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王莎;刘博强;陈小强

关键词:痤疮,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疗效
摘要:目的 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安全性及不同浓度疗效比较.方法 将1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不敷药(0%)直接红光照射,另3组分别予以5%、10%、20% ALA外敷3h后红光照射,每周1次,共4次.在第2周、第4周、第6周时分别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6周各组(0%、5%、10%、20%)有效率分别为35.0%、67.5%、77.5%、92.5%,给予不同浓度ALA组疗效优于直接光照组(P<0.05),各浓度组间随浓度增加,有效率增加(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越高.结论 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优于单用红光治疗,ALA浓度越高,PDT治疗疗效越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患者的常见骨折,常为不稳定性骨折,临床上对于高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常用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是否选用人工关节置换还存在争议[1].我院对于4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龚春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性盐耗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钠代谢中枢的解剖位置

    目的 探讨脑性盐耗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问题.方法 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治疗脑性盐耗综合征9例.依照患者补盐量与尿量有无直线回归关系将病例分为2组,对其补盐量、尿量、每日尿量/补盐量的均数做两样本t检验.结果 9例均治愈,其中6例补盐量与尿量有直线回归关系,P <0.05;3例补盐量与尿量无直线回归关系,P>0.05.有直线回归关系组与无直线关系组相比:补盐量前者大于后者(P<0.001);尿量前者大于后者(P<0.001);但2组单位补盐量所对应的尿量(尿量/补盐量)不相等(P>0.05).结论 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补盐量与尿量的直线回归关系,补盐后肾脏排钠增加,因此,钠代谢中枢的解剖位置可能是以下丘脑为主,包括额叶、侧裂周围脑组织的广泛区域.

    作者:徐志纯;马书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体大关节周围骨骼肌联动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人体大关节周围骨骼肌的位置、形态、起止点、收缩产生的运动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运动学基础、康复功能评定、中医康复治疗、临床康复、作业治疗等课程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康复专业学生和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内容[1].本课题组以本院解剖实验室为训练基地,在第二课堂开展人体大关节周围骨骼肌联动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强化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对运动系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研究和训练过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尚;董秋艳;李瑞浩;张鹏;陈雪莉;陈清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股骨髁间C型骨折3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髁间C型骨折3种内固定方法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及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经我院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CBP)、动力髁螺钉(DCS)、锁定加压钢板(LCP)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股骨髁间C型骨折病人62例.所有随访病例均进行膝关节评分,数据经统计分析后,分别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方面比较3种内固定的差异.结果 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LCP组与CBP组、DCS组差异显著(P<0.05),CBP组和DC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LCP组与CBP组、DCS组差异显著(P<0.05),CBP组与DCS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股骨髁支持钢板、动力髁螺钉、锁定加压钢板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髁间C型骨折各有利弊,LCP内固定方法的疗效优于CBP和DCS,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CBP和DCS.

    作者:徐伟明;李艾敏;孙权;孙孟喆;刘士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未破裂型宫角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不良反应小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宫角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20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加行清宫术,B组16例直接超声引导下吸宫,C组15例行MTX化疗(包括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化疗5例和全身MTX化疗10例),D组10例超声引导下直接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7 d β-HCG下降率和治疗成功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结论 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时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加行清宫的保守疗法在疗效上优于其他方法.

    作者:李静;高霞;曾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切面解剖学知识在心脏MRI扫描和CT三维重建教学中的应用

    切面解剖是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切面上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的学科.随着CT、MRI及超声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切面解剖学知识成为医学影像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因心脏MRI扫描和CT三维重建所应用的切面解剖学知识的特殊性,在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学中,学员普遍反映很难掌握.因此,针对技师和诊断医生这类特殊学员在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结合我多年专业和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作者:张笑春;王健;周代全;季冰;陈霖;程琳;胡珊珊;李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局部解剖知识在放射性碘防护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防原医学主要探讨核武器爆炸以及核事故中因受到放射性核素暴露而引起的各类放射损伤机理及防护措施的学科.多数放射性核素对机体所造成的损伤效应通常具有明显的靶向性.放射性碘则主要蓄积于其特异性的危象器官甲状腺而引起损伤效应[1].防原医学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结合放射性核素靶器官的解剖特征来讲解如何防护放射性核素所致危害,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在此,我们以放射性碘防护实验教学为例,介绍局部解剖学知识在防原医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刘登群;李蓉;王军平;史春梦;徐辉;粟永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型钛板联合侧向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联合侧向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3例患者(16侧)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经耳屏前切口入路复位后,5侧用2组4孔微型钛板固定,8侧用1组4孔微型钛板加1颗拉力螺钉固定,3侧用2颗拉力螺钉固定,术后复查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 平均追踪6个月,全部患者疗效满意,无开口偏斜、关节区疼痛、弹响.3例患者术后轻度张口受限,经开口训练后改善,2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欠佳,经弹性颌间牵引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髁突囊内骨折,结合微型钛板及侧向拉力螺钉的优点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对于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方便可靠、疗效明确.

