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口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王梅;饶世立;阮国涛;胡松;徐家正

关键词:Hp, 流行病, 儿童, 感染
摘要:目的了解海口市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以下简称Hp)感染率,探讨社会经济务件等因素对H p流行的影响;H p的感染途径及其致病性,为在儿童期是否作H 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胃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海口市1000名3月~14岁儿童进行HpIgG抗体检测并作分析.结果①海口市儿童Hp平均感染率为25.6%,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递增趋势,13~14岁的儿童感染率为37.4%;②生活环境好的Hp感染率(13.57%)与生活环境差的感染率(33.17%)比较,家庭收入高的Hp感染率(15.20%)与低收入的感染率(38.76%)比较差异均显著;③有胃十二指肠疾病者Hp的感染率高达75.0%.结论①海口市儿童存在较高的Hp感染率,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递增.②环境因素和家庭经济收入与Hp感染率之间存在负相关.③Hp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现象,存在人-人传播的可能性.④并非Hp感染均致病,可能与株间毒力不同有关.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和抗体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HFRS)血清中是否存在HFRS病毒中和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的高低.方法用近几年患者病愈后血清中的HFRS病毒,以固定病毒量、稀释血清抗体方法,用小白鼠乳鼠中和实验,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效价.结果HFRS病后和隐性感染人群血清中和抗体滴度(GMT)均较高,其中,家鼠型GMT为422.7、野鼠型GMT为302.6、隐性感染GMT也达157.1.结论中和抗体在血清中存留稳固而持久,是HFRS病后抗体免疫力的标志.

    作者:苑胜永;刘景福;张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罕见的弥漫性脑囊虫病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反复头疼伴恶心呕吐1月余于2002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诱因出现头疼,无发热抽搐,无皮下结节.

    作者:林锋;吴彪;贾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羊水栓塞成功抢救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26岁,G1P0,于1996年1月24日3:30Am因停经38+3周,阴道流水后突觉寒战、胸闷、气促半小时急诊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紫绀,T 37.3℃,P未触及,R35次/min分,BP未测到,神清但烦躁,心率100次/min,心音弱,律齐,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罗音.产科情况:宫高34cm,腹围89cm,ROA,FHR90次/min,胎头已衔接,胎膜破,有活动性阴道流水,羊水Ⅲ°,粪染,肛查宫口未开,入院印象:①宫内妊振第一胎孕38+3周,②胎膜早破,③羊水栓塞,④过敏性休克,⑤胎儿宫内窘迫.

    作者:王红霞;李淑妮;翁清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快速试纸法检测HBsAg在健康检查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快速试纸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效果.方法用加拿大产的快速试纸和郑州博赛的快速试纸与ELISA法,对510份血样同步进行试验检测HBsAg.结果两种试纸与ELISA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均为99.80%(509/510),灵敏度均为100%(146/146),特异度均为99.73%.结论HBsAg快速试纸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特别适用于学生及各类健康体检和快速筛查.

    作者:林丽燕;陈凯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weet综合征误诊持久性隆起性红斑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颈部、面部、四肢起红斑伴胀痛20余天入院.

    作者:黎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区的日本脑炎(in English)

    日本脑炎仅流行于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区各地.此病由动物偶然传给人体,但不能由人体传给他人.主要媒介为三带喙库蚊.防治方法唯赖疫苗接种人体及猪等.本文简述台湾省及韩国日本脑炎之流行与防治.

    作者:周钦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92例SARS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SARS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SARS患者个案病例数据,对死亡患者的人间、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利用统计学有关知识进行检验,结合COX模型单变量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数据处理应用了SPSS10.0软件.结果从2002年12月29日至2003年5月1日止,共计192例死亡患者,男性患者111例,女性患者81例,年龄范围为5~93岁,包括13种职业.SARS死亡患者中55岁以上人员占47.40%,不同性别各年龄SARS患者死亡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到住院间隔时间,住院到死亡间隔时间是SARS死亡的两个危险因素.结论SARS死亡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发病急、症状重.发病到住院间隔时间、住院到死亡间隔时间越长,死亡的风险越小.

    作者:冯丹;李承毅;范国英;鲍卫华;孙海龙;方立群;周诗国;魏茂提;曹务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现代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1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的专业.急诊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高效率、高质量地抢救各种危急重症病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1].

    作者:蓝宝琼;李素娟;陈新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IL-18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能否在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表达.方法从人胎脑RNA中RT-PCR扩增IL-18基因,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并转染到宫颈癌细胞中,收集细胞转染后24~48h上清,Western-Blotting检测IL18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短暂表达.G418筛选稳定表达IL18基因的单克隆宫颈癌细胞,利用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IL18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研究为三组:1.空白Hela细胞组;2.空载体pcDNA3.1(+)转染Hela细胞组;3.pcDNA3.1(+)-IL18传染Hela细胞组.结果1.成功克隆IL18基因.2.成功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3.短暂表达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pcDNA3.1(+)-IL18组在14.4至20.1KDa之间有一特异性条带(18.3KDa),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任何条带.4.稳定表达检测结果:(1)RT-PCR结果:pcDNA3.1(+)-IL18组扩增到一特异性DNA条带,位于750至1000bp之间,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扩增到任何条带.(2)Western-Blotting结果:pcDNA3.1(+)-IL18组在14.4至20.1KD之间有一特异性条带(18.3KDa),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任何条带.结论1.成功克隆IL18基因并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2.IL18基因成功导入到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并且有表达.

