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挺锐;孟志斌;李俊
目的 探讨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恶性转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真核生物蛋白翻译启始因子(eIF3 p36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阐明BPDE的分子致癌机理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RT-PCR和FQ-PCR方法,检测并分析BPDE诱发16HBE恶性转化不同阶段的eIF3 p36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相对于非转化对照细胞,BPDE诱发恶性转化16HBE不同阶段细胞(转化细胞和成瘤细胞)的eIF3 p36 mR-NA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其中BPDE-转化细胞的eIF3 p36平均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细胞的2.3~5.1倍;而BPDE-转化细胞与BPDE-成瘤细胞的eIF3 p36平均表达量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提示eIF3 p36的异常表达量与BPDE诱发16HBE细胞恶变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结论 BPDE在诱发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存在明显的eIF3 p36的异常表达现象,其表达水平与细胞的恶变程度密切相关,这可能是BPDE诱发人细胞肿瘤的重要分子致癌机理之一.
作者:冯苏妹;邹晓妮;魏莲;王敏;雷毅雄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运动负荷实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可疑冠心病的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对冠脉造影病例筛查的价值.方法 105例有胸痛、胸闷不适,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201TI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并分析心肌灌注显像的图象特点.结果 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2.4%、89.9%、84.8%.心肌灌注异常组,冠脉造影阳性率达91.3%.结论 201Tl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胸痛患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冠脉造影病例的选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唐彩华;许泽清;贾晓娟;莫冰;李慧;李颖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微囊藻毒素-LR(MCLR)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DNA氧化损伤效应.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和免疫酶染色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 用HPLC-ECD法分析,低、中剂量组8-OHdG水平显略有增高趋势,高剂量组(100μmol/L)8-OHdG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用免疫酶染色法分析,各剂量组8-OHdG染色强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处理剂量与8-OHdG水平之间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MCLR引起人肝癌细胞DNA氧化损伤,HPLC-ECD法与免疫酶染色法所测损伤的趋势一致.免疫酶染色法能够更灵敏地检测DNA氧化损伤,可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与环境监测.
作者:农清清;蓝勇波;竹内亨;张志勇;何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广西农村、县城地区居民对疫苗的认知和态度,为卫生决策者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定量调查表对灵川县、资源县1160个农村家庭和240个灵川县城家庭进行调查. 结果 11.12%被访者近5年内接种过疫苗,83.46%被访家庭中的被访者子女近5年曾经接种过疫苗,县城学龄儿童的接种比例显著性高于农村学龄儿童,成人被访者和被访者子女接种比例高的均是狂犬疫苗,90.13%被访者对自身接受的免疫服务表示满意,82.02%的被访者对其子女的免疫服务表示满意. 结论 疫苗接种已经是广西城乡居民一种司空见惯的健康行为,疫苗相关宣传活动选择学龄儿童为目标人群较为高效.现有疫苗接种活动中以计划免疫和学校组织的学龄青少年免疫为主,成人自发进行接种的比例较低,推广疫苗时应注重疫苗作用方面的宣传.
作者:吴兴华;董柏青;杨进;龚健;廖和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毕赤酵母菌表达弓形虫GRAl蛋白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法免疫接种小鼠,末次免疫后第2周用ELISA检测其特异性抗体水平;流式检测鼠脾淋巴细胞亚群,末次免疫后第3周.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分别攻击感染疫苗免疫组和对照组,观察小鼠感染情况及存活时间.结果 ELISA结果表明,纯化GS115/pvIC9K-GRM表达的蛋白和GS115/pPIC9K-GRA1表达的混合蛋白组抗体水平高于佐剂组、NS对照组及GS115/pPIC9K表达的混合蛋白组(P<0.05);流式结果显示,各组CD4+淋巴细胞细胞数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D8+淋巴细胞数量则明显增多,纯化GS115/pPIC9K-GRA1表达的蛋白、GS115/pPIC9K-GRA1表达的混合蛋白组、GS115/pPIC9K表达的混合蛋白组及佐剂组明显高于NS组(P<0.05);小鼠攻击实验表明,与NS及GS115/pPIC9K表达的混合蛋白组相比,纯化GS115/pPIC9K-GRA1表达的蛋白和GS115/pPIC9K-GRA1表达的混合蛋白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 结论 毕赤酵母菌表达弓形虫GRA1蛋白免疫小鼠后可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CD4+淋巴细胞增殖不明显,而CD8+淋巴细胞则显著增殖及对弓形虫攻击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荣华;吴翔;范久波;舒衡平;蒋立平;谭逵;张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胸部手术围术期血糖控制及其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对21例胸部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时围手术期的血耱调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平均(9.4±1.6)mmol/L.术后第1、2、3d平均血糖分别为(11.8±1.0)mmol/L、(11.2±1.0)mmol/L、(9.8 4±1.0)mmol/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4.3%,其中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肺功能不全、呼吸机支持各1例,无死亡,无糖尿病酮症的中毒发生.结论 糖尿病患者经正规的围术期处理,将血糖维持至基本正常水平,是可耐受复杂的胸部手术.
作者:李标;林伟民;李富;欧阳一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6年5月21日,文昌市龙楼镇某海鲜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聚餐者85人,中毒28人,罹患率为32.9%.6例症状严重者住院后,经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文昌市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专业调查人员奔赴现场,与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一同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并对中毒者开展流行病学和对食品加工、销售现场开展卫生学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判定这是一起食用海虾而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兴满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9月收治的32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MODS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2例均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均存在2个或2个以上器官发生功能障碍,孕产妇抢救成功28例,4例死亡,病死率12.5%,围生儿33例,死亡12例,死亡率36.4%.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MODS处理关键是积极预防与治疗重度子痫前期,适时终止妊娠.保护相关脏器功能和全身支持疗法.
