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李秋;唐铠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及二野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的不同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患者,按淋巴结清扫方式分为三野清扫组跟二野清扫组,每组各60例。二野清扫组采用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三野清扫组采用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2组经治疗后淋巴结的转移率、手术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三野清扫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18.33%和20.00%,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0.00%,均低于二野清扫组;手术生存率为83.33%,明显高于二野清扫组的5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伟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慢性肛裂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观察组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肛管直径变化及术后疼痛、水肿、愈合时间、感染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肛管直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大(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相较于常规纵切横缝术不增加手术难度,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98例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进行治疗,对照组(49例)仅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1.84%、89.80%,对照组术后1个月和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和73.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近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进良;高春生;李烁;钱迪;杜政德;刘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可注射组织工程骨治疗关节周围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关节内骨折骨不连患者6例,其中肱骨髁间骨折3例,股骨髁部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1例。关节镜下行骨不连部位清理术,直视下用穿刺针将组织工程骨注射于骨折端,必要时经皮穿针内固定。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X线检查观察骨不连愈合状态,观察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复查时间分别为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结果术后随访9~12个月;所有患者各部位骨折均愈合;骨痂愈合时间为(8.34±2.4)周;骨折愈合时间为(18.2±3.3)周。术后均以Johner-Wruhs功能分级法评定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其中5例为优,1例为良。1例(胫骨平台)术后出现炎性反应,经万古霉素抗炎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1例(股骨髁间骨折)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系统抗凝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关节镜下可注射组织工程骨治疗关节周围骨折骨不连安全、有效。
作者:汪群力;陈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上常用的瓶装溶液往往没有精准的刻度显示,大多数厂商仅以瓶装容量为单位,未在瓶身注明刻度标识溶液量。而临床输液时往往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输注溶液,输注时瓶身处于倒立位,很难准确估算输入人体的溶液量。我们依据不同规格的溶液瓶设计一种带有刻度的软标尺,在溶液倒立输注时可以准确测量输液瓶中剩余的液体量,以此来计算输入患者体内的液体量,不但直观可靠,在减少护理工作量的同时,还非常简单适用。
作者:王锐;黄蕖;曾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前弹力层下原位角膜磨镶术( 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中角膜瓣下冲洗应用广泛,其作用是保证泪脂冲洗更充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反应,有效预防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er keratitis,DLK)的发生。因前弹力层下原位角膜磨镶术( SBK)术中要制作角膜瓣,残留层间异物及脂质分泌物冲洗不充分是导致术后角膜沙漠式反应的直接原因。我们对160例(320眼)近视患者进行冲洗方法改进,冲洗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文容;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消化内镜手术技术蓬勃发展,紧跟国际趋势,各类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层出不穷。临床消化内科的诊断和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内镜手术已成为现代内科手术主流趋势,病患得益于其中微创快捷方便治疗的同时,对消化内镜专业医生的培训机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国家级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为了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和医师的培养,及消化内镜专业医师培训的需要,以适应中华内镜学会关于加强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探索了消化内镜手术技能阶梯式教学和规范化培训(基础理论培训、实践技能培训和高级技能培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吉清;肖天利;彭贵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重建鼻内结构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82例鼻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内结构重建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VAS评分,统计有效率。结果82例患者治愈69例(84.1%),显效8例(9.8%),无效5例(6.1%),总有效率为93.9%;黏膜接触性头痛组治疗前VAS评分大于鼻窦性头痛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2组之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解除了鼻腔和鼻窦的挤压以重建鼻腔正常的解剖结构,恢复了鼻腔和鼻窦正常的功能,对鼻源性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晓军;多吉;徐文萍;曾涛;黄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清扫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进展期近端胃癌的6例患者资料,采取保脾脾门淋巴清扫的D2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脾门淋巴结数目,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术中出血量50~250 mL,平均120 mL;术后脾门淋巴结清扫数目3~9个,平均5个。术后有1例出现淋巴漏并发症,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至1年,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进展期近端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脾脏同时可以安全彻底地清除脾门淋巴结。
