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英;欧超伟;王小梅;吴冬梅
目的掌握中小学生肺结核患病情况,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对信宜市学校的中学生及中心小学的高年级学生进行胸部χ线透视,发现肺结核可疑者再进行胸部摄片、痰涂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结果全市共检查137 872人,发现肺结核可疑者68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36人,痰涂片阳性14人;肺结核患病率26.11/10万,涂阳患病率10.15/10万.患病规律为年级越高患病率越高,其依次为高中>初中>小学;农村籍学生>城镇籍学生. 结论农村传染源正在逐步向城镇流入,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加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苏锋;练曰南;叶青;古利雅;杨继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心律平、慢心律治疗高危室性早搏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81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治疗组42例及慢心律治疗组39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心电图、心脏泵血功能变化. 结果心律平组有效率为59.5%,慢心律组为56.4%,两者无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P-R间期、QRS间期、HR差异有显著性(P<0.05),Q-Tc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及死亡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口服心律平300~600mg/d、慢心律450~600mg/d治疗高危室性早搏均有效、安全,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王岳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艾滋病(AIDS)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患者以来,目前,AIDS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作者:石美云;杨立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检验微柱凝胶试验在交叉配血、抗体检测中的实用价值. 方法利用微柱凝胶试验与常规试验对12 934人进行交叉配血,其中16次交叉配血复查和抗体筛查,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结果微柱凝胶试验灵敏度较常规检测法灵敏度高2~6个滴度. 结论微柱凝胶试验检出免疫性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且简便快速,在临床输血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龙;郑定容;罗俊;陈望荣;周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5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0.01~0.03mg/kg/次,qd;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治疗. 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消失、肺部罗音消失、住院天数减少几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东莨菪碱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疗程短,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温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 方法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症采用BRMS量表评定疗效,TESS评定副反应. 结果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症有效率95.0%,副反应轻微. 结论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副反应少.
作者:黄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蜂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 方法依据卫生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蜂胶能促进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和转化作用、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碳廓清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促进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结论蜂胶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作者:谭宗艳;李彬;王彦武;刘荣珍;李凤文;梁慧莉;马宇燕;黄超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愈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培养法和免疫层析法,对156例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愈合不良的妇女和 130例宫颈炎物理治疗后愈合正常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结果愈合不良组156例宫颈分泌物中检测出解脲支原体64例,阳性率为41.0% ;沙眼衣原体51例 ,阳性率为32.7 % ;同时检测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10例,阳性率为6.4 % .愈合正常组130例宫颈分泌物中检测出解脲支原体23例,阳性率为17.7 %,沙眼衣原体3例 ,阳性率为2.3 %;同时检测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0例.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 . 结论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的愈合与宫颈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关, 物理治疗前应重视对病原体的检查,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静;郭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传统中药在发挥防病治病的同时,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呈逐渐上升趋势.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有中药本身的因素、剂型因素、病人因素、使用因素.
作者:吴宗彬;李映渊;付柏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砷是人体必须元素,砷虽为非金属元素,然而人们称其为准金属.FAO/WHO在考虑化学污染物时,将砷排在优先研究的有毒金属的第一位.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至少有5 000多万人口正面临着地方性砷中毒的威胁,大多数为亚洲国家,而中国正是受砷危害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引起人们砷中毒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砷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有专家分析,市场上的部分食物可能存在严重的砷超标问题[1].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防止食源性砷中毒和保证居民的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党柒;周兴;陈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的能力. 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的培养液中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培养进行定向诱导,分别于1周和2周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经诱导后细胞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ALB)的表达. 结果诱导1周后RT-PCR检测MSCs示AFP表达,诱导2周后的MSCs AFP呈阴性,而ALB检测结果呈阳性. 结论 MSCs在体外特定的条件下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
作者:林泽伟;陈斌;倪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善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1997年8月~2005年6月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及胰管减压等基础上,使用善得定0.1mg皮下注射,Q6h或Q8h,连续5~10d,观察症状,腹部体症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结果 52例SAP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23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2.7%. 结论生长抑素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邝子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脂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 方法对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动脉硬化患者和健康者进行脂类多项指标的测定分析. 结果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组apoA和HDL明显低于其他组,而apoB及TG、CH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 结论血脂多项指标测定有助于以上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孟宪玲;马琳琳;代文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普宁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情况.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查核对的方法,对网络直报的管理和报告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普宁市30家医疗卫生单位均已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抽查570 例传染病个案,报告及时率为78.5%,报告合格率为81.07%,漏报率为4.78%,乡镇卫生院漏报率为7.50%,市直属医院漏报率为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7,P<0.005). 结论普宁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基本正常,市直属医院基本能做到按时限及要求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乡镇卫生院在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培训,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全市疫情报告系统高效、稳定、持续发展.
作者:林建斌;陈娆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测定,了解神经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损伤. 方法选择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例健康自愿者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NSE和MBP.并分别评定入组第1d及第7周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结果患者组NSE和MB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PANSS总分减分率呈负相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可能存在神经系统损伤,且损伤程度可能与疗效有关.
作者:潘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拜阿斯匹林后血中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 方法 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给予拜阿斯匹林100mg/d口服,每隔2周抽血检测CRP和IL-8. 结果 1个月后,CRP和IL-8在服用前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有效率达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服拜阿斯匹林能明显增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抗炎症能力和免疫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林玲;赵雁翎;时凤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亚湾区个体诊所的消毒情况,为制定诊所消毒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集辖区内12间诊所使用中消毒剂、物体表面样本并送实验室检测. 结果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较高,达到95.45%,而物体表面污染状况比较严重,且布局不够合理,个别诊所没有使用高压消毒装置. 结论加强对该地区个体诊所的消毒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管辉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引起爆发流行.2003年于山东省新泰市发生了手足口病(HFMD)的爆发流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吴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某ICU产吲哚黄杆菌暴发流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对2004年12月1日~2005年2月16日的10例医院产吲哚黄杆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在某ICU产吲哚黄杆菌医院感染的罹患率23.2%,发现患者之间痰培养和环境中培养的产吲哚黄杆菌均有相同耐药菌谱,导致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有严重基础病,进行各种侵入性、创伤性检查和治疗的仪器(如支纤镜、呼吸机管道等)消毒不彻底和接触(手卫生不到位)传播等.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多种抗生素耐药,对复方新诺明敏感. 结论警惕区域性暴发的同源性交叉感染;支纤镜、呼吸机管道的消毒和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容忽视.
作者:叶丹;李莲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妇女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预期通过血液流变学来帮助预防早期孕妇发生DIC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LBY-N6K旋转式粘度仪检测66例妊娠晚期妇女及30例非妊娠妇女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妊娠晚期妇女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与非妊娠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妊娠晚期妇女血浆粘度与非妊娠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红细胞压积是影响全血粘度(150/S、60/S、10/S)主要的因素之一,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反之则降低.纤维蛋白原是影响血浆粘度的主要因素,但明显升高时才对全血粘度有影响.
作者:陈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