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波;郑良忠;邱志远
目的 分析妊娠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6~8周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2006年6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并确诊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孕妇213例,于产后6~8周行75gOGTT,按WHO标准进行再分类,分为糖尿病(DM)、糖耐量低减(IGT)和正常糖耐量(NGT),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13例妊娠糖代谢异常孕妇中产后6~8周有90例(42.3%)血糖正常(OGTT正常组),123例(57.7%)血糖异常(OGTT异常组),其中90例(42.3%)IGT,33例(15.5%)DM.(2)与正常组比较,OGTT异常组有糖尿病家族史所占比例较高(P=0.01);在孕期妊娠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孕周较早(P<0.01);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时的血糖、OGTT中的空腹血糖以及诊断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e)均较高(P<0.05~0.01);孕期胰岛素治疗所占比例较高(P<0.05). 结论超过一半的妊娠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仍有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在孕期发病早,空腹血糖高,使用胰岛素机会多且多有糖尿病家族史.
作者:赖丽萍;邵豪;陆泽元;李翠吟;叶艺艺;尤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空肠代胃加双Braun吻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行全胃切除采用袢式空肠代胃加双Braun吻合治疗的胃癌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贮袋效果和体重变化.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膈下脓肿2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行钡餐检查显示,钡剂存留Braun袢空肠1h和2h以上者分别58.6%和39.7%.随访存活1年以上者.术后7个月内恢复每日3~4餐饮食习惯,日均进食500g左右.有39.7%的病人体重手术前后维持不变,有29.31%的病人体重较术前有所增加. 结论本术式极少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基本上能够替代胃的储存功能和营养功能,是全胃切除术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周联明;张学利;李先玮;王时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58例扁舵鲣鱼所致组胺中毒的诊治体会,总结时扁舵鲣鱼中毒的认识与急救措施.方法 采用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辅以采取一般支持疗法进行紧急处置.结果 58例扁舵鲣鱼中毒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或留有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58例扁舵鲣鱼中毒患者的急救体会,进一步加深了对扁舵鲣鱼中毒的认识,从而提高此病的救治水平,减少本病对人群的危害.
作者:曾艳;周朝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加入重铬酸钾基体改进剂,测定水中微量铝.方法 通过改进铝的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以及基体改进剂来测定水中铝的含量.结果 本方法检出限为0.85μg/L,相关系数为0.9996;线性范围为0~100μg/L;相对标准偏为1.08%~1.4%,加标回收率为91%~102%. 结论显示研究方法干扰少,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测定要求,适合水样中铝的测定.
作者:赵艳霞;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6种血清酶活性,比较各种酶检测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07例,分成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轻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中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组.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促动力法测定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及腺苷酸脱氨酶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及腺苷酸脱氨酶活性均升高;随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酶活性升高程度增大,其中腺苷酸脱氨酶灵敏度明显高于其它血清酶.结论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及腺苷酸脱氨酶均可作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情监测指标,以腺苷酸脱氨酶检测灵敏度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升高与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孙顺昌;陈卫东;陆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用Touchdown PCR检测野生中缅树鼩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方法 从昆明及其周边地区捕获30只野生中缅树鼩,乙醚深度麻醉后处死,取内脏-30℃保存备用.用总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组织总DNA,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DNA含量,用热启动Touchdown PCR技术检测野生中缅树鼩的伯氏疏螺旋体flaB基因.对PCR产物做凝胶电泳,凝胶成像仪观察并照相.结果 Touchdown PCR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重复3次,结果一致,野生树鼩的伯氏疏螺旋体DNA阳性率为63.33%(19,30). 结论野生树鼩存在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并且感染率较高.
