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皮性卵巢癌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吕晓兰;康媛媛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 糖类抗原125,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榆林市第一医院和靖边县人民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7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妇女7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是否绝经、腹腔积液、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根据不同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20)和存活组(n=52),比较两组术前血清CA125水平.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为(144.5±43.4)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5.4)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癌者、有腹腔积液者、临床病理分期(Ⅲ+Ⅳ)者的术前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浆液性癌者、无腹腔积液者及临床病理分期(Ⅰ+Ⅱ)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为(179.5±49.4)U/m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26.4±31.2)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在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管理对哮喘儿童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评估规范化管理对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简称舌下脱敏)过敏性哮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南沙门诊就诊并接受舌下脱敏治疗的240例尘螨致敏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14岁,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仅由门诊医师和分诊护士在首诊时按照药物说明书给予用药指导,干预组则进行患者教育,建立患者档案,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给予指导.随访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脱落原因,以及人均累积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为期1年.结果 干预组患儿1年舌下脱敏治疗的依从性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脱落原因有多种,但仅在病情好转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的人均累积哮喘急性发作为(1.82±1.0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1.0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邢琼波;陈实;李惠芳;陈冰;陈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对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对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脾虚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H、PRL、T、TC、TG及HOMA-IR分别为(8.64±1.13)U/L、(15.38±2.78)pmol/L、(1.93±0.52)nmol/L、(4.89±1.57)mmol/L、(1.51±0.53)mmol/L、(2.23±0.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4±1.24)U/L、(17.47±2.64)pmol/L、(2.30±0.59)nmol/L、(5.49±1.64)mmol/L、(1.79±0.65)mmol/L、(2.83±0.58),E2为(59.16±4.75)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2±4.38)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治疗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伊莎;刘丹;詹惠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肠内排列术与开腹黏连松解术对广泛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及IL-4、TNF-α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小肠内排列术与开腹黏连松解术对广泛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及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南开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治疗的广泛黏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黏连松解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小肠内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管损伤、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清IL-4与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5.2±2.0)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8.3±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NF-α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肠瘘、再次肠梗阻的发生率分别为2.33%、0、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8%、11.03%、2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完全肠梗阻症状发生率为0(0/43),对照组不完全肠梗阻症状发生率为4.65%(2/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黏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彤彤;解基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以感染科1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16年10月前感染科实行常规的培训模式,此后实行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分别于培训干预开始前及干预后6个月进行考核,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考评及满意度测评.结果 培训干预后,感染科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63±10.17)分、(94.33±8.46)分、(93.24±8.14)分、(97.54±7.24)分,均较干预前的(81.35±8.49)分、(84.72±7.38)分、(85.75±7.29)分、(92.36±6.58)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

    作者:李香萍;甘琼萍;刘芳宁;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 与单用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与单用前列安栓两种方法对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数据库,筛选出关于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与单用前列安栓两种方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所有对比性研究,并通过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6篇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显示:与单用前列安栓相比,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提高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治愈率(RR=1.58,95%CI:1.29~1.94,P<0.00001)、总有效率(RR=1.29,95%CI:1.20~1.39,P<0.00001)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评分)(MD=-4.81,95%CI:-5.07~-4.55,P<0.00001).结论 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较单纯使用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效果更佳,可推荐其作为临床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有效选择.

