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春亥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三例分别为情绪暴躁、心情抑郁和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情志护理.结果:患者情绪稳定,心情开朗很快康复出院.结论:在护理工作与疾病治疗中应加强情志护理.
作者:袁新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治疗后显效41例(89.1%),有效3例(6.5%),无效2例(4.3%),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例出现轻度腹胀,2例出现头晕,坚持治疗症状自行缓解.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起到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的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可接受性高,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清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并提高该项疾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以2009年10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100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特点以及诊断过程等进行了较为全面与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心律失常的患者主要是以窦性心律失常为主,异位心律失常次之,而导致小儿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中,非心源性心律失常多于心源性心律失常,而属于非心源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感染性疾病的因素占据首位.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本组100例患者痊愈的为89例,好转的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和类型很多,找对病因、对症治疗是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付茂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腋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脱出、保留时间情况.结果:两组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管脱出、保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留置针为早产儿进行输液时方法简单、安全,可在新生儿科广泛使用.
作者:易敏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分析侨校来自大陆的内招生和海外华侨,港澳台,外国外招生学习临床基础课程诊断学和内科学的学习特点,探讨和研究教学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杨晶;张明亚;刘璠娜;黄思敏;冯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抵抗素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干部病房老年科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的资料:(1)检测其血清抵抗素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2)分析不同血清抵抗素水平的COPD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的比例)、呼吸困难评分和人均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COPD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1);抵抗素高水平组(≧2.0 μg/L)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低水平组(< 2.0 μg/L);呼吸困难指数评分(P < 0.01)和人均年急性发作次数(P < 0.05)均低于低水平组.结论:血清抵抗素水平可影响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可用于预测预后情况.
作者:徐丁;刘海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多发病,目前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常用的手术方法为脑室-腹腔分流术.本文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48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例.
作者:董继烈;廖立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成立防跌倒质量行动小组,尝试应用跌倒安全路径,质量小组定期评估、检查防跌倒对策实施情况.结果:通过对高龄及跌倒高危人群的护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确保病人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凤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小儿惊厥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 年8月至2011 年9 月收治的80例小儿惊厥患者的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0例惊厥小儿发病原因为高热36 例(45%),癫痫20 例(25%),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19 例(23.75%),低血钙5 例(6.25%).综合治疗后74例治愈,5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小儿惊厥作为儿科急诊,应迅速进行控制治疗,减少疾病对小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胡擎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的总结分析,提出应对措施,达到降低新生儿护理风险,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任红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78例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的临床护理,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非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2.1±1.6)d,1例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症;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7.3±3.6)d,无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症.讨论: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对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迅速缓解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美英;陈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温馨产房人性化陪伴分娩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产房收治的1650例孕产妇中的128例临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选择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5例给予温馨产房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对照组给予43例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平均(313.1±10.4)min,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平均(397.8±18.6)min,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平均(187.3±5.02)ml,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平均(241.6±12.8)ml,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5例产妇成功分娩新生儿86例(其中1例为双胞胎),85例新生儿1分钟 Apgar评分平均(10.2±0.7)分;对照组43例产妇成功分娩新生儿43例,43例新生儿1分钟 Apgar评分平均(8.5±0.4)分.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产妇实施温馨产房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可显著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降低宫剖产率及妊娠并发症,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大化确保母婴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尚冰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尿道下裂是小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泌尿系畸形,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妊娠期间应用雌激素与孕激素可增加尿道下裂的发病率,新出生男婴中发病比例为1:125~250.手术的适宜年龄是1岁半以后,迟不宜等待到入学后才行矫治,以免影响患儿性心理的正常发育.自2010--2011年我院共诊治尿道下裂180例,改变传统的手术方式,在全麻下行Ⅰ型、Ⅱ型尿道下裂矫治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中Caspase-3的变化,探讨其变化对血管瘤病程演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在45例血管瘤(增生期30例,消退期15例)和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aspase-3主要表达在血管瘤内皮细胞胞核中,在血管瘤增生期、消退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15/30)和80%(12/15),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其表达在血管瘤的增生期、消退期及正常组织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spase-3可能在血管瘤消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靶向处理该途径有望为血管瘤和各种血管形成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王胜春;宋俐;葛清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上以小腿发病率偏高,致伤原因大都为局部组织受到严重创伤或挤压所致.如处理不及时会产生肌肉和神经缺血、坏死甚至截除肢体.本文通过对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的的处置,来减少患者发生伤残的机会,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作者:费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应用米非司酮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剂量为25mg/d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剂量为12.5mg/d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子宫肌瘤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改善幅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剂量为12.5mg/d的米非司酮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不因剂量减少而受影响,且安全性高,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江翠兰;张秀红;何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入住ICU内预计机械通气超过72小时的64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在一周内VAP的发生率,气囊上滞留物、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结果: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1周内VAP发生经低于对照组,P<0.5,两组差异显著,1周后两组VAP发病率无差异,P>0.5;两组患者的VAP下呼吸道分泌物的到病菌分布均以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结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降低1周内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
作者:张岩鹏;龙训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健康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效果,探讨正确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根据回顾我院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将四十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研究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及健康护理处理,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做出科学的健康教育,以此来改善患者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第二组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没有接受过急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把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第一组接受了心肌梗死健康护理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复发情况要远远好于第二组患者;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能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韩利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获得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与关注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近几年医疗方面的护理纠纷时有发生,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开始意识到加强对自身权益维护的重要性,同时对相关医院职员也有了一定的高要求.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妇产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分对其防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作者:王道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妊娠合并外阴阴道炎的护理方法及相关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外阴阴道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愈62例,占91.17%,有效6例,占8.8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没有出现致畸现象.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妊娠合并外阴炎患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叶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