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行为引导教学法在《临床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荣德

关键词:行为引导教学法, 《临床营养学》, 学习积极性,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引导教学法在《临床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的1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常规教学法组)70名和B组(行为引导教学法组)70名,将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2个月教师对两组学生和学生自我评估学习积极性、阶段性知识掌握情况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B组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的教师评估和学生自评学习积极性均优于A组,阶段性知识考核评分也高于A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也高于A组,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行为引导教学法可显著改善《临床营养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164株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4 164株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为控制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南京市第一医院4 164株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 164株病原菌中(真菌除外),革兰阳性球菌为855株(20.5%),以葡萄球菌属多(552株),其次为肠球菌属(303株).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高度敏感;屎肠球菌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出现耐万古霉素菌株(1.7%).结论 重视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控制院内感染和病原菌耐药性的发展及临床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董泽欣;夏永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唐山地区食管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p53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唐山地区食管癌、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和p53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TCT法检测45例食管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HPV感染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的表达.结果 45例食管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0%、40.0%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97.8%、62.2%和4.4%.HPV和p53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联系.HPV感染率与p53阳性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唐山地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PV感染,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与p53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向利;宋会新;张术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死肢体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及生存能力改善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死肢体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及生存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本院的92例脑梗死肢体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肌力、FMA、ADL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肌力、FMA、ADL评估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肢体瘫痪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存能力,在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陆永权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治疗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一次性夹闭,共92个动脉瘤,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良好72例,中残10例,重残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能充分显露动脉瘤,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精细的手术操作及合理的术后处理,能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覃家敏;吴雪松;潘荣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成人法洛四联症124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我院于2003年5月至2011年3月,在中低温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24例.结果 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为1.6%.122例治愈出院,随诊1~3年心功能均恢复Ⅰ~Ⅱ级,无近期死亡.结论 成人法洛四联症心内畸形矫治满意,均可获满意疗效.

    作者:余观水;钟志敏;谢翠贤;胡楝;刘超;周启付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双侧锁骨骨折一例分析

    锁骨骨折为常见性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10%[1],目前,单侧锁骨骨折较为多见,但是,双侧锁骨骨折却鲜见报道.我科2011年3月25日收治1例双侧锁骨骨折患者,并予以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帅永明;涂淑强;郭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5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临床体会.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2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早发型59例,晚发型170例.结果 较之晚发组,EOSP患者的分娩孕周明显早,治疗时间明显长,并发肾功能受损、HELLP综合征及低蛋白血症的几率明显高,其国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低体重率、入住NICU率及FGR明显高,Apgar评分<6分者明显多(P<0.05).结论 EOSP患者病况严重,母婴结局与其病发孕周紧密相关,其并发症发生率高,围产儿病率、死亡率高,因此在行期待治疗的同时,应密切监护母胎状况,适当延长胎龄,严格选择终止妊娠时间,以改善母婴预后情况.

    作者:李会琴;范静;曾凤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Narcotrend与Ramsay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Narcotrend麻醉/脑电意识深度监测系统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下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数字化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例ICU呼吸机机械通气同时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患者,应用Narcotrend进行监测.靶控浓度(Ct)从0.5 ug/ml开始递增,达到满意镇静深度为止,观察NTI、Ramsay评分.结果 丙泊酚滴定法靶控输注镇静时NTI随着Ct递增而递减,Ramsay评分随着Ct递增而递增,NTI与Ramsay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887;NTI与C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756; Ramsay评分与C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35 (P<0.01).结论 Narcotrend在机械通气患者丙泊酚TCI镇静深度评估中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可控性,可以对丙泊酚TCI镇静实现数字化监测.

    作者:吴文娟;张银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宫颈癌合并妊娠一例并文献复习

    宫颈癌合并妊娠因发病率低,目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本文拟通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宫颈癌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宫颈癌合并妊娠合理的处理方法.

    作者:杨虹;朱根海;陈春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不同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至201 1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10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碎石成功及结石排尽率明显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短于/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应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停留时间及输尿管解剖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具有的手术方案.对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结石停留时间较长的患者优先选择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

    作者:刘中文;李钢;陈智勇;张杨;胡鹏;陈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在清除气管套管痰痂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使用一次性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探讨减少气管套管痰痂堵管的方法.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8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分为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的对照组(24例患者)和一次性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的观察组(24例患者),分析两组气管痰痂堵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无一例发生痰痂堵管;对照组出现8例因痰液黏稠而堵塞套管.结论 应用一次性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清除痰痂同步进行,可保证气管套管的清洁,是减少气管套管痰痂堵塞的好方法.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机制.方法 本研究共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56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56例作为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两组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后荨麻疹症状有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安全,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杰;史新明;冯军;梅淑清;彭东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经颅多普勒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查中应用颈总动脉压迫试验(简称“压颈试验”)的必要性.方法 选择1 000例行常规颅内血管检查的脑梗塞患者,对比分析进行压颈试验与未进行压颈试验的结果.结果 轻度狭窄血管834条,误诊29例.中、重度狭窄血管922条,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误诊2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误诊4例,大脑后动脉狭窄误诊29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误诊8例,眼窗探测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误诊9例.总误诊率约7.1%.结论 经颅多普勒医生应该掌握并熟练应用压迫颈总动脉试验,该试验可确认检测到的血流信号、判断血流来源、确定患者侧枝循环代偿功能.