    作者:王翔;郭家平;董青山;李志进;黄实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DAV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发病率比颈动脉夹层动脉瘤低.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也可有头痛、颈痛或局部压迫症状.超声可清晰显示椎动脉起始段、椎间段、椎前段,走行平直或弯曲,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判断有无血管异位、移位及受压等.本文报道1例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表现,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李金姿;李红梅;胡涌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髋关节置换手术一般可于传统的全麻、椎管内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但少数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高龄脊柱病理骨折等问题,不适于椎管内阻滞或椎管内穿刺失败,如何解决此类患者手术的麻醉,给临床麻醉提出了新的课题.我院2010年以来开展下肢腰丛、坐骨神经、L1 ~ L2椎旁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凯;刘旭;朱云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6例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交叉韧带损伤后,不仅会造成膝关节不稳,且能造成继发性损害,造成半月板损伤和继发性关节炎,交叉韧带自愈困难,通常需要重建修复.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1].我科56例前后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远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1例误诊分析

    肾嗜酸细胞腺瘤首先是由Ziple于1942年报道的,它是一种特殊的良性肾脏肿瘤,约占肾脏肿瘤的3%~7%[1].临床上通常无症状,多由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常常误诊为肾细胞癌.本文就我院术前误诊为肾细胞癌的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隆电熙;初铭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钝性胸部损伤诊断和治疗进展

    钝性胸部伤是由于挤压、撞击暴力所致的一类胸部损伤,与胸部穿透伤相区别的是,这类损伤的胸壁还保持完整性.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这类损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钝性胸部外伤占全部外伤的10%,死亡率4%~20%[1],钝性胸部伤的损伤程度轻重不一,可以是轻微的胸壁擦伤,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重要脏器损伤.一些钝性胸部伤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能反应损伤的严重程度,部分早期没有生命威胁的胸部伤病人,往往在伤后2~3d内出现病情恶化,因此,这类损伤值得大家关注,现就胸部钝性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曹宇亮;舒绍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尸头解剖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实施尸头解剖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51名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124人)和对照组(127人),实验组采用尸头解剖教学加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分析、对比两个组学生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情况.结果 实验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反映尸头解剖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用解剖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结论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实施尸头解剖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多种实践能力,它不仅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创新,而且还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作者:渠晨晖;杨静;胡志强;郭艳;余晓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7例继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外科治疗分析

    膀胱输尿管返流(vesicoureteric reflux,VUR)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VUR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继发性VU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病因较复杂.由于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存在,常常引起小儿反复泌尿系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疤痕、肾萎缩、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返流性肾病的表现,是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1].我院自1995年10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47例这类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兴国;刘宏伟;李斌斌;邢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普通外科584例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生素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1年584例外科患者抗生素专项点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从抗生素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疗程、联合用药、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584例Ⅰ~Ⅲ类切口手术患者中,抗生素预防性用药为578例(98.97%),累计用药698次,平均每例应用1.20次.术前2h给药者240例(41.96%),用药时间(7.02±3.23)d,所用药物涉及10大类35种,第1、2代头孢菌素,头霉素在Ⅰ、Ⅱ类切口手术中列前3位.抗生素主要为单用,二联用药48例(8.28%),无三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1% (21/698).结论 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生素仍存在一定不规范,需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干预.

    作者:赵红;张华;胡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形象化教学对护理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的意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其所授课的解剖结构复杂,腔隙深在,生理病理变化理论及其机制甚为复杂,而其临床诊治的方式也难以直观显示,特别对于护理专业学员来说,更具有相当难度.因此,其以往的教学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经过长期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以及反复征求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我们认识到形象化教学是较为容易接受与理解的一种措施.因此,我们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做了较大幅度改进,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形象化教学.

    作者:钟诚;张学渊;姜振东;魏运军;袁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2P磷酸铬胶体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术后复发3例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特别是弥漫性PVNS患者,即使在关节镜下细致手术也难以彻底清除病灶,术后易复发.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我科门诊用32P磷酸铬胶体腔内注射治疗3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术后复发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3岁、26岁和32岁.因膝关节弥漫肿胀、疼痛、关节腔积液伴偶有关节交锁等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拍X光片未见骨性损伤,按关节滑膜炎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做MRI检查诊断为PVNS.2例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1例患者行传统开刀手术切除.术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病理诊断为PVNS.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8个月、11个月、13个月患膝关节再次疼痛肿胀,MRI检查诊断为PVNS复发.来我院门诊就诊要求核素治疗.

    作者:李益中;陈玉梅;王育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缺血预处理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目的 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提高模型制备的成功率.方法 健康杂种犬20只,分为为直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组和缺血预处理后结扎组,制备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结果 直接结扎组死亡率为40% (4/10),2只死于术中室颤,2只死于术后心衰.缺血预处理组死亡率为10%(1/10),死于气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2组犬术后心功能明显下降,心室腔扩大,其中以直接结扎组更为明显.结论 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和气胸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缺血预处理后结扎冠状动脉可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和术后心衰的发生,从而提高构建犬心肌梗死模型的安全性.

    作者:赵亮;杨爱军;李晓辉;文灿;张天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组以及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保守治疗组,每组28例.对比2组患者Mazur评分、Lee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Ⅲ度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3.8%,显著高于保守组77.8%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Ⅳ度优良率为75%与保守组Ⅳ度优良率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Ⅲ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3.8%,保守组为83.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Ⅳ度优良率为83.3%与保守组Ⅳ度优良率7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都并发创伤性关节炎,但并发症差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对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均有治疗效果,在Ⅲ度踝关节骨折中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而保守治疗住院天数少,治疗安全系数高.

    作者:向自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