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琼波;陈实;李惠芳;陈冰;陈丽丽
目的 探讨黄褐斑(肝郁气滞型)采用果酸与逍遥散加减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榆林市第一医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黄褐斑女性患者90例,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30例患者予以果酸治疗作为果酸组,30例患者予以逍遥散加减治疗作为逍遥散加减组,余30例患者予以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作为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治疗8周后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女性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逍遥散加减组(53.3%)、果酸组(6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女性治疗后皮损评分分别为(2.5±1.1)分、(2.7±0.9)分、(2.2±1.2)分,均明显降低,其中以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下降幅度显著;逍遥散加减组、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0.0%、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随访4个月后,果酸组复发率为16.7%、逍遥散加减组为10.0%、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为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酸与逍遥散加减联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型),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作者:张建珍;胡文慧;张俊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初步探讨1.5T磁共振PROSET与VISTA序列对正常人腰骶脊神经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11月期间来杨凌示范区医院的无症状正常志愿者32例行MRI扫描,包括MRI常规序列、PROSET及VISTA序列,将PROSET及VISTA序列所得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后处理,并对马尾神经、脊神经根及固有脊神经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采用两个相关样本比较的Wilcoxon检验,比较两种扫描序列对各段脊神经显示评分的差异.结果 马尾神经显示的VISTA序列评分为(4.25±0.762)分,明显高于PROSET序列的(1.84±0.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神经根显示的PROSET序列评分为(4.06±0.716)分高于VISTA序列的(3.66±0.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有脊神经显示PROSET序列评分为(3.16±0.677)分,与VISTA序列的(3.03±0.59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SET与VISTA序列对腰骶脊神经各段的显示各有所长,联合使用能清晰显示各段脊神经形态,结合MRI常规序列,为临床腰骶脊神经病变的诊治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马宁强;郭满涛;穆芳芳;董志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结合镇静评分(Ramsay)、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ICU科住院治疗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均静脉泵注丙泊酚,监测BIS及Ramsay评分和SAS评分,分析BIS值与Ramsay评分和SA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镇静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 镇静后患者生命体征较治疗前平稳,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静前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与SAS评分呈正相关(r=0.771,P<0.05),BIS值与Ramsay评分呈现负相关(r=、0.753,P<0.05).结论 BIS与Ramsay、SAS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运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对其镇静深度监测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仍需要进行谨慎的判断.
作者:钟映玉;肖百芳;黄寿新;陈宇冲;罗文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甲氨蝶呤用药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E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妇产科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2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连续肌肉注射甲氨蝶呤[0.4 mg/(kg·d),1次/d,连用5 d],观察组予单次肌肉注射(1 mg/kg),均同时口服米非司酮(25 mg,2次/d,连用3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率为(49.89±16.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16±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14 d时血β-hCG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16.67±3.65)d,短于对照组的(18.39±4.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5.12%和87.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肌肉注射、单次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均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但是单次肌肉注射法降低血β-hCG的速度更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佳.
作者:王秋凤;曾艳花;唐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对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脾虚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H、PRL、T、TC、TG及HOMA-IR分别为(8.64±1.13)U/L、(15.38±2.78)pmol/L、(1.93±0.52)nmol/L、(4.89±1.57)mmol/L、(1.51±0.53)mmol/L、(2.23±0.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4±1.24)U/L、(17.47±2.64)pmol/L、(2.30±0.59)nmol/L、(5.49±1.64)mmol/L、(1.79±0.65)mmol/L、(2.83±0.58),E2为(59.16±4.75)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2±4.38)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治疗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伊莎;刘丹;詹惠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湖北地区一个扩张型心肌病家系成员进行致病候选基因筛查,寻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致病基因,探讨基因型和表型关系.方法 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来自湖北省大冶市,先证者于2017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已有家族成员死亡.详细询问先证者及其家属成员病史、家族史,并进行体格检查、血液指标、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及检查结果分析.与先证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分子诊断中心对先证者候选致病基因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获得可疑突变后,利用Sanger测序验证家系成员是否存在可疑突变.结果 家系先证者(Ⅲ3)和妹妹(Ⅲ2)携带肌联蛋白(TTN)c.100126A>G(P.Thr33376Ala)错义突变.先证者目前心功能下降并伴有恶性心律失常,而其妹妹无明显临床症状,心脏超声检查无异常.结论 本研究发现湖北地区一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家系存在TTN基因c.100126A>G(p.Thr33376Ala)错义突变,TTN与扩张型心肌病密切相关,是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重要致病基因.
