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龙网袋捞蚴法检测水体血吸虫尾蚴的研究

阳桂芬;刘宗传;吴昭武;刘启立;赵正元;李旭;徐明;李广平;郭风英

关键词:血吸虫尾蚴, 尼龙网袋捞蚴法, C-6膜粘蚴法
摘要:目的 探索高效、快速检测血吸虫易感地带(点)水体尾蚴,为及时预防人畜感染血吸虫和杀灭尾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6~7月份,在岳阳市东洞庭湖垸外易感地带用尼龙网袋捞蚴法和C-6膜粘蚴法检测水体中的血吸虫尾蚴.结果 2次试验在同一水体中,尼龙网袋捞蚴法的尾蚴阳性率分别为16.0%和30.0%,尾蚴密度分别为0.2条,0.1m2、和1.7条,0.1m2.C-6膜粘蚴法2次试验的尾蚴阳性率均为3.33%.尾蚴密度分别为O.03条1,0.1m2和0.07条/0.1m2. 结论尼龙网袋捞蚴法确能高效、快速检测出水体血吸虫尾蚴.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环鸟苷-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单纯疱疹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以0.1%无环鸟苷与重组人a-干扰素(冻干粉剂)制成的混合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以0.1%无环鸟苷滴眼液及环胞苷滴眼液治疗. 结果治疗组36例中33例治愈,治愈率91.6%,平均治愈天数30.4d;对照组29例中25例治愈,治愈率89.7%,平均治愈天数39.6d;无环鸟苷-干扰素组同对照组比较治愈率大致相同,无显著性差异,疗程无环鸟苷-干扰素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眼药水治疗HSK,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振伟;吴泽峰;黄梓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肺部感染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G5振动排痰机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两组常规使用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治疗,治疗组使用G5振动排痰机治疗,每日2次,每次15~20mm,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叩击排痰方法,即用手叩击背部或前胸壁.结果 与传统的排痰方法比较,应用G5排痰机的病人排痰量多、住院日短、体温及血常规恢复快、啰音消失快.结论 G5振动排痰效果优于传统的排痰方法,能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利于病人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生转;陈泽英;王兰花;王蛟颜;梁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8例扁舵鲣鱼所致组胺中毒的急救

    目的 通过对58例扁舵鲣鱼所致组胺中毒的诊治体会,总结时扁舵鲣鱼中毒的认识与急救措施.方法 采用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辅以采取一般支持疗法进行紧急处置.结果 58例扁舵鲣鱼中毒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或留有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58例扁舵鲣鱼中毒患者的急救体会,进一步加深了对扁舵鲣鱼中毒的认识,从而提高此病的救治水平,减少本病对人群的危害.

    作者:曾艳;周朝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贵州水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研究贵州水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 2C19(CYP 2C19)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贵州水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进行扩增.并以SmaⅠ进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 结果 96份贵州水族人群血样中47份为CYP 2C19野生型纯合子(wt/wt),36份为CYP 2C19杂合子(ml/wt),13份为CYP 2C19突变型纯合子(ml/ml);结论贵州水族人群中的CYP 2C19基因多态性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徐晓青;谢渊;莫开勇;刘晓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寻常型进展期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凉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寻常型进展期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寻常型进展期银屑病患者予中药(凉血清热解毒汤)煎服,每2日一帖,每2周进行一次疗效观察记录,8周评估疗效.结果 进展期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为76.8%.结论 根据中药的辩证论治,凉血清热解毒汤对寻常型进展期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艳香;刘斌;彭云;官昌兵;韩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长期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分为血透及重纽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单纯血透治疗组,分别进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测定,观察其水平的变化. 结果长期血透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能提高长期血透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结论 单纯血透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联合rHuEPO治疗能改善长期血透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周佩芳;卢娟娟;张铬镔;王文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六项对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糖耐量减低(IGT)者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耱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和血脂六项值的变化情况,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控制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 按1999年WHO公布的标准,根据临床诊断将受检人群分为三组,其中T2DM组61人,IGT组47人,对照组(NGT)56人.测定三组人群的HbA1c和空腹血清中的FPG、TG、TC、HDL-C、LDL-C、ApoA1、ApoB的浓度. 结果 T2DM组和IGT组中的FPG、HbA1c、TG、TC、LDL-C、ApoB检测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ApoB为P<0.05);HDL-C、ApoA1和ApoA1/ApoB的检测值HbA1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ApoA1/ApoB为P<0.01).结论 T2DM患者和IGT患者血中的FPG、HbA1C、TG.TC、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HDL-C、ApoA1和ApoA1/ApoB水平明显降低,联合检测HbA1c、FPG和血脂六项能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病情控制和诊疗效果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邓兆享;彭杰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海南省3例接种乙肝疫苗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分析

