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 DuFourmental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

徐铎;曾令寰

关键词:DuFourmental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美容修复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DuFourmental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整形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22例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缺损直径1~8 cm,均采用DuFourmental皮瓣设计原理并结合面部美容术切口隐蔽的原则加以改良,选择靠近隐蔽区域制作皮瓣,将制作的皮瓣转移至缺损区缝合修复面部创面.结果 采用改良的DuFourmental皮瓣封闭创面平整,组织张力小,皮瓣成活良好,部分切口隐蔽效果好.恢复1年后面部瘢痕及切口均不明显,局部外形美观.结论 改良DuFourmental皮瓣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的整形手段,能够保证对面部缺损修复后的美容效果.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对比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善、肌松满意等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但相对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更容易出现难以解释的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我们期望通过适当降低布比卡因的浓度,而减少腰硬联合麻醉后神经损害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将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浓度调整到0.4%,与常规使用的浓度0.5%进行对比观察,以比较两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代顺;任大鹏;陈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PICC封管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标有刻度并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使其顶端置入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使用,是一种安全的置管方式[1].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2],PICC导管可留置近2年.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多种因素引起导管口端堵塞,成为困扰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有学者报道发生率可高达30%[3-5].因此准确熟练的掌握封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安全有效地在实践中应用好PICC封管技术,笔者就近期其在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谭莲;罗维;李维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急性发作16例次分析

    目的 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FP)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的适应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4例次及文献中12例次共16例次FFP治疗HAE急性发作的病例.结果 共13例HAE患者急性期16次输注FFP,输注量平均(586±337)mL,输注后15例次病情得到改善,1例次因输血反应中断用药.症状开始缓解时间为(49±19)min,输注后完全缓解时间由输注前的(6.7±27.0)h缩短为(2.0±12.0)h.除2例次患者出现腹痛加重、1例次患者出现皮疹外,其他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FFP用于HAE急性发作期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作者:汤蕊;陈适;张宏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T-VRT重建技术对腰骶部隐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CT容积漫游技术(CT-VRT)重建对腰骶部隐性脊柱裂(SBO)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腰骶部隐性脊柱裂的骨盆X线平片和CT-VRT的影像特征,包括对称性、形态、范围和受累椎体及脊柱节段,并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骨质缺如的影像特征的显示情况.结果 在显示SBO对称性、形态、范围、受累椎体及脊柱节段和游离骨脊等方面,CT-VRT比X线平片准确(P<0.05);对于其他影像特征的显示CT-VRT和X线平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X线平片和CT是检查SBO的有效手段,CT-VRT能够直观、立体、更准确的显示SBO形态、范围和受累椎体及脊柱节段,鉴别真、假裂隙样骨质缺如,并进一步确定假裂隙样骨质缺失的本质.

    作者:张笑春;季冰;王健;屈清华;陈霖;吴宗乾;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改良 DuFourmental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

    目的 探讨改良DuFourmental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整形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22例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缺损直径1~8 cm,均采用DuFourmental皮瓣设计原理并结合面部美容术切口隐蔽的原则加以改良,选择靠近隐蔽区域制作皮瓣,将制作的皮瓣转移至缺损区缝合修复面部创面.结果 采用改良的DuFourmental皮瓣封闭创面平整,组织张力小,皮瓣成活良好,部分切口隐蔽效果好.恢复1年后面部瘢痕及切口均不明显,局部外形美观.结论 改良DuFourmental皮瓣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的整形手段,能够保证对面部缺损修复后的美容效果.

    作者:徐铎;曾令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方法研究新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如同肿瘤一样,至今仍是医学界众多研究者难于攻克的课题.膀胱功能障碍是SCI后亟待解决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它引起严重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是导致脊髓损伤病人主要死因之一.目前重建SCI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方法还在不断创新与更新中,一些新方法让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得到恢复,使治疗更人性化,舒适化.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将目前治疗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小娟;曾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Notch1信号抑制对成骨肉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抑制Notch1信号对成骨肉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将人成骨肉瘤细胞系OS-732按γ-分泌酶抑制剂(GSI)作用与否分为GSI组和对照组;脂质体法转染真核细胞表达质粒;Realtime PCR检测NICD、Hes1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Annexin V-PE/7-AAD双标的细胞凋亡;MTT法检测化疗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GSI组NICD和Hes1 mRNA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GSI组化疗药物导致的瘤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过表达Hes1可减弱GSI诱导的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增高.结论 GSI通过抑制Notch1受体激活和下游靶基因Hes1表达促进人成骨肉瘤细胞凋亡,从而增加人成骨肉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高天君;杨达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68例宫外孕护理体会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临床以输卵管妊娠较多见,妊娠处破裂出血是妇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患者常因失血过多并发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本文总结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学习,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金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不同的外科手术切除方式治疗非小细胞癌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手术治疗的28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其中全肺切除组180例,肺叶袖状切除组100例,将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肺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率21.1%,袖状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率1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肺切除后死亡率3.9%,袖状切除后死亡率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肺切除5年生存率30.2%,袖状切除4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0、N1分型患者5年生存率袖状切除优于全肺切除(P<0.05),N2型患者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小细胞癌的治疗,采用肺叶袖状切除的总体治疗效果要优于全肺切除术.

