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未破裂型宫角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静;高霞;曾琴

关键词:子宫角内妊娠, 保守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不良反应小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宫角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20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加行清宫术,B组16例直接超声引导下吸宫,C组15例行MTX化疗(包括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化疗5例和全身MTX化疗10例),D组10例超声引导下直接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7 d β-HCG下降率和治疗成功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结论 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时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加行清宫的保守疗法在疗效上优于其他方法.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47例继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外科治疗分析

    膀胱输尿管返流(vesicoureteric reflux,VUR)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VUR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继发性VU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病因较复杂.由于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存在,常常引起小儿反复泌尿系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疤痕、肾萎缩、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返流性肾病的表现,是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1].我院自1995年10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47例这类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兴国;刘宏伟;李斌斌;邢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水刀清创系统辅助治疗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的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水刀清创系统和传统纱布对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糖尿病足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溃疡愈合率、平均愈合时间,经皮氧分压为观察指标.结果 超声刀组愈合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其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和经皮氧分压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水刀清创系统可提高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的愈合率,缩短平均愈合时间,其效果可能与经皮氧分压的改善有关.

    作者:陈小丽;郑焱玲;曹茂华;邓武权;姜友昭;吴惠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型钛板联合侧向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联合侧向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3例患者(16侧)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经耳屏前切口入路复位后,5侧用2组4孔微型钛板固定,8侧用1组4孔微型钛板加1颗拉力螺钉固定,3侧用2颗拉力螺钉固定,术后复查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 平均追踪6个月,全部患者疗效满意,无开口偏斜、关节区疼痛、弹响.3例患者术后轻度张口受限,经开口训练后改善,2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欠佳,经弹性颌间牵引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髁突囊内骨折,结合微型钛板及侧向拉力螺钉的优点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对于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方便可靠、疗效明确.

    作者:王翔;郭家平;董青山;李志进;黄实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空心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与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35例)为多枚空心螺钉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因此引起的静脉血栓、皮肤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也明显降低(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Harris评分分级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假体松动、脱位情况,对照组中3例患者因股骨颈缺血坏死或者长期不愈合而再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可早期活动,有利于避免感染,且术后患肢影响较小,生活质量更好,但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年龄、骨折类型、全身情况以及生活条件综合考虑.

    作者:吴锁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尸头解剖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实施尸头解剖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51名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124人)和对照组(127人),实验组采用尸头解剖教学加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分析、对比两个组学生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情况.结果 实验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反映尸头解剖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用解剖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结论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实施尸头解剖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多种实践能力,它不仅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创新,而且还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作者:渠晨晖;杨静;胡志强;郭艳;余晓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先天性双肾积水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双肾积水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35例小儿先天性双肾积水的尿动力学、泌尿影像、肾脏功能检查及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32例,上尿路梗阻3例;25例残余尿量超过100mL,28例膀胱储尿期压力大于40 cmH2O.16例行后尿道瓣膜切除术;10例神经源性膀胱行自身清洁导尿及骶神经电刺激治疗,4例行精阜切除术,2例行包皮环切术,1例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行离断成形术,2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双肾积水均明显好转.结论 下尿路排尿障碍致膀胱压力超过安全压力仍继续储尿导致双肾积水主因,将膀胱压降至安全压以下是治疗和预防双肾积水的根本措施.

    作者:张恒;卢根生;李新;沈文浩;熊恩庆;方强;宋波;周占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1例误诊分析

    肾嗜酸细胞腺瘤首先是由Ziple于1942年报道的,它是一种特殊的良性肾脏肿瘤,约占肾脏肿瘤的3%~7%[1].临床上通常无症状,多由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常常误诊为肾细胞癌.本文就我院术前误诊为肾细胞癌的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隆电熙;初铭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钝性胸部损伤诊断和治疗进展

    钝性胸部伤是由于挤压、撞击暴力所致的一类胸部损伤,与胸部穿透伤相区别的是,这类损伤的胸壁还保持完整性.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这类损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钝性胸部外伤占全部外伤的10%,死亡率4%~20%[1],钝性胸部伤的损伤程度轻重不一,可以是轻微的胸壁擦伤,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重要脏器损伤.一些钝性胸部伤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能反应损伤的严重程度,部分早期没有生命威胁的胸部伤病人,往往在伤后2~3d内出现病情恶化,因此,这类损伤值得大家关注,现就胸部钝性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曹宇亮;舒绍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普通外科584例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生素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1年584例外科患者抗生素专项点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从抗生素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疗程、联合用药、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584例Ⅰ~Ⅲ类切口手术患者中,抗生素预防性用药为578例(98.97%),累计用药698次,平均每例应用1.20次.术前2h给药者240例(41.96%),用药时间(7.02±3.23)d,所用药物涉及10大类35种,第1、2代头孢菌素,头霉素在Ⅰ、Ⅱ类切口手术中列前3位.抗生素主要为单用,二联用药48例(8.28%),无三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1% (21/698).结论 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生素仍存在一定不规范,需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干预.

