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虚拟手术系统在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解剖教学中的作用

王洪伟;张鹤;李长青;周跃

关键词:虚拟系统, 脊柱, 椎弓根螺钉, 微创, 教学
摘要: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因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脊柱外科疾患的治疗上逐渐成为一种主导手术方式.脊柱椎弓根螺钉微创置入手术过程中不能直视脊柱的解剖标志点,完全依赖术中透视影像或计算机辅助系统,学习曲线陡峭,该手术仍然具有较高穿破椎弓根的风险[1-3].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对脊柱局部解剖结构的理解掌握程度及手术医生的经验,既往关于虚拟系统应用于肝脏手术的文献报道很多并且证实了其在肝脏手术应用中的巨大优势[4].我们研制出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虚拟手术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个性化CT图像重建脊柱三维结构和脊柱正侧位投影图像,其不仅能够培训手术医生在术中透视引导下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也能指导手术医生通过解剖标志点在开放条件下置入椎弓根螺钉,提高手术医生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其在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解剖教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组以及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保守治疗组,每组28例.对比2组患者Mazur评分、Lee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Ⅲ度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3.8%,显著高于保守组77.8%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Ⅳ度优良率为75%与保守组Ⅳ度优良率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Ⅲ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3.8%,保守组为83.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Ⅳ度优良率为83.3%与保守组Ⅳ度优良率7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都并发创伤性关节炎,但并发症差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对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均有治疗效果,在Ⅲ度踝关节骨折中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而保守治疗住院天数少,治疗安全系数高.

    作者:向自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形象化教学对护理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的意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其所授课的解剖结构复杂,腔隙深在,生理病理变化理论及其机制甚为复杂,而其临床诊治的方式也难以直观显示,特别对于护理专业学员来说,更具有相当难度.因此,其以往的教学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经过长期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以及反复征求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我们认识到形象化教学是较为容易接受与理解的一种措施.因此,我们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做了较大幅度改进,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形象化教学.

    作者:钟诚;张学渊;姜振东;魏运军;袁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髋关节置换手术一般可于传统的全麻、椎管内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但少数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高龄脊柱病理骨折等问题,不适于椎管内阻滞或椎管内穿刺失败,如何解决此类患者手术的麻醉,给临床麻醉提出了新的课题.我院2010年以来开展下肢腰丛、坐骨神经、L1 ~ L2椎旁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凯;刘旭;朱云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患者的常见骨折,常为不稳定性骨折,临床上对于高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常用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是否选用人工关节置换还存在争议[1].我院对于4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龚春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先天性双肾积水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双肾积水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35例小儿先天性双肾积水的尿动力学、泌尿影像、肾脏功能检查及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32例,上尿路梗阻3例;25例残余尿量超过100mL,28例膀胱储尿期压力大于40 cmH2O.16例行后尿道瓣膜切除术;10例神经源性膀胱行自身清洁导尿及骶神经电刺激治疗,4例行精阜切除术,2例行包皮环切术,1例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行离断成形术,2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双肾积水均明显好转.结论 下尿路排尿障碍致膀胱压力超过安全压力仍继续储尿导致双肾积水主因,将膀胱压降至安全压以下是治疗和预防双肾积水的根本措施.

    作者:张恒;卢根生;李新;沈文浩;熊恩庆;方强;宋波;周占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佳的胸腔胃解剖形态与蠕动排空功能的关系,以正确指导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减少术后消化道并发症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将70例食管癌病例依据手术中胸胃剪切后胃的形状不同随机分为2组,管胃组35例和全胃组35例.利用食管胃功能测试仪在术前和术后对食管癌病例进行了胸胃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和蠕动频率的检测,以及术后胸胃排空功能的X线消化道造影评价.结果 2组胸胃功能术后较术前均下降,管胃组术后胸胃的静息压为(6.20±1.55) mmHg,蠕动收缩压(36.40±3.86) mmHg,蠕动频率(5.30±1.95)次/分;全胃组分别为(4.70±1.42) mmHg,(27.50±3.63) mmHg和(4.60±1.26)次/分.前者静息压和收缩压数值明显大于后者,但蠕动频率两者无差异(P分别是0.012,0.000和0.373).管胃组术后胸胃的排空率明显高于全胃组(P<0.05).结论 食管癌切除胃替代食管手术管状胃的胃动力学参数和胃排空功能等均优于全胃,管状胃的术后并发症也少于全胃,建议食管癌手术中尽量采取管状胃替代食管.

