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欢迎订阅《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

关键词:订阅, 中国
摘要: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办法,对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除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外,加用亚低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的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1周、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水彬;杨玉先;成刚卫;徐周南;李筱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57例糖尿病足诱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的诱因为防治提供经验.方法对57例不同诱因引起的糖尿病足患者采用Wagner分级法对糖尿病足分级,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病灶局部处理,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以及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的自我护理意识等措施.结果住院治疗时间平均(36.46±26.15)d.54例局部感染得到控制治愈,3例因感染扩散行截肢术,截肢率为5.3%.无1例死亡.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应采取治疗和护理等综合性措施,可提高康复率,降低致残率.

    作者:史向农;陈赛语;王璐;曾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第四脑室囊虫病诊断及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四室脑囊虫诊断及治疗方治.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四室脑囊虫21例,术前所有患者行头颅CT扫描,其中15例MR检查,21例患者行血清及脑脊液囊虫ELISA检查.所有患者术前1d行脑室外引流,均经枕下正中入路行四室囊虫摘除术,其中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CT扫描示四脑室呈囊性扩张且伴脑积水,MRI矢状位T1加权像示四室完整的包囊.血清囊虫ELISA检查19例阳性,脑脊液21例阳性.所有患者术后高颅压症状均立即解除,随访27.4月未见复发.结论MRI是诊断四室脑囊虫准确的方法.血清囊虫ELISA检查简便,但脑脊液检查比血清更敏感.术前脑室外引流很有必要,枕下正中入路四室囊虫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治;王维平;丁永忠;张建生;吴小璐;裘明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羊水栓塞成功抢救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26岁,G1P0,于1996年1月24日3:30Am因停经38+3周,阴道流水后突觉寒战、胸闷、气促半小时急诊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紫绀,T 37.3℃,P未触及,R35次/min分,BP未测到,神清但烦躁,心率100次/min,心音弱,律齐,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罗音.产科情况:宫高34cm,腹围89cm,ROA,FHR90次/min,胎头已衔接,胎膜破,有活动性阴道流水,羊水Ⅲ°,粪染,肛查宫口未开,入院印象:①宫内妊振第一胎孕38+3周,②胎膜早破,③羊水栓塞,④过敏性休克,⑤胎儿宫内窘迫.

    作者:王红霞;李淑妮;翁清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同种异体骨重建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简报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对比,选择骨移值的佳材料.方法将同种异体皮质骨插入骨缺损处,用钢板、螺钉固定移植骨块.结果1例术后发生感染再次翻修手术,该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借助T型拐杖可行走,1例借助长腿石膏可不负重行走.结论同种异体骨出现与移植物本身有关的并发症少,在骨的选材方面比自体骨更有选择余地.

    作者:谢宏明;倪江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海南省疟疾病人诊治和血检情况调查

    目的掌握海南省疟疾病人诊治和血检的实际情况,为修订疟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疟区不同的4个县部分地区达国家疟疾疫情报告诊断标准的疟疾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果个案调查1 606例,疟疾病人选择县级医院、乡级医院、村队诊所、个体诊所、自己购药治疗的比例分别是7.1%、41.0%、20.7%、22.2%、9.0%,疟疾病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选择有显著性差异(P<0.001);县级医院、乡级医院、村级诊所、个体诊所的疟疾病人血检率分别为68.4%、34.0%、1.2%、16.2%.统计分析不同疟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疟疾病人血检确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疟疾病人对医疗机构多样化选择,各级医疗机构疟疾病人血检率低和差异大,是疟疾疫情漏报和缺乏正规治疗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光泽;王善青;陈文江;李才旭;蔡红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1年粤桂琼滇四省(区)流动人口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总结流动人口疟疾联防管理经验,更好地促进疟疾联防工作.方法将联防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各省的联防市县2001年报表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粤桂琼滇四省(区)联防区疟疾发病人数共14 282例;其中流动人口发病6494例.广东166例,年发病率0.12/万,流动人口发病占143例.广西12例,年发病率0.02/万,均为流动人口发病.海南4668例,年发病率5.91/万,流动人口发病占853例.云南9 438例,年发病率2.34/万,流动人口发病占5 486例.结论广东、广西疟疾疫情平稳,疟疾年发病率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海南和云南疟疾发病率明显回升,应加大力度对流动人口进行疟疾监测,强化防范意识.

    作者:李才旭;陈文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可使患者全身状况恶化,严重者可致死亡.虽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原因是多样的,有些还不甚清楚,但如果处理措施得当,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将这方面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卢飞杏;陈业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试论图书馆与医院文化建设

    通过对医院文化概念的解释、医院图书馆与医院文化的关系及医院图书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医院文化为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医院图书馆为营造医院文化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医院图书馆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赵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中毒病人34例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病人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血液灌流配合常用药物抢救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重度有机磷中毒和重度抗精神病药及安眠药中毒34例.结果34例重度中毒病人共灌流37次,其中32例痊愈,痊愈率达94.12%,明显高于未灌流病例(62.50%);平均病程7.2d,短于未灌流病例12.5d,并且存活病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后遗症.结论血液灌流技术是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魏青杨;吴会战;岳慧芳;张耀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家族性手足大疱性表皮松懈症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工人.因手足反复起大疱33年于2003年5月21日来皮防中心就诊.患者于15岁时开始双手足反复发生大疱,每于起疱前局部瘙痒明显,搔抓同时或先后出现数个至十几个不等大疱,疱疹多数蚕豆大小,也有小如花生米,大如鸽蛋,水疱不易破溃,从不化脓,数天至十几天后大疱干涸结痂,脱痂后留有浅褐色小斑片.

