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剥夺睡眠诱发试验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

周升;卜松滨

关键词:癫痫, 剥夺睡眠诱发试验, 脑电图
摘要:目的探讨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临床确诊为癫痫的病人进行常规脑电图和剥夺睡眠-清醒,及剥夺睡眠-睡眠诱发试验,比较3次结果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率以及不同类型癫痫的检查结果. 结果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脑电图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率,暴露其局限性癫痫样波及其他病理波,剥夺睡眠-睡眠诱发试验比剥夺睡眠-清醒效果更好. 结论剥夺睡眠诱发试验脑电图对各种类型的癫痫诱发效果均好,特别适用于精神运动性癫痫及局限性癫痫.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洗剂结合绑扎治疗肢体象皮肿临床观察

    晚期丝虫病和各种原因所致的肢体象皮肿是一种常见病,严重时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肢体象皮肿,但效果多不理想.我们采用中药洗剂结合绑扎治疗肢体象皮肿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吕桂月;张敬举;辛福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泰市1995~2002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其流行与传播因素较为广泛,新泰市菌痢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为探讨和分析菌痢的发病特点及流行因素,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新泰市1995~2002年菌痢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硕;韩明;朱培芹;耿玉芝;杨磊;罗庆湘;刘华;马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不明原因首次癫痫发作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不明原因首次癫痫发作的治疗. 方法通过对48例不明原因首次癫痫发作病例的观察、跟踪、研究,针对其临床转归进行分析. 结果不明原因首次癫痫发作占同期癫痫发作住院率32.7%,不明原因首次癫痫发作的儿童85.4%不再复发,14.6%转变为癫痫.本组癫痫病例单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成功率为71.4%.结论不明原因首次癫痫发作预后好,对不明原因首次癫痫发作儿童应慎用抗癫痫药物.

    作者:龙凤雅;赖燕全;林青;何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深圳市部分机关会议室茶具微生物检测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深圳市单位接待室公用茶具的微生物污染和消毒质量的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卫生措施和改进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辖区内18个单位接待室204份待用茶具,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对茶具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抽取茶具样品204份,经消毒处理的共159份,消毒率77.9%,细菌总数超标率42.6%,大肠茵群检出率12.7%. 结论深圳市单位接待室公用茶具,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必须加强对茶具的消毒监测.

    作者:曾惠芳;叶宝英;张然;林爱红;秦彦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敏感度及其后效应比较

    目的比较治疗铜绿假单胞茵感染的药物敏感度及其后效应.方法应用Sceptor系统和纸片法进行药敏测定,抗生素后效应通过茵落平板计数方法测定.结果52株铜绿假单胞茵对5种常用治疗抗生素敏感度依次为美洛培南(倍能)92.3%,泰能86.5%,头孢吡肟(马斯平)75.0%,头孢他定62.9%,哌拉西林46.2%,抗生素后效应以美洛培南、泰能明显,2MIC时分别为(1.4667±0.8199)h和(1.3667±0.8028)h,8MIC时为(1.5333±0.9675)h和(1.7332±0.9902)h.结论铜绿假单胞茵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严重的铜绿假单胞茵感染应足量使用美洛培南或泰能,发挥其迅速杀菌活力和延长其后效应.

    作者:贾杰;苏林光;何远学;符健;莫成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定点定深度肌间沟臂丛阻滞的可行性观察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于2002年2月~2003年3月间对78例臂丛麻醉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传统和改良的肌间沟臂丛阻滞,对其麻醉效果及有关的臂丛并发症进行统计学比较处理,以便寻找更为完善妥当的臂丛阻滞方法.

    作者:何卓文;张坤全;田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深圳市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地吸毒人群与HⅣ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 方法对某地戒毒所1 516名戒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并对76例HIV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HIV抗体检出率5.01%,戒毒人群中15~35岁占93.67%;HIV感染者中,15~35岁占90.05%,静脉注射吸毒者高达98.68%,共用注射器者占静脉吸毒者的80.26%. 结论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需尽快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马智超;祁志刚;魏宝升;常改凤;邱定海;蓝燕;叶少辉;余家;梁卓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西盟佤族蚊帐使用的现状、态度和推广障碍(in English)

    目的评价佤族蚊帐使用的现状、态度和推广障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专题性小组讨论和直接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 结果佤族社区中,蚊帐覆盖率极低,而且问卷调查所得使用率为18.4%,显著高于直接观察的11.8%(x2=13.57,P<0.01);所有流动人员在田棚、森林和缅甸过夜时均不使用蚊帐.74.3%的问卷调查对象愿意支付购买蚊帐的部分费用;愿意支付购买单人和双人蚊帐的费用额分别为(22.57±1.05)(范围:5~70)元和(37.66±1.79)(范围:10~150)元.推广使用蚊帐的障碍为经济、社会和地理上的不可及性. 结论蚊帐的推广使用,需要包括通过IEC提高意识和改变行为、补贴改善经济上的可及性和社会营销等综合性措施.