    作者:罗国军;张利;李卓东;石云;彭京平;刘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支架植入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支架植入联合放疗患者72例为联合组,单纯支架植入患者32例为支架组,单纯放疗患者46例为放疗组.比较各组患者吞咽困难情况、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3%、41.7%、27.8%,高于支架组(21.9%、6.3%、3.1%),两组比较差显著(P<0.05);高于放疗组(60.9%、39.1%、26.1%),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相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和支架组吞咽困难评分均较放疗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支架植入联合放疗可以缓解吞咽困难,改善生存率,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安全可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作者:敖智容;秦红;刘伟;邓应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科实习带教的几点体会

    实习是医学生在校培养的后阶段,是成为临床医生的准备阶段,是医学生走向临床、接触临床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医学生的实习带教,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非常重要.本人近年来担任本科室临床实习带教工作,获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天勇;许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PBL模式在肝癌介入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在世界各大高等院校日益受到重视[1].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导向,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实际问题进行讨论的启发式教学形式[2].我科自2009年以来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肝癌血管介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璐;王细文;黄小兵;樊健;米娜;梁平;李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外科无菌技术的教学体会

    外科无菌技术是以预防手术伤口感染为目的,在手术、穿刺、注射、换药等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和技术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无菌技术是外科手术基本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外科无菌技术的教学效果,对手术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艳;周小林;兰阳军;杨爱军;文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提高手术学徒手练习效果的研究

    医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理论的同时,也必须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外科手术操作技能是医学基本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理论讲授、观看音像教材、徒手练习和活体动物实验来进行.其中,徒手练习是手术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本环节的教学,提高学员的练习效果,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连生;窦贺荣;曲爱娜;韩景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3例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病例,其中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1例(LA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52例(OA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和住院费用.结果 LA组中有4例中转开腹.LA组的住院费用和术中出血量高于OA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和切口感染率较OA组低(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各有优势,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医师的手术经验合理选用.

    作者:刘宏斌;刘海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种方法应用于人体组织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人体组织学是描述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人体组织学的学习直接为后续的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和医学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课程内容不能直接观察,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故又被称为显微解剖学.课程内容中所含的专业名词繁多,不够直观,所以被一年级学生普遍认为较枯燥,且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和记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做到五个方面的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本文通过举例说明这五个方面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作者:韩晶;洪艳;李一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电动牙刷在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导管和牙垫的刺激,不易进行口腔护理,易发生口臭、口腔炎、口腔溃疡等,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1].而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以棉球擦拭为主,清洁口腔的效果较差,常需第2次口腔护理.采用电动牙刷和替硝唑漱口水冲洗降低了细菌在口咽部及插管管壁的吸附能力,更好地预防感染发生.采用电动牙刷和替硝唑漱口水冲洗我科对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40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使用电动牙刷和替硝唑漱口水冲洗的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扬;李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类型激光联合治疗8例虹膜囊肿

    虹膜囊肿(iris cyst,IC)是葡萄膜的良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是除虹膜痣以外的相对多见的虹膜肿物[1].治疗方法过去以手术切除为主,现以手术切除和激光光凝治疗为主.本文对1991年以来我科收治的8例虹膜囊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就虹膜囊肿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蒋炜;张衡迪;段烈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3例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33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3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病历资料,探讨诊断方法、手术原则及切口选择.结果 33例患者中,术前通过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确诊有25例(75.8%),高度怀疑术中探查确诊的8例(24.2%),其中在转入15例中院外误诊、漏诊10例(66.7%).入院后均在72 h内明确诊断及手术,手术径路选择腹部切口19例(57.6%),胸部切口10(30.3%),采用胸腹联合切口4例(12.1%).结论 创伤性膈疝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合并多部位严重损伤或休克,故容易误诊漏诊.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是其治疗的关键,手术是其唯一的确定性治疗方法.

    作者:邱晋;郭国宁;任小宝;王庭刚;徐华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体会

    后踝骨折很少单独发生,常伴有内、外踝骨折,骨折块较大的多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后踝位置深入,显露及固定存在一定的困难.我院从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共手术治疗后踝骨折患者6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贾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