.81%为男性,96.89%为工厂工人,伤口为下肢伤占64.88%,Ⅲ级伤口占10.39%,伤人动物以家犬为主,占83.17%,伤口未作任何处理的占16.52%.7例狂犬病病例.结论公明办事处2006年1月~2007年12月狂犬病暴露人口以男性青壮年的为主,伤人动物多为家犬,伤口以下肢伤为主,伤口未作任何处理人口仍占一定比例.

    作者:刘义;王铁强;郑庆鸣;詹劲基;邰昌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淋球菌外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淋病奈瑟菌是人类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菌,简称淋球菌.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粘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

    作者:陈敏;胡四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DNA疫苗的研制

    目的 研制抗弓形虫DNA疫苗.评价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而推广应用.方法 首先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酶切、连接、测序等技术,扩增棒状体蛋白2(ROP2)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质粒中,制备抗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 DNA疫苗.再应用该疫苗免疫小鼠,取其血清、脾和淋巴结培养液检测免疫学指标评价其免疫原性,后应用弓形虫攻击感染实验评价其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PCR扩增出1.7kbROP2基因片段,克隆、构建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高且能正确识别由基因重组体外诱导表达的ROP2蛋白抗原;实验组小鼠CD4+T细胞增殖明显,体液中各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血清中升高为显著.弓形虫攻击感染180h后,疫苗免疫保护率为88.9%,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魏庆宽;肖婷;崔勇;胡颖新;史世俊;李桂玲;傅婷霞;李瑾;黄炳成;韩广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ALR205基因治疗大鼠急性肝损伤研究

    目的 研究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ALR)205基因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0μg/kg重组质粒PCDNA3.1(+)-ALa205尾静脉注射给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检测血清AST、ALT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并对照ALR125基因治疗来观察ALR205基因对急性肝损伤的疗效.RT-PCR检测肝组织ALR205 mRNA表达情况. 结果 重组质粒用于急性肝损伤大鼠后,血清酶学检查结果 表明外周血AST、ALT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病理损害情况大幅度减轻.治疗组肝PCNA指数均明显高于其它组且ALR205比ALR125在促肝细胞增殖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ALR205基因体内表达产物通过促进肝细胞增殖.降低血清AST、ALT水平发挥抗急性肝损伤作用.

    作者:陈罡;孔祥平;佟明华;游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化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短程化疗效果及X线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的患者6个月短程化疗近、远期疗效及X线胸片变化. 结果 92例患者发热70例,咳嗽咳痰81例,乏力、盗汗41例.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68例、病变累及3个以上肺野66例.完成6个月化疗后痰菌阴转率为97.8%,病程10~30d空洞治疗有效率为87.5%(58/64),病程30~60d 42.8%(12/28).结论初治涂阳空洞肺结核多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野,早期治疗有利空洞吸收.采用短程化疗,近、远期效果良好.

    作者:乐荣芳;黄志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清轻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清轻胶囊的辅助降血脂功能.方法 采用预防脂代谢紊乱模型法,设200、400、800ms/kg BW三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样品,并同时喂饲高脂饲料,于给样30d后,取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 结果 清轻胶囊剂量组的TC、TG水平较高脂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清轻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作用.

    作者:张洁宏;赵鹏;李彬;何励;彭亮;黄超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外伤后癫痫患者与配偶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外伤后癫痫患者与其配偶各自的心理状况特征,并比较其差异. 方法 以原发性癫痫及中国常模对照,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22例外伤后癫痫患者与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所有癫痫患者及其配偶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但因子分值的分布各有其特点;外伤后癫痫患者及配偶多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原发性癫痫(P<0.01).外伤后癫痫配偶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显著高于患者(P<0.01).结论较之原发性癫痫,外伤后癫痫患者及其配偶存在更为突出的心身障碍,但表现不同.

    作者:李晨;郎森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桂林市2000~2007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桂林市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效果,为修订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07年桂林市的疟疾疫情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桂林市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的0.11/万下降至2007年0.04/万,流动人口血检疟原虫阳性率1.26%(304/24 054);常住户口居民发热病人血检18 133人次和居民带虫调查5 921人次均未发现疟原虫阳性.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是巩固疟疾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蒋智华;李锦辉;黄亚铭;郭传坤;覃业新;林珍;韦海艳;杜进发;毛玮;林康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