    作者:许建卫;夏敏;陶红;钟颜春;吴显华;刘双明;温正党;刘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临床诊断规律并评价Jones诊断标准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68例确诊的儿童风湿性心脏炎资料,统计分析各项诊断指标意义.结果在68例患儿中,69.1%有心悸、气促等心脏方面表现.体检心前区听到Ⅲ/Ⅵ以上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者分别为58.8%和33.8%,血沉、ASO、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分别是92.6%、89.7%和83.7%.50例心肌酶检测结果中,66.0%升高.心电图P-R间期延长者10.3%,心脏扩大的心电图、X线胸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出率分别是35.3%、86.8%和91.2%.CDE检查瓣膜增厚和瓣膜返流均达95.6%,心包积液和肺动脉增宽的检出率分别为42.6%和35.3%.除1例患儿外,其他病例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或偏高. 结论风湿性心脏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沉、ASO和C反应蛋白对急性风湿热诊断价值较大,心脏扩大和心肌酶升高有助于诊断心脏炎.CDE对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建议将其结果作为风湿性心脏炎的主要诊断条件.

    作者:韩慧敏;杨炳昂;向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饲料中赖氨酸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以赖氨酸为例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饲料中氨基酸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直观图识别出各不确定度来源,将各个分量按系统效应和随机效应带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别计算和整体合成. 结果本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饲料中赖氨酸的不确定度大小为0.0144(%). 结论本方法评定过程清晰合理,影响因素不遗漏,不重复,能将过程复杂的不确定度评定简单化,对其它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验室内部的控制.

    作者:吴月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佛山市区牛奶及奶粉中抗生素残留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佛山市区牛奶及奶制品抗生素残留情况,为加强相关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03年9月采集佛山市区销售牛奶及奶粉样品共380份,应用Devotest( )SP试剂盒(荷兰DSM CISTB.vFood Specialties公司生产)进行抗生素残留状况检测. 结果牛奶抗生素残留阳性率26.58%;消毒牛奶和生牛奶的抗生素阳性率分别为17.24%和37.00%,差异有显著性(x2=13.42,P<0.01).国产奶粉的抗生素阳性率(44.59%)远高于进口奶粉(0.03%). 结论国产奶粉和生牛奶的抗生素残留检出率较高,应加强有关产品质量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牛奶及奶制品中的抗生素残留量,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邓冬云;余淑冰;梁景涛;陈淑玲;杨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日本血吸虫Sj31核酸疫苗联合IFN-γ重组质粒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目的探讨干扰素-γ重组质粒对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核酸疫苗在小鼠抗血吸虫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干扰素-γ基因PCR扩增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FN-γ,并与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真核表达质粒VR1012-Sj31一同免疫小鼠.小鼠分为4组,其中实验组每鼠同时肌注VR1012-Sj31及pCDNA3.1-IFN-γ各100μg,3个对照组分别为VR1012-Sj31肌注100g,pCDNA3.1-IFN-γ肌注100μg和载体VRI012及pCHAN3.1肌注各100μg.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于末次免疫后两周免疫组化检测表达质粒在小鼠肌细胞的表达,于末次免疫后3周经小鼠皮肤攻击感染4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45d后杀小鼠计算减虫率. 结果VR 1012-Sj31及pCDNA3.1-IFN-γ均在小鼠肌细胞表达,日本血吸虫Sj31核酸疫苗联合IFN-γ重组质粒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27.37%的减虫率,与日本血吸虫Sj31核酸疫苗单独免疫组比较减虫率显著(P<0.05). 结论IFN-γ表达质粒能增强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酸B核酸疫苗的抗日本血吸虫的作用.