作者:吕永楠;徐红新;王京伟;张宗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膀胱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膀胱癌确诊患者243例为膀胱癌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99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NLR、RDW水平差异及与其他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膀胱癌组NLR和RDW高于健康对照组[2.24(1.61,3,17)vs 1.46(1.15,2.04)、13(12.52,13.6)vs 12.8(12.6,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NLR曲线下面积为0.753,确定佳截点后,将243例膀胱癌患者分为低NLR(≤2.32,125例)组和高NLR(>2.32,118例)组,高NLR组尿红细胞(RBC)、尿白细胞(WBC)水平显著高于低NLR组[18925.8(483.4,18925.8)vs 5.2(5.2,32.5)、18(18,197)vs 20.7(15.2,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曲线下面积为0.771,根据RDW水平的不同分为低RDW(≤12.75,87例)组和高RDW(>12.75,156例)组,高NLR组与低NLR组患者在肿瘤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与低NLR组患者在肿瘤临床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RDW组与低RDW组在尿RBC、尿WBC、尿上皮细胞(EC)及患者的肿瘤分期、分级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癌患者NLR和RDW水平显著升高,为区分癌症和正常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NLR还可作为膀胱癌患者病情评估的指标.
作者:赵宗晨;张炳昌;王勇;董振芳;鞠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归纳总结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变的诊断技术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变42例,针对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变均为单侧病变,孤立性囊肿切除术6例,肿块加肺段楔形切除术16例,肺叶切除20例;病理切片显示支气管肺囊肿19例,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17例,肺隔离症4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2例;所有患儿随访无复发,胸腔内无空腔.结论 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手术切除,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文武;周亚夫;张志功;颜建华;伍明;陈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淮安市淋病疫情流行病学趋势及现状特征,为制定淋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淋病501例,3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0/10万、3.61/10万和5.50/10万,年均发病率为4.01/10万,历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淋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淮阴区和清浦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53:1,发病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组,共占75.60%;发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家务及待业人群.结论 近年来淮安市淋病呈现上升趋势,青壮年性活跃人群是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提高对女性淋病的关注,提高检测技术和扩大宣教,加强性病的诊疗防治.
作者:赵鹏鹏;胡锦流;孙修福;时玉军;骆公成;金韬;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产生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的Rh阴性湖北汉族人群Rh分型分布特征及输血安全.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6年9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968例确认为Rh阴性的人群进行抗体鉴定,对检出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的人群和120例Rh阴性且未产生抗-D抗体的对照组人群进行Rh分型.结果 在确认为Rh阴性的968例人群中检出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103例,其抗-D抗体发生率为10.6%;在产生抗-D抗体人群检出ccee、Ccee和ccEe三种Rh分型,其表型频率分别为78.6%(81/103)、18.5%(19/103)和2.9%(3/103);在对照组检出ccee、Ccee、ccEe和CCee四种Rh分型,其表型频率分别为72.5%(87/120)、20.0%(24/120)、2.5%(3/120)和5.0%(6/120).两组受检者的Rh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生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的Rh阴性人群表型以ccee型为常见,其次为Ccee和ccEe型,这对临床RhD阴性患者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朴;何紫琪;周愫;余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5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病组和干预组,每组5只.于建模后6 h、12 h、24 h、48 h、72 h抽取每组大鼠尾部的外周静脉血,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 脑病组和干预组随建模时间延长,血清NSE、MBP、S-100β蛋白、CK-BB、MMP-9先升高后降低,高点在24 h.血清SOD先降低后升高,低点在24 h;脑病组在建模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SE、MBP、S-100β蛋白、CK-BB、MMP-9高于假手术组和干预组,而血清SOD低于假手术组和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建模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SE、MBP、S-100β蛋白、CK-BB、MMP-9高于假手术组,而血清SOD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智忠;赵春香;张磊;王瑞刚;石秋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丙戊酸钠组)20例和观察组(丙戊酸钠加左乙拉西坦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的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状态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状态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分别为(30.08±3.25)ng/mL、(33.13±3.42)ng/mL及(36.76±3.78)ng/mL,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及其他认知状态相关指标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苏绮璇;侯小兵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脊髓损伤(SCI)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结合免疫治疗为主,但是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干细胞能发挥神经保护和促进神经再生的特点,因而近年干细胞治疗SCI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均获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就嗅鞘细胞和间质干细胞用于治疗SCI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揭勇;符策岗;韩庆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胎儿肺动脉分支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思路及方法,提高其产前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将肺动脉分支切面列入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常规扫查切面,产前超声诊断的9例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影像表现,对比病理解剖和随访结果.结果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77588例,产前超声诊断肺动脉分支异常9例,其中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3例,左肺动脉缺如1例,肺动脉吊带5例.其中5例引产后尸体解剖诊断,3例出生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大血管CT成像证实,1例误诊.结论 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共性,连续的心脏肺动脉分支续列扫查有助于肺动脉分支发育异常的检出.
