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娜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瘘)临床诊治方法及预防和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56例甲状舌管囊肿(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瘘),未发现恶变;术后随访6~24个月,有1例复发,术后复发率为1.78%.结论 手术是甲状舌管囊肿(瘘)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不彻底性是导致术后复发根本的原因;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瘘)发病机理,避免急性炎症期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而选取适宜的手术方式,彻底切除瘘管,则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周博;陈妮娜;崔振英;周诗侗;李靖;后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海南医学院五年制临床专业实习学生40名随机分为循证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20名).循证教学组教授循证医学知识、按照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进行带教,传统教学组以临床查房、经验传授和技能操作为主要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实习结束后两组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满意度评分、神经病学理论、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本科毕业考试成绩.结果 循证教学组在掌握神经病学理论及技能方面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对神经病学兴趣和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在临床毕业考试成绩中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神经病学实习的兴趣,有利于运用正确的循证实践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为学生将来进入临床工作形成良好的医疗行为打下基础.
作者:李其富;朱燕;王淑荣;王坡;蔡美华;陈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T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PLK1表达的研究,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探讨Survivin、PLK1与T细胞淋巴瘤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T细胞淋巴瘤及3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Survivin、PLK1的表达.结果 T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PLK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的表达(P<0.05).Survivin、PLK1蛋白在不同恶性程度及临床分期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T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PLK1蛋白在不同性别、年龄、发生部位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Survivin、PLK1蛋白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PLK1在T细胞淋巴瘤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恶性程度与临床分期相关,与性别、年龄、发生部位无关.两者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和PLK1的高表达可能是T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作者:贺荣芳;赵强;谢黎明;龚邵新;胡义艳;张小丽;阳帅;唐运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 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组(A组50例)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组(B组50例),比较两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及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结果 A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76%,宫内妊娠率70%,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12%;B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40%,宫内妊娠率48%,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的功能取决于其通畅情况,通过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可有效地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就提高今后宫内妊娠率、减少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方面,腹腔镜保守手术均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宁丰;黄玉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CO2激光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 将193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64例)单用CO2激光治疗,B组(61例)单用微波治疗,C组(68例)予微波联合CO2激光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B组和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44%,93.44%和9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9.06%,72.13%和91.18%,A组和C组的痊愈率均高于B组;A组、B组和C组的术中明显出血率分别为78.13%,9.84%和11.76%,B组和C组术中明显出血率均低于A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微波联合CO2激光治疗跖疣时术中出血少,痊愈率高,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雷洁;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71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9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5.6%、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2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能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代谢过程主要包括骨形成及骨吸收,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代谢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与骨代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11β-HSD在骨代谢相关实验研究当中的进展作简单综述.
作者:刘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降低肝脏手术患者呼吸道系统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本病区2009-2010年期间行肝脏手术治疗的137例患者护理过程做总结性回顾分析.结果 利用本文所述方法加上个性化护理措施,本病区在观察治疗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呼吸道系统并发症.结论 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减轻患者术后腹部伤口张力,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费用,患者对医疗护理满意度提高.
作者:孙克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影像学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几种常用的检查技术: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本文综述了它们在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进展.
作者:陈志军;梁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青少年牙龈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诊治的青少年牙龈出血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部因素87例,占82.1%,其中牙龈炎57例,占53.8%;全身因素19例,占17.9%,其中血液系统性疾病18例,占17.0%.用明胶海绵止血,效果满意.结论 青少年牙龈出血病因较多,需注意鉴别诊断,避免延误患者病情.
作者:林锦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电解质紊乱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代谢紊乱,钾离子紊乱更是因其凶险的并发症被大家所关注,而在所有并发症中,尤以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为甚.对于钾离子紊乱所引发的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相信各级临床工作者都是熟练掌握及从容应对的,然而正因如此,对于一些通常认为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心律失常可能难于与电解质紊乱联系起来,导致错失很多早期干预的大好时机.笔者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例低钾血症相关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大家分享,一是抛砖引玉,希望同道提出更多、更容易忽视的相关临床现象供大家探讨,二则与各位同道共勉,在科学认知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作者:吴忠;李海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05-2010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状况与特点,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5-2010年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间,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为150.63/10万~239.15/10万,农村高于城市,溺水、意外窒息、交通事故为主要的意外死因.结论 意外伤害是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控制,降低儿童意外死亡率.