作者:孙轶;梁天伟;韦永成;李景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0例,随访1~3年后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预后满意30例,症状改善者40例,良好者10例,有10例较差,手术总有效率为88.9%。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部位、难治程度分型、手术治疗方式、病程和每日发作频率等有显著的相关性。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对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部位、病程、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每日发作频率为影响难治性癫痫患者治疗的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目前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较好,但手术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陶裕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52例病例情况。结果652例中EST成功634例(97.2%),再行LC成功621例(97.9%)。 LC后平均住院4 d(2~15 d)。652例中有 EST前伴有急性胰腺炎171例;不伴有急性胰腺炎481例,但EST后并发胰腺炎62例(13.1%)。621例LC后,合并胆汁漏8例(1.2%),经术中引流而愈;合并胆囊区积液120例(19.0%),其中118例自愈,另外2例脓肿形成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而愈。结论 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作者:江少杰;周文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70岁以上患者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70岁以上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经左胸左颈二切口食管癌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除食管肿瘤,死亡3例,其余病例恢复良好出院,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心、肺并发症及吻合口瘘。结论高龄高位食管癌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经左胸左颈二切口颈部吻合手术方式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贾维坤;马顺然;杜丹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先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杀胚治疗,待血β-HCG呈对数下降后出院观察,监测血β-HCG下降至100 mIU/mL后再次入院行宫腔镜手术。14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血β-HCG水平降至100 mIU/mL以下所需时间14~35 d,平均(26.5±2.7) d。甲氨蝶呤总量50~150 mg,平均(75.5±15.0) mg;米非司酮总量150~450 mg,平均(275.0±54.5) mg。出血量5~50 mL,平均(35.6±5.2) mL。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检查治疗宫颈妊娠疗效肯定、安全可行。
作者:杨红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保乳组采用保乳术,根治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保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根治组,保乳组乳房外形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根治组(P<0.05)。但是保乳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及5年生存率与根治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王冰涛;尚宏清;姚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存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入住骨科重症监护病房的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117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骨折类型、术前并存症的有无及种类数目和手术预后。按手术预后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术后院内死亡组。单因素分析明确术后院内死亡的潜在预测因素后,将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无并存症者仅23例(19.7%),并存症1种者94例(80.3%),术后院内死亡10例(8.5%),术后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为术前并存呼吸疾病和并存症3种或以上。结论根据术前并存症可预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术前应充分评估和准备。
作者:戴建强;郑国栋;张亮达;黄显华;许文平;邓小玲;夏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听神经瘤是颅后窝常见的良性肿瘤,因解剖位置复杂,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是脑外科手术的难点与重点[1]。加强术前病情评估、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加强高危人群、时段的重点监控,是提高患者术后护理质量的关键。我科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对90例听神经瘤患者应用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以及显微外科技术行听神经瘤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护理并发症少,现将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田丰;鲜继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乌拉地尔对胆囊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拔管过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彩色B超/CT确诊住院且行胆囊择期手术患者128例( ASA Ⅱ~IV级),将患者分为异丙酚组( n=64)和乌拉地尔组(n=64)。手术结束时分别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稀释至8 mL的异丙酚1.5 mg/kg、乌拉地尔2.5 mg/kg。用药后立即吸痰,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面罩吸氧10 min。双盲观察记录诱导前、用药后、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的收缩压/缩张压( SBP/DSP)、心率( HR)、pH、PaO2、PaCO2和SaO2,同时记录拔管期躁动性及患者完全清醒时间。结果患者拔管后异丙酚组呛咳(4.7% vs.26.6%)、躁动(3.1% vs.17.2%)和舌后坠(12.5% vs.21.9%)发生率明显低于乌拉地尔组(P<0.05)。异丙酚组和乌拉地尔组在诱导前、用药前、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拔管后10 min,SBP/DSP和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清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围拔管期pH、PaO2、PaCO2、SaO2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胆囊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预防围拔管期不良反应效果优于乌拉地尔,且不影响胆囊手术患者苏醒时间。
作者:程永冲;程小斌;许昌泰;徐礼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8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 VAS),椎体前缘高度、中缘高度、Cobb’ s角测量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与中缘高度分别为(56.02±12.08)%、(58.19±13.11)%,术后分别为(72.10±16.19)%、(78.33±19.02)%,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VAS评分由术前的(8.31±1.22)分降低至术后的(1.65±0.33)分;Cobb’s角由术前的(24.12±3.28)°降低至术后的(13.56±2.05)°。手术前后前缘高度、中缘高度、VAS评分及Cobb’s角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由术前的23.75%降低至术后的1.2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术前,各项统计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岱琦;杨欣建;顾洪生;田长庆;陈扬;余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结膜囊冲洗是眼科手术前的常规术野消毒环节,理想的冲洗液既要有消毒效果,又要对眼部的刺激小,从而提高手术效果[1]。生理盐水为等渗液,具有安全、刺激性小的特点,作为结膜囊冲洗液,可清除眼结膜囊内的细菌、破坏细菌生长环境的作用,从而达到抑菌目的。适宜的冲洗液温度对减少结膜囊充血,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冬季,常温下的生理盐水温度仅为4℃,对结膜囊的刺激较大,易出现充血、不适、配合不佳等情况,终导致冲洗不彻底,易引发眼内感染。我科于2012年冬季使用加温后的结膜囊冲洗液进行冲洗,并对两种不同温度生理盐水结膜囊冲洗液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廷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SEG)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肉芽肿大小、形态、颅骨破坏程度,将SEG分为肿块不明显型、肿块外凸型、肿块双凸型和肿块多发型。分析各型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情况,探讨SEG影像学分型的临床意义。结果肿块不明显型3例(9.4%),表现为局灶性不全性骨质破坏,肉芽肿块形成不明显,行肉芽肿切除术,随访3例均无复发;肿块外凸型21例(65.6%),表现穿凿性骨质破坏以及明显外凸形肉芽肿块,采取肉芽肿切除并颅骨修补术,随访15例均无复发;肿块双凸型5例(15.6%):表现为穿凿性骨质破坏以及“双凸状”肿块,可累及硬脑膜并压迫脑实质,治疗以手术切除、颅骨修补及硬脑膜修补为主,随访3例均无复发;肿块多发型3例(9.4%),表现为多发程度不等的颅骨破坏和大小不等肉芽肿形成,治疗以手术加化疗为主,随访2例均有复发。结论儿童SEG影像学分型对SEG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判断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冯德勇;刘丹琳;秦勇;翟轩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