    作者:周钢;邢宇彤;乔峰;窦鹏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未破裂型宫角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不良反应小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宫角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20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加行清宫术,B组16例直接超声引导下吸宫,C组15例行MTX化疗(包括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化疗5例和全身MTX化疗10例),D组10例超声引导下直接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7 d β-HCG下降率和治疗成功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结论 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时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加行清宫的保守疗法在疗效上优于其他方法.

    作者:李静;高霞;曾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电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侧肢体创面行切开减张术,17处行截肢(指)术,23处创面行缝合术,34处创面换药治疗.结果 23处创面行皮瓣修复,愈合优、良、差者分别为14处、5处、4处.67处创面行皮片修复,愈合优、良、差者分别为44处、13处、10处.一期修复组皮瓣修复16处,皮片修复43处,延期修复组皮瓣修复7处,皮片修复24处.高压电组皮瓣修复16处,皮片修复53处,低压电组皮瓣修复7处,皮片修复14处.延期修复组皮片愈合明显优于一期修复组(P<0.01),其余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清创术后合理选择皮片或皮瓣修复创面是取得电烧伤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皮片修复宜采用延期修复,皮瓣修复宜采用一期修复;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VSD可为创面植皮创造条件.

    作者:倪俊;顾海峰;陈瑞彩;许献荣;张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尸头解剖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实施尸头解剖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51名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124人)和对照组(127人),实验组采用尸头解剖教学加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分析、对比两个组学生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情况.结果 实验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反映尸头解剖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用解剖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结论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实施尸头解剖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多种实践能力,它不仅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创新,而且还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作者:渠晨晖;杨静;胡志强;郭艳;余晓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卵圆钳法与传统后腹腔镜建立操作腔治疗单纯肾囊肿的比较

    目的 比较卵圆钳法建立操作腔与传统后腹腔镜建立操作腔治疗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卵圆钳法建立操作腔25例(A组)与传统后腹腔镜建立操作腔29例(B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和临床疗效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圆钳法建立操作腔比传统后腹腔镜建立操作腔具有时间短,便于操作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军;匡晋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空心加压螺钉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空心加压螺钉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50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58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种方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再手术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再手术率方面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加压螺钉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2%)明显低于空心加压螺钉组(32%),二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条件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明显优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作者:蒋守念;陶海南;方钢;黄绍东;黄国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基本功训练的探索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使年轻人走上高校的讲台,面临着如何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人体解剖学教学还面临教师数量和比例急待提高,小班上课难以保持,尸体标本来源匮乏,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发展等问题.关于解剖学教学基本功训练,本文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以及解剖学教师的成长等方面报告如下.

    作者:刘鸿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颜面部三孔的应用解剖学观测

    目的 观测成人面部眶上孔(SOF)、眶下孔(IOF)以及颏孔(MF)的相关形态学指标,为颜面部美容整形及手术局部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积累国人人体解剖学资料.方法 利用穿刺针、游标卡尺对56具成人出土骨骼完整颅骨的三孔进行形态学测量:O点(双侧鼻额缝交点)距左、右侧SOF、IOF、MF距离(OS、OI、OM),三孔深度以及三孔左右间距(SS、II、MM).结果 右侧OS、OI、OM分别为(2.68±0.48)cm,(4.80±0.39) cm和(10.92±0.50) cm,右侧三孔深度分别为(0.40±0.17) cm,(1.35±0.22) cm和(1.04±0.22)cm;左侧OS、OI、OM分别为(2.56±0.39) cm,(4.90±0.17) cm和(10.92±0.60) cm,左侧三孔深度分别为(0.27±0.13) cm,(1.37±0.35) cm和(1.18±0.48) cm;SS、II、MM分别为(4.86±0.72) cm,(5.99±0.78) cm和(4.95 ±0.21)cm.左右侧三孔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国人面部三孔左右侧基本对称,以O点作为面部径线的中心点活体容易定位,易于测量.颜面部美容整形及手术局部阻滞麻醉等均应以面部三孔的形态学为依据方能达到良好的美学及治疗效果.