作者:赖秋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5例(在腹腔镜手术后继续给予GnRh-a药物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术后1年复发率、妊娠分娩率和性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高于腹腔镜治疗组的85.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2.22%,低于腹腔镜治疗组的20.00%,1年内妊娠率为88.89%,高于腹腔镜治疗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性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性生活质量得分高于腹腔镜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GnRh-a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且无严重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婉萍;吴少敏;黎佩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协同护理干预,3个月为一个疗程.干预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调查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MA、FAC和SS-QOL评分分别为(61.52±23.46)分、(8.25±1.47)分、(144.02±18.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4±19.06)分、(6.31±1.38)分、(134.27±1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朱俐俐;兰丽梅;杨秋菊;劳安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平衡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及其相关性肺间质疾病(IL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42例RA患者(RA组),38例合并肺间质疾病的RA患者(RA-ILD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并记录所有患者RA 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肺功能等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相应的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γt)和叉头螺旋翼状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Th17/Treg细胞平衡与肺间质疾病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在外周血中,RA-ILD组Th17细胞比例为(3.11±1.32)%,同RA组[(2.34±0.72)%]及对照组[(1.12±0.33)%]比较均有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为(3.53±0.84)%,RA组为(3.73±0.64)%,均较对照组[(5.83±1.55)%]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A-ILD组与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Th17/Treg细胞比例为(0.88±0.31),较RA组(0.54±0.16)和对照组(0.38±0.11)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RA-ILD组患者的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为(13.12±3.73),较RA组的(8.31±3.72)及对照组(4.12±1.22)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RA-ILD组患者的Foxp3 mRNA表达水平为(1.24±0.55),明显低于RA组的(2.53±1.14)和对照组的(3.74±1.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RA-ILD组患者的Th17细胞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342,P=0.013),ROR-γt mRNA与Foxp3 mRNA呈负相关(r=-0.413,P<0.01);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h17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DAS28评分及病程对RA-ILD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RA患者体内Th17细胞明显增多且伴随Treg细胞减少,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可能参与RA-ILD的发生及发展,并导致患者肺功能的恶化.
作者:李敏;郭毅飞;李雪锋;郑雪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模块化分析方法,筛选头颈部鳞癌中的功能性基因模块,为头颈部鳞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获取GEO数据库中头颈部鳞癌的全基因组数据(GSE6631)后,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头颈部鳞癌中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头颈部鳞癌中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然后,利用Cytoscape软件的MCODE插件筛选头颈部鳞癌中的基因模块.利用DAVID数据库,获得模块功能.后,挖掘模块基因中的蛋白激酶基因并利用Selleckchem数据库筛选其激酶抑制剂.结果 共筛选出头颈部鳞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929个(P<0.05且|Fold Change|≥2).根据String数据库,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中共有5588个蛋白质互作对,并据此建立鼻咽癌中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MCODE方法在蛋白质互作网络中共筛选出3个基因模块.GO分析显示这些模块与头颈部鳞癌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包括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重要肿瘤细胞活动.3个模块包含3个蛋白激酶基因,即CDK1、CDK4和CDK5,共筛选出调控它们的39个激酶抑制剂,其中20个对头颈部鳞癌的作用还不清楚,具有成为抗癌新药的潜力.结论 头颈部鳞癌中的3个功能性基因模块可能在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个激酶抑制剂可能通过调控CDK家族基因来调控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这些功能性模块的挖掘和激酶抑制剂的筛选可能为头颈部鳞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胡文良;郑艳秋;孙学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产一科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7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入院体检健康的正常孕妇47例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胎盘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0.14)和(0.27±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组织TLR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TLR4的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LR4可能参与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
作者:邓棋芳;周瑞;王霞;戚怀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生长抑素分别联合蛇毒血凝酶和安胃疡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来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120例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生长抑素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安胃疡治疗,疗程3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患者止血时间分别为(29.8±4.5)h和(28.3±3.9)h,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安胃疡胶囊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生长抑素联合蛇毒血凝酶疗效相当,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黄杨清;曾志明;罗海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