    作者:刘华伟;段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 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286例剖宫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术中分别进行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和常规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止血效果、子宫体双侧动脉阻抗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73±3.28)min,术中出血量为(927.43±115.92)mL,即刻止血131例(91.6%),有效止血7例(4.9%),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0.92±5.72)min,术中出血量为(1120.85±207.45)mL,即刻止血88例(61.5%),有效止血15例(10.5%),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止血效果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子宫动脉的RI、S/D分别为(0.79±0.01)、(10.74±2.93),右子宫动脉的RI、S/D分别为(0.78±0.02)、(11.43±2.85);对照组左子宫动脉的RI、S/D分别为(0.77±0.02)、(11.25±3.14),右子宫动脉的RI、S/D分别为(0.79±0.01)、(11.17±3.06).两组患者的子宫体双侧动脉RI、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能够有效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其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云云;何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头颈部鳞癌的基因模块化分析及潜在抗癌药物筛选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模块化分析方法,筛选头颈部鳞癌中的功能性基因模块,为头颈部鳞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获取GEO数据库中头颈部鳞癌的全基因组数据(GSE6631)后,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头颈部鳞癌中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头颈部鳞癌中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然后,利用Cytoscape软件的MCODE插件筛选头颈部鳞癌中的基因模块.利用DAVID数据库,获得模块功能.后,挖掘模块基因中的蛋白激酶基因并利用Selleckchem数据库筛选其激酶抑制剂.结果 共筛选出头颈部鳞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929个(P<0.05且|Fold Change|≥2).根据String数据库,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中共有5588个蛋白质互作对,并据此建立鼻咽癌中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MCODE方法在蛋白质互作网络中共筛选出3个基因模块.GO分析显示这些模块与头颈部鳞癌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包括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重要肿瘤细胞活动.3个模块包含3个蛋白激酶基因,即CDK1、CDK4和CDK5,共筛选出调控它们的39个激酶抑制剂,其中20个对头颈部鳞癌的作用还不清楚,具有成为抗癌新药的潜力.结论 头颈部鳞癌中的3个功能性基因模块可能在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个激酶抑制剂可能通过调控CDK家族基因来调控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这些功能性模块的挖掘和激酶抑制剂的筛选可能为头颈部鳞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胡文良;郑艳秋;孙学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内科收治的22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应用护理延伸服务,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率及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8.3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5.6±14.2)分、(58.4±16.4)分、(57.1±16.4)分、(56.2±16.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2±12.9)分、(53.2±13.7)分、(51.5±13.3)分、(50.4±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应用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国华;江丽;罗运春;朱小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敏感性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利福平敏感性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同时采用罗氏固体培养法及基因芯片技术对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76例疑似耐多药结核涂阳患者的痰标本进行MTB对利福平的敏感性检测,以罗氏固体培养法为金标准,对基因芯片技术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76例标本中,经罗氏固体培养法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初步鉴别,12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MTB标本共64例;经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中野生型54例,突变株10例,突变率为15.63%(10/64),突变株中rpoB526突变5例、rpoB531突变2例、rpoB511突变、rpoB516突变及rpoB511、rpoB516两者联合突变各1例.以罗氏固体培养法的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基因芯片法药敏检测的准确率为98.44%,敏感度为98.18%,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0.00%.结论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TB对利福平的敏感性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

    作者:芮冬妹;朱珍;樊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痔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痔病患者的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痔病中医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条件的痔病患者300例,其中按痔病中医临床路径诊治的150例患者为中医临床路径组,诊治方法包括中医证候学观察,必要的检查项目,合理的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未纳入路径常规诊治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总天数、中医特色疗法使用天数及使用率、二次手术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的西药费下降,中药费上升,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为(1.22±0.26)d、住院总天数为(9.19±2.26)d,均少于对照组的(1.62±0.36)d和(10.73±6.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在中医特色疗法使用天数及使用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的痊愈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84.7%,出院后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优于对照组的8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病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可发挥中医特色疗法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飞;李少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PCI后 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二科实施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的追踪观察,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47例、非出血组177例,比较两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饮酒、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OR值分别为1.527、1.908、2.246、1.803,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PCI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饮酒、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ACS.

