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黎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总疗程均为两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CRP浓度和TNF-α、IL-6、IL-1β和TGF-β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RP、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TGF-β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可阻止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抑炎细胞因子TGF-β表达,纠正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彭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免打结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EBRLPN组18例和OPN组20例,对平均手术时间、平均热缺血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镇痛剂使用、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血清肌酐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BRLPN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镇痛剂使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OPN组(P<0.05).但两组在平均热缺血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RLPN可以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合理有效地运用临床新技术,不仅能使患者受益,同时也能达到节省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效率的目的.
作者:张颖;邓瑞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86例在开颅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迟发性颅内血肿42例,急性脑肿胀38例,大面积脑梗塞及其他原因6例.伤后半年按GOS评估,恢复良好27例,中残15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28例.结论 术前应综合分析判断发生术中脑膨出的可能性,对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及早清除血肿减压;对急性脑肿胀或大面积脑梗塞引起的脑膨出及早去除病因,迅速减压关颅.
作者:李勇;陈为涛;程守雨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残角子宫系一侧副中肾管发育,另一侧副中肾管中下段发育缺陷而形成,残角子宫可致对侧子宫形态异常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脐带围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者称为脐带缠绕,其中约90%为脐带绕颈,是产科常见病,可致胎儿窘迫及产程延长或阻滞,产前应予B超确诊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脐带绕颈4周合并一侧残角子宫畸形足月活产临床少见.我科近几年仅收治1例,通过对其临床诊治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分析,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并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朱永利;胡春秀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浓度变化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CRP、CK-MB和LDH水平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RP、CK-MB和LDH水平.结果 急性期COPD患者血清CRP、CK-MB和LDH水平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急性期患者CRP与CK-MB、LDH之间及CK-MB与LDH之间呈正相关(P<0.05),COPD急性期患者PaO2与CRP、CK-MB、LDH之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CRP浓度高,机体存在血氧饱和度低、心肌功能异常及严重感染;联合检测CRP、CK-MB和LDH浓度可以为COPD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提供相关的评价指标.
作者:陆霓虹;杨蕤;杨继群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急性胆管炎是指由细菌感染所致的肝内胆管的急性炎症,常伴有胆道梗阻.当胆道梗阻较明显,胆道内细菌感染较重时,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寒战、高热、黄疸等,还可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多脏器衰竭、死亡.急性胆管炎的总病死率为10%~30%[1],死因大多是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一般多好发于成人,多继发于胆道结石,儿科病例罕见.我院儿童消化内科2011年10月收治1例急性胆管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患儿,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护理,临床治愈出院.现将该病例的护理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许逢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术中B超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中对36例患者病变部位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手术过程中指导手术入路、皮层进入点,明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指导手术切除病变.结果 36例脑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作显微镜下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经术中B超辅助下准确切除病变17例.常规开颅手术19例.经B超辅助下术中颅内病变定位准确,无需探查,病变切除彻底,脑组织损伤轻微,未出现相应明显的神经系统障碍.结论 术中B超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明显的无创伤定位优势,对指导颅内病变手术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孙政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Narcotrend麻醉/脑电意识深度监测系统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下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数字化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例ICU呼吸机机械通气同时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患者,应用Narcotrend进行监测.靶控浓度(Ct)从0.5 ug/ml开始递增,达到满意镇静深度为止,观察NTI、Ramsay评分.结果 丙泊酚滴定法靶控输注镇静时NTI随着Ct递增而递减,Ramsay评分随着Ct递增而递增,NTI与Ramsay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887;NTI与C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756; Ramsay评分与C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35 (P<0.01).结论 Narcotrend在机械通气患者丙泊酚TCI镇静深度评估中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可控性,可以对丙泊酚TCI镇静实现数字化监测.
作者:吴文娟;张银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实验组给予贝那普利与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总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蛋白尿总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h尿蛋白排泄率(24h UAER)等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24h UAER和24h蛋白尿总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实验组患者24h UAER下降较对照组更具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增高,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羟苯磺酸钙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不会因加重肾血流量的减少而加重氮质血症.
作者:程延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代谢综合征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治疗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时间4周.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β2-MG、TG、HbA1c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白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MG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G、HbA1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肾损害患者的肾脏损害,减少尿蛋白.