作者:黄燕;张雅琴;姚燕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对鼻咽癌放疗后的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严重狭窄的血管行支架置人术并进行随访.结果 30例患者中23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对14例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及16例严重狭窄的颈总动脉行支架置入术,经过随访并未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对于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韦名然;涂锦泉;樊晓军;付勇强;周利;蓝天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颈前低领小弧形切口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物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2004-2010年采用颈前低领小弧形切口手术治疗63例良性甲状腺肿物患者,均在颈丛麻下行颈前低领小弧形切口手术,单侧甲状腺肿物采取腺叶全切除术,双侧采取腺叶次全切除术.结果 所有手术过程均顺利,术野显露充分.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声音嘶哑,无手足抽搐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6年,均未见肿瘤复发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领小切口愈合良好,美学效果好.结论 颈前低领小弧形切口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物,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具有美容效果.
作者:符敏;李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找出加床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管理对策,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组织护士采用头脑风暴法找出病区加床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日常护理工作巡查、护理查房中发现的隐患,针对安全隐患制订管理措施,加强对加床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控制.结果 加床总人数为135人次,加床患者护理质量总体情况良好,无因加床管理不善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及时发现加床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并对加床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了患者的住院安全.
作者:李小银;覃金海;岑展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方法 回顾总结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20例在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术中配合及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硬化剂注射治疗均成功,无麻醉意外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状态下,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无痛苦的治疗方法.良好而周到的配合及护理是提高食管静脉硬化剂注射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少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整合素β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32例肝细胞癌手术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整合素β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和复发的关系.结果 整合素β1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6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关.肿瘤直径越大,分化程度越低,阳性表达率越高.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合素β1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复发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郭金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监测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 coccus aureus,MRSA)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性,并与同时期院感监测标本中检出的MRSA一起做同源性检测分析.方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并检测mecA基因的携带情况,比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率,同时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方法对MRSA做同源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7株,MRSA检出率为63.2%(74/117).MRSA感染以呼吸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的患者居多.MRSA在痰液样本中分离率高(25.7%),其次是伤口分泌物、脓液(17.6%)和尿液标本(14.9%).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如氨苄西林(100%)、红霉素(83.8%)、阿奇霉素(82.4%)、诺氟沙星(82.4%)、环丙沙星(68.9%)、克林霉素(68.9%)、丁胺卡那(64.9%)、四环素(60.8%)、氯霉素(55.4%)、氧氟沙星(51.4%)、复方新诺明(39.2%)、米诺环素(25.7%)、利福平(13.5%)、莫匹罗星(2.7%),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性为100.0%.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ERIC-PCR分型,将74株MRSA分成8个型,同型菌株多来源于同一病房.结论 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医护人员手、床单和医疗器械等导致的交叉感染,是引起MRSA医院内传播的主要原因.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加强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消毒管理,是预防MRSA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晓红;王震;施瑜;曹珍娣;印夏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利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纯音听力评价突发性耳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科2009-2011年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64耳),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纯音测听检查及DPOAE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患者DPOAE和纯音听力检测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患者DPOAE检测通过率较纯音听力检测更灵敏(P<0.05).随着患耳听力的改善,听阈恢复率、DPOAE幅值恢复率都逐步提高,但是二者的变化并不同步(P>0.05).结论 DPOAE检测可反应耳蜗听力功能和毛细胞功能状态,具有无创、快速、全面、特异的优点,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孙俊;罗婷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的临床特点与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的疗效.方法 对15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接受CPAP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为肥胖患者,夜间低血氧饱和度(SaO2)≤84%者12例,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1mmHg=0.133 kPa)者10例.经过治疗后,低SaO2及PaO2/Fi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患者自主症状及6 min步行试验均得到改善(P<0.05).24 h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也得到明显下降(P<0.05).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肥胖人群中普遍存在,多表现为呼吸不足,CPAP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生力;库钰淼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