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抑素联合蛇毒血凝酶和安胃疡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黄杨清;曾志明;罗海强

关键词:生长抑素, 蛇毒血凝酶, 安胃疡,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摘要:目的 比较生长抑素分别联合蛇毒血凝酶和安胃疡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来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120例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生长抑素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安胃疡治疗,疗程3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患者止血时间分别为(29.8±4.5)h和(28.3±3.9)h,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安胃疡胶囊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生长抑素联合蛇毒血凝酶疗效相当,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颈部鳞癌的基因模块化分析及潜在抗癌药物筛选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模块化分析方法,筛选头颈部鳞癌中的功能性基因模块,为头颈部鳞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获取GEO数据库中头颈部鳞癌的全基因组数据(GSE6631)后,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头颈部鳞癌中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头颈部鳞癌中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然后,利用Cytoscape软件的MCODE插件筛选头颈部鳞癌中的基因模块.利用DAVID数据库,获得模块功能.后,挖掘模块基因中的蛋白激酶基因并利用Selleckchem数据库筛选其激酶抑制剂.结果 共筛选出头颈部鳞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929个(P<0.05且|Fold Change|≥2).根据String数据库,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中共有5588个蛋白质互作对,并据此建立鼻咽癌中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MCODE方法在蛋白质互作网络中共筛选出3个基因模块.GO分析显示这些模块与头颈部鳞癌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包括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重要肿瘤细胞活动.3个模块包含3个蛋白激酶基因,即CDK1、CDK4和CDK5,共筛选出调控它们的39个激酶抑制剂,其中20个对头颈部鳞癌的作用还不清楚,具有成为抗癌新药的潜力.结论 头颈部鳞癌中的3个功能性基因模块可能在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个激酶抑制剂可能通过调控CDK家族基因来调控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这些功能性模块的挖掘和激酶抑制剂的筛选可能为头颈部鳞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胡文良;郑艳秋;孙学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脓毒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脓毒症对症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肌酐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26例患儿经血浆置换治疗后,19例治愈,治愈率为73.08%;血浆置换治疗后,患儿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分别为(9.2±3.1)×109/L、(96.5±25.4)×109/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9.4±5.9)×109/L、(145.2±35.6)×109/L,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CRP、乳酸、肌酐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8±3.6)mg/L、(1.6±0.9)mol/L、(86.2±26.9)μmol/L、(11.7±2.5)分,均较治疗前的(59.3±15.3)mg/L、(5.2±2.8)mol/L、(145.7±35.6)μmol/L、(20.5±4.3)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脓毒症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为病因的诊断及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韦蓉;卢功志;莫武桂;谢友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硅酮凝胶在面部痤疮瘢痕CO2点阵激光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CO2点阵激光术后应用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CO2点阵激光术治疗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外用药物,观察组术后使用硅酮凝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黑素指数(MI)、皮肤表面平均粗糙度(Sa)值分别为(238.51±9.31)、(46.63±8.97)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14±6.54)、(50.66±7.6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主观评价评分为(2.82±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52)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痤疮瘢痕行CO2点阵激光术后应用硅酮凝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王凯;唐亭亭;林丹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发肺孢子菌肺炎一例

    近年免疫抑制剂诱导的非HIV感染相关卡氏肺孢子菌肺炎(非HIV-PCP)逐渐增多,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进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早期易被误诊误治.现报告一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发肺孢子菌肺炎,以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郑彩凤;涂传清;黄灿;黎建云;王典文;张旭艳;邹玲丽;赵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 与单用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与单用前列安栓两种方法对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数据库,筛选出关于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与单用前列安栓两种方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所有对比性研究,并通过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6篇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显示:与单用前列安栓相比,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提高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治愈率(RR=1.58,95%CI:1.29~1.94,P<0.00001)、总有效率(RR=1.29,95%CI:1.20~1.39,P<0.00001)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评分)(MD=-4.81,95%CI:-5.07~-4.55,P<0.00001).结论 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较单纯使用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效果更佳,可推荐其作为临床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有效选择.

    作者:刘华伟;段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二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7.81±1.64)分、(6.79±1.57)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2.28)分、(8.99±1.9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比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高虹;党丽丽;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腓动脉皮支皮瓣逆行修复胫骨中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腓动脉皮支皮瓣逆行修复胫骨中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根据患者缺损部位、大小及形状,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以腓骨小头下方直径较粗大的腓动脉皮支为皮瓣旋转点,切取面积为5 cm×10 cm~9 cm×18 cm的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创面18例.结果 18例患者术后胫骨中段转移皮瓣血运良好,成活率为100%.随访1~3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小腿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愈合良好,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腓动脉皮支皮瓣逆行修复胫骨中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成活率高、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外观和功能良好、对供区损伤小的优点,可作为修复胫骨中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优选皮瓣.

