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腰骶椎椎弓根进钉角增龄变化及临床意义

王威;王星;李志军;陈连香;王飞;史斌;史君;张少杰

关键词:腰骶椎, 椎弓根, e角, f角, 上下及左右入钉点间距, 青少年
摘要:目的:通过对12~18岁青少年腰骶段椎弓根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探讨腰骶段进钉角的增龄变化规律,为青少年脊柱内固定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青少年患者30例,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双源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影像学结果,扫描范围为盆腹腔,将获得腰骶段CT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少年腰骶段椎弓根 E、F 角及椎体复合体的上下及左右入钉点间距在性别与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F角及椎体复合体的上下入钉点间距发育总体随着年龄和椎序的增长呈增长趋势,且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少年脊柱椎弓根及相关结构解剖学参数呈规律性变化过程,临床应用时可做参考。但必须结合个体化影像学结果及生物力学研究成果的支持,才能使椎弓根内固定技术达到个体化治疗的满意效果。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在平片阴性急性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磁共振在平片阴性的急性踝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X线平片阴性的急性踝关节外伤MRI图像,重点观察内外侧副韧带、骨与软骨,所有MRI检查均在48 h内完成。结果15例MR发现踝关节周围骨挫伤,MR发现4例外侧副韧带,1例内侧副韧带断裂,5例关节软骨损伤,3例跟腱断裂。结论 MR在平片阴性的踝关节急性外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蔡吉勇;彭正伟;魏梅;陈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护药一体化在提高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麻醉药品品种和剂型不断更新,麻醉药品用量急剧增加,近年来非医疗目的滥用麻醉药品的问题日益严重。医院作为麻醉药品使用单位之一,为了防止麻醉药品的滥用和流失,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合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院麻醉科探索了一种医护药一体化模式。自2012年2月实施该模式以来,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静;聂智容;杜黎娟;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告

    多原发性乳腺癌临床上较少见,但同时性、异时性双重合并的多原发性乳腺癌临床更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同时性合并异时性多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游彩霞;林大富;涂永久;陈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例左下肢溃疡伴布卡氏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布卡氏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BCS)统指肝小叶静脉到下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HV流出道任何性质的阻塞。单纯下腔静脉阻塞,则有胸腹壁及背部浅表静脉曲张(静脉血流由下而上)及下肢静脉曲张、浮肿、色素沉着和溃疡。我科在2013年10月收治1例左下肢溃疡患者并伴BCS,分别在我院介入科行下腔静脉造影术、左下肢溃疡创面清创和头部刃厚皮片移植术。经过精心的换药、围手术期护理,皮片完全成活,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霞;李增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局麻药物在烧伤手术患者头部取皮止痛中的效果

    目的:对比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在烧伤手术患者头部取皮后的镇痛效果。方法84例烧伤后切削痂植皮的患者采用头部取皮法,随机分为4组( n=21),其中常规对照组( C组)按既往常规方法在头皮下注入含1/200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200 mL进行头皮下扩张,罗哌卡因组(R组)0.05%罗哌卡因200 mL进行头皮下局麻并扩张头皮,布比卡因组(B组)0.188%布比卡因头皮下局麻,利多卡因组(L组)0.1%利多卡因头皮下局麻;分别于麻醉开始前(T0)、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20 min(T1)、5 h(T2)和10 h(T3)时采用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进行意识状态评价,并采用视觉模糊评分(VAS)对头部及躯体创面分别进行疼痛评估,全程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4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麻醉期,其中R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结论头皮下低浓度罗哌卡因注射更适合应用于患者头皮取皮后的镇痛。

