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和尿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冯智杰;曾运红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NT-proBNP, 尿酸, 冠脉造影, 冠脉病变程度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急性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因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现已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疾病负担.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末端脑钠肽原和尿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疾病预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且两者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两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特点及血液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特点及血液指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14年3月至2018年4月住院期间死亡的133例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肿瘤患者死亡时间有一定规律,在卯时死亡风险较高,申时死亡风险相对较低.(2)临终症状表现,有26.3%的肿瘤患者神志不清;在神志清楚的患者中,疼痛症状发生率较高,达61.2%,其次为疲乏(57.1%)、胸闷气喘或呼吸困难(53.1%)等.(3)在死亡患者中统计发现,有39.1%的肿瘤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6.9%的肿瘤患者有糖尿病史.(4)晚期肿瘤患者死亡时仍有36.8%的患者家属要求积极抢救,且晚期肿瘤患者发生猝死风险达10.5%.(5)晚期肿瘤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比率、血钾、血钠、血氯、血钙、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尿素均显著异常于正常人群,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症患者临终阶段表现及血液学检查均有一定特点,加强对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特点的认识,有利于提升临终关怀的水平,改善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涛;蒋宗惠;王维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TRPV1激动剂辣椒素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激动剂辣椒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30只按双盲法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损伤组(IR组)和辣椒素预处理组(CPS组),每组10只.采用夹闭左、中叶肝蒂建立70%大鼠IR模型,术前给予药物治疗.再灌注2 h后,取静脉血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取肝脏组织利用TUNEL法检测缺血肝脏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磷酸化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p-TRPV1)、B淋巴细胞瘤-2(BCL-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并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损伤.结果 IR组大鼠血清中AST、ALT和LDH表达水平分别为(158.14±21.15)U/L、(327.78±36.43)U/L和(577.94±68.31)U/L,明显高于CPS组的(66.19±6.58)U/L、(155.36±15.81)U/L和(254.76±38.6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大鼠的损伤评分为(3.50±0.50)分,明显高于CPS组的(1.50±0.20)分;AI为(80.00±15.00)个,明显多于CPS组的(35.00±7.0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大鼠的肝组织中p-TRPV1、BCL-2和Caspase-3灰度比值分别为0.35±0.09、0.14±0.04和0.27±0.05,明显低于CPS组的0.57±0.12、0.48±0.06和0.56±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R组大鼠的肝组织Bax和p-ERK灰度比值分别为0.42±0.09和1.34±0.27,明显高于CPS组的0.15±0.06和0.85±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大鼠的肝组织TRPV1和ERK灰度比值分别为0.69±0.20和1.27±0.20,CPS组大鼠的肝组织TRPV1和ERK灰度比值分别为0.76±0.21和1.16±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PV1激动剂辣椒素具有良好的抗IR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李飞;王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和尿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急性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因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现已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疾病负担.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末端脑钠肽原和尿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疾病预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且两者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两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冯智杰;曾运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新型拐弯喉镜的临床试应用及其声门显露分类

    目的 探讨新型拐弯喉镜声门显露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气道分类新标准.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深圳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47例,年龄32~76岁.术前均行颈椎侧位X线检查,测量影像学参数,包括颈椎曲率指数、C2~C7矢状垂直轴、会厌与椎体前缘夹角.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后,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3种不同角度的新型拐弯喉镜声门显露,A组为拐弯喉镜I型,小角度;B组为拐弯喉镜Ⅱ型,中角度;C组为拐弯喉镜Ⅲ型,大角度.比较三组间影像学资料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的颈椎曲率指数为(9.8±0.8),C2~C7矢状垂直轴为(62.3±16.7)mm,会厌与椎体前缘夹角为(43.3±4.6)°,与A组的(9.8±0.8)、(79.0±19.3)mm、(60.7±7.9)°及C组的(6.1±0.7)、(44.2±18.9)mm、(40.6±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颈椎影像学特点,选择使用合适角度的新型拐弯喉镜片,可达到充分声门显露目的,并可以据此将气道分为不同类型,作为新的气道分类标准.

