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松岗2003~2006年劳务工携带HBsAg情况分析

唐国成;陈夏明

关键词:劳务工, HBsAg, 阳性率
摘要:目的 了解2003~2006年深圳松岗街道劳务工HBsAg检出阳性率,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每年的健康检查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该人群HBsAg携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3~2006年对劳务工体检共662 368人,HBsAg阳性54 971人,阳性率8.30%;其中男性受检329 117人,阳性32 722人,阳性率9.94%;女性受检333 251人,阳性22 249人,阳性率6.68%.男性以41~5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高(11.32%);女性以31~4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高(8.05%).男女性别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本调查结果松岗街道外来劳务工HBsAg阳性率低于1992年全国乙型肝炎调查的广东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在以后的防制工作中,要继续积极推行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NE方案治疗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MINE方案作为解救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46例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NHL患者,使用MINE作为解救方案进行化疗. 结果 46例患者各接受了2~6个周期该方案化疗,总的客观有效率为54.4%,完全缓解率17.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伴感染,均可耐受. 结论 MINE方案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NHL安全有效的解救方案之一.

    作者:罗盛;陈怡;俞康;胡旭东;孙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海口市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海口市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分析造成海口市小学生体格发育不良的发生原因,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抽取海口市2 569名小学生,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对身高、体重进行测量;用2000年全国城市儿童年龄身高、年龄体重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x)±2s)为评价参数. 结果 被调查的2 569名小学生中,下等身高总检出率为3.65%,其中男童检出率为3.03%,女童检出率为4.47%;男、女童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等体重总检出率为4.75%,男童为4.75%,女童为4.74%;男、女童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下等身高及下等体重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 结论 海口市小学生体格发育水平与全国城市儿童相比,身高和体重仍有一定的差距.需加强学校卫生及儿童保健工作以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刘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α-亚麻酸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α-亚麻酸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的效果. 方法 分别以88.8、177.7、355.4mg/kg·BW剂量的α-亚麻酸(以纯的α-亚麻酸含量计)给小鼠连续灌胃30~35d,检测各项免疫指标. 结果 α-亚麻酸能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碳廓清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NK细胞的活性. 结论 α-亚麻酸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作用.

    作者:姚思宇;赵鹏;李彬;李风文;马宇燕;覃辉艳;张陆娟;苏爱荣;梁慧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宁波市A群脑膜炎奈瑟菌药物敏感性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A群脑膜炎奈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E-test法和KB法,对宁波市2004~2005年分离9株A群脑膜炎奈瑟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9株A群脑膜炎奈瑟菌对6种治疗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美洛培南,氯霉素均敏感,6种预防用药阿奇霉素,米诺环素,萘啶酸、环丙沙星,复方SMZ和利福平中,阿奇霉素敏感,88.9%米诺环素敏感,66.7%利福平敏感,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复方SMZ均耐药. 结论 宁波市2004~2005年分离的流脑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复方SMZ已产生耐药性,在当前防治流脑时应慎重使用.提示应加强脑膜炎奈瑟菌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为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金春光;徐景野;杨元斌;石优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湛江市2003~2005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掌握湛江市医院内感染情况,促进湛江市消毒事业不断发展. 方法 按<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医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结果 2003~2005年共检测各类样品8 423份,合格6 704份,检测总合格率79.59%,各类检测项目中,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高,为94.17%,室内空气监测合格率低,为29.28%. 结论 湛江市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较低,室内空气消毒合格率低,提示该项目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卢秀萍;何健;徐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02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特征相关分析

    目的 研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300例有肾穿刺活检适应症的患者行B超介导下肾活检,并作光镜、免疫组化检查,对其中确诊为IgA肾病者作病理及临床特点分析. 结果 102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2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者3例,血尿者12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者2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者37例,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者1例,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不全者1例.而病理类型轻微病变型为18例(17.65%);系膜增殖型为19例(18.63%);系膜增殖型伴局灶节段性硬化为31例(30.39%);增生硬化型为9例(8.82%),FSGS型为13例(12.75%). 结论 IgA肾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病理表现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相符,肾活检对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明;姜松青;石晓峰;梁灼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初始剂量为0.40J/cm,每周3次,症状缓解则调整为每周1~2次,28d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中药面膜进行治疗,每周3次,症状好转改为每周2次,28d观察疗效. 结果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组有效率90%;中药面膜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明显优于中药面膜治疗.

    作者:张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在鉴别腹水病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和腹水血清白蛋白比值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 收集55例腹水患者的腹水及血清,按终诊断分为4组,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恶性腹水SAAG(14.12±8.39g/L)与良性腹水SAAG(18.88±7.32g/L)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水SAAG、A/S在鉴别良恶性腹水中的敏感性分别为50.4%、82.3%,特异性为94.6%、74.7%,准确性为79.4%、77.2%. 结论 SAAG在鉴别良恶性腹水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其特异性较高,SAAG分类可被作为腹水分析的一种新的标准.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国热带医学》稿约(2006年网上)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鼻咽癌患者和22例慢性鼻咽炎患者的鼻咽部组织nm23-H1蛋白表达进行分析. 结果 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中的阳性率为(53.30%)低于慢性鼻咽炎组(90.91%,P<0.05);在鼻咽癌患者中,转移组的阳性率为(40.91%)低于非转移组(87.50%,P<0.05);nm23-H1蛋白表达未显示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关. 结论 nm23-H1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转移有关;nm23-H1蛋白的表达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马志超;符生苗;蔡俊宏;邓立群;王一鸣;李冬娜;陈鑫苹;梁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Tn-Ⅰ、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肌酸磷酸激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 方法 采用美国BECKMAN仪器公司Access全自动免疫系统、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血清中cTn-Ⅰ浓度.CK-MB测定采用美国BECKMAN-C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速率法检测. 结果 ch-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8.3%,特异性为96.0%,准确率为97.2%;CK-MB诊断AMI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68.0%,准确率为81.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 cTn-Ⅰ对AMI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K-MB.