    作者:陈欲晓;易新元;曾宪芳;唐连飞;王林纤;蔡春;袁仕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平顶山农村地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评价平顶山市<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执行情况和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 方法抽样调查点内的(除外出3个月以上者)全部人口.15岁以下儿童做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15岁以上人群持续咳嗽、咳痰3周以上者直接拍胸片并查痰.PPD禁忌症者胸透,老年行动不使者以痰代透. 结果抽样实检人数3 494人,其中成人2 602人,儿童892人.PPD实际试验人数800人.成人受检率99.01%,儿童受检率99.33%,总受检率99.09%.肺结核患病率773/10万,茵阳患病率229/10万,儿童肺结核患病率340/10万,结核病耐药率28.57%. 结论农村肺结核疫情严重,结核病归口管理落实不到位,病人治疗不规律、不彻底.

    作者:王效伟;赵艳霞;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澄迈县1994~2003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澄迈县1994~2003年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对该县近十年来的性病疫情进行回顾与分析,给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澄迈县皮肤性病防治所按<性病防治手册>[1]操作诊断确诊的病例,对1994~2003年各年性病疫情年报资料进行统计. 结果十年共发现STD 5种,共2 830例.其中梅毒(Sr)776例,淋病(NG)1 275例,非淋茵性尿(阴)道炎(NGU)563例,尖锐湿疣(CA)179例,生殖器疱疹(GH)37例. 结论经十年来的防治,尤其近几年,该县加大健康教育,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性病高危人群的性行为干预初见成效,使该县STD疫情的发病率出现了较快下降势头.

    作者:廖泰全;梁明贯;吴钟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GFAAS测定尿中铅升温程序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个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铅的升温程序. 方法通过对石墨炉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过程的实验和研究,借助绘制吸收光度-温度曲线来确定升温程序. 结果铅含量在0.0~75.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5,本法检出限为3.0μg/L(取尿样0.2ml).对铅含量为15.0、30.0、75.0μg/L的配制样,测得方法RSD为0.78%~1.85%,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6.0%~106.3%之间. 结论建立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铅的升温程序,提高了灵敏度,改善了精确度.

    作者:丘红梅;陈湘莹;黎雪慧;康莉;陈春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03年10月共计1 684例次ERCP临床资料,根据病情需要分为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两组,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的情况. 结果诊断性ERCP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性ERCP;诊断性ERCP并发症以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为主;治疗性ERCP并发症以急性胰腺炎、出血为主要表现;治疗性ERCP并发症重于诊断性ERCP;本组病人绝大多数均在24~96h内恢复,仅1例结石嵌顿病人需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 结论ERCP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术前患者基础疾病的改善,ERCP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术中的准确判断与处理,以及预防药物的使用.

    作者:陈盛;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乳块消胶囊联合归芍调经片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环节. 方法将38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乳块消胶囊组、归芍调经片组和联合中药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征改变情况. 结果联合中药组128例病人,经乳块消胶囊联合归芍调经片治疗后,临床治愈56人,显效38人,有效24人,无效10人.总有效率92.19%,与乳块消胶囊组(82.81%),归芍调经片组(67.9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块消胶囊联合归芍调经片,可调整失衡的女性激素,是目前治疗乳腺增生较为理想的一种中药配伍.

    作者:毛红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海口市美兰区居民血压调查分析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海口市美兰区6个居委会共60位常住居民进行血压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振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死亡率高.部分病人因手术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近几年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德献;周国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88例甲状腺肿大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对388例甲状腺肿大临床与病理的复习,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对北( )医院自1996~2002年期间,手术切除的388例甲状腺组织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重新诊断. 结果原临床诊断甲状腺腺瘤(甲瘤)231例(59.5%),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肿)81例(20.9%),甲状腺肿块39例(10.1%),甲状腺癌(甲癌)37例(9.5%).甲瘤与结甲肿之比为2.9:1.术后病理检查后确诊为甲瘤98例(25.3%),结甲肿274例(70.6%),甲癌16例(4.1%).甲瘤与结甲肿之比为1:2.8;甲癌的术前临床诊断与术后经病理确诊比例约为2.3:1. 结论甲瘤、结甲肿和甲癌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复发和病理改变不同,临床和病理均应注意鉴别;对甲状腺肿大,应针对病因作相关辅助检查.如同位素[3]I、B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后再手术,和/或术中作冰冻切片块速诊断.术后标本,病理应多取材包块切片,仔细观察,注意发现微小癌.

    作者:铙国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