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热带医学》稿约(2006年网上)

关键词:中国
摘要: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炎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证明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液及牙周袋渗出物中有HP感染.方法 236例牙周炎患者用消毒刮匙采集龈沟液作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 幽门螺杆菌检出的总阳性率为61.02%,轻度牙周炎者阳性率为34.12%,中度牙周炎者阳性率为72.72%,重度牙周炎者的阳性率为85.34%.结论 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有HP的存在,HP的感染与牙周炎有直接关系,而且与炎症的程度和活动性呈正相关.

    作者:谭雅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人和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被污染的空气、水和食物传播.

    作者:黄竹林;周建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ATB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双纸片协同法.结果 从2001~2005年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氨基糖苷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氨酶(ESBLs)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分别是8.5%、16.4%、19.3%、25.4%、27.8%.结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逐渐上升,要加强对其的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酚A对小鼠生殖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双酚A对小鼠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 小鼠经不同剂量的双酚A染毒3 d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睾丸组织内睾酮(T)水平.结果 各染毒组LDH活性、T含量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4 μmol/kg组G-6-P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雄性和雌性小鼠血清E2浓度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剂量达到80 μmol/kg时,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双酚A对小鼠具有一定的生殖内分泌毒性.

    作者:杜鹃;胡淼;崔克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90例CT平扫初诊为肝脏肿瘤的病人和30例正常成年人进行了CT灌注成像研究,应用西门子sensation 16及GE Lightspeed 64多层螺旋CT机扫描,用随机功能软件分析图像.计算机处理获得时间-密度曲线,再利用曲线所提供的数据计算灌注指标.结果 肝癌组病灶中心BF、BV、HAI均明显高于病灶边缘,MTT较病灶边缘短,PS较病灶边缘略低;肝转移瘤病灶中心BF、BV、PS、HAI较病灶边缘低,MTT较边缘短;肝血管瘤病灶中心BF、BV、PS均低于病灶边缘,病灶中心HAI与正常肝组织一致,边缘HAI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增高,MTT较边缘长.结论 CT灌注成像能更精确的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及发现微小病灶,双灌注成像的应用增加了鉴别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向君;陆建成;王廷昱;柯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深圳市汉族母子ABO血型分布及不合妊娠率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汉族母子ABO血型分布、基因频率及不合妊娠率.方法 用深圳试管法对2 521例汉族母子进行ABO血型检测,计算ABO血型基因频率,求出母子ABO血型不合的妊娠率.结果 深圳地区汉族母子ABO血型不合的妊娠率为24.49%;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p>q,表现型O>A>B>AB.结论 深圳市汉族母子ABO血型不合妊娠率低于北方地区;ABO血型基因频率符合南方地区O基因频率较高的特征.

    作者:张国清;赖学文;李庚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包装方法的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

    目的 了解不同包装的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情况.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三种不同包装的咸菜16个品种166份样品中NO2-进行检测.结果 散装咸菜中NO2-含量高,袋装次之,瓶装低,三种不同包装咸菜的贮存过程中,袋装、散装咸菜中NO2-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结论 改变陈旧的生产工艺,更新落后的卫生意识是降低酱菜中NO2-含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惠敏;刘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海口美兰机场候机厅空气质量、微小气候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候机厅空气质量、微小气候状况,为提高和改善候机厅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创建和巩固国际卫生机场的要求.方法 从2001~2006年对海口美兰机场候机厅进行为期6年的空气质量、微小气候监测分析.结果 共检测390份样品,空气细菌总数的超标率为3.3%,噪声的超标率为3.6%,照度的不达标率为4.9%,其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公共交通等候室空气质量、微小气候卫生标准.结论 海口美兰机场候机厅空气质量、微小气候检测有部分指标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杨居亮;吴晓青;王康清;何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白血病患者Th、Tc细胞IFN-γ、IL-4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Th1/Th2、Tc1/Tc2细胞亚群极化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9例白血病患者发病时外周血CD3+CD8-、CD3+CD8+细胞内IFN-γ和IL-4水平,并与同期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白血病患者Th、Tc细胞内IFN-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IL-4升高(P<0.05),Th1/Th2、Tc1/Tc2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白血病的发病可能与Th1/Th2失调有关.

    作者:游伟文;杜新;张琼丽;陶晓梅;汪明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蛋白芯片识别仪分析结核病人血清中结核菌蛋白16 Kda和38 Kda以及脂阿拉伯甘露糖(LAM)抗体含量,同时与ELISA法进行比较,判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结果 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96%、81.11%,而ELISA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81%、85.56%.两者检测的总符率为73.90%,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1,P<0.05).结论 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对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人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结核病的血清学辅助诊断之一.

    作者:吴艳;赵英;符生苗;蔡俊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计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68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84.38%,而未治疗组仅为41.67%(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胎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3.13%,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36.11%和22.22%(P<0.01);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者占64.52%,而未治疗组仅占28.57%(P<0.01).结论 妊娠期梅毒患者及早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可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孕期常规梅毒筛查特别重要.

