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院实习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与个性状况分析

郭敏

关键词:医学院, 实习学生, 心理适应能力, 个性, 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 医学专业学生, 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 咨询服务, 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 社会经济, 调查研究, 抽样调查, 性成熟, 海南省, 状况, 医院, 压力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竟争压力的增大等社会因素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多.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大学陆续开展了多种调查研究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适应即将面临的工作及社会生活.我们对2001年即将结束在海南省各医院实习的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心理适应能力与个性成熟状况的整群抽样调查,报告如下.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口市2000~2001年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海口市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用沉降法,对海口市四类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进行监测,2000年和2001年监测243份和646份,根据相关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6.01%和87.15%,无显著性差异;各类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商场、书店99.13%,文化娱乐97.62%,理发美容96.00%,旅店业81.4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不同档次旅店业监测合格率:星级和非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72.30%,普通旅店和招待所95.3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星级和非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监测合格率明显比普通旅店招待所低,原因可能与经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减少空调新风量,以及星级和非星级带空调宾馆的卫生标准要求较高等因素有关.

    作者:吴明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从随机多肽库中筛选日本血吸虫抗原模拟表位诱导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出能模拟日本血吸虫抗原表位的短肽分子,并测定其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方法分别用正常及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筛选在丝状噬菌体表面表达的随机十二肽库.经三轮亲和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ELISA检测其与日本血吸虫抗血清的反应.用混合噬菌体免疫小鼠并进行攻击感染.结果随机挑取的12个克隆中,感染东方田鼠血清来源的噬菌体有10个克隆为阳性,正常血清来源的噬菌体有7个克隆为阳性.用感染东方田鼠血清筛到的噬菌体免疫小鼠诱导了部分保护作用(22.6%)及较高的肝卵减少率(68.9%).然而,正常东方田鼠血清筛到的噬菌体没有保护效果.结论感染及正常东方田鼠血清筛到的模拟表位具有免疫原性,提示随机肽库技术在日本血吸虫疫苗研制中有其潜在价值.

    作者:欧阳理;王庆林;曾宪芳;周金春;易新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文昌市消灭脊髓灰质炎效果评价

    文昌市自1958年开始报告第1例脊髓灰质炎病例起,至1992年8月发生后1例病例止,共报告发病142例.1964年发病23例,年发病率为6.51/10万,为我市发病的高峰年.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昌市采取了免疫,监测和行政干预等策略展开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6年实行冷链装备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质量和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1989年以后,基础免疫接种率都保持在90%以上。加上22轮的强化免疫,使文昌市适龄儿童都能获得5次以上的免疫接种。通过建立和完善AFP监测系统,文昌市已10年没有脊髓灰质炎本土病例发生,按期实现消灭脊髓质炎目标。

    作者:冯昌业;谢盛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TVP治疗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38min,大尿流率(Qmas)由术前平均3.2ml/s恢复到术后平均13.6ml/s,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平均29.5下降到术后平均9.8.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出血少,手术安全,疗效明确,是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崔维奇;赵红;曾晓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术后患者应用PCA的护理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病人自控镇痛泵(PCA)以其操作简单,能持续稳定镇痛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我院自1999年使用一次性镇痛,完成各类手术124例,镇痛效果基本满意.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孔建芳;陆文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82例海洛因依赖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病例的特点.方法对首次住本中心的82例海洛因依赖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8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5.9±4.5)岁.以个体户或待业人员居多,占74.4%.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60%.97.60%的吸毒史在3年以内,平均(14.32±7.79)月.平均日吸毒量(1.37±0.71)g.吸毒方式:8.54%放在香烟内吸,89.02%烫吸,2.44%静脉注射.主要用丁丙诺啡替代递减法脱瘾,近期疗效较满意,平均住院(8.63±1.69)d.结论出院后短期复吸率高,当务之急是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广泛开展吸毒危害的宣传教育、实行全面综合治理和加强康复机构的建设.