    作者:张颖;魏显敬;张曙影;金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1.5T磁共振3D成像技术对腰骶脊神经显示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初步探讨1.5T磁共振PROSET与VISTA序列对正常人腰骶脊神经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11月期间来杨凌示范区医院的无症状正常志愿者32例行MRI扫描,包括MRI常规序列、PROSET及VISTA序列,将PROSET及VISTA序列所得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后处理,并对马尾神经、脊神经根及固有脊神经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采用两个相关样本比较的Wilcoxon检验,比较两种扫描序列对各段脊神经显示评分的差异.结果 马尾神经显示的VISTA序列评分为(4.25±0.762)分,明显高于PROSET序列的(1.84±0.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神经根显示的PROSET序列评分为(4.06±0.716)分高于VISTA序列的(3.66±0.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有脊神经显示PROSET序列评分为(3.16±0.677)分,与VISTA序列的(3.03±0.59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SET与VISTA序列对腰骶脊神经各段的显示各有所长,联合使用能清晰显示各段脊神经形态,结合MRI常规序列,为临床腰骶脊神经病变的诊治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马宁强;郭满涛;穆芳芳;董志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颞肌贴敷与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颞肌贴敷与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治疗的32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颞肌贴敷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mR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改良mRS评分为(1.28±0.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m、PI分别为(72.25±12.14)cm/s、(0.50±0.18),与对照组的(63.47±11.97)cm/s、(0.68±0.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肌贴敷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琛;曹旭华;马志昭;张皓峰;胡福广;王立群;孙晓枫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与淋巴细胞比值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膀胱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膀胱癌确诊患者243例为膀胱癌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99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NLR、RDW水平差异及与其他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膀胱癌组NLR和RDW高于健康对照组[2.24(1.61,3,17)vs 1.46(1.15,2.04)、13(12.52,13.6)vs 12.8(12.6,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NLR曲线下面积为0.753,确定佳截点后,将243例膀胱癌患者分为低NLR(≤2.32,125例)组和高NLR(>2.32,118例)组,高NLR组尿红细胞(RBC)、尿白细胞(WBC)水平显著高于低NLR组[18925.8(483.4,18925.8)vs 5.2(5.2,32.5)、18(18,197)vs 20.7(15.2,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曲线下面积为0.771,根据RDW水平的不同分为低RDW(≤12.75,87例)组和高RDW(>12.75,156例)组,高NLR组与低NLR组患者在肿瘤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与低NLR组患者在肿瘤临床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RDW组与低RDW组在尿RBC、尿WBC、尿上皮细胞(EC)及患者的肿瘤分期、分级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癌患者NLR和RDW水平显著升高,为区分癌症和正常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NLR还可作为膀胱癌患者病情评估的指标.

    作者:赵宗晨;张炳昌;王勇;董振芳;鞠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生物染色法在犬复孔绦虫虫种形态学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调查海口市犬肠道内寄生虫——犬复孔绦虫的流行情况,并研究不同生物染色剂对犬复孔绦虫虫体的染色效果,确定佳染色方法作为虫种形态学鉴别依据.方法 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选择醋酸卡红、齐尔石碳酸复红、德氏苏木素、孔雀绿及盐酸卡红五种不同的生物染色剂对虫体节片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分别染色,并对这五种生物染色剂两两组合进行复合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结构并鉴别虫种.二甲苯透明法和冬青油透明法处理虫体节片,和染色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20%醋酸卡红染色12 h、24 h和10%醋酸卡红染色24 h时染色成节效果更佳;齐尔石碳酸复红染液在48 h、72 h染色成节效果佳;德氏苏木素染液在8~20 h时染色孕节效果佳;4%的孔雀绿在6h时染色孕节效果佳;盐酸卡红在4~8h时染色孕节效果佳;复合染色时石碳酸首染,孔雀绿复染效果佳.透明法处理孕节片效果佳.结论 选择合适染色剂及确定佳染色方案,可清晰观察到绦虫节片的形态结构,有利于虫种鉴别和病原学诊断.