    长期以来,乙肝疫苗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疫苗,很少有严重的异常反应发生.自2004年以来,海南省连续出现3例接种乙肝疫苗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给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商榷.

    作者:曾雪霞;孙莲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肺结核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32例儿童肺结核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儿童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肺结核患儿经过抗结核治疗和支持治疗获得100%痊愈.结论 儿童的各型肺结核应采用不同化疗方案.

    作者:许智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息肉中ICAM-1、VCAM-1和整合素α4的表达

    目的 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整合素俚α4在鼻息内中的表达,探讨此三种黏附分子在鼻息肉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CAM-1、VCAM-l和整合素α4在60例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标本及20例正常中鼻甲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①ICAM-1、YC(AM)-1和整合素α4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中鼻甲黏膜.②ICAM-1、VCAM-1和整合素α4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各分期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ICAM-1、VCAM-1及整合素α4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中鼻甲黏膜,三者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生有关;ICAM-1、VCAM-1及整合素α4在鼻息肉各临床分型分期中无显著差异,表明在初发鼻息肉与复发鼻息肉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作者:魏欣;胡俊兰;牟忠林;赵瑞力;刘江惠;符征;林振群;易慧明;谭业农;林杰;赵质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广西鼠疫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通过建立广西鼠疫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广西鼠疫流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 收集广西鼠疫疫情资料、广西鼠疫监测资料、广西地理、气象和人口等资料,应用Microsofe Excel、Mapinfo8.0、Arc GIS9.2、Mapbasic 7.0等软件建立广西鼠疫流行病学的GIS数据库.结果 实现对广西鼠疫相关信息的查询功能,绘制各种相关鼠疫专题地图,并对广西可能发生鼠疫流行的地区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结论 广西鼠疫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对促进广西鼠疫防治工作走向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秋云;唐咸艳;梁江明;周红霞;曾竣;周树武;李寿生;韦锦平;陈达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钦州市钦北区1980~2008年疟疾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钦州市钦北区1980~2008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统计、分析该地区近28年疟疾防治的各种资料.结果 该地区1953年疟疾疫情报告为535.70/7万,属于多种疟原虫混合流行的高疟区;1984年后恶性疟病人在当地消失,80年代开始通过与周边县的疟疾联防后,90年代中期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至今(2008年)未见内源性病例.结论 在行政区域划分多次变更的地区,通过区域间的疟疾联防同样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指标.

    作者:潘朝庆;班正鉴;吴福宝;雷务年;蒋智华;黎学铭;李锦辉;黄亚铭;郭传坤;覃业新;杜进发;毛玮;林康明;贺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防城港市吸毒人群HIV、HBV和HCV的感染状况调查

    近年来吸毒人员日渐增多,成为HIV,HBV,HCV感染的重要途径.为了解防城港市吸毒人群HIV、HBV和HCV的感染状况,我们对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94名吸毒者作了HIV、HBV和HCV的检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海艺;吴科明;韦涌梅;许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海南省上山夜宿人群疟疾防治健康行为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上山夜宿人群防治疟疾的健康行为现状及知识需求.为更好的提出有针对性的IEC/BCC方案提供理论依据(IEC,Information Education Communication;BCC,Behavior Change Communication). 方法 以分群选定调查点,开展居民个案调查,同时开展小组讨论,对调查问卷和小组讨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走访调查上山夜宿人数为259人,在山上夜宿5晚以上的有248人(96%),采取了防蚊措施有247人(95.37%),在山上通过电视得到过有关健康教育媒体信息的只有14人(5.41%). 结论针对上山夜宿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向及形式不符合村民实际需求,有待改进.

