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斯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郝云鞍;杨铁成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 乌斯他丁, 疗效分析
摘要:重症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出血、坏死,同时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中毒性休克的临床过程,其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必须高度重视[1].近年来随着乌斯他丁的临床应用,使重症胰腺炎的内科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我院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84例,采用乌斯他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用于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经CDU诊断的急性附睾炎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超声影像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附睾肿大,其中弥漫性肿大67例,局限性肿大20例(头部肿大3例,体部肿大4例,尾部肿大13例).附睾头部平均厚度1.4 cm,体部0.78 cm,尾部1.5 cm.18例附睾尾部表现为结节样改变,9例为双侧附睾炎,5例合并有睾丸炎.8例超声影像显示有合并症,其中5例合并鞘膜积液,3例伴有同侧精索静脉曲张.87例临床治疗后均确诊为急性附睾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地显示炎性附睾的血流和形态学变化,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附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

    作者:冯郑娟;刘炎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胶浆在小儿无痛输液中的应用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治疗疾病、补充体能主要的方法之一.但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病人因疼痛扭动肢体造成穿刺失败,在小儿静脉穿刺过程中更是屡见不鲜.这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而且使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导致护患矛盾.我院将利多卡因胶浆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燕;曾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手术中带线针的管理

    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治疗心脏病的技术日新月异,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仍是治疗心脏疾病重要的方法之一[1-2].手术中经常使用带线针,如果管理不好,非常容易丢失,轻则造成清点困难,重则造成异物遗留病人体腔,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我院手术室使用输液敷贴对带线针进行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燕;曾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壁切口封闭器的设计与应用

    为了解决腹腔镜胃癌手术中腹壁切口的快速封闭和大型器械的置入问题.我们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在气腹状态下进行腹腔内、外联动操作,完成消化道重建的腹腔镜手术用腹壁切口封闭器(专利号ZL 2007 2 0125228.9).应用在腹腔镜条件下的腹部常规手术中[1-4],极大地方便了手术操作的开展,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器械费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嘉;钱锋;王家玲;谢珊珊;黄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腹腔镜松解术治疗肠粘连12例,用电钩、分离剪分离切断粘连带.结果 11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肠粘连松解术,住院3~7 d后痊愈出院;其中1例手术后1 d出现腹痛、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行急诊剖腹探查,见肠管壁有5 mm破裂,行破裂段小肠切除、肠吻合术,住院10 d后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松解术治疗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痛苦轻、瘢痕小等微创外科的优点,而且术后发生再粘连的机会显著减少,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田立启;夏荣江;邢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3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患者往往年纪大、体质弱、并发症多,而且发病迅速、易恶化、治疗难度大,手术时机及方式选择能否正确把握,关系到患者病情转归是否良好[1].我院2000年7月至2008年9月收治238例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本文就外科治疗的时机及方式选择报告如下.

    作者:陈方;张波涛;李代斌;张梦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胃肠间质瘤2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开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28例临床资料及其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结果 .结果 肿瘤部位以胃肠为主,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10例良性,18例为潜在恶性和恶性;免疫组化CD34阳性19例(67.9%),CD117阳性28例(100%),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13例(46.4%),而S-100阳性1例(3.6%).胃间质瘤中CD34表达率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以及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随访:良性GIST 10例,平均随访时间25.6个月,8例无局部复发、转移;2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 18例,平均随访18.5个月,9例局部复发再手术,5例肝肺转移,4例死亡.结论 CDM可能在胃间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手术完全切除对于GIST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肿瘤大小及核分裂像数目是GIST重要的预后因素.

    作者:刘勇;崔乃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学习手术学与外科临床的结合

    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程向临床课程过渡的桥梁课,是临床外科的基础[1].通过手术学的学习,可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为以后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作为学生,如何将手术学的学习与未来临床工作结合起来,是学生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学习该课程的核心目的.本文作者从学生角度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俨;左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沟通技能培训在血液净化中心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中重要的环节,是患者对医生信任、理解、配合以及顺利完成诊疗计划、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1].血液净化中心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等,治疗涉及透析机、透析器、透析器复用、抗凝技术等,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定时治疗.因此血液净化中心医生不仅需要掌握血液净化技术,而且要和患者长期反复接触,沟通技能的培训显得日益重要.我们在临床教学时特别重视医生沟通技能的培养,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沂芹;柏健鹰;郭小霞;袁发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消化道电子内窥镜进修医师多维度教学的探讨

    随着电子胃肠镜的普及,大量中小型医院临床医师对消化道内窥镜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加入到大型医院进修学习的行列[1].如何有效进行教学,成为大型医院消化科内窥镜医生思考得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消化科内窥镜室工作经历及教学经验,谈谈消化道电子内窥镜进修医师多维度教学的体会.

    作者:柏健鹰;王沂芹;赵晓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加灯盏细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AP)是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需要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否则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我院在常规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及灯盏细辛治疗UAP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6例临床处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仍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剖宫产术的增多,对术中大出血有效、快速的冶疗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宗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的基因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PHC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以及综合治疗等,然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技术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基因治疗的方式有两类,一类为基因矫正和置换;另一类为基因增补,不去除异常基因,而是通过外源基因的非定点整合,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本文就原发性肝癌的基因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汤勇;周训平;王晓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脊柱手术俯卧体位的安全护理

    俯卧位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体位,具有手术野暴露充分、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等特点,但此体位可造成患者生理学的改变,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1].因此术中满意体位是保证手术顺利和安全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3年使用了改进型弓型俯卧位支架(以下简称支架)以来,没有发生1例严重的并发症.现将体位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林百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外科手术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提高手术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新形式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高教与学的时效性、实用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洪彬;文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课程的学习体会

    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是一门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技巧性学科,是医学学科的桥梁课程,将外科应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两者紧密结合,注重培养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外科学及相关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对培养我们掌握进入临床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在学完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后,掌握了手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成为了一个具有初步外科手术理念的医学生.现将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佐欣;左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476例,术后并发DVT 9例,经及时精心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树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麻醉学临床实习的量化考核制

    麻醉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但需阅读许多专业文献,更重要的是必须进行大量的临床操作实践和总结[1].针对麻醉科临床实习的特点,我们根据教学实习大纲及医院的要求,在47名麻醉科实习同学教学工作中引入量化考核,使临床实习的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医学教学工作的需要.

    作者:鲁开智;陈杰;文欣荣;易斌;陶国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有7例在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4~5 d再行清宫术;9例直接行清宫术或剖腹探查术.给果 7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出血少,恢复快;9例行清宫术或剖腹探查术,术中术后出血多,恢复慢.结论 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预处理后,手术的出血及风险可明显减少,成功率高.

    作者:邓雪莲;苏卫燕;胡红波;李少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树鼩活体经皮肝穿刺方法探讨

    树鼩(Tupaia belangeri)是一种低等灵长类动物,具有体积小、数量多、分布广的优点,且具有对人类疾病相关病毒的易感性,因此树胸作为肝炎的动物模型有着很多优点.在病毒性肝炎的实验中,常常要抽取活体肝脏作病理检查,但树鼩肝穿技术一直是实验者的一个难题.我们通过多次经皮盲穿树鼩肝脏,发现树鼩左侧卧位时,肝脏位于胸腔右下侧.在此启示下,本文作者建立了一种树鼩活体肝脏穿刺采集组织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玲;李玛琳;刘汝文;何保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