    作者:闫旭升;史二栓;方欣;霍东升;贾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道造影的解剖学基础教学体会

    目前输尿管镜、膀胱镜等在诊治尿道狭窄疾病中应用比较广泛,但传统的X线尿道造影目前仍然是尿道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1-2].患者体位、造影剂浓度、医生推造影剂的手法及力度等均与能否正确诊断尿道狭窄密切相关,尿道造影还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尿道热,不注意预防或正确处理,可以导致患者死亡[3].因此,尿道造影是泌尿外科医师及进修医生、医学生需要了解和熟悉的重要操作技术.本文将如何进行尿道造影、怎样阅片及尿道造影并发症的教学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军;周占松;卢根生;李为兵;陈志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肾血管的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左右肾血管不同的处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手术视频,总结术中处理肾血管的经验.术中以腰肌前间隙内侧弓状韧带为解剖标志寻找右肾蒂,小心处理右肾静脉防止撕裂下腔静脉;在腰肌前间隙腹主动脉旁脂肪前内寻找左肾蒂,避免损伤或漏扎左肾血管属支.结果 64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及输血病例,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熟悉肾血管的解剖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处理左右肾血管,有利于提高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安全性.

    作者:全科立;舒铁环;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动力髋螺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超过70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DHS治疗,观察组给予FHR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活动、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可较早负重活动,术后并发症较少,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段.

    作者:高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型钛板联合侧向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联合侧向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3例患者(16侧)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经耳屏前切口入路复位后,5侧用2组4孔微型钛板固定,8侧用1组4孔微型钛板加1颗拉力螺钉固定,3侧用2颗拉力螺钉固定,术后复查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 平均追踪6个月,全部患者疗效满意,无开口偏斜、关节区疼痛、弹响.3例患者术后轻度张口受限,经开口训练后改善,2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欠佳,经弹性颌间牵引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髁突囊内骨折,结合微型钛板及侧向拉力螺钉的优点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对于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方便可靠、疗效明确.

    作者:王翔;郭家平;董青山;李志进;黄实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7例继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外科治疗分析

    膀胱输尿管返流(vesicoureteric reflux,VUR)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VUR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继发性VU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病因较复杂.由于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存在,常常引起小儿反复泌尿系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疤痕、肾萎缩、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返流性肾病的表现,是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1].我院自1995年10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47例这类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兴国;刘宏伟;李斌斌;邢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创伤致高血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致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临床诊治的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7例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有阴茎创伤史,查体阴茎处于半勃起状态.经海绵体穿刺血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为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7例均先行保守治疗,其中2例缓解.5例密切观察后无效,利用超选择性阴部内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治疗,阴茎勃起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勃起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依靠病史、查体、海绵体穿刺血气分析、彩超、高选择性阴部内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治疗以观察及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取超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术.

    作者:彭大振;王立新;黄亮;赵江彬;祝旭飞;郑永庆;冯船洋;卢根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创伤后弥漫性脑肿胀致脑疝的手术方法改进

    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指外伤后数小时内脑组织广泛性肿胀,导致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其它继发性损害,由于其发病迅猛,极为凶险,属于脑外伤中极为严重的类型.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减压手术,但这种方法易出现不可控制的急性脑膨出现,造成患者迅速死亡,死亡率可高达80%[1].我们通过改良去骨瓣减压术避免不可控制的急性脑膨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玉涛;王文犀;王新亮;卢进发;何志刚;尹磊;耿极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