    作者:林翠芬;李凯杰;何昌华;陶忠;黄世进;陈雄;王善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清IGF-1与结肠癌组织P53、VEGF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结肠癌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组织P53、VEGF的表达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位点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及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6例不同分期结肠癌及1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水平及组织P53、VEGF的表达.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清IGF-1含量中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P53、VEGF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O.01).不同IGF-1水平VEGF、P53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IGF-I水平与癌组织P53、VEGF表达密切相关,提示IGF-I和P53、VEGF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望作为结肠癌诊治的重要捡测指标之一.

    作者:张军;吴毅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皮肝活检的临床应用问题探讨

    肝活检在慢性肝病中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不少争议.本文针对经皮肝活检的适应症、并发症、死亡率、选用活检的方式等一系列临床应用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邓巧娟;龙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南阳市结核病归口管理成效分析

    目的 分析南阳市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7年的效果.方法 统计2001~2007年来南阳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结核病归口管理检查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南阳市全市综合医院2001~2007年登记结核病10 320例,转诊率和转诊到位率分别由2001年的94%和25%提高到2007年的98%和75%,截留率由2001年的38%下降到2007年的9%.讨论通过加大行政干预及监督执法力度,搞好结防队伍自身建设,实行联络员派驻制度,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之间联系,做好肺结核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相结合工作,提高结核病人报销比例等措施,使南阳市的结核病归口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转诊率、转诊到位率逐年提高,归口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作者:李明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BsAg与HBeAg阴性孕妇乙肝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HBsAg与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状况. 方法 选择HBsAg和HBeAg阴性、其他HBV血清标志物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HBV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BV-DNA.结果 观察组32例新生儿中,血清HBV-DNA阳性4例,阳性率12.5%(4/32),PBMC中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25%(8/32),其中血清与PBMC均阳性1例,宫内感染率34_3%(11/32).对照组21例新生儿血清HBV-DNA和PBMC中HBV-DNA均为阴性.结论 HBsAg及HBeAg阴性而其他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孕妇也可能发生HBV的垂直传播.

    作者:公立平;王义;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参皂苷对皮肤细胞紫外线的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检测人参皂苷对小鼠皮肤细胞和JB6 C141细胞株的抗紫外线B的损伤作用. 方法 通过对细胞照射后存活率的检测、单细胞电泳和软克隆集落形成实验,评估人参皂苷对细胞的照射后DNA修复抗损伤能力,以及人参皂苷对EGF诱导的皮肤细胞恶性转化能力的抑制作用. 结果人参皂苷能有效地对紫外线B造成的细胞致死性损起抑制作用(p<0.05),并且对EGF诱导的皮肤细胞转化作用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 结论人参皂苷对皮肤细胞抗紫外线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

    作者:叶才果;周湘君;潘海燕;林坚涛;徐秀梅;何志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采血模式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的调查

    目的 了解2002~2007年柳州市149 03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HBsAg感染状况和民族分布,以确保输血安全和保护受血者利益.方法 使用ELISA法对2002~2007年33个民族149 035名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测定. 结果检测无偿献血者149 035人次,不合格1 762人次,HBsAg阳性率为1.18%,不同采血模式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样本HBsAg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模式2中首次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阳性率为1.57%,重复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 阳性率为0.6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模式1中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格无偿献血者HBsAg检测,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输血后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谭庆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