    作者:包珊;杨舒盈;符生苗;姚书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伊曲康唑、采乐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与采乐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伊曲康唑口服与采乐洗剂外洗.对照组55例,单纯用采乐洗剂外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0%,对照组总有效率58.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3.50,P<0.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伊曲康唑与外用采乐洗剂联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作者:李毓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1年粤桂琼滇四省(区)流动人口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总结流动人口疟疾联防管理经验,更好地促进疟疾联防工作.方法将联防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各省的联防市县2001年报表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粤桂琼滇四省(区)联防区疟疾发病人数共14 282例;其中流动人口发病6494例.广东166例,年发病率0.12/万,流动人口发病占143例.广西12例,年发病率0.02/万,均为流动人口发病.海南4668例,年发病率5.91/万,流动人口发病占853例.云南9 438例,年发病率2.34/万,流动人口发病占5 486例.结论广东、广西疟疾疫情平稳,疟疾年发病率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海南和云南疟疾发病率明显回升,应加大力度对流动人口进行疟疾监测,强化防范意识.

    作者:李才旭;陈文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

    为探讨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1999年9月至2001年9月对市区内的孕产妇和在市女幼保健院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及产后家庭访视部分孕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分别进行了基础调查和终末调查.基础调查组末接受健康教育,终末调查组接受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作者:朱冬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按年龄及干扰因素的暴露情况分组,对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者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狂犬病纯化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6.96%,年龄与酸辣、酒茶、抗菌素等干扰因素对抗体阳转率的作用不明显.结论注射狂犬病纯化疫苗是预防狂犬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龚红明;周益生;唐富珍;莫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中国药理学通报》

    作者:《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OPS玻璃化冷冻小鼠MII期卵效果观察

    目的以小鼠为研究模型,探讨MII期卵母细胞冷冻后纺锤体和染色体改变的有效观察方法.研究OPS玻璃化冻存成熟卵的可行性.方法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光学切片和三维图像重建技术,系统研究了OPS玻璃化冷冻对小鼠MII期卵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冷冻组卵复苏后存活率达58%,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正常率分别为46%和52%,与对照组(76%和70%)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5).暴露组卵纺锤体和染色体结构正常率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SCM能够清晰有效地观察冷冻对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影响.应用OPS玻璃化方法能够有效冻存卵母细胞.

    作者:王雁林;朱桂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544例治疗结果分析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好的方法之一,它具有显效快,疗效持久,治愈率可达90%~95%[1],病死率在1%以下等优点.但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我们总结了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外科手术治疗甲亢544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童笔俊;李祝坚;符国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磷酸萘酚喹片对恶性疟和间日疟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方法磷酸萘酚喹总量1000mg(10片)2d分服,首剂服6片,第2d服4片治疗恶性疟,600mg顿服治疗间日疟.结果恶性疟和间日疟分别治疗91例和78例,临床治愈率均为100%;其退热时间各为(33.88±20.30)h和(20.31±9.84)h;疟原虫转阴时间各为(54.67±12.56)h和(44.51±10.15)h.完成28d随访,恶性疟和间日疟各64例和50例均无复燃.结论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副反应轻等特点.鉴于部分病例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缓慢,建议与青蒿素类速效药物联用,取长补短,达到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和延缓抗性产生之目的.

    作者:李兴亮;车立刚;李春富;李崇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30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30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08例胆囊炎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25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52例.结果手术后肺部感染36例,切口裂开12例,电解质紊乱12例,共治愈305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急性胆囊、患者经诊断如无手术禁忌症应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伏广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生长速率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体位方式与体重增长关系,增加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合理规范性增长及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量及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60例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在消化道喂养同等条件下,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头高脚低斜坡位成15~20度角,第二组对为照组采用平卧或侧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注意给予适时的母乳喂养基础上,通过改变患儿体位,可防止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失衡和维持正常体重的增长.

    作者:戴翼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中毒病人34例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病人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血液灌流配合常用药物抢救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重度有机磷中毒和重度抗精神病药及安眠药中毒34例.结果34例重度中毒病人共灌流37次,其中32例痊愈,痊愈率达94.12%,明显高于未灌流病例(62.50%);平均病程7.2d,短于未灌流病例12.5d,并且存活病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后遗症.结论血液灌流技术是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魏青杨;吴会战;岳慧芳;张耀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