    作者:杨雄眺;段军杰;杨军良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PTH联合LFPEF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甲状旁腺激素(PTH)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LEPEF)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后髋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骨一科接受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于PFNA术后采用PTH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联合LFPEF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术前、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8周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疼痛程度,并于术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量化评价,统计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同时在术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术侧股骨颈、股骨大粗隆以及Ward三角区骨密度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8周后的VAS评分分别为(6.12±0.45)分、(5.45±0.41)分、(4.04±0.38)分、(1.13±0.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6±0.63)分、(6.03±0.56)分、(4.71±0.43)分、(1.48±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71.18±7.18)分、(82.49±8.71)分、(88.03±9.1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9±6.33)分、(74.55±6.56)分、(82.14±7.04)分,其骨折愈合时间为(11.19±0.54)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86±0.7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股骨颈、股骨大粗隆以及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股骨颈、股骨大粗隆以及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水平分别为(0.98±0.17)g/cm2、(0.87±0.15)g/cm2、(0.84±0.14)g/c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5±0.13)g/cm2、(0.76±0.11)g/cm2、(0.77±0.09)g/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术后采用PTH联合LFPEF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在有效提高骨密度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使骨量流失、骨质疏松状况得以有效改善和纠正.

    作者:林伟龙;李平生;龚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腹针联合解结速刺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解结速刺法对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患者的性激素及临床证候的影响并评价疗效.方法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门诊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解结速刺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腹针治疗,两组患者均为月经干净后,1个月为一个周期,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变化、证候积分变化并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分别为(7.07±2.06)IU/L、(8.18±2.03)IU/L、(35.21±3.59)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8±2.26)IU/L、(10.25±2.76)IU/L、(32.03±4.24)μg/L,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ROG)分别为(112.84±28.21)pmol/L、(0.36±0.10)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55±23.72)pmol/L、(0.31±0.0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证候积分为(4.94±1.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4±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联合解结速刺针法能有效改善月经不调患者的激素水平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美婷;聂斌;陈璐;聂钊源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乳酸清除率联合BNP水平监测指导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救治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乳酸清除率联合脑钠肽(BNP)在指导急性重度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重度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以临床症状缓解、BNP<250 pg/mL或较入院时下降>30%和血清乳酸<2 mmol/L为目标进行指导治疗,达到目标或大耐受剂量后完成早期救治.对照组患者只监测BNP,当BNP<250 pg/mL或较入院时下降>30%、临床症状缓解完成早期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平均入住ICU时间、30 d病死率及再入院率、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30 d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5%和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入住ICU时间分别为(12.72±3.25)h和(6.28±2.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32±4.17)h和(9.24±3.19)d,治疗后的LVEF为(48.26±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54±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清除率联合BNP指导急性重度心衰患者的救治较单独BNP检测更安全、可靠、准确,可以为急性重度心衰患者的救治提供初步依据.

    作者:杨思敏;陈盈;方敏;陈杏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老年痴呆患者谵妄的研究现状及护理进展

    老年痴呆患者发生谵妄的情况下严重降低了其生活质量,患者无法回归正常的社交状态,社会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应用非药理学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谵妄的发生,从而减少谵妄对家庭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本综述总结国内外老年痴呆患者谵妄研究的相关进展和护理经验,包括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谵妄的后果、谵妄的评估以及谵妄的护理对策,认为医护人员应对老年痴呆患者出现谵妄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时检测、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温成成;秦家碧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常规予等待自愈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应用rhEGF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4±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9±4.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可以有效促进鼓膜愈合,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卓勇智;黄小英;王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估糖皮质激素(GCs)联合环磷酰胺(CP)治疗百草枯(PQ)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开始截止2018年8月13日发表的有关对比GCs联合CP治疗PQ中毒患者与常规治疗(未使用GCs)或单用GCs治疗之间的研究.对随机对照试验(RCT)与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分别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及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分析处理.评价结局指标包括:住院期间总体死亡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低氧血症及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文献12篇,其中RCT文献5篇,Non-RCT文献7篇,共纳入研究对象2316例,其中观察组837例、对照组1479例.通过Meta分析,发现GCs联合CP治疗组(观察组)死亡率(56.9%)低于对照组(72.3%)(RR=0.71,95%CI:0.59~0.86,P=0.0003);两组住院期间总体的ARF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2,95%CI:0.76~1.11,P=0.36);观察组住院期间总体的低氧血症发生率(46.8%)低于对照组(60.4%)(RR=0.78,95%CI:0.62~0.98,P=0.03);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RR=12.64,95%CI:2.65~60.25,P=0.001).结论 相较不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而言,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百草枯中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中毒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但亦可降低其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因而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且安全性较强.