    作者:占达飞;黄进弟;陈川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治疗尖锐湿疣3种方法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多功能电离子术后,比较伐昔洛韦、IL-2和伐昔洛韦联合IL-2 3种疗法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的疗效.方法将C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术后的120例CA患者随机分为3组.伐洛昔韦组(A组)40例,口服伐洛昔韦片300mg,每日2次,连服10d;IL-2组(B组)40例,肌注IL-2 106U,连用10d;伐洛昔韦和IL-2联合组(C组)40例,A和B组疗法连用.治疗后6个月未新发皮疹为痊愈,反之则为复发.结果治疗后6个月未出现皮疹者为痊愈.A组、B组和C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10/40);70%(12/40)和95%(2/40).结论伐昔洛韦与IL-2联用治疗CA患者疗效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国不同地域嗜人按蚊的杂交及多腺染色体观察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省、区的嗜人按蚊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和种间差异.方法采用遗传学杂交技术及多腺染色体制片技术,对我国四川、江苏、广西的嗜人按蚊进行杂交,对杂交子1代的唾液腺染色体进行制片观察.结果四川、江苏、广西的嗜人按蚊可以在蚊笼内自然交配,并可连续传代,不存在生殖隔离.唾液腺染色体制片观察,各种杂交组合产生的子1代,其唾液腺染色体均呈完全联会状态.结论此次实验表明,我国四川、江苏、广西的嗜人按蚊不存在生殖隔离,也无种间差异.

    作者:杨文;康杨;许国君;郁涛;席云华;魏红雨;陈怀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全民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研究

    目的配合全省全民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寻找适合大面积防治人体肠道寄生虫病的方法.方法应用不同的组织方式进行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的地区较未进行地区居民自觉服药驱治率的防治寄生虫病知识提高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民族素质,以小的投入,获得极好的防治寄生虫病的效果.

    作者:赵旭东;李莹;蔺西萌;黄倩;韩庆霞;李辉;王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1例盆腔静脉栓塞的临床治疗

    盆腔静脉栓塞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发生于围产期、剖腹产后及盆腔手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简称HRT)中也有发生,静脉栓塞的形成是凝血与抗凝血、血栓形成及抗血栓形成之间的平衡失调所致.产科妊娠期间,由于血液的流动性和凝固性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同时,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故产妇较易出现血栓形成.各种妊娠与分娩的并发症均可进一步促使血栓栓塞性改变的发生.盆腔静脉栓塞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血症而危及患者生命,栓塞部位和时间与临床的诊断、抗凝及溶栓治疗的效果有一定关系.

    作者:晏桂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文昌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11年来文昌市HIV感染情况分析,掌握ADIS的流行规律 ,为市政府制定AIDS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1~2001年文昌市到泰国探亲人员(在泰居留超过3个月)回程经海口时,由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血检查及在医院留医病人中的疑似AIDS者采血检查.结果 11年来接到报告的HIV共11人,其中后来又去泰国3人,发病并死亡5人,另有3人留居文昌.男性9人,女性2人.其中20~50岁感染者共7人,占总感染人数的63.64%地区分布:7个乡镇有HIV,占乡镇数的28%;感染方式:性传播9人,母婴传播1人,不详1人.结论文昌市HIV传播开始进入增长期,加强对AIDS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者:邢诒介;冯昌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52例高血压病患者均经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并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左室肥厚.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而分组.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15例,LVH 7例,占46.6%;血压昼夜节律正常37例,LVH 8例,占21.6%.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左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血压节律正常组;而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率与(LVH)呈显著负关系.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乳糜尿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山东省班氏丝虫病基本消灭10年、23年后乳糜尿的发病情况.方法于1985年,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4个县190 038人;1998年,随机调查了上述4县中的1个县41 114人.结果第1次调查发现357例乳糜尿,其中110例为现征乳糜尿,247例为非现征乳糜尿.131例(36.69%)在控制前发病,226例(63.31%)在控制后发生.第2次共查出了78例病人,平均发病率为0.19%.仅有4例新发病人,较1985下降了95.87%.24例死于各种原因,累计死亡率为24.74%.结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0年内乳糜尿有增加的趋势,10年后乳糜尿逐渐下降直至停止发生.

