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张建珍;胡文慧;张俊芳

关键词:黄褐斑, 肝郁气滞型, 果酸, 逍遥散,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黄褐斑(肝郁气滞型)采用果酸与逍遥散加减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榆林市第一医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黄褐斑女性患者90例,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30例患者予以果酸治疗作为果酸组,30例患者予以逍遥散加减治疗作为逍遥散加减组,余30例患者予以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作为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治疗8周后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女性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逍遥散加减组(53.3%)、果酸组(6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女性治疗后皮损评分分别为(2.5±1.1)分、(2.7±0.9)分、(2.2±1.2)分,均明显降低,其中以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下降幅度显著;逍遥散加减组、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0.0%、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随访4个月后,果酸组复发率为16.7%、逍遥散加减组为10.0%、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为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酸与逍遥散加减联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型),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管理对哮喘儿童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评估规范化管理对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简称舌下脱敏)过敏性哮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南沙门诊就诊并接受舌下脱敏治疗的240例尘螨致敏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14岁,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仅由门诊医师和分诊护士在首诊时按照药物说明书给予用药指导,干预组则进行患者教育,建立患者档案,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给予指导.随访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脱落原因,以及人均累积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为期1年.结果 干预组患儿1年舌下脱敏治疗的依从性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脱落原因有多种,但仅在病情好转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的人均累积哮喘急性发作为(1.82±1.0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1.0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邢琼波;陈实;李惠芳;陈冰;陈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内科收治的22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应用护理延伸服务,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率及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8.3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5.6±14.2)分、(58.4±16.4)分、(57.1±16.4)分、(56.2±16.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2±12.9)分、(53.2±13.7)分、(51.5±13.3)分、(50.4±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应用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国华;江丽;罗运春;朱小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海南农村居民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海南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科普知识认知情况,为今后指导开展农村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5年1月,从海南具有地理代表性的东、西、南、北、中部5个市县中各选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5个农村地区,每个农村随机抽取10名18~65岁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50份,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科普知识总知晓率为41.11%;海南5个市县比较,不同市县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亚农村居民的总知晓率高,为45.7%.不同年龄组、职业的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科普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6岁、本科、学生和乡村教师对麻风病科普知识基本知晓情况好;村干部对麻风病科普知识基本的知晓情况低.结论 海南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科普知识知晓率不高,提示海南农村居民可能对麻风病患者存在恐惧和歧视,需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其对麻风病的认知水平.

    作者:凌俊;冯增强;吴伟伟;周小圆;裴东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Toll样受体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患者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产一科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7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入院体检健康的正常孕妇47例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胎盘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0.14)和(0.27±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组织TLR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TLR4的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LR4可能参与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

    作者:邓棋芳;周瑞;王霞;戚怀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抗-D产生人群Rh分型特征调查

    目的 探讨产生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的Rh阴性湖北汉族人群Rh分型分布特征及输血安全.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6年9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968例确认为Rh阴性的人群进行抗体鉴定,对检出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的人群和120例Rh阴性且未产生抗-D抗体的对照组人群进行Rh分型.结果 在确认为Rh阴性的968例人群中检出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103例,其抗-D抗体发生率为10.6%;在产生抗-D抗体人群检出ccee、Ccee和ccEe三种Rh分型,其表型频率分别为78.6%(81/103)、18.5%(19/103)和2.9%(3/103);在对照组检出ccee、Ccee、ccEe和CCee四种Rh分型,其表型频率分别为72.5%(87/120)、20.0%(24/120)、2.5%(3/120)和5.0%(6/120).两组受检者的Rh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生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的Rh阴性人群表型以ccee型为常见,其次为Ccee和ccEe型,这对临床RhD阴性患者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朴;何紫琪;周愫;余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PCI后 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二科实施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的追踪观察,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47例、非出血组177例,比较两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饮酒、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OR值分别为1.527、1.908、2.246、1.803,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PCI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饮酒、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ACS.