    作者:廖富团;廖雪丽;寇卜今;朱妮;周满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对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效能

    目的 探索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对尿路感染(UTI)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就诊、符合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且清洁中段尿培养为阳性的尿路感染者189例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无泌尿系或其他部位感染的健康体检者149例为对照组.上述的研究对象入组后,在首诊时收集血样检测PCT、CRP和WBC的含量.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PCT、CRP和WBC的含量分别为(19.36±34.69)ng/mL、(10.04±5.11)mg/L、(29.24±43.24)×109/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9±1.81)ng/mL、(7.58±3.45)mg/L、(5.49±0.50)×109/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大诊断效能的截断值为0.5 ng/mL(灵敏度:97.89%,特异度:95.30%);对三个指标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PCT、CRP和WBC的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930、0.789、0.657,PCT的曲线下面积大.PCT、CRP和WBC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89、95.30和86.24、85.23和68.25、69.13,PCT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三者中高.结论 PCT是一种预测UTI有效的生物学指标,对临床医生首次诊断UTI及实施医疗策略有较大帮助.

    作者:马华兰;黄中秀;王永红;汪升学;闫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不同置管长度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不同置管长度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嘉定区中心医院麻醉科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初次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A组术后在超声引导下沿股神经置入导管2 cm,B组置管10 cm,A组、B组通过导管给予0.5%盐酸利多卡因20 mL后,连接镇痛泵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用于术后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C组不行股神经置管,术后用0.01%的舒芬太尼行传统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记录A组和B组置管侧下肢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置管操作时间;观察和记录三组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静息状态与功能锻炼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记录各组发生恶心、呕吐、嗜睡等并发症的例数,48 h内需要静脉追加止痛药的例数以及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操作时间为(3.56±1.46)min,明显短于B组的(8.35±2.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观察时点A组与B组患者静息状态、功能锻练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的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3%、23%、15%,均明显高于A组的10%、5%、0与B组的1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补救用镇痛药27例,明显高于A组的17例和B组的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在各时间段的给补救镇痛药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率A组为94.4%,B组为90.6%,均明显高于C组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沿股神经置入导管2 cm和10 cm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行CFNB镇痛均能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比PCIA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置管2 cm还具有操作简便、置管时间较少的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祝义军;殷勇;贺广宝;鲍杨;张瑛;倪红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5—2017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5年9月15日、2016年8月25日、2017年9月21日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将现患率与同年日常监测医院感染率进行横向对比和趋势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89%、4.20%、2.70%,3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7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均高于同年日常监测医院感染率(1.81%、1.60%、1.5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居前5位的科室分别为ICU(28.33%)、神外科(24.32%)、肾内科(14.88%)、肿瘤科(7.69%)、血液科(6.45%);前3位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血液和泌尿道;3年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9.26%、44.03%、34.94%,以治疗为目的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64.33%、69.13%、63.92%;共检出病原菌91株,以G-菌为主(59株,占64.84%).结论 近3年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院感高发科室和重点部位的监测与防控,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减少日常监测的漏报.

    作者:郝敏;徐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经空肠减压-肠内营养在合并肺功能不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合并呼吸道疾病的胃癌患者术中吻合口减压及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8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收治的12例合并呼吸道疾病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经空肠造口逆行放置胃管于空肠食管吻合口处,顺行放置营养管达空肠下20 cm远处,行吻合口减压及肠内营养,观察其围手术期食管空肠吻合口愈合情况和恢复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吻合口瘘,无死亡,恢复良好.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经空肠减压-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功能不全患者.