    作者:公茂庆;陈敬亭;陈延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临床检验中常见差错及对策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检验的仪器设备更趋向全自动化、微量化,各种试验用试剂也向操作更加简便、快速、性能稳定的方向发展,使实验室做出的检验报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引起的差错及误差.如何在实践工作中把人为因素引起的差错降到低,消灭过失误差,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这就要求检验人员要有科学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熟练地掌握科学检验技能,不断提高证据的科学性.现就将临床检验中常见的差错及应采用的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海南省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评价海南省三家、琼中开展破类疫苗(TT)接种的经济效益,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通过个案调查统计患者的住院、门诊、陪护、丧葬等费用,以及有关人员对家庭、社会应创造的收入和价值,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中投入的经费计算成本-效益.结果在高危地区实施破类突击接种和常规免疫后,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数大幅度下降,年平均下降了81.7%,两市县减少费用和创造价值合计为每年350 974.4元,成本效益比值为1:12.3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结论在育龄妇女中开展TT接种,是老少边穷地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快速、经济、有效的策略.

    作者:王春雷;孙莲英;符振旺;史金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尖锐湿疣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生殖器、肛门及附近皮肤出现乳头状、菜花状或蕈状等疣状赘生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高.其发病率在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居第2位,仅次于淋病[1].治疗上,目前主要采用激光、冷冻、电灼等物理方法或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近年来,采用中医药外治疗法治疗CA的报道颇丰,现将其代表性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林天东;黄显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求医动机及求医知识态度对求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STD患者求医动机及求医知识对其求医行为的影响,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调查数据采用SPSS9.0、EPI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病后多数STD患者能主动就医(97.3%),但就医方式和主动就医的原因各异.STD患者的性病知识十分贫乏,52.7%的患者对性病一无所知,使得部分病人(58.50%)就医时不知道到何处看病.结论增加STD患者对性病知识的了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有利于患者正规求医.

    作者:廖菁;林昭春;马渝根;欧智勇;万绍平;李绍兴;吴学庆;陈琦;潘晓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06例散发性脑炎伴精神障碍病人就诊及治疗

    目的了解住院散发性脑炎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入院就诊及治疗情况,并作进一步研究,以便减少误诊率和提高治愈率.方法前瞻性收集,整理了1990年1月~2001年10月之间在我院住院的散发性脑炎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病史资料,共106例,针对入院就诊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比例高;首诊精神病医院的病例比率偏低;误诊率偏高;治疗有效率91.5%,治疗时间长、充分,疗效也高,预后较好.精神病药物使用频度高的为氯丙嗪.药物副作用的病例占26.5%.结论散发性脑炎伴发精神障碍,首诊精神病医院比率偏低;住院误诊率仍偏高;住院大部分病例并用了抗精神药物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许开宁;陈大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细菌耐药性的趋势与对策

    近20年,细菌耐药性问题在全球均呈日益严重的趋势.尽管新的抗菌药物不断发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病人仍不乏因感染耐药菌株耐药而致命.

    作者:贾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湘北(岳阳)地区中华按蚊纵向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按蚊种类及生态习性与湘北地区疟疾发病关系。方法 通过人、牛房、野外栖息场所及通宵观察所捕的所有雌性按蚊逐个鉴定,结合幼虫形态及单管饲养成蚊产卵作卵型鉴定确定蚊种:观察按蚊季节消长、寿命及叮人频率与疟疾发病的关系。结果 在不同条件环境中捕获的成蚊、幼虫、卵,经鉴定为中华按蚊类群种,仅山区为少量贵阳按蚊,按蚊季节消长、叮人频率与疟疾规律基本相符;中华按蚊人血指数为2.1%,按蚊平均寿命长于间日疟孢子增殖期。结论 中华按蚊是湘北地区目前唯一的间日疟媒介蚊种。

    作者:徐晓初;李业平;姚海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