作者:李文宁;詹锋;陈道军;林书典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屏障功能和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 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N)组、胃肠外营养(PN)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及术后第8天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D-乳酸水平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术前及术后第1~7天每日行外周血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培养.结果 术后第8天EN组内毒素、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1).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PCR检测外周血细菌阳性率45.83% (55/120),术后第4天起两组PCR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50% (66/120)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术后血细菌培养阳性率21.67% (26/120).PCR检测外周血细菌阳性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7.27% (26/55),阴性组均未发生感染(0/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施行早期EN能有效地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及内毒素易位,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鱼晓波;柴小军;黄海龙;阮征;郑健;黄海华;章晓淼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下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厚度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诊治的87例不孕症妇女为观察对象,从月经周期的第9天开始检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厚度,直至排卵或月经周期第18天止.连续监测3个月经周期.结果 87例患者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早期时两侧卵巢均有直径3~6 mm的小卵泡在生长发育,后继续监测有62例继续增长,25例未继续增长,通过对患者采取促卵泡发育及促卵泡破裂治疗,3个月后有56例患者怀孕,比较妊娠孕妇与非妊娠患者孕前子宫内膜及卵泡直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超声下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厚度能有效监测卵泡发育情况,且通过比较子宫内膜增厚程度与卵泡发育情况,对患者不孕的原因诊断更为准确,有利于指导妇科医师临床用药.
作者:廖美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微创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手术完成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58例,按Tile分型:B型32例,C型26例.微创内固定组40例,用空心螺钉内固定骨盆环;开放复位内固定组18例,用钢板固定骨盆环.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按Majeed功能恢复评价表评价,优良:微创内固定组92.5%;开放复位组88.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采用微创或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日新;陈选明;张志刚;刘万新;陈矢明;廖梓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电解质及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HIE患儿为HIE组,同时选取45例正常足月儿作为正常组,测定分析两组儿童血清纤维连接蛋白、血清钾、钠、氯、钙以及心肌酶水平.结果 (1) HIE组的血清F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程度的HIE患儿血钾的变化无差异,血纳、钙、氯均显著降低,重度组比中度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程度HIE患儿的心肌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电解质及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可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琳;李兰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圣脑康丸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6例脑血管痉挛患者按约2∶1随机分为治疗组172例口服圣脑康丸治疗和对照组84例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分析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两组服药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观察比较两种药物改善脑血流状态的临床作用.结果 治疗组经圣脑康丸治疗后,行TCD检测,172例患者除2例外其余的脑血流异常状态得到明显改善,162例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对照组治疗后经TCD检测,84例中的37例患者的脑血流异常状态恢复了正常,39例脑血流异常状态虽然有了好转,但不够稳定,且常有反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62/1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 (37/172).圣脑康丸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两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圣脑康丸是一种有效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理想药物.
作者:王小英;温雪娟;王倩云;周迎莉;张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siRNA对膀胱癌细胞T24 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的沉默作用.方法 将筛选出的siRNA转染入膀胱癌T24细胞分为空白组、脂质体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组,分别运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不同时段DNMT1 mRNA水平、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筛选出的siRNA转染膀胱癌T24细胞DNMT1 24 h开始出现mRNA减少,24 h、48 h、72 h分别降至(66.05±4.87)%、(39.36±4.53)%和(40.86±4.81)%(P<0.05).转染后24 h、48 h、72 h蛋白水平分别降至(90.21±3.68)%、(71.45±3.44)%和(67.74±3.38)%(P<0.05).结论 siRNA能有效地沉默膀胱癌细胞T24 DNMT1的表达.
作者:罗欣;李杰贤;林宇峰;邹戈;姚伟祥;谢文练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5例局限性(T1~T3期)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前5例PSA>40 ng/ml,直肠指诊阳性1例,彩色B超均阴性,MRI阳性1例,均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2例开放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3例腹腔镜下行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5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60~330 min,平均235 min;术中出血量150~600 ml,平均360ml,围手术期2例分别输血400ml、800ml.标本切缘阳性1例,精囊转移3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2~3周拔除导尿管,全部病例出现尿失禁,随访3个月后尿控能力都恢复,其中2例开放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尿道狭窄,予电切开后治愈,术后PSA<4 ng/ml,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现象.结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确诊的重要手段,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近期尿失禁发生率高,大都可在半年内恢复正常排尿.
作者:孙建明;孙龙飞;曾向阳;许足三;李勇;李强;张伦中;徐旭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后出现局部皮肤色素脱失的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 3例患者均予以理疗和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谷维素片治疗.结果 3例患者治疗时间为2~6个月,随访6~18个月,皮肤色素脱失部位均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曲安奈德进行痛点封闭治疗慢性运动系统疾病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持久低廉等优点,但其不良反应需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蒲志超;谢伟勇;何灿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机制.方法 本研究共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56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56例作为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两组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后荨麻疹症状有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安全,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杰;史新明;冯军;梅淑清;彭东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94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实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实验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肖黎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