    作者:段争跃;杨先旭;刘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现代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1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的专业.急诊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高效率、高质量地抢救各种危急重症病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1].

    作者:蓝宝琼;李素娟;陈新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牛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观察

    本院自1997~2000年,应用小牛胸腺肽治疗长期HBsAg、HBeAg均阳性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获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业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和抗体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HFRS)血清中是否存在HFRS病毒中和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的高低.方法用近几年患者病愈后血清中的HFRS病毒,以固定病毒量、稀释血清抗体方法,用小白鼠乳鼠中和实验,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效价.结果HFRS病后和隐性感染人群血清中和抗体滴度(GMT)均较高,其中,家鼠型GMT为422.7、野鼠型GMT为302.6、隐性感染GMT也达157.1.结论中和抗体在血清中存留稳固而持久,是HFRS病后抗体免疫力的标志.

    作者:苑胜永;刘景福;张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围术期失血异常的判断处理与输血的掌握

    围术期失血异常,凭借临床表现特点、失血量和BPC、CT、PT和FIB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常见因素有稀释、消耗性凝血障碍、肝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血友病、麻醉等作用影响.对围术期失血异常的处理有压迫止血、使用止血药、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输血、减浅麻醉、使用电凝电刀等措施.但使用抗纤溶止血药要警惕血栓形成,掌握好使用指标.失血过多要注意发生DIC,使用代血浆要根据BPC和HCT来考虑并注意用量和并发症.围术期输血的指标与原则是提倡自体血回输;对重度失血以上才输异体血.

    作者:朱坚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海口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海口市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以下简称Hp)感染率,探讨社会经济务件等因素对H p流行的影响;H p的感染途径及其致病性,为在儿童期是否作H 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胃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海口市1000名3月~14岁儿童进行HpIgG抗体检测并作分析.结果①海口市儿童Hp平均感染率为25.6%,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递增趋势,13~14岁的儿童感染率为37.4%;②生活环境好的Hp感染率(13.57%)与生活环境差的感染率(33.17%)比较,家庭收入高的Hp感染率(15.20%)与低收入的感染率(38.76%)比较差异均显著;③有胃十二指肠疾病者Hp的感染率高达75.0%.结论①海口市儿童存在较高的Hp感染率,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递增.②环境因素和家庭经济收入与Hp感染率之间存在负相关.③Hp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现象,存在人-人传播的可能性.④并非Hp感染均致病,可能与株间毒力不同有关.

    作者:王梅;饶世立;阮国涛;胡松;徐家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按年龄及干扰因素的暴露情况分组,对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者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狂犬病纯化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6.96%,年龄与酸辣、酒茶、抗菌素等干扰因素对抗体阳转率的作用不明显.结论注射狂犬病纯化疫苗是预防狂犬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龚红明;周益生;唐富珍;莫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双氢青蒿素、防2对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

    目的评价双氢青蒿素及防2对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指导高危人群预防服药.方法在云南省边境的勐腊县、景洪市和孟连县发病率≥8%的村子,随机分成双氢青蒿素(A、B)组、防2(C)组和空白对照(D)组进行预防服药控制疟疾现场研究.结果A组带虫率从服药前的10.40%(54/591)降到药后的6.95%(37/533),下降33.17%;B组下降84.70%;C组下降49.82%;空白对照组带虫发病率较观察前上升68.00%.结论双氢青蒿素每15d顿服6片,连续2月,对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防2对间日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作者:杨品芳;杨恒林;沈恒;逯春明;闻言;李兴亮;李春富;吴超;张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抗TB化疗结局的Logistic回归解释和预测模型

    目的建立解释和预测抗TB化疗结局的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成组资料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P=1/{1+exp[-(a+∑bjXj)]},对277例涂阳TB患者的近期化疗结局与39个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向前逐步选择法进行分析,按α=0.05的水平,拟合回归预测模型,并以回代检验方法考察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终似合的方程为P=1/{1+exp[-(3.4773-0.1499X11-0.7983X23-0.1501X37)]},回代检验的符合率为77.37%.结论利用成组资料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抗TB化疗结局的解释和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作者:林莉萍;胡大林;全俊;夏旭;廖建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万宁市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为总结万宁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后的效果,为证实万宁市实现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万宁市历年脊灰疫情资料及儿童脊灰疫苗免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集儿童末捎血检测脊灰抗体水平,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并对万宁市消灭脊灰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万宁市1990~2000年维持较高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和人群抗体水平;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WHO证实标准;管理与社会动员措施落实;经病原学监测证实,万宁市自1993年起无脊灰野毒株病例发生.结论万宁市通过采取免疫、监测、管理、社会动员等消灭脊灰措施,已连续10年无脊灰病例发生,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本-效益比值为1:28,为海南省消灭脊灰做出了显著贡献.

    作者:朱辉峰;李海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