    作者:韩建平;朱建华;杨小进;朱洵;宋小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创面愈合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联合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创面愈合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4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APG联合负压引流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变化、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 hPG、HOMA-IR、HbAlc水平分别为(8.53±1.06)mmol/L、(9.31±1.03)mmol/L、(0.51±0.23)、(6.53±0.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6±3.13)mmol/L、(14.52±3.12)mmol/L、(1.20±0.25)、(8.87±1.96)%,TC水平为(5.24±1.0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9±1.0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36.42±3.41)d、(41.95±3.27)d、(4593.62±453.73)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8±3.52)d、(56.37±3.96)d、(5785.76±547.8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略高于观察组的4.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G联合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其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改善血糖水平,创面愈合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付鹏;苗婷;营在道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海南省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的不同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及其地区差异性,为预防变应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7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4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皮肤点刺试验采用ALK公司提供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诊断盒,变应原种类包括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狗毛、猫毛、德国、小蠊、细链、格孢霉、艾蒿、豚草、桦树、树花粉,分析各变应原的阳性率及海南省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结果 400例变应原检测患者中,阳性314例,阳性率为78.5%;热带螨阳性率高,为69.8%,其次是屋尘螨和粉尘螨,阳性率分别为64.8%、52.5%.德国小蠊、狗毛和猫毛的阳性率也较高,分别为36.8%、21.8%和20.8%;陵水地区的粉尘螨、热带螨和德国小蠊阳性率高,分别为72.2%、83.3%和50.0%.文昌地区的屋尘螨、狗毛和猫毛阳性率高,分别为80.0%、33.3%和46.7%.结论 在海南地区螨虫是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其中热带螨致敏率高.陵水地区的粉尘螨、热带螨和德国小蠊阳性率高,文昌地区的屋尘螨、狗毛和猫毛阳性率高.

    作者:黄秋菊;林霞;魏欣;郑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女性痛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女性痛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痛经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时间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痛经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和痛经程度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对痛经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对痛经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痛经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改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痛经程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痛经程度较干预前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痛经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可帮助痛经患者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所学有效地控制痛经引起的不适,以及对工作、学习的影响,达到促进女性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岑晓燕;邹穗怡;王满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胸水一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持续性显著升高,广泛浸润组织,导致器官损伤和(或)功能障碍的异质性疾病.该病临床表现缺乏非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现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胸水患者,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李倩;骆文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入肝血流阻断与不阻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入肝血流阻断与不阻断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围手术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5例接受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局限于半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者19例为A组,半肝血流阻断者10例为B组,不阻断入肝血流者16例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损伤水平[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等.结果 B组与C组比较,其术中失血量[(795.0±463.4)mL vs(343.8±361.3)mL]明显增多,而A组、B组较C组手术时间[(230.5±52.7)min vs(241.5±64.1)min vs(190.6±52.6)min]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天,A组、B组和C组的Alb[(33.8±3.7)g/L vs(32.6±4.1)g/L vs(36.8±3.1)g/L]水平比较,A组、B组均明显低于C组,而Tbil[(28.1±10.2)μmol/L vs(28.6±12.8)μmol/L vs(17.2±6.7)μmol/L]、AST[(454.1±256.7)U/L vs(421.4±265.3)U/L vs(229.5±152.1)U/L]水平比较,A组、B组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天,A组和C组的Tbil[(28.3±13.8)μmol/L vs(19.7±8.2)μmol/L]、ALT[(278.7±198.8)U/L vs(145.0±98.6)U/L]、AST[(196.7±135.2)U/L vs(89.2±83.2)U/L]、PT[(15.9±1.4)s vs(14.6±1.1)s]水平比较,A组明显高于C组,而B组的Alb为(31.5±3.5)g/L,明显低于C组的(34.7±3.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7天,A组和C组的AST[(57.7±16.4)U/L vs(39.6±15.8)U/L]、PT[(14.9±0.9)s vs(14.2±0.6)s]水平比较,A组明显高于C组,而B组和C组的Alb[(29.6±10.4)g/L vs(35.5±3.5)g/L]水平比较,B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4.9±0.9)d,明显长于C组的(12.2±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血流阻断组比较,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癌切除术同样安全可行,且更明显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和改善术后肝功能损伤的恢复情况.

    作者:江宗泽;庞飞;蒋成龙;龚建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1],NK/T细胞淋巴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少见类型,占NHL的5%~15%[2].

    作者:李丹;郑洁蓉;廖凯权;玉斌;曾慧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