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观察与体会

张红玲;魏冬艳

关键词: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输液观察, 热原反应, 治疗, 液体, 药物, 心脏, 渠道, 抢救, 机体, 方法
摘要:近年来通过静脉渠道补充液体及药物在治疗的抢救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已成为重要的方法之一.老年患者输液时易增加心脏负担,易发生输液热原反应,而造成对机体的打击,因此我们对200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观察,就三个问题讨论如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用带气囊气管内导管行胸膜腔闭氏引流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内导管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及方法带气囊的气管内导管选用美国KENDALL HEALTH-CARE PRODUCTS CO. ADIVISION OF THE KENDALLCOMPANY MANSFIELD,MA,公司产品,内径为6.5mm,外径为7.5mm的单腔支气管导管,前端带有防漏套囊,套囊内可注水或气30ml,前端呈斜形,带有侧孔.使用时按常规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置入气管内导管,确定有气体引出后向气囊内注入10~1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使其充盈,然后向外牵拉引流管至不能拉出为止,外侧用胶布粘贴固定,使引流管不易向胸腔内滑入.引流完毕需要拔管时,将气囊内液体抽出即可轻易拔出.

    作者:姜宏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健康测查分析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进行测评.结果: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SOM、DEP、ANX三项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躯体化、抑郁、焦虑症状突出,应对其心理卫生进行干预.

    作者:孔令生;李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0例住院复退军人精神病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住院复退军人精神病死亡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30例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例死亡病例中40-50岁之间占70%;70年代退伍的占76 6%.在院死亡13例中死于躯体疾病的占77%;假出院期间死亡17例中自杀死亡的占65%.结论:死亡原因与精神疾病种类无关,与伴发躯疾病有关,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作者:张英美;褚惠英;陈金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春季养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误诊为子宫穿孔一例

    1临床资料于某,女,30岁,G2P1.因停经50天伴恶心呕吐10天,来我站就诊.体格检查:青年女性,一般情况可,心肺(一).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子宫前位,增大如孕50天大小,质软,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区轻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B超示:宫腔内见3cm×3cm×3cm大小胚胎光团,即诊断为宫内妊娠,化验尿hCG(+).征得患者同意,行人工流产术.手术顺利,吸出物为绒毛及蜕膜组织约25g,符合妊娠天数.术后10分钟,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恶心呕吐,呈休克状.查体:脉搏98次/分,细弱,血压11/6kpa,腹平坦,肌紧张(+),下腹压痛及反跳痛(+).以左侧为甚,移动性浊音(+),血常规:WBC10.0×109/L,Hb110g/L,N0.68,L0.32,PLT212×109/L,考虑为子宫穿孔,于抗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于海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近几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 292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显示,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精神不振、过分担心、说不出的不安感和失眠等[1].农村小学教师作为教师的较大群体,其心理健康研究状况明显不足.国内有些研究曾指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着相互联系[2,3].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有效改善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68例抑郁症患者应用帕罗西汀(34例)与阿米替林(34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六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总疗效相似(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AMA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副反应量表TESS示第7天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第14天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第28天始,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相近.但帕罗西汀减分率明显大于阿米替林组,副反应小,病人依从性好,尤其适用于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

    作者:徐进;杨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海洛因依赖者在住院期的心理问题是错综复杂的[1].为了做好心理护理,对我院自愿戒毒科2001年1月-2003年5月住院的156例自愿戒毒病人进行了护理观察,并探索其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华轩;练书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暗示疗法治疗神经症的护理体会

    神经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由于其发病多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个性特征有关,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导致病程迁延.而成功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往往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把暗示疗法应用于神经症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下面我把工作中遇到的三个病例报道如下,并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刘翠萍;邢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在精神科并不少见,由于其症状的多样性,在临床护理中须重视的问题较多,本文结合我院资料予以阐述.

    作者:骆丽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海洛因对依赖者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海洛因对依赖者外周静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将30例符合DSM-Ⅳ药物依赖诊断标准自愿戒毒者治疗前、后与正常人群外周静脉血中单胺神经递质进行对照研究.抽取病人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治疗前、后比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NE含量低,有统计学差异;依赖者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的E含量高,且有统计学差异.静脉注射和烫吸者治疗前、后NE、E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海洛因对依赖者外周静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有影响,外源性阿片类药物对神经递质系统有显著的影响,并与用毒和戒断的临床症状相联系.

    作者:殷彬;臧德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高血压病人己有1 300多万,患病率高达11.2%[1].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坚持治疗比较困难,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为此,我们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佑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2例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颈纤维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颈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2例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颈纤维化的病例采取前列腺增生部切除加膀胱颈成形及经尿道电切治疗并与未经处理的30例作对照.结果:32例中4例发生膀胱颈狭窄,而对照组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发生膀胱颈狭窄.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颈纤维化,膀胱颈成形术是必须的,经尿道电切应取代开放手术.

    作者:张可勇;魏宝珠;卢增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妊娠、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产妇的分娩过程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胎儿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产时的心理状态有关[1].分娩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产妇采取正确的、积极的心理护理,能保证其在产时精力充沛、情绪稳定、体力充足,可缩短产程,减少产科干预率,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这对保证母婴安全,减少围产儿病率和产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曹奉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但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与心里创伤,所以为了减轻人流术中疼痛,预防病发症发生,我院自1999年2月~2001年2月间以异丙酚、酚太尼联合麻醉,笑气吸入两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取得满意的临床镇痛效果大大降低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琳;张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略论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几个问题

    从人类社会群体的角度看,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简单地说,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人群关系.

    作者:杨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射注液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7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均静脉点滴黄芪注射液1个疗程后,观察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及肺底湿啰性音等改善情况,用无创心功能诊断仪测定心功能参数.结果:全部病例在治疗中,无心衰加重情况,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及肺底湿性啰音明显改善,未发现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较好,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作者:胡凤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精神科护士的情商培养

    情感智商(EQ)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博士Daniel Goleman(丹尼尔.葛尔曼)于1996年提出的.大陆学者苗国栋于1998年将其概念的五种成分摘译到国外医学杂志.Goleman认为,情商的高低不但影响一个人生活与事业的成功,也影响一个人的健康[1].鉴于情商的这些作用及特征,近几年己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精神科护士情感智商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作者:李作诊;杜桂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观察与体会

    近年来通过静脉渠道补充液体及药物在治疗的抢救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已成为重要的方法之一.老年患者输液时易增加心脏负担,易发生输液热原反应,而造成对机体的打击,因此我们对200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观察,就三个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张红玲;魏冬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氯霉素在26例痔瘘术后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

    近2年来,我科应用1%氯霉素外用液治疗痔瘘术后延缓愈合创面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军;张吉胜;杨玉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