    作者:段冬;张远贵;高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PCI后 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二科实施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的追踪观察,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47例、非出血组177例,比较两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饮酒、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OR值分别为1.527、1.908、2.246、1.803,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PCI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饮酒、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ACS.

    作者:张颖;魏显敬;张曙影;金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水样粪便中粪类圆线虫幼虫的收集方法

    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是一种兼性寄生虫,可以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并可在宿主体内自体感染、播散性超度感染[1-2].该虫引起的人类疾病易被忽略而误诊、漏诊.一旦患者免疫力下降或受损,该虫大量增殖,可导致患者全身播散性感染,全身各器官衰竭,甚至死亡[1-2].

    作者:范志刚;覃西;吴军;黄聪聪;何蝉伊;符瑞祥;周利民;李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颞肌贴敷与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颞肌贴敷与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治疗的32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颞肌贴敷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mR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改良mRS评分为(1.28±0.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m、PI分别为(72.25±12.14)cm/s、(0.50±0.18),与对照组的(63.47±11.97)cm/s、(0.68±0.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肌贴敷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琛;曹旭华;马志昭;张皓峰;胡福广;王立群;孙晓枫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1.5T磁共振3D成像技术对腰骶脊神经显示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初步探讨1.5T磁共振PROSET与VISTA序列对正常人腰骶脊神经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11月期间来杨凌示范区医院的无症状正常志愿者32例行MRI扫描,包括MRI常规序列、PROSET及VISTA序列,将PROSET及VISTA序列所得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后处理,并对马尾神经、脊神经根及固有脊神经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采用两个相关样本比较的Wilcoxon检验,比较两种扫描序列对各段脊神经显示评分的差异.结果 马尾神经显示的VISTA序列评分为(4.25±0.762)分,明显高于PROSET序列的(1.84±0.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神经根显示的PROSET序列评分为(4.06±0.716)分高于VISTA序列的(3.66±0.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有脊神经显示PROSET序列评分为(3.16±0.677)分,与VISTA序列的(3.03±0.59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SET与VISTA序列对腰骶脊神经各段的显示各有所长,联合使用能清晰显示各段脊神经形态,结合MRI常规序列,为临床腰骶脊神经病变的诊治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马宁强;郭满涛;穆芳芳;董志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5例(在腹腔镜手术后继续给予GnRh-a药物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术后1年复发率、妊娠分娩率和性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高于腹腔镜治疗组的85.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2.22%,低于腹腔镜治疗组的20.00%,1年内妊娠率为88.89%,高于腹腔镜治疗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性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性生活质量得分高于腹腔镜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GnRh-a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且无严重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婉萍;吴少敏;黎佩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复发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研究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共9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本人或家属通过电话、书信、走访、门诊、膀胱灌注药物同时随访等方式进行随访,主要随访内容有:是否复发、复发时间、是否按时规律用药、再次住院情况等.随访12个月,随访截止时间为2017年4月.根据资料查找,选定相关危险因素的变量,通过单因素分析与Cox回归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与临床意义.结果 90例患者中共36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情况,总复发率为40.0%,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9.73个月;单因素中患者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分期、分级、术后灌注方式与以往复发情况,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中显示肿瘤数目、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术后灌注方式、以往复发情况是患者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而患者性别、肿瘤直径、存在部位、灌注药物种类对肿瘤复发影响效果均不明显(P>0.05).结论 肿瘤数目、肿瘤分期、分级、术后灌注方式与以往复发情况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董滢;卜小斌;李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协同护理干预,3个月为一个疗程.干预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调查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MA、FAC和SS-QOL评分分别为(61.52±23.46)分、(8.25±1.47)分、(144.02±18.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4±19.06)分、(6.31±1.38)分、(134.27±1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朱俐俐;兰丽梅;杨秋菊;劳安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与淋巴细胞比值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膀胱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膀胱癌确诊患者243例为膀胱癌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99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NLR、RDW水平差异及与其他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膀胱癌组NLR和RDW高于健康对照组[2.24(1.61,3,17)vs 1.46(1.15,2.04)、13(12.52,13.6)vs 12.8(12.6,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NLR曲线下面积为0.753,确定佳截点后,将243例膀胱癌患者分为低NLR(≤2.32,125例)组和高NLR(>2.32,118例)组,高NLR组尿红细胞(RBC)、尿白细胞(WBC)水平显著高于低NLR组[18925.8(483.4,18925.8)vs 5.2(5.2,32.5)、18(18,197)vs 20.7(15.2,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曲线下面积为0.771,根据RDW水平的不同分为低RDW(≤12.75,87例)组和高RDW(>12.75,156例)组,高NLR组与低NLR组患者在肿瘤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与低NLR组患者在肿瘤临床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RDW组与低RDW组在尿RBC、尿WBC、尿上皮细胞(EC)及患者的肿瘤分期、分级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癌患者NLR和RDW水平显著升高,为区分癌症和正常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NLR还可作为膀胱癌患者病情评估的指标.