    作者:朱桂红;易斌;郭巧;兰英;王红春;陈建;李晓鲁;崔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TU和CTA在经皮肾镜手术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手术是通过经皮肾盂通道对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进行治疗的关键技术,也是泌尿外科腔内手术临床带教的重点和难点[1]。对肾盏、肾盂、肾和肾周组织、器官解剖结构的精细了解,是指导下级医师和进修医师完成经皮肾盂通道建立、提高清石效率和预防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基础。 CTU ( CT尿路成像)和CTA( CT肾血管成像)能提供肾结石、肾盏、肾盂、肾脏、肾血管和肾周组织、器官三维解剖图像,这使得CTU和CTA在经皮肾镜手术临床带教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笔者所在单位每年完成经皮肾镜手术1000余台次,每年完成大批来自西南地区进修生临床带教,在利用CTU和CTA完成经皮肾镜手术临床带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霁;陈虹;鄢俊安;陈志朋;代林勇;邓国贤;李为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6例Ⅱ、Ⅲ度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性睑外翻的手术细节的改进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Ⅱ、Ⅲ度瘢痕性睑外翻患者46例,根据睑外翻的程度和局部情况,选择眼睑部正常皮肤与瘢痕组织交界处设计切口线,尽可能保留和恢复眼轮匝肌结构,松解区域分别超出内外眦处并达眼裂水平,采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术行睑外翻手术矫正并行睑缘融合,皮片于内外眦韧带处行皮内固定。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46例眼睑皮片完全存活,眼睑复位良好,无1例眼睑闭合不全。结论适当的选择手术切口线及松解范围,尽可能保留眼轮匝肌的结构完整并对移植皮片在内外眦处进行固定,可以有效预防睑外翻的复发,提升手术效果。

    作者:李维娟;雷泽源;王韶亮;张一鸣;樊东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连接蛋白43和上皮性钙黏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及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表达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对89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组织及48例分区组织的Cx43与E-cad检测。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区、交界区和远癌区的Cx43和E-cad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γ=0.460,P<0.01);在肿瘤区两者同时为阴性表达时,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 Cx43和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与其发生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涂永久;高一菁;陈战;李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膜透析亚专科医师手术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

    腹膜透析是肾脏内科尿毒症患者常用的替代治疗手段,但由于其手术能力和病患随访管理要求较高,许多中小型医院,甚至一些三甲医院并不具备开展腹膜透析的能力,给一些应该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过度压缩了腹膜透析的实施空间,使适用于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在医生和自我意识的主导下放弃了腹膜透析的机会,导致患者替代治疗年限和生存率降低。另一方面,目前肾脏内科腹膜透析专业技术人才非常匮乏,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要求明确指出,肾脏内科的亚专科建设应该包括腹膜透析亚专科的设置,并具有相对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如何培养腹膜透析亚专科医师是大型三甲教学医院肾脏内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国家卫生部及各省市相继实施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培训资质的教学医院随之调整了临床教学模式[1-2],我们也适应并结合相关政策,对腹膜透析亚专科医师手术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革新,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景宏;管旭;肖堂利;张静波;黄云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右肺四叶变异1例

    我们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操作课指导学生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标本时,打开胸腔发现其右肺存在四叶变异,为积累肺叶变异的体质人类学资料,并为呼吸系统临床影像诊断和胸外科相应手术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生好;刘宏伟;唐兴国;乔国军;李斌斌;诸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训练致半月板损伤91例原因分析

    半月板是人体膝关节部位较为重要的结构,在训练过程中,半月板损伤为常见,往往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于影响官兵的训练生涯。笔者通过对某部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发生的91例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探讨膝关节半月板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分析半月板损伤机制、因素及治疗,预防训练伤病的发生,提高半月板损伤的诊治率。

    作者:帅志刚;耿进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科与神经外科交界的专科:脊柱脊髓外科--现状与进展

    脊柱脊髓外科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外科亚专业分支,诊治范畴包括脊柱、脊髓的创伤与疾病,属于骨科与神经外科的交界性学科。脊柱是中轴骨,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脊髓组织的功能;而脊髓属于低级中枢神经系统,负责将大脑信号传导到肢体和躯干。从功能解剖、生物力学等方面看,脊柱脊髓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从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看,脊柱脊髓专业正在走向多学科合作模式,单纯的骨科或神经外科诊治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患者对治疗结果要求日益提高的现状。本文就脊柱脊髓外科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供同道参考。