    作者:赵红;张华;胡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43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肋骨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 (P <0.01);且观察组骨折连续性恢复时间、胸痛持续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胸廓畸形愈合率、肺不张发生率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电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侧肢体创面行切开减张术,17处行截肢(指)术,23处创面行缝合术,34处创面换药治疗.结果 23处创面行皮瓣修复,愈合优、良、差者分别为14处、5处、4处.67处创面行皮片修复,愈合优、良、差者分别为44处、13处、10处.一期修复组皮瓣修复16处,皮片修复43处,延期修复组皮瓣修复7处,皮片修复24处.高压电组皮瓣修复16处,皮片修复53处,低压电组皮瓣修复7处,皮片修复14处.延期修复组皮片愈合明显优于一期修复组(P<0.01),其余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清创术后合理选择皮片或皮瓣修复创面是取得电烧伤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皮片修复宜采用延期修复,皮瓣修复宜采用一期修复;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VSD可为创面植皮创造条件.

    作者:倪俊;顾海峰;陈瑞彩;许献荣;张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动力髋螺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超过70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DHS治疗,观察组给予FHR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活动、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可较早负重活动,术后并发症较少,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段.

    作者:高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肾血管的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左右肾血管不同的处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手术视频,总结术中处理肾血管的经验.术中以腰肌前间隙内侧弓状韧带为解剖标志寻找右肾蒂,小心处理右肾静脉防止撕裂下腔静脉;在腰肌前间隙腹主动脉旁脂肪前内寻找左肾蒂,避免损伤或漏扎左肾血管属支.结果 64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及输血病例,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熟悉肾血管的解剖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处理左右肾血管,有利于提高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安全性.

    作者:全科立;舒铁环;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未破裂型宫角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不良反应小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宫角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20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加行清宫术,B组16例直接超声引导下吸宫,C组15例行MTX化疗(包括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化疗5例和全身MTX化疗10例),D组10例超声引导下直接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7 d β-HCG下降率和治疗成功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结论 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时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加行清宫的保守疗法在疗效上优于其他方法.

    作者:李静;高霞;曾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DAV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发病率比颈动脉夹层动脉瘤低.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也可有头痛、颈痛或局部压迫症状.超声可清晰显示椎动脉起始段、椎间段、椎前段,走行平直或弯曲,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判断有无血管异位、移位及受压等.本文报道1例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表现,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李金姿;李红梅;胡涌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空心加压螺钉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空心加压螺钉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50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58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种方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再手术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再手术率方面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加压螺钉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2%)明显低于空心加压螺钉组(32%),二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条件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明显优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作者:蒋守念;陶海南;方钢;黄绍东;黄国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组以及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保守治疗组,每组28例.对比2组患者Mazur评分、Lee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Ⅲ度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3.8%,显著高于保守组77.8%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Ⅳ度优良率为75%与保守组Ⅳ度优良率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Ⅲ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3.8%,保守组为83.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Ⅳ度优良率为83.3%与保守组Ⅳ度优良率7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都并发创伤性关节炎,但并发症差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对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均有治疗效果,在Ⅲ度踝关节骨折中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而保守治疗住院天数少,治疗安全系数高.

    作者:向自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结直肠癌发病率高,逐年上升,肝脏作为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有近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已出现肝转移,也有近20%的患者在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肝转移[1].本研究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接受根治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实施根治术后出现肝转移情况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颜面部三孔的应用解剖学观测

    目的 观测成人面部眶上孔(SOF)、眶下孔(IOF)以及颏孔(MF)的相关形态学指标,为颜面部美容整形及手术局部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积累国人人体解剖学资料.方法 利用穿刺针、游标卡尺对56具成人出土骨骼完整颅骨的三孔进行形态学测量:O点(双侧鼻额缝交点)距左、右侧SOF、IOF、MF距离(OS、OI、OM),三孔深度以及三孔左右间距(SS、II、MM).结果 右侧OS、OI、OM分别为(2.68±0.48)cm,(4.80±0.39) cm和(10.92±0.50) cm,右侧三孔深度分别为(0.40±0.17) cm,(1.35±0.22) cm和(1.04±0.22)cm;左侧OS、OI、OM分别为(2.56±0.39) cm,(4.90±0.17) cm和(10.92±0.60) cm,左侧三孔深度分别为(0.27±0.13) cm,(1.37±0.35) cm和(1.18±0.48) cm;SS、II、MM分别为(4.86±0.72) cm,(5.99±0.78) cm和(4.95 ±0.21)cm.左右侧三孔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国人面部三孔左右侧基本对称,以O点作为面部径线的中心点活体容易定位,易于测量.颜面部美容整形及手术局部阻滞麻醉等均应以面部三孔的形态学为依据方能达到良好的美学及治疗效果.

    作者:闫旭升;史二栓;方欣;霍东升;贾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卵圆钳法与传统后腹腔镜建立操作腔治疗单纯肾囊肿的比较

    目的 比较卵圆钳法建立操作腔与传统后腹腔镜建立操作腔治疗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卵圆钳法建立操作腔25例(A组)与传统后腹腔镜建立操作腔29例(B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和临床疗效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圆钳法建立操作腔比传统后腹腔镜建立操作腔具有时间短,便于操作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军;匡晋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