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42例诊治中的临床分析

阳建平

关键词: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 急性肠梗阻, 急性胆结石, 切除术, 三孔法
摘要:目的:在普通外科诊治中,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胆结石等急腹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过程中腹腔镜的作用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分析活动是从本院选取2009 年12 月至2011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急腹症患者共42 例作为原始病例分析资料,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14 例,急性肠梗阻患者16 例,急性胆结石患者12 例.此次活动按照患者不同的病因,分为三组,分别为:急性阑尾炎患者为A 组,急性肠梗阻患者为B 组,急性胆结石患者C 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术三孔法治疗,对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气腹术进行治疗,对急性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A、B、C 三个组别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得出以下结果:42 例患者中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中、术后临床分析和跟踪观察,认为利用腹腔镜技术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普通开腹时手术治疗相比,具有痛苦小、安全性强、治愈率高的优点,同时未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现象产生.结论:在治疗普通外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可以迅速有效的找到病症的患处,及时将症结取出或切除,达到治疗的效果,可以弥补普通开腹手术的不足,希望能够得到各大医院广泛的应用.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患儿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1 年7 月至2012 年3 月收治的身材矮小患儿112 例,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病例组患儿依从性较好,配合完成试验流程的例数高于进行普通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依从性,提高试验的成功率.

    作者: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钠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 对低分子肝素钠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320 例接受剖宫产产妇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60 例.对照组在围产期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围产期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低于对照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对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王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微核试验中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如何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微核试验中做好质量控制,以获得良好的涂片效果.方法:通过采血、接种、培养、收获等步骤,收集细胞后,将培养基倒入后离心.弃上清液,加入低渗液,混匀,给予预固定.再次离心后固定、制片、染色、镜检.结果:细胞数量足够多,分散均匀,着色良好,核浆分明,透明度好,提高了微核的检出率和阅片效率.结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能提高微核检出率和阅片速度,及时准确地反映辐射损伤情况,为生物剂量估算、放射损伤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洋;周小敏;张琼;刘云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护理研究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围手术期的观察.处理的必要性.方法:对6 例患前均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及严格各项检查,对记录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给予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结果:本组共6 例患者通过上述各项综合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1 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OSAHS 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压氧舱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来广泛,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喜爱.但是,它独特的治疗环境,使初次接触的患者望而却步,他们害怕高压氧舱不安全,影响健康,以及自己的适应程度,因此,只有做好病员的心理护理,才能保证高压氧治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杨忠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试谈医院病案管理工作

    随着医学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医患关系的发展变化,原来的病案管理手段和条件已不适应时代对病案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医疗制度的改革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日益完善,公民个人的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保险进一步健全,病案管理得到重视,以成为医院和医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病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是为医院与社会提供服务,如何做好病案管理工作,利用其资源更广泛地为医院管理、医疗、教学、科研、患者、医疗保险、公检法及社会服务是当前服务的主要趋势.

    作者:赵会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45例产后出血的护理分析

    本文通过对45 例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作者体会到:严密观察病情,做到早发现,及时纠正休克和配合医生抢救是防治产后出血和降低孕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任月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 日1 次,辛伐他丁20mg,1 日1 次,晚睡前口服,低分子肝素4000u,每12 小时1 次皮下注射,应用1 周,治疗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75mg,1 日1 次.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临床症状,改善ST 段压低.结论: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

    作者:黄燕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需要层次理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中的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为主要临床表现,关节的受累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近侧的指间关节常发病,呈梭状肿大,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1).患病时,患者很多需要不能自行满足,需要护士进行帮助与照顾,护理中运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可以满足和识别患者各种不同的需要,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苏秀琴;历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妊娠的护理

    引言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侵犯和破坏机体内T淋巴细胞,进而引起机体发生免疫缺陷的严重的慢性传染病,患病期间机体较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其它疾病,终使患者死亡[1],该病的传播方式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其中性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2],目前艾滋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常见,本文就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患者进行护理,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疗效,现陈述如下.

    作者:华永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技术治疗L5/S1 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6 例单节段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技术,直视下气化切除椎管内压迫脊髓和神经根的变性突出的髓核组织,以达到脊髓和神经根减压和松解.结果:优23 例,良2 例,可1 例.结论:应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李洪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社区家床探讨全科医生的作用

    目的:为探讨全科医生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对徐州市泉山区奎山地段医院在2008 年度家庭病床的工作内容作以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全科医生能为家庭、个人、社区提供独特的、综合的、连续的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结论:全科医生的诞生符合我国国情,更符合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

    作者:邢丽;郭保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9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90 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 例,观察组(硝普钠治疗组)60 例,分析临床数据资料.结果:观察组HR、RR、MAP、PH、SaO2 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巴胺、磷酸肌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王刚;王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的运用优势

    目的 探讨并强调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方法结合本科室已建立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经验,举例说明电子病历在临床中的运用优势.结果电子病历系统的运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以电子病历系统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作者:李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社区孕妇孕产期健康教育的运用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及医疗制度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对健康高层次、高质量和全方位的需求,从而对医疗保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社会效益回报的工作,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方面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非常适合我国国情[1]..孕产期健康教育是帮助孕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有关孕产期母亲及胎儿健康的知识,了解妊娠分娩过程中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培养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习惯,增加其自觉、主动接受保健的意识,从而预防、减少甚至消除有害因素对母婴的伤害,以达到母婴健康的目的[2].

    作者:李红梅;郭爱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孕期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减少妊娠纹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期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减少妊娠纹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初次怀孕的孕妇(孕1-3 个月)120 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另加一项针对减少妊娠纹方面的健康指导,分娩后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纹的多少.结果观察组产生的妊娠纹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期针对减少妊娠纹方面进行健康指导能有效地减少妊娠纹的产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泌尿系统结核患者36例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泌尿系统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 年4 月至2010 年4 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结核患者36 例,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18 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8 例采取内科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8 例中,成功治愈16 例,2 例仍存在尿频、尿痛继续治疗.对照组成功治愈12 例,其他病情均存在反复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俊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如何提高妇产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学是一门历史久远的学科,自人类诞生之初,在面对各种瘟疫疾病时,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对受伤人员进行适当的生理护理,成为人类谋求生存的一种必须手段,可以说,护理学是一门从实践中诞生的科学.而作为护理学重要分支之一的妇产护理学由于肩负着繁衍生息、孕育生命的特殊使命,很多时候都直接影响着母子两个人的生命安全,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科学、高质量、有预见性的妇产护理工作可以让母子平安,一家人畅想天伦之乐;无经验、违反操作要求的妇产护理工作会直接导致让患者面临生命危险.因此,提高妇产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是当前医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敖及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婴儿辅食添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婴儿辅食添加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添加辅食存在问题的调查问卷,采取系统健康的教育方法.结果干预组存在问题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添加辅食三个阶段的不及时率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婴幼儿体格发育,减少营养不良发生.

    作者:卓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134例的手术配合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手术的配合要求,以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子宫全切除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 年10月~2011 年12 月我院入院治疗的需要进行子宫全切除的134 例患者进行了研究,采用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LAVH)以及腹腔镜子宫全切除(TLH)两种方法,以同期进行经腹子宫全切除(TAH)手术的97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重点考察了手术前与手术中的配合,以及不同手术方式对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在手术时间比较中,LAVH 以及TLH 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血量明显高于LAVH 组以及TLH 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中,TLH 组与LAVH 组基本相当,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的方式进行子宫全切除,出血量更少,对于患者更安全,并且术后恢复迅速,临床中要注意细致合理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准备以及术中配合等,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临床上要给予额外的关注.

    作者:郭丽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