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泌尿系上皮肿瘤疫苗的初步研究

王祥卫;张立新;张远宁;叶钢;张艮甫

关键词:MUC1抗原, 模拟表位, 噬菌体随机12肽库
摘要:目的 通过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获得MUC1糖链抗原模拟表位.方法 利用纯化获得的Ma695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通过夹心ELISA分析噬菌体克隆,测定阳性克隆DNA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及氨基酸分析,竞争性抑制实验鉴定噬菌体克隆.结果 经3轮筛选,获得了14个阳性克隆,DNA序列分析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KHYDPFHHRMPQ,QADTARSVALAG,VPSKPDLHVRSI,MTPIHYWNHNRV.鉴定结果表明4个噬菌体展示肽克隆抑制率均在50%以上.结论 所得序列KHYDPFHHRMPQ,QADTARSVALAG,VPSKPDLHVRSI,及MTPIHYWNHNRV模拟了MUC1抗原表位.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荧光分析在临床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临床实验诊断主要是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试剂反应、仪器分析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定量测定,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及病因等重要数据.

    作者:赵先英;刘毅敏;赵华文;杨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位引流用于肺挫伤后肺不张的防治

    肺挫伤后由于肺实质结构的破坏,肺泡和肺间质出血、水肿,以及邻近肺泡充满血液而致肺不张外,也因伤后纤维蛋白和血细胞渗出,分泌物增多且粘稠,粘稠的痰液和血块可阻塞支气管[1],以及胸壁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使胸壁活动减低、咳嗽受抑制而影响气道内分泌物排出等因素,引起或加重肺不张的发生[2].

    作者:谭文琼;肖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住院患者不舒适的观察与护理

    舒适护理(comfort cave)的概念是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

    作者:柯清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压缺氧复合NaCN中毒对大鼠呼吸频率及BALF成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压缺氧复合氰化钠(NaCN)中毒对大鼠呼吸频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数和总蛋白(TP)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常压常氧和低压缺氧2组.常压常氧组动物于重庆地区常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将低压缺氧组动物置低压舱61 kPa环境放置72 h后开始实验.以3.6 mg/kg氰化钠皮下注射染毒,用RM6240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呼吸频率.制备BALF,测定BALF中细胞数,Lowery法测TP含量.结果 低压缺氧致动物呼吸频率加快,但无统计学意义.BALF中细胞数和TP含量显著升高.低压缺氧动物NaCN中毒后呼吸频率及BALF中细胞数和TP含量进一步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压缺氧加重NaCN中毒对大鼠呼吸系统的损伤作用.

    作者:蔡颖;唐禾;赵吉清;尹仕伟;董兆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介入治疗大咯血32例的观察和护理

    咯血是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的症状.是呼吸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一次咯血量在300~500 ml,或24 h咯血总量>600 ml称为大咯血[1].

    作者:李长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探讨

    内分泌学科内容繁多、进展迅速,多数学员反映难以理解、记忆.因此,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更新观念,强调素质教育,加强医学生的素质培养,是内分泌教学深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本文就内分泌临床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进行论述.

    作者:郑宏庭;方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延迟性腹膜后血肿破裂出血1例

    腹膜后血肿是腹膜后脏器、组织、血管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它是继发于腹腔、脊柱、骨盆较严重的多发性损伤,临床上缺乏特征表现.延迟性破裂出血较少见,本文报告1例如下.

    作者:韦洪章;蒙康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以临床为导向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法探讨

    为使学生掌握局部解剖学精髓,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我室在2003级骨伤等专业开展了以临床为导向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亚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科病人手术后寒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寒战即机体骨骼肌的快速节律性收缩,是机体对中心低体温的代偿反应.机体通过寒战使产热增加,同时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减少散热,以保持正常的体温平衡.

    作者:南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管状骨骨折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在下肢股骨、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讨论治疗体会.方法 选用带有远近瞄准器的股骨、胫骨钉,治疗不同类型股骨、胫骨骨折28例,股骨横形骨折、胫骨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穿钉;股骨骨折采用开放复位穿钉;粉碎性骨折或多段骨折采用静力固定并同时一期植骨;术后患肢抬高,第2天开始患肢功能锻炼,对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主动锻炼有困难者,术后第2天结合CPM机被动锻炼膝、踝关节.结果 随访11个月至2年3个月,28例均骨性愈合,未出现骨折、断钉、感染及膝、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例胫骨远1/3骨折出现骨折远端5°向后成角畸形,未出现膝关节、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高锋;陈远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

    组织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入门课程之一.

    作者:黄悦;苏敏;李红;胡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44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妇科较常见急腹症之一,轻者仅表现腹痛,重者因大出血并发休克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2004年至2006年收治的44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合文献学习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闵丽娜;张立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济安舒能治疗开放性创伤的疗效观察

    擦伤、刮伤等开放性创伤面积小的不做特殊处理会逐步自行愈合.而面积较大,尤其是关节处损伤,必须早期妥善处理,不然就会延缓愈合时间或遗留疤痕,影响肢体活动.我科于2006年1月至9月期间,应用济安舒能(KOTO CARE)对关节部位皮肤开放性创伤较重的病人进行护理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敏;刘果;叶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覆膜支架在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的应用指征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指自无名动脉至第一对肋间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管腔狭窄,多为局限性,也可为长管状[1].主动脉缩窄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1%~3%,本病可单独存在,但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2].刘芳等报告的96例主动脉缩窄患者中合并室间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各占49%,而室间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同时并存者占23%[3].

    作者:宋治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输尿管腔内气压弹道碎石的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科的常见病,治疗方法颇多.我科自2003年2月起用瑞士产的EMS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斌;李旭明;郭闯;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本科生骨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技巧

    临床实践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必经过程.与课堂教学相比,临床见习教学在教学环境、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本人通过近几年的五年制本科的骨科临床见习教学,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并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代飞;许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体外循环管道附壁小气泡排气小窍门

    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建立体外循环时需用无菌管道将血液引流出体外,再经体外循环机氧合后泵入体内.安装体外循环管道时,管壁上常出现少量附壁小气泡,传统的排气方法是用注水或敲打管壁,但均难以排尽,且浪费手术时间.从2000年以来本文采用小圆针扎孔排气,骨蜡密封的方法在500余例体外循环手术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保脾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脾脏是腹部内脏中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占10%左右[1],而脾脏具有造血、贮血、毁血功能及免疫作用[2].

    作者:汪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体解剖学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学习生理学、病理学和各临床学科的基础课程.解剖学名词多、内容繁杂、逻辑推理少,多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

    作者:陈汉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诊疗体会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CS),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室内的进行性病变,是创伤严重合并症之一,如不能及时诊治,将导致严重后果[1-4].我院于1991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CS患者16例,获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战孝;李大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