    作者:张颖;魏显敬;张曙影;金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的压疮防护策略

    目的 降低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6~12月9例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总结针对性压疮防护策略,并采用该策略对该院2017年1~6月28例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6.47%降低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确分析总结特殊类别手术具体存在的压疮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并实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也为其他类别手术的压疮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廖敏;张立力;柯雅娟;蔡秋;岑文焕;何昭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生物染色法在犬复孔绦虫虫种形态学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调查海口市犬肠道内寄生虫——犬复孔绦虫的流行情况,并研究不同生物染色剂对犬复孔绦虫虫体的染色效果,确定佳染色方法作为虫种形态学鉴别依据.方法 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选择醋酸卡红、齐尔石碳酸复红、德氏苏木素、孔雀绿及盐酸卡红五种不同的生物染色剂对虫体节片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分别染色,并对这五种生物染色剂两两组合进行复合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结构并鉴别虫种.二甲苯透明法和冬青油透明法处理虫体节片,和染色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20%醋酸卡红染色12 h、24 h和10%醋酸卡红染色24 h时染色成节效果更佳;齐尔石碳酸复红染液在48 h、72 h染色成节效果佳;德氏苏木素染液在8~20 h时染色孕节效果佳;4%的孔雀绿在6h时染色孕节效果佳;盐酸卡红在4~8h时染色孕节效果佳;复合染色时石碳酸首染,孔雀绿复染效果佳.透明法处理孕节片效果佳.结论 选择合适染色剂及确定佳染色方案,可清晰观察到绦虫节片的形态结构,有利于虫种鉴别和病原学诊断.

    作者:邢维媚;张锐;杨丽侨;张彩虹;殷慧敏;李丽花;芦亚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6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43.6±3.1)min、(10.1±1.2)周、(8.1±1.2)d、(13.2±1.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7.8±3.2)min、(18.9±1.3)周、(17.1±1.1)d、(16.6±1.6)d,术中出血量为(74.3±9.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2.2±9.7)mL,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钢板外露、骨折延迟愈合、软组织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显著,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斌;叶小林;李庆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我院治疗的7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并用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舒张早期及晚期大血流速度比(E/A),比较不同Hcy水平患者血清颈动脉IMT及LVMI、LVEDD、E/A、LVEF水平,并分析Hcy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74例MHD患者中HHcy发生率为79.73%;HHcy组患者颈动脉IMT及LVMI、LVEDD分别为(1.21±0.29)mm、(152.66±22.94)g/m2、(52.53±5.45)mm,明显高于正常Hcy组的(0.97±0.21)mm、(134.17±20.68)g/m2、(47.37±6.24)mm,E/A、LVEF分别为(1.08±0.22)、(51.23±5.35)%,明显低于正常Hcy组的(1.24±0.35)、(56.04±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LVMI、LVEDD均呈正相关性,与E/A、LVEF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HHcy,血清Hcy水平可反映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

    作者:林花兰;许宝珠;黄春霞;吴福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广州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及我院综合内科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6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15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置入治疗,术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A组不应用PPI,B组应用奥美拉唑,C组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上消化道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MACE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9.63%和1.92%、15.38%和5.13%、13.46%和3.21%,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1.92%,明显低于A组的9.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加用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均可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且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李坤;罗芳;黄素素;刘山;张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淮安市淋病疫情流行病学趋势及现状特征,为制定淋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淋病501例,3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0/10万、3.61/10万和5.50/10万,年均发病率为4.01/10万,历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淋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淮阴区和清浦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53:1,发病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组,共占75.60%;发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家务及待业人群.结论 近年来淮安市淋病呈现上升趋势,青壮年性活跃人群是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提高对女性淋病的关注,提高检测技术和扩大宣教,加强性病的诊疗防治.