    作者:蔡仁平;朱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症疟疾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发病机理

    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常见和威胁生命的寄生虫病.据2005年世界疟疾报告,全球约有3.5~5亿人口感染疟疾,每年导致100万人死亡,大多数居住在非洲[1].疟疾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恶性疟疾是疟疾致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丰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州市黄埔区2004~2006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自2004~2006年黄埔区居民食用加碘盐情况,为制订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随机抽样方法抽查学生家庭食用盐,食盐碘含量按国标GB/T1302517-1999中直接滴定法,依据<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方案>进行结果判定. 结果 3年共检测碘盐979份,非碘盐率为14.6%,覆盖率为85.4%,合格率为98.24%;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欠发达姬堂小学、文冲小学乡村区,非碘盐率很高,分别为33.9%、28.4%. 结论 加强对碘盐的监督和管理零售市场管理,规范碘盐流通渠道,确保碘盐的含碘量,提高食用碘盐水平是2000消灭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刘钰钗;周金森;刘赐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调节T细胞与感染

    近年来调节T细胞(Treg细胞)成为免疫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自身免疫病、移植免疫及抗肿瘤免疫领域,对于调节T细胞在针对抗感染免疫反应中作用的认识仍然有限.本文总结了目前在各种类型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对Treg的认识,并讨论了其在感染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作者:詹东昂;杨超;何生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IL-1400型血气电解质分析仪系列试剂的配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索IL-1400(又称IL-BGE)血气电解质分析仪试剂的配制. 方法 自配IL-1400血气电解质分析仪试剂,与进口原厂试剂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自配试剂与进口试剂的测定结果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精密度及回收试验效果满意;试剂在室温下保存可稳定18个月以上,对电极无损坏作用. 结论 自配试剂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稳定价廉,可替代原装进口试剂.

    作者:黄日安;袁汉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无偿献血血液不同筛查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评价临床用血血样不同筛查模式的应用效果,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方法 对不同时期临床用血采用不同传染性救病筛查模式进行筛查,并考核其安全性. 结果 自1997年开始,按照国家规定,临床用血安全性筛查项目包括HbsAg、抗-HCV、ALT、梅毒和抗-HIV.1997年检测个体卖血血样3442份,报废血样3份,报废率为0.08%.无偿献血血样28 650份,报废血样4 077份,报废率为14.23%;1998~2002年检测无偿献血血样206 948份,报废血样12 479份,报废率下降到6.03%;2003年检测无偿献血血样44 529份,报废血样1 465份,报废率再次下降到3.29%;2004年起对16 592例无偿献血HBsAg、抗-HCV、抗-HIV ELISA方法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PCR法复检,重新发现HBsAg阳性标本8例,为0.048%. 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采血前进行快速筛查,能有效降低无偿献血的报废率,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性,减少临床用血安全事故发生.

    作者:曾劲峰;杨立新;朱为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原性检测

    目的 检测生产的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 方法 将生产的各批次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家兔,并在初次免疫后1wk加免一次,每次免疫接种1ml/只.免疫前和免疫后第28d分别于家兔心脏采血,分离血清运用空斑减少中和实验测定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 结果 所检测的5批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家兔后其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均≥1:10,部分批次/家兔的免疫血清其中和抗体滴度≥1:20. 结论 所检测的5批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其免疫原性检测结果均达到中国国家药典要求.

    作者:谭建新;刘家胜;康现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酗酒-苏格兰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酒精正逐渐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交际及娱乐等各个层面,其消耗量的攀升必将引发许多公共卫生问题,这已在英国、欧洲等酒精消耗量高的地区得到映证.本文通过对苏格兰的酒精消耗及饮酒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的综合阐述,及通过对苏格兰在控制酒精消耗量方面制订的综合防治策略的介绍,旨在为我省乃至我国在制订相关的公共卫生策略及防控措施时起到一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何滨;Julian Davis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立克次体病实验室诊断现状

    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天然寄生在各种吸血节肢动物和昆虫体内.立克次体病是一类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通过被感染立克次体的媒介昆虫叮咬或接触其粪便感染,该病多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立克次体病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疾病[1~2].

    作者:栾明春;俞东征;唐立;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动态血压评价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动态血压观察,病例组50例用缬沙坦80mg/d降压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24h,病例组缬沙坦治疗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治疗6周后,病例组血压下降明显且较平稳. 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可靠.

    作者:曲曼古丽;艾山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