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溶解-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原发性脑室铸型出血26例疗效观察

冯国栋;冯晓丽

关键词:双侧脑室外引流, 尿激酶灌注溶解, 腰穿脑脊液, 置换治疗, 原发性脑室铸型出血, 现报告如下, 应用, 疗效
摘要:我们于1998年5月-2004年3月应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溶解、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原发性脑室铸型出血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霉菌性鼻副窦炎的影像学诊断

    霉菌性鼻副窦炎临床较少见,由于其缺乏一些特征性表现,影像学的误诊率较高.笔者通过一些病例的追踪观察及分析,认为该病仍有一些影像学特点,再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减少该病的误诊.

    作者:曹达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踝部骨折30例临床分析

    踝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左右,居关节内骨折之首[1].笔者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6月,运用手法整复、小夹板超关节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外用、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踝部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云贵;张春荣;姜洁;金红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较少见特殊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作者:王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28例临床分析

    习惯性流产(HA)是指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临床中约15%~20%的孕卵发生HA[1].其病因较复杂,除去遗传、解剖、内分泌、感染等因素外,免疫因素越来越被妇产科工作者所重视.约50%~60%与免疫有关[2],其中1/3是与自身抗体特别是抗磷脂抗体有关,另外约2/3是原因不明,称之为原因不明性流产.为此,我院对原因不明性流产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红;孙玉红;陈传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囊内注药治疗粘液样囊肿护理观察

    粘液样囊肿为好发于远端指(趾)关节背面的囊肿,多数病例经久不退,既往多手术或电灼祛除,但复发率较高.1990年以来,我们用穿刺抽出囊内物同时囊内注射药物治疗3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秦社灵;韩伶敏;杨卫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老年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的改良

    静脉输液的常规固定方法为:静脉穿刺见回血,即用三条胶布固定针头,即第一条胶布固定针头握持柄,第二条作交叉固定,第三条将塑料管盘曲固定.我所在的医院是一所老年病医院,住的都是老年人,他们年老体弱,生活自理能力差,皮肤松弛,缺乏弹性,进行静脉输液时,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经常发生液体外漏现象,重复静脉注射既增加病人痛苦,又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经过摸索,我们现在采用如下方法固定,其中二条胶布如上述常规操作,第三条将塑料管环绕在针刺处就近的手指下,然后同上盘曲固定.这样就会减少由于患者的手动将针头拉出来,或致针头移位,造成输液不畅,当然应避免人为的强度较大的牵拉.(本法只适应于手背静脉的输液).

    作者:李爱云;于慧玲;郭丽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试论优抚医院的地位和作用

    优抚医院是国家为了体现优抚政策,为优抚对象专门设立的、由各级民政部门管理的、医治优抚对象疾病的、以追求社会效益大化为目的的优抚事业单位.是国家联系优抚对象的桥梁和纽带,是上为中央分忧、下为优抚对象解愁的医疗机构.优抚医院通过优质的服务为病员解除病苦,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优抚对象手中和心坎上,它体现着党和国家对优抚对象的关心和体贴.

    作者:徐维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声带旁中位固定31例疗效分析

    自1966年王鹏万在国内首次将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环杓系统运动病变应用于临床以来,其效果各家报道不一.为进一步明确其疗效,特将我科近3年间应用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声带旁中位固定31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孙麦青;孙晓太;孙利平;叶放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难治性褥疮30例手术治疗体会

    难治性褥疮,病程迁延,病灶坏死、感染、周围组织硬化,同时患者久病体弱,体位改变受限,且创面在血运差及骨质隆突处,不仅影响愈合,更使手术存在扩大创面危险.但经笔者治疗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唐列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直接引入上腔静脉1例

    1 资料患儿,女,11个月,发育迟缓,呼吸困难,哭闹时口周青紫,心前区隆起.听诊:于胸骨左缘下部及剑突附近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电轴右偏,心房增大,右室肥厚.X线:肺野血流增多,右房、右室增大,右上心缘突出.

    作者:刘姿薇;吴明君;邢春雨;王家蕊;栾景惠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溶解-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原发性脑室铸型出血26例疗效观察

    我们于1998年5月-2004年3月应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溶解、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原发性脑室铸型出血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国栋;冯晓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儿童药疹48例临床分析

    药疹为药物常见的副反应,随着药品种类的日益增多,其发病率也不断增加.本文将我院48例患儿应用药物后出现药疹情况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苑建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68例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与分析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相危险因素.方法:对168例2型糖尿病病人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168例2型糖尿病病人病例资料,证实脑血管、心血管并发症与年龄、收缩压、餐后2h血糖密切相;糖尿病视网模病变、糖尿病肾病与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密切相.结论:为了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尤其对血糖、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控制更为重要.

    作者:杜玮;赵庆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血液分析仪测定和显微镜计数血小板差异

    随着医疗界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检验医学上高科技诊断仪器逐步代替了过去一些检验手段.如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差,当血小板实际血浓度低于正常值时,血液分析仪在计数血小板的结果距离真实值有一定的误差,从而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选择正常人标本(100~300)×109/L共68人和患者标本(20~50)×109/L共38人份,用两种方法做以比较.

    作者:宗学琴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由于能在静脉内较长时间留置,以快速输血输液,提供全胃肠外营养,监测中心静脉压等,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者;估计失血量大的手术;以及完全胃肠外营养(TPM)治疗的病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药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目的:研究中药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方法:对国内中药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归纳总结.结果:展示了国内中药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结论:掌握中药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水平有一定帮助.

    作者:夏正学;夏恒夫;段大航;李宏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加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指因各种致病因素所造成的髋关节的破坏,为解除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将股骨头和髋臼应用人工假体置换的手术.由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所致的股骨头坏死、髋臼软骨破坏,要求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病例日益增多.而髋关节是人体大的负重关节之一,大多数人对髋关节的组织结构和人工置换技术缺乏了解或认识不足,加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措施,是促进病人早日恢复肢体功能的治疗手段.我院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37例病人开展了全面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颈部食管胃吻合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颈部食管胃吻合的理想吻合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10年间在我科行食管次全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的2206例食管癌患者,分两组,A组一层吻合1387例,B组多层吻合(双层或包套式吻合)819例.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胃食管返流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1.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B组虽高于A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颈部食管胃一层吻合术操作简便,省时,术后并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彦中;程治强;韩文周;张海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小儿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开胸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开胸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单纯全麻Ⅰ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Ⅱ组,每组19例.观察两组病人循环功能的改变及术毕清醒所需要的时间,术中追加药间隔时间.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压、心率于诱导插管、开胸、胸、拔管时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苏醒时间组间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1),术中麻醉维持用药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开胸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用药量小,病儿恢复快.

    作者:艾喜婷;叶建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动静结合护理股骨颈骨折158例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动静结合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18年护理158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并将这18年分为早、中和近期三个阶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早期90天,近期缩短至25天;并发症发生早期29.3%,近期仅为6.3%.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治疗期间采取动静结合的护理方式,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加快骨折愈合,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王雅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