作者:柳爱华;程玲;张才军;陈芳;施明;陈亮;沈培清;刘汝文;角建林;李玛琳;宝福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中华菊头蝠体内扩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跨种属传播机制. 方法 利用基因的种属保守性分别设计用于扩增5'未端和3'端cDNA的引物,从中华菊头蝠小肠组织中提取总RNA,在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cDNA 5'端和3'端序列基础上,进一步PCR扩增ACE2开放阅读框并克隆到pcDNA3.1.结果 成功获得了中华菊头蝠的ACE2基因全长序列,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R-ACE2.结论 利用RACE技术扩增并构建了中华菊头蝙蝠的ACE2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及跨种属传播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高俊;徐霞;肖洪广;谢天赐;林勇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腹泻病调查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万余名居民进行腹泻病疾病负担调查,对发现的腹泻病例进行基本情况、症状体征以及诊疗等相关情况调查. 结果常见的症状体征有腹痛(占55.43%)、腹胀(29.19%)、食欲不振(19.46%)及里急后重(13.57%).农村病例全身症状及脱水症状发生率均较城区病例高.0~14岁的儿童的呕吐、发热、精神差及尿少等症状体征的发生率较高.病例以排稀便(56.11%)、水样便(51.58%)为主.冬季排水样便的病例比例稍高于夏季.至调查之日止,痊愈及好转的病例占87.1%.到医院胗所治疗的病例占22.85%.采取过自行治疗的病例占60.18%,其中61.28%使用了抗生素,常用的药物为土霉素、诺氟沙星及泻利停. 结论腹泻病症状普遍较轻,但临床表现多样,致病原因复杂,在治疗上应注意合理用药的问题.
作者:粱大斌;林玫;李永红;董柏青;殷凯;蒙增慧;秦卫文;吴兴华;潘绵方;钟柳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孕妇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对检出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1680例孕中期(14~20周)孕妇进行血清标记物(AFP+free-β-_HCF)二项指标检测,筛查结果应用Miulticalc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风险切割值为1/275,当≥1/275时为DS高危孕妇,经遗传咨询,在孕妇知情的情况下选择产前诊断.追踪胎儿和孕妇的情况.结果 产前筛查1 680例,筛查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124例,阳性率为7.4%.有109例自愿接受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脐血穿刺,检查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3例,其中2例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 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是筛查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产前诊断对防止胎儿先天缺陷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薇;王勇强;张蒂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1例与HPV感染密切相关的多发性皮肤原位癌病例.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分析及实验室检查. 结果三处非相邻部位均检测到HPV的存在,皮肤组织学检查显示原位癌. 结论该病例存在长期HPV感染史,皮疹长期接受不规则治疗及不良刺激,皮损出现原位癌改变.
作者:蔡小丹;潘健楷;许敏鸿;苏惜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HBsAg与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状况. 方法 选择HBsAg和HBeAg阴性、其他HBV血清标志物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HBV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BV-DNA.结果 观察组32例新生儿中,血清HBV-DNA阳性4例,阳性率12.5%(4/32),PBMC中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25%(8/32),其中血清与PBMC均阳性1例,宫内感染率34_3%(11/32).对照组21例新生儿血清HBV-DNA和PBMC中HBV-DNA均为阴性.结论 HBsAg及HBeAg阴性而其他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孕妇也可能发生HBV的垂直传播.
作者:公立平;王义;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云南省某医学院2 408名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某医学院2001~2005级独生子女学生2 408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被测试2 408名独生子女医学生中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占20.76%,不同性别及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学历学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独生子女医学生的9个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除了与国内青年比较中的人际敏感因子得分低外,其余高于国内青年及国内成人,并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医学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国内青年及成人差,但优于国内大学生,应关注医学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特有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为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作者:和丽梅;木崇仙;王耶盈;陈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钦州市钦北区1980~2008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统计、分析该地区近28年疟疾防治的各种资料.结果 该地区1953年疟疾疫情报告为535.70/7万,属于多种疟原虫混合流行的高疟区;1984年后恶性疟病人在当地消失,80年代开始通过与周边县的疟疾联防后,90年代中期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至今(2008年)未见内源性病例.结论 在行政区域划分多次变更的地区,通过区域间的疟疾联防同样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指标.