    作者:刘惠宁;金学蔚;程荣;朱莉敏;黎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并探讨对放化疗的不良影响.方法 对75例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其中肠内营养组患者43例,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常规饮食;常规饮食组患者32例,早期予单纯的常规饮食,在放疗后期,由于不良反应影响进食时增加静脉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放疗前后,肠内营养组平均体重略有增加(0.64 kg),血红蛋白升高6.38 g/L,血清白蛋白升高1.63 g/L,白细胞计数增加0.26× 109/L;常规饮食组体重下降6.72 kg,血红蛋白减少24.85 g/L,血清白蛋白减少6.13 g/L,白细胞计数减少1.86× 109/L.两组比较,各营养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证治疗顺利完成.其不良反应可能与个体差异和化疗方案有关,在对此类患者护理时应加强个性化护理.

    作者:陈泽英;陈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小鼠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胞外段(mTLR2ECD)单表位抗体TSP-2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硫酸葡聚糖钠(C6H7Na3O14S3,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UC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NC)组、模型(MD)组、TSP-2治疗组和兔IgG治疗组.除NC组外,其他实验组均给予5% DSS造模7d后停用造模药,药物治疗组给予后续干预治疗7d.记录分析疾病活动指数(DAI),14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行H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细胞中表达CD4+ CD25+Foxp3+的Treg细胞的百分比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SP-2治疗组小鼠第9~14天DAI明显低于MD组(P<0.05);MD组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NC组(P<0.05); TSP-2治疗组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 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MD组(P<0.05);兔IgG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2可以提高CD4+ CD25+ Foxp3+ Treg数量,调节机体和肠道免疫功能,对UC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张茹;王立生;王建尧;姚君;魏铖;师瑞月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低钙透析液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低钙透析液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磷血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用正常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5 mmol)配合碳酸钙和活性维生素D3治疗.实验组用低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 mmol)联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同时服用碳酸钙和活性维生素D3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3、6个月时患者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透析后,与透析1个月比较,6个月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均轻度增高(P<0.05),而iPT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透析后,与透析1个月比较,3个月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均轻度减低(P<0.05),而iPTH水平明显增高(P<0.05);6个月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均轻度减低(P<0.05),而iPTH水平趋于稳定(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3个月血磷、钙磷乘积均轻度减低(P<0.05),而iPTH水平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血磷、钙磷乘积、iPTH均轻度减低(P<0.05).结论 低钙透析液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HD患者能有效的维持血磷水平,降低钙磷乘积,而不致影响iPTH.

    作者:周礼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94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实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实验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肖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金因肽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Ⅳ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金因肽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Ⅳ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1例(135处)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按相同方法清创后,联合组32例(47处)采用金因肽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金因肽组29例(45处)采用金因肽治疗;聚维酮碘组30例(43处)采用聚维酮碘软膏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疮面情况按需换药,观察记录三组压疮疮面肉芽生长时间、疮面缩小直径、换药次数、治愈时间及治愈率等5项指标.结果 联合组的5项指标均显著优于金因肽组和聚维酮碘组(P<0.05,P<0.01).结论 金因肽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Ⅳ期压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梁妙玲;陈淑芳;卢琼芳;韦宏文;谭莉娟;邱雁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前列腺癌根治术五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5例局限性(T1~T3期)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前5例PSA>40 ng/ml,直肠指诊阳性1例,彩色B超均阴性,MRI阳性1例,均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2例开放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3例腹腔镜下行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5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60~330 min,平均235 min;术中出血量150~600 ml,平均360ml,围手术期2例分别输血400ml、800ml.标本切缘阳性1例,精囊转移3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2~3周拔除导尿管,全部病例出现尿失禁,随访3个月后尿控能力都恢复,其中2例开放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尿道狭窄,予电切开后治愈,术后PSA<4 ng/ml,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现象.结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确诊的重要手段,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近期尿失禁发生率高,大都可在半年内恢复正常排尿.

    作者:孙建明;孙龙飞;曾向阳;许足三;李勇;李强;张伦中;徐旭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总疗程均为两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CRP浓度和TNF-α、IL-6、IL-1β和TGF-β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RP、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TGF-β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可阻止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抑炎细胞因子TGF-β表达,纠正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彭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