作者:施蕾;王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α-甘露醇糖肽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α-甘露醇糖肽组16例和顺铂组16例,两组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待胸腔积液接近完全消失时α-甘露醇糖肽组向胸腔内注入α-甘露醇糖肽100mg,顺铂组则注入顺铂80mg,观察两组用药后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无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总有效率.结果 α-甘露醇糖肽组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优于顺铂组(81%比50%).顺铂组骨髓抑制(31%)、胃肠道反应(81%)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α-甘露醇糖肽组(6%、0).结论 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α-甘露醇糖肽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创伤小,简单有效,可减轻患者胸腔积液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朱勇德;田作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新疆5县居民2004~2005年的死因构成比及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以探讨新疆5县人群的死因顺位和主要的卫生问题.方法 对新疆5县2004~2005年常住居民进行全死因回顾性调查,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全死因死亡率636.97/10万,男性高于女性.按照死因构成比排序,前5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按照PYLL率排序,前5位死因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痰病;按照PYLL相对比排序,前5位依次是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痰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 结论 新疆5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和卫生问题应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而造成早死的主要疾病是损伤与中毒、以及男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女性的恶性肿瘤.
作者:罗卫平;刘来新;索菲娅;尚修建;关玉梅;马江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特殊行业从业人员肺螨病的病原及流行特征.方法 询问病史、螨渗液皮试、皮试阳性者进行痰检.结果 肺螨病患病率为8.38%(64/764).检出的螨经鉴定有12种,隶属5科10属.其流行特征以农村磨房检出率高为12.82%,其次为面粉厂、粮库分别为10.48%、7.52%,患病率随工作年限及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性别与患病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肺螨病流行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患病率越高.对特定人群应加强个人劳动防护.
作者:陈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先天性鱼鳞病又称先天性鱼鳞样皮肤病,是一种以皮肤干燥、有鳞状脱屑皮肤角化异常为特征的先天性皮肤病,临床罕见[1].现报道1例小婴儿先天性鱼鳞病.
作者:朱厚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 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ll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 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m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ll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 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作者:苏鲁;王伟;潘洪珍;赖雪珍;陈晓莉;杨维忠;徐艺华;庞华兰;陈芳;洪梅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探头对腹痛小儿常规行超声检查,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及长短轴比值(L/S).结果 182例患儿显示淋巴结肿大,其中脐周及右下腹均见肿大淋巴结者82例,右下腹见肿大淋巴结者64例,左上腹及脐周见肿大淋巴结者36例.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手段.对临床诊断治疗及病例追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郝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LEP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妇科检查、官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118例患者(包括宫颈糜烂、息肉、肥大等慢性炎症及尖锐湿疣、CIN: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LEEP切除宫颈病变组织并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12min,出血量1~30ml,术后有3例病理诊断升级后入院手术,其余115例患者3个月复查,有2例持续CIN而行第2次LEEP,此后复查均未发现异常,LEEP治疗本组病例一次性成功率95.8%.结论 LEEP治疗宫颈病变具有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好,并且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尤其适用于CIN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启贞;王历;何子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重要致病菌,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尘埃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致病性物质,如毒素、酶类和菌体的一些成份,该菌产生的主要毒素有:肠毒素(staphyloeoccal enterotoxins,SE)、葡萄球菌溶素、表皮剥脱毒素、杀白细胞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产生的主要酶类有:凝固酶、耐热核酸酶、葡激酶等,其中SE在该菌的致病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美国由SE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见,中毒食品多为奶、肉、鱼、蛋及其制品以及剩饭,剩菜和凉盆;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传染源.据报道[1],每100g食物中含18μg SE时即能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因此,研究SE尤其是开展SE的检测和分型工作,对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诊断和预防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毅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病例患者女,30岁,因反复头痛、心悸、多汗1年半入院,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kg.外院多次测血压增高,无高血压家族史,予北京降压0号等治疗.血压未能控制正常.入院查体:BP202/128mmHg,P 108次/分.心律齐,无杂音.全腹未扪及包块,双肾区无叩痛,未闻及血管杂音.辅助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作者:汤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及转运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5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左心衰竭50例,经抢救及时,合理用药,及时护送,总有效率达80%.结论 正确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时间,及时控制病情变化,就地、就近配合抢救,保持较好的体位搬运,做好监护,及时转运,安全有效.
作者:陈其凰;张玉霞;蒙钟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脑动脉内溶栓与静脉内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和动脉介入溶栓组.治疗前和发病后l、7、14、28d做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结果 两组溶栓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脑动脉溶栓组评分迅速增加,与静脉溶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动脉溶栓组与静脉溶栓组的颅内出血率分别为2.08%与8.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塞疗效好,而且尿激酶脑动脉内溶栓比静脉溶栓相对有效、安全.
作者:吴海荣;蔡毅;曾超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现察比较单纯应用降压药物和降压药物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高血压痛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 48例确诊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拜心同30mg/d,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组,口服拜心同30mg/d同时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疗程12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抗精神分裂症治疗联合降压药物12周后,SBP由(164.51±10.92)降至(125.61±8.97)mmHg,DBP由(110.51±4.56)降至(76.25±5.24)mmHg,总有效率为83.6%,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
作者:许开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