作者:潘朝庆;班正鉴;吴福宝;雷务年;蒋智华;黎学铭;李锦辉;黄亚铭;郭传坤;覃业新;杜进发;毛玮;林康明;贺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吸毒人员日渐增多,成为HIV,HBV,HCV感染的重要途径.为了解防城港市吸毒人群HIV、HBV和HCV的感染状况,我们对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94名吸毒者作了HIV、HBV和HCV的检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海艺;吴科明;韦涌梅;许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低聚果糖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方法 分别以400.0、800.0、1600.0 mg/kg BW剂量的低聚果糖(以纯的低聚果糖含量计)连续给小鼠灌胃14d,并于第十五天进行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时间、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的测定.结果 受试样品各组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和粪便粒数明显高于便秘模型对照组、而首次黑便时间则明显短于便秘模型对照组. 结论低聚果糖具有明显的促进肠道蠕动增强通便作用.
作者:韩彦彬;姚思宇;李彬;李凤文;王彦武;赵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温州市瓯海地区宿主携带汉坦病毒的状况和型别.方法 经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初筛为阳性的鼠肺标本,用巢式RT-PCR扩增阳性标本中汉坦病毒的S基因片段上的目的 核苷酸序列(620~999nt),并以ClustalX(1.83)和Phylip3.63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型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 温州市瓯海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148只,5份鼠肺标本中汉坦病毒抗原阳性,其中褐家鼠3只,黄胸鼠2只,病毒携带率为3.38%.与汉坦病毒分型标准比较,均属于SEOV型.结论 瓯海地区褐家鼠和黄胸鼠携带S1和S3亚型汉坦病毒,显示出汉坦病毒的多样性.
作者:段正秀;谭有将;熊海萍;陈化新;张永振;郑金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CLNRX-ICN,研究Notch1过度活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将Notch1(ICN)基因导入并整合到HeLa细胞的基因组中.MTT法检测稳定表达ICN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将阳性克隆细胞皮下接种裸鼠,观察ICN基因转染前后细胞系在裸鼠体内的致瘤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及EMSA检测转录因子NF-KB及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ICN基因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ICN.活化的Notch1显著抑制HeLa细胞体内外增殖能力.而且在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同时,活化的Notch1可上调HeLa细胞中IKBa的表达,并下调NF-KB活性及其调节基因Bd-2、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 结论活化的Notch1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NF-KB活性而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
作者:姚军;钱翠娟;伍欣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普宁市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麻风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当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1999~2008年普宁市新登记管理的麻风病人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发现麻风发病以多菌型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以皮肤科门诊发现为主,联合化疗方案(MBT)治疗麻风病可收到较好效果,而多联药物联合化疗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结论 普宁市虽然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但麻风病在各个自然村仍有散在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管治,防止再次扩散漫延.
作者:邱木雄;赖庆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霍乱孤菌(VC)0139群CTXψ和nct-CTXψ基因组共存新类型的结构研究. 方法 分别扩增CTXψ或nct-CTXψ基因组串联体的第一个基因组末端和第二个起始端之间的基因,扩增片段再经RsaI和BgⅢ酶切、型特异引物PCR方法,区分rstR-ig2类型;扩增TLC和RS区之间片段并区分rstR-ig2类型;扩增RTX与CTXψ或nct-CTXψ核心区之间片段.结果 O139群VC代表菌株及CTXψ和/或nct-CTXψ的rstR-ig2类型(以上标表示)如下,FJ9510株CTX ETψ、FJ98352株CTXETψ+nct-CTX calcψ、FJ99364株CTXETψ+nct-CTX newO139ψ+nct-CTX calcψ、JS9803株CTXETψ+nct-CTX newO139ψ、JX94484株CTXETψ+nct-CTX newETψ;不同rstR-ig2类型CTXψ和nct-CTXψ基因组zot基因3'末端46bp序列中20个位点不同,推测的15个氨基酸序列中11个位点不同;O139群VC CTXψ基因组附近序列均为TLC和RTX基因簇,而nct-CTXψ基因组附近均为未知或新类型序列.结论 阐明O139群VC CTXψ和nct-CTXψ基因组共存新类型主要变异区及染色体插入位点附近结构.
作者:芮勇宇;阚飙;高守一;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目前采用的应对方式及态度,探讨各类因素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应对方式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医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有效问卷895份,56.4%的医学类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15.6%的医学类大学生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业、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生相对男生更倾向于采用高积极、低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同年级各心理因子差异较大.
作者:翟景花;隋云南;李印龙;张妍;刘霞;李金木;盖广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