    作者:赵建华;刘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ody-Jet水动力行自体脂肪颗粒填充面部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整形美容技术的发展与推广,通过手术改善面部组织轮廓的人越来越多,自体脂肪源于自身组织,生物相容性好,无过敏反应,成为当今流行的美容手术之一。与传统抽脂移植相比,Body-Jet水动力系统具有脂肪细胞成活率高,不易出现吸收、囊肿、硬结、钙化、感染等不良反应,受到广大求美者的喜爱。护理人员重视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做好术中的护理配合以及术后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康复指导等,是确保手术成功和远期美容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对80例采用Body-Jet水动力系统行自体脂肪颗粒填充面部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董婳;汪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美国外科继续医学教育对我国外科继续教育的启示

    医学是一门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医生需要不断学习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继续医学教育(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ME)旨在引导医生获取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动向,拓展业务能力。本文作者曾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外科、麻省总院外科做访问学者,亲身感受了美国的外科继续教育,认为其值得探讨与借鉴,现就其对我国外科继续教育的启示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张剑;王志军;周海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A型肉毒毒素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体会

    增生性瘢痕是整形外科常见病种,常发生于深II度烧伤或者外伤后因各种原因延迟愈合的创面。临床表现为明显高出皮面,颜色暗红或深紫,质地硬,局部常伴有灼痛和瘙痒感,往往持续数月或数年才逐渐发生退变[1]。 Gassner 等[2]于2006年率先将 A 型肉毒毒素( BNT-A )用于额部瘢痕防治,发现BNT-A能有效减轻局部瘢痕增生,使手术获得更加美容效果。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3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在保持醋酸曲安奈德的原浓度剂量基础上增加BNT-A,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以胸腰段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术前影像学诊断与术后影像评估1例

    高能量脊柱创伤患者术前采用全脊柱CT检查,可明确椎体骨折情况,指导制定手术方案,并对合并损伤进行排查。术后复查CT可对损伤节段的复位、稳定和减压进行评估。因此, CT检查对于判断损伤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和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1例高能量脊柱创伤患者应用CT检查指导疾病诊治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朱军;刘鹏;刘瑶瑶;王颖博;赵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节镜在不同膝关节滑膜病变中的诊疗分析

    目的:观察关节镜在不同膝关节滑膜病变中的诊断、治疗作用,分析不同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关节镜下诊断、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例,膝关节慢性感染5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12例,膝关节滑膜结核5例,半月板损伤4例,不明原因3例,记录关节镜对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治效果。结果关节镜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术后10例患者更正临床诊断,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滑膜结核,1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术后复发,其余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均获得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0.0%。结论关节镜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而且微创可彻底切除病变的滑膜组织,耐受性好。

    作者:王玉冰;庞子轩;张亮;康发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显微外科动物手术教学方法改进的探讨

    显微外科技术是近年来兴起并不断成熟普及的一项重要的外科基本技能。它的特点在于,借助光学放大,使外科技术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弥补了肉眼情况下手术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从而被广泛应用到多个外科领域[1-2]。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熟练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而显微外科动物实验课的教学,是掌握显微外科技术的重要途径,是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课程,对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曹春艳;申志惠;胡正云;肖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严重骨折之一,过去临床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动力髋关节螺钉( dynamic hip screw,DHS)予以内固治疗,而近年来,随着经皮加压钢板( 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ing,PCCP)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骨科临床治疗中,与传统DHS治疗相比,PCCP治疗具有微创、稳定、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1]。由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合并基础内科疾病,因此,PCCP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尤为重要。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完成116例PC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尹芝华;李筱;秦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72例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来脊柱外科发展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是指在X线透视的引导下,经椎弓根放置球囊,通过球囊扩张来复位被压缩椎体,再向骨折的椎体中注入骨水泥,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从而治愈疾病的目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院对72例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共86个椎体行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止痛效果显著,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新华;陈光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