    作者:赵宗晨;张炳昌;王勇;董振芳;鞠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脑电双频指数结合Ramsay、SAS评分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监测评价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结合镇静评分(Ramsay)、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ICU科住院治疗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均静脉泵注丙泊酚,监测BIS及Ramsay评分和SAS评分,分析BIS值与Ramsay评分和SA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镇静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 镇静后患者生命体征较治疗前平稳,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静前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与SAS评分呈正相关(r=0.771,P<0.05),BIS值与Ramsay评分呈现负相关(r=、0.753,P<0.05).结论 BIS与Ramsay、SAS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运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对其镇静深度监测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仍需要进行谨慎的判断.

    作者:钟映玉;肖百芳;黄寿新;陈宇冲;罗文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对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对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脾虚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H、PRL、T、TC、TG及HOMA-IR分别为(8.64±1.13)U/L、(15.38±2.78)pmol/L、(1.93±0.52)nmol/L、(4.89±1.57)mmol/L、(1.51±0.53)mmol/L、(2.23±0.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4±1.24)U/L、(17.47±2.64)pmol/L、(2.30±0.59)nmol/L、(5.49±1.64)mmol/L、(1.79±0.65)mmol/L、(2.83±0.58),E2为(59.16±4.75)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2±4.38)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治疗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伊莎;刘丹;詹惠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的压疮防护策略

    目的 降低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6~12月9例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总结针对性压疮防护策略,并采用该策略对该院2017年1~6月28例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6.47%降低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确分析总结特殊类别手术具体存在的压疮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并实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也为其他类别手术的压疮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廖敏;张立力;柯雅娟;蔡秋;岑文焕;何昭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诊断小儿川崎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评价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小儿川崎病(KD)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45例KD患儿作为观察组,另以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3D-STI检查,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及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分析LVEF和LVEDV与GPLS、GPCS、GPAS及GPRS的关系,探讨3D-STI评估KD患儿左室心肌功能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LVEF和L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GPLS、GPCS、GPAS及GPRS绝对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VEF与GPLS、GPCS、GPAS呈显著负相关性(r=-0.729、-0.617、-0.567,P=0.000),与GPRS呈正相关(r=0.543,P=0.000).LVEDV与GPLS、GPCS、GPAS呈显著负相关性(r=-0.691、-0.583、-0.572,P=0.000),与GPRS呈正相关(r=0.556,P=0.000).Bland Altman法分析显示GPAS在两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3D-STI用于KD患儿能客观、准确评估左室心肌功能,可作为监测KD患儿早期心功能改变的检查工具.

    作者:吕娟萍;张宝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宜宾地区健康新生儿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宜宾地区健康新生儿的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特点,探讨健康新生儿与正常成人之间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及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的新生儿26例作为新生儿组,随机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成人组.采集新生儿足跟血60μL,成年人全血2~3 mL,所有标本均在24 h内用BD FACSCanto II流式细胞仪完成检测.结果 与成人相比,宜宾地区新生儿末梢血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81.40±6.04)%vs(70.10±5.83)%]、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57.50±8.38)%vs(38.90±4.83)%]及CD3+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3407.50±945.57)×106个/μL vs(1429.50±376.44)×106个/μL]、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2396.00±671.27)×106个/μL vs(791.70±237.18)×106个/μL]、CD3-CD19+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407.60±281.40)×106个/μL vs(249.50±92.46)×106个/μL]、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980.40±396.68)×106个/μL vs(531.70±155.51)×106个/μL]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23.20±6.64)%vs(26.20±4.27)%]、CD3-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6.00±2.91)%vs(16.50±5.64)%]及CD3-CD16+CD56+NK细胞绝对计数[(252.90±151.38)×106个/μL vs(325.80±129.25)×106个/μL]显著降低,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末梢血CD3-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成人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宜宾地区健康新生儿末梢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与正常成年人之间存在差异,呈现了淋巴细胞随着人类的生长发育而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作者:施绍瑞;漆晓玲;陈江;孙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