    作者:邢维媚;张锐;杨丽侨;张彩虹;殷慧敏;李丽花;芦亚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Th17/Treg细胞平衡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肺间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平衡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及其相关性肺间质疾病(IL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42例RA患者(RA组),38例合并肺间质疾病的RA患者(RA-ILD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并记录所有患者RA 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肺功能等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相应的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γt)和叉头螺旋翼状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Th17/Treg细胞平衡与肺间质疾病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在外周血中,RA-ILD组Th17细胞比例为(3.11±1.32)%,同RA组[(2.34±0.72)%]及对照组[(1.12±0.33)%]比较均有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为(3.53±0.84)%,RA组为(3.73±0.64)%,均较对照组[(5.83±1.55)%]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A-ILD组与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Th17/Treg细胞比例为(0.88±0.31),较RA组(0.54±0.16)和对照组(0.38±0.11)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RA-ILD组患者的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为(13.12±3.73),较RA组的(8.31±3.72)及对照组(4.12±1.22)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RA-ILD组患者的Foxp3 mRNA表达水平为(1.24±0.55),明显低于RA组的(2.53±1.14)和对照组的(3.74±1.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RA-ILD组患者的Th17细胞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342,P=0.013),ROR-γt mRNA与Foxp3 mRNA呈负相关(r=-0.413,P<0.01);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h17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DAS28评分及病程对RA-ILD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RA患者体内Th17细胞明显增多且伴随Treg细胞减少,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可能参与RA-ILD的发生及发展,并导致患者肺功能的恶化.

    作者:李敏;郭毅飞;李雪锋;郑雪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5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病组和干预组,每组5只.于建模后6 h、12 h、24 h、48 h、72 h抽取每组大鼠尾部的外周静脉血,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 脑病组和干预组随建模时间延长,血清NSE、MBP、S-100β蛋白、CK-BB、MMP-9先升高后降低,高点在24 h.血清SOD先降低后升高,低点在24 h;脑病组在建模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SE、MBP、S-100β蛋白、CK-BB、MMP-9高于假手术组和干预组,而血清SOD低于假手术组和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建模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SE、MBP、S-100β蛋白、CK-BB、MMP-9高于假手术组,而血清SOD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智忠;赵春香;张磊;王瑞刚;石秋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我院治疗的7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并用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舒张早期及晚期大血流速度比(E/A),比较不同Hcy水平患者血清颈动脉IMT及LVMI、LVEDD、E/A、LVEF水平,并分析Hcy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74例MHD患者中HHcy发生率为79.73%;HHcy组患者颈动脉IMT及LVMI、LVEDD分别为(1.21±0.29)mm、(152.66±22.94)g/m2、(52.53±5.45)mm,明显高于正常Hcy组的(0.97±0.21)mm、(134.17±20.68)g/m2、(47.37±6.24)mm,E/A、LVEF分别为(1.08±0.22)、(51.23±5.35)%,明显低于正常Hcy组的(1.24±0.35)、(56.04±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LVMI、LVEDD均呈正相关性,与E/A、LVEF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HHcy,血清Hcy水平可反映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

    作者:林花兰;许宝珠;黄春霞;吴福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6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43.6±3.1)min、(10.1±1.2)周、(8.1±1.2)d、(13.2±1.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7.8±3.2)min、(18.9±1.3)周、(17.1±1.1)d、(16.6±1.6)d,术中出血量为(74.3±9.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2.2±9.7)mL,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钢板外露、骨折延迟愈合、软组织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显著,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斌;叶小林;李庆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淮安市淋病疫情流行病学趋势及现状特征,为制定淋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淋病501例,3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0/10万、3.61/10万和5.50/10万,年均发病率为4.01/10万,历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淋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淮阴区和清浦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53:1,发病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组,共占75.60%;发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家务及待业人群.结论 近年来淮安市淋病呈现上升趋势,青壮年性活跃人群是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提高对女性淋病的关注,提高检测技术和扩大宣教,加强性病的诊疗防治.

    作者:赵鹏鹏;胡锦流;孙修福;时玉军;骆公成;金韬;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