    作者:赵鹏鹏;胡锦流;孙修福;时玉军;骆公成;金韬;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清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心医院妇产科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在我院孕检的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入组次日晨检测受检者血清hs-CRP、Hcy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比较,分析血清hs-CRP、Hcy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Hcy和HOMA-IR分别为(8.97±4.68)mg/L、(17.96±6.41)μmol/L、(3.72±0.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6±0.79)mg/L、(9.83±3.65)μmol/L、(2.43±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Hcy与HOMA-IR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454、0.428,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监测血清hs-CRP、Hcy水平可有效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

    作者:唐晓霞;黄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发肺孢子菌肺炎一例

    近年免疫抑制剂诱导的非HIV感染相关卡氏肺孢子菌肺炎(非HIV-PCP)逐渐增多,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进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早期易被误诊误治.现报告一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发肺孢子菌肺炎,以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郑彩凤;涂传清;黄灿;黎建云;王典文;张旭艳;邹玲丽;赵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黄褐斑(肝郁气滞型)采用果酸与逍遥散加减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榆林市第一医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黄褐斑女性患者90例,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30例患者予以果酸治疗作为果酸组,30例患者予以逍遥散加减治疗作为逍遥散加减组,余30例患者予以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作为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治疗8周后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女性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逍遥散加减组(53.3%)、果酸组(6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女性治疗后皮损评分分别为(2.5±1.1)分、(2.7±0.9)分、(2.2±1.2)分,均明显降低,其中以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下降幅度显著;逍遥散加减组、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0.0%、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随访4个月后,果酸组复发率为16.7%、逍遥散加减组为10.0%、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组为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酸与逍遥散加减联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型),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作者:张建珍;胡文慧;张俊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丙戊酸钠组)20例和观察组(丙戊酸钠加左乙拉西坦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的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状态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状态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分别为(30.08±3.25)ng/mL、(33.13±3.42)ng/mL及(36.76±3.78)ng/mL,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及其他认知状态相关指标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苏绮璇;侯小兵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上皮性卵巢癌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榆林市第一医院和靖边县人民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7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妇女7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是否绝经、腹腔积液、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根据不同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20)和存活组(n=52),比较两组术前血清CA125水平.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为(144.5±43.4)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5.4)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癌者、有腹腔积液者、临床病理分期(Ⅲ+Ⅳ)者的术前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浆液性癌者、无腹腔积液者及临床病理分期(Ⅰ+Ⅱ)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为(179.5±49.4)U/m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26.4±31.2)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在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吕晓兰;康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以感染科1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16年10月前感染科实行常规的培训模式,此后实行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分别于培训干预开始前及干预后6个月进行考核,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考评及满意度测评.结果 培训干预后,感染科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63±10.17)分、(94.33±8.46)分、(93.24±8.14)分、(97.54±7.24)分,均较干预前的(81.35±8.49)分、(84.72±7.38)分、(85.75±7.29)分、(92.36±6.58)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

    作者:李香萍;甘琼萍;刘芳宁;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诊断小儿川崎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评价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小儿川崎病(KD)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45例KD患儿作为观察组,另以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3D-STI检查,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及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分析LVEF和LVEDV与GPLS、GPCS、GPAS及GPRS的关系,探讨3D-STI评估KD患儿左室心肌功能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LVEF和L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GPLS、GPCS、GPAS及GPRS绝对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VEF与GPLS、GPCS、GPAS呈显著负相关性(r=-0.729、-0.617、-0.567,P=0.000),与GPRS呈正相关(r=0.543,P=0.000).LVEDV与GPLS、GPCS、GPAS呈显著负相关性(r=-0.691、-0.583、-0.572,P=0.000),与GPRS呈正相关(r=0.556,P=0.000).Bland Altman法分析显示GPAS在两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3D-STI用于KD患儿能客观、准确评估左室心肌功能,可作为监测KD患儿早期心功能改变的检查工具.

    作者:吕娟萍;张宝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变42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归纳总结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变的诊断技术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变42例,针对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变均为单侧病变,孤立性囊肿切除术6例,肿块加肺段楔形切除术16例,肺叶切除20例;病理切片显示支气管肺囊肿19例,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17例,肺隔离症4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2例;所有患儿随访无复发,胸腔内无空腔.结论 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手术切除,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文武;周亚夫;张志功;颜建华;伍明;陈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