    作者:王恂;刘婵芳;向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宁波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趋势及防治策略

    目的 分析宁波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趋势,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86~2006年宁波市疫情资料和乙脑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6~2006年共报告875例乙脑病例,死亡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75/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4/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5.14%,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有所回升.发病主要集中在慈溪市、象山县和宁海县;发病主要以10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占80.11%(701/875),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5:1;2005~2006年流动儿童发病63例,占同期总病例数的92.65%(63/68);乙脑发病时间在5~10月份,高峰期在7~8月份.结论 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乙脑预防控制策略仍应采取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及媒介控制等综合性措施.

    作者:马瑞;边国林;许国章;董红军;朱利利;周绍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基体改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盐焗食品中的铅

    目的 建立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盐焗食品中的铅的实验方法.方法 通过比较基体改进剂,并优化实验条件,确立以NH4NO3-PdCl2为基体改进剂的分析方法.结果 方法的检出限为0.84 μg/kg,相对标准偏差2.14%~4.21%,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6.5%~108.0%.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盐焗食品基体的影响,操作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志城;邹启荣;罗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相关因素对胃癌术后复发死亡的影响,为改善个体化综合治疗、提高术后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3年9月间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者138例,其中死亡112例,对可能影响术后复发死亡的14项临床、病理和治疗措施,采用Logistic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38例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9.8个月,2年内复发率76.8%,2~5年内复发率21.7%,5年后复发率1.4%;单一复发占81.9%,多种复发类型占18.1%;其中腹膜复发占49.3%,血行转移复发占34.8%,区域局部复发占15.4%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分期、TNM分期、术后腹腔化疗、术前介入化疗是影响术后复发死亡的独立因素,其中腹腔化疗、介入化疗是保护因素.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大部分发生在术后2年内,影响术后复发死亡的原因由多方面促成,独立因素起主要作用.

    作者:张波;田平;康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联合利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利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口服替米沙坦40 mg,1次/d,双氢克尿噻20 mg,3次/d,螺内酯20 mg,3次/d;对照组20例口服依那普利10 mg,2次/d,倍他乐克25 mg,2次/d,双氢克尿噻20 mg,1次/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后1个星期、半个月、1个月、2个月,测血压、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脂.结果 观察组在短时间内血压降致正常,血压正常后双氢克尿噻和螺内酯减量为20 mg,1次/d维持,血压仍控制在理想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利尿药对控制顽固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邱丽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光污染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

    光污染是一类新的、尚不完全被人们所认识的环境污染.光污染无处不在,其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对生物及其环境的危害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常见的是眼睛和皮肤的伤害,其次是精神和神经系统,严重时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交通安全隐患,危及生命.本文对光污染的成因、危害产生的机制和防治环境光污染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思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30例正常对照、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并取对数作为复制水平的指标,总胆红素(T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按照常规检测.均数间的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两组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自正常对照组到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清TNF-α水平均依次升高,且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TB、PT显著升高,但血清HBVDNA对数值间无显著差异;外周血清TNF-α水平与TB及PT呈显著的正相关,但与血清HBVDNA对数值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TNF-α可以参与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

    作者:尉秀清;文卓夫;郑丰平;姚集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槐耳浸膏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槐耳浸膏对骨髓瘤细胞株PRMI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PRMI8226细胞与1.5 mg/ml、3 mg/ml、5 mg/ml的不同浓度槐耳浸膏在体外孵育,分别在24 h、36 h、和48 h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早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槐耳浸膏可抑制PRMI8226细胞增殖,不同浓度的槐耳浸膏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不同,以5 mg/ml抑制增殖效果好.且浓度为5.0 mg/ml的金克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48 h抑制率达到高峰84%.FCM检测表明槐耳浸膏可诱导PRMI8226细胞早期凋亡,用5.0 mg/ml槐耳浸膏处理48 h后,可引起25.9%的PRMI8226细胞凋亡.这两种作用均随槐耳漫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 槐耳浸膏可在体外抑制PRMI822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钱红兰;胡倩;胡旭东;陈怡;孙岚;梁彬;叶海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抑酶肽对失血性休克兔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抑酶肽对失血性休克兔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休克组和抑酶肽组,每组12只,分别于休克2 h、复苏后2 h取静脉血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脂酶A2(PLA2)的含量及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结果 抑酶肽组的MDA含量明显低于休克组(P<0.05);SOD含量明显高于休克组(P<0.05);磷脂酶A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明显低于休克组(P<0.05);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也明显小于休克组(P<0.05).结论 早期持续小剂量运用抑酶肽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参与炎症反应的多个环节,从而减轻创伤失血性休克兔再灌注肺组织损伤.

    作者:莫志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茂名市2006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茂名市2006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茂名市狂犬病疫情及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茂名市共报告狂犬病例77例.其中未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血清注射的比例分别为53.25%、80.52%、89.61%.病例致伤动物90.14%是犬.结论 病例暴露后预防治疗率低以及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全程接种,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不规范,主要宿主动物犬的免疫率低可能是造成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伟文;李波;黄海东;候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