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霞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心理也不断变化.病人就诊的目的:与以前相比明显不同,需求更加广泛.病人不仅要求医生提供生理健康方面的建议,还需要医护人员解答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躯体治疗和心理护理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因此,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种、不同文化程度的门诊病人心理特点,适时、主动、准确地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主动学习心理护理方面的知识,掌握心理护理的技能.以创造融洽的就诊氛围,拉近医患、护患之间的距离,为病人尽早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王传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含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所致静脉炎预防措施与护理方.方法:对我科2010年5月~2012年05月的108例应用含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按自行设计的护理方案实施化疗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并进行分析.结果:恰当的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含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结论:对病人全身及局部静脉的正确评估,化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渗漏并及时处理,预防和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痛苦,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彭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冠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方法,但因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且检查设备价格昂贵,对医务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在我国基层医院尚不能普遍开展.运动平板试验在无创性检查中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较大,具有方便、简洁、易普及的特点,适用于对冠心病患者的初步筛选.本文旨在通过运动平板试验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力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2例动力性肠梗阻患者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及护理案例.结果:22例中有20例7~10天腹胀完全缓解,肠鸣音正常,肛门排气排便,临床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动力性肠梗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复合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术300 例,年龄23~32岁,随机分为单纯腰麻组(A组)150例,实验组(B组)150例.均未用术前药,入室后监测BP、ECG及SPO2,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取L2~3 间隙硬外穿刺,头侧置管3cm,给实验量2%盐酸利多卡因3~5ml,观察5min,若患者无腰麻的异常表现,推注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7~10ml,B组在术者铺无菌巾时,经静脉缓慢推注高乌甲素0.1mg/kg,约5 min后针刺皮肤无痛感手术开始.A组阻滞完善后手术.结果:注射局麻药到切皮时间(等待时间)、麻醉镇痛优良率,B组明显优于A组( P <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腰麻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可大大缩短等待时间,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姜珍华;邓金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静脉血是获得检验数据的重要标本.但由于多种原因,小儿静脉血采集的成功率总是较成人低.为了减少患儿的痛苦,同时又能获得合格的血标本,我院门诊抽血室将小儿静脉采血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一些相关对策.
作者:贾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肺部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法进行手术麻醉,回顾分析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结果:所有80例患者中,成功76例,麻醉成功率为95%,手术过程均顺利完成,且患者肺部通气量、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临床指标均正常.讨论:双腔支气管插管技术应用于肺部手术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成功率,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廖政略;刘海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3年4月到2010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妊娠伴急性胰腺炎患者两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来探讨治疗体会.结果:两例患者通过手术结束分娩,腹腔内止血、降温、胃肠减压、腹腔引流等方式治疗后,母婴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提高妊娠伴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关键,应该得到普遍重视.
作者:江翠兰;莫美英;何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安置胃管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86例患者安置胃管的护理,并对此进行总结.结果:使用牙垫辅助安置胃管能有效提高安置胃管的成功率.结论:使用牙垫辅助安置胃管的这种新方法,避免了反复置管,引起患者鼻粘膜、食管粘膜的损伤,减轻病员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敏英;蒋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小儿胃食管反流是一种上消化道疾病,本文通过对胃食管反流并伴有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入院观察、检测、诊断,对胃食管反流的原因、病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分析活动是从本院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胃食管反流并伴有慢性咳嗽的患儿的原始病例信息作为对比分析资料,共计32例.我院对这32例患儿进行入院观察和身体检测,主要身体反应有呕吐、反胃、胃烧热、胸部发痛、吞咽困难,此外32例患儿均患有慢性咳嗽症状.通过对患儿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和食管内镜检测,对患儿的胃食管反流病症进行确诊并对其病情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本次研究活动将32例胃食管反流伴有慢性咳嗽的患儿根据的病理原因和程度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A组患者16例,采用雷贝拉唑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16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60日后,通过临床症状比对、内胃镜检查比对得出,A组患儿16例,胃食管反流及慢性咳嗽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14例,2例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显效率87.5%.B组患儿16例,胃食管反流及慢性咳嗽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11例,5例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显效率6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及伴有慢性咳嗽的过程中,雷贝拉唑与奥美拉挫相比更能够有效的治愈或缓解小儿胃食管反流的病症,再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对伴有慢性咳嗽症状的胃食管反流患儿具有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治疗中得到推广.
作者:吴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RGZ处理Hela细胞后的增殖活性并绘制生长抑制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wstern检测Hela细胞Survivin和L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RGZ能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ela的增殖(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以RGZ处理Hela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上升 (P<0.01).western检测发现Hela细胞Survivin和Liv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 (P<0.01).结论:RGZ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并诱导凋亡,其作用机制与下调Survivin和Livin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卢亚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为67.24±22.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7±14.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伟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糖尿病足的患者依据患者足部病变特点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总有效率93.59%.结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及护理,疗效显著,值的推广.
作者:周武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择期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影响该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的因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观察组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大限度地控制手术室护理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1 医院药学服务的概念1988年 ,Hepler对药学服务提出了初步的概念,认为药学服务的核心思想是药师通过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改善病人的治疗愈后,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国内学者较认同的概念是,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含医务人员、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包括药物选择、药物使用知识和信息),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改善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
作者:杨丙华;吴继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的总结分析,提出应对措施,达到降低新生儿护理风险,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任红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入住ICU内预计机械通气超过72小时的64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在一周内VAP的发生率,气囊上滞留物、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结果: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1周内VAP发生经低于对照组,P<0.5,两组差异显著,1周后两组VAP发病率无差异,P>0.5;两组患者的VAP下呼吸道分泌物的到病菌分布均以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结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降低1周内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
作者:张岩鹏;龙训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2 月年就诊于我院门诊的20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仅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0.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一直都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改革的内容、改革成果探讨等发面详细阐述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王卿;梁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应用薇普网片无张力修补术对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患有腹股沟疝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疝修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薇普网片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消失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由于术式原因导致的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应用薇普网片无张力修补术对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祁义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