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前瞻性研究

王贺芳;喻志冲;田大龙;吴义言;刘辉

关键词:鼻咽癌, 新辅助化疗, 放疗
摘要: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化疗后常规放射;对照组单纯放疗.结果 所有病例如期完成治疗,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实验组CR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5.00%,2年生存率为85.00%,3年生存率为7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与单纯放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一批次的试剂对不同状态的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不抗凝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4%、11.1%和0%.B组(抗凝剂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3.3%和0%.C组(含血细胞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2%、66.7%和100%.结论 引起结果有误的原因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中主要的是标本有溶血或者浑浊现象.为了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的发生,要对血清标本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

    作者:王一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恶性病变中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麦默通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13例乳腺癌患者病灶(直径0.3~2.5 cm),随后在开放手术中进行残腔及针道活检,检查有无癌组织残留.结果 在13例患者中,开放手术活检后病理提示有5例(38.5%)患者出现癌组织残留,穿刺针道中均未见癌细胞残留.结论 麦默通旋切术后不会引起针道转移,对于肿瘤体积<2.5cm的乳腺癌病灶使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后残腔肿瘤残余与肿瘤边界、肿瘤有无钙化性病变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无明显关系.

    作者:汤鹏;钟晓捷;张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和文化程度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高社会支持程度和大专及以上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同时其血压控制较佳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患者,而高中和中专、一般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均高于初中和小学、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较大,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及干预.

    作者: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给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对照组比实验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0% (36/40)和75% (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10% (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是目前临床上良好的治疗方案,具有治愈率高、复发低的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苏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同方法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共75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锁定钢板组、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全足负重时间、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跟骨高度、宽度及Marland评分.结果 克氏针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及普通钢板组(P<0.05).锁定钢板组全足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均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为88%,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68%)及克氏针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愈合,并能够较好的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卫东;宋颖军;龚建斌;温贤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肺移植的麻醉管理

    肺移植术是目前终末期肺疾病可选择的唯一有效方法,已成为当今器官移植领域和普胸外科界有潜力的课题之一.肺移植手术过程给麻醉、麻醉医生也提出了独特的挑战.围术期的麻醉管理,特别是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体液管理、疼痛治疗技术等,均可能影响肺移植的结果.本文综述了近期一些关于肺移植的麻醉管理的新进展.

    作者:唐富东;李明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并对其中65例患者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96例患者为双侧乳腺结构不良,6例患者为单侧乳腺异常.小叶增生型43例,囊肿型11例,局灶性纤维化型21例,纤维腺瘤样增生型15例,导管增生型3例以及混合型9例.102例患者中有65例进行手术病理活检,均诊断为乳腺结构不良,其中局灶性纤维化型16例,小叶增生型21例,囊肿型9例,纤维腺瘤样增生12例以及混合型7例.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构不良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一芝;黄秀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血糖、血脂水平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观察康复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MCI患者54例,对照组为健康老年人60例.分析老年MCI与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同时对病例组采取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干预,通过对比病例组干预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和自我效能量表(SES)得分,分析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 老年MCI患者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干预后,老年MCI患者的记忆功能(特别是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数字记忆和形状记忆)、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均有所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高血脂是老年MCI的危险因素之一,康复训练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MCI记忆功能、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

    作者:张菊艳;吴金山;田春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PFNA治疗的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Evans骨折分型:Ⅰ型4例,Ⅱ型6例,Ⅲ型16例,Ⅳ型8例,反粗隆间骨折2例.结果 36例均获得9~1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8例,良3例,中2例,差3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1%.结论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可作为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潘富文;杜秀藩;张国如;王启琪;云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64层螺旋CT头颈部数字减影动脉成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影响64层螺旋CT行头颈部数字动脉减影成像中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对78例临床怀疑有头颈部疾患的患者进行CT数字减影动脉成像.先行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后利用相同扫描条件对扫描范围行平扫及CTA扫描.CTA扫描采用智能阈值触发模式;将平扫与增强扫描原始数据重建成0.6 mm横断面图像并进行减影处理,然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模式重建,观察血管显示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78例血管减影图像中质量为优55例,良16例,差5例,另有2例减影失败而采用常规法CTA进行后处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制动及配合,扫描参数的一致性,优化的造影剂注射方案,正确的触发点的选择,恰当的重建参数.结论 通过患者的配合、制定合理的扫描程序及优化图像重建参数,CT数字减影动脉成像相比常规法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及更优良的图像质量.

    作者:潘冬刚;谌业荣;王亚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66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根据经验总结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仁莲;严雪诊;梁锦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点按穴位治疗小儿脑瘫伴言语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点按穴位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方法 点按脑瘫患儿廉泉、风府两个穴位.结果 15例患儿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0例.结论 点按穴位是脑瘫患儿伴言语障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不仅可以改善或治愈脑瘫患儿言语障碍,提高患儿的言语水平,也可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及智力的发育.

    作者:李兰华;郑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f/tPSA、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诊断效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PSA灰区(tPSA 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鹏;包卫东;杨莉莉;沈俭;顾燕青;沈伟;沈杰;俞奇伟;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社区心血管疾病护理路径的现状与进展

    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社区护理成为该疾病护理干预的重要部分.如何使社区护理路径更规范、更系统、更科学的开展,一直是心血管护理领域的重要话题.目前的社区心血管疾病护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社区专业医疗资源缺乏、专业知识、人才不足等,严重限制了社区护理的发展.建立三级管理体制,利用远程监测系统,完善社区患者电子档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大型三甲医院的丰富医疗资源覆盖到社区或其他地区,这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孙箫音;陈芳;裴大军;石宏伟;梁景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自控静脉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自控静脉镇痛对行剖腹产术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剖腹产术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自控静脉镇痛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100例,在剖腹产术前、产后第1天和产后第7天进行雌二醇、孕酮检测,测定剖腹产术前、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爱丁堡产后抑郁症量表(EPDS)评分和产后第14天抑郁症发病率情况,记录自控静脉镇痛后4h、8h、24 h、48 h产妇的线性视觉模拟法(VAS)镇痛评分.结果 P组术后4h、8h、24 h、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产后第1天、第7天P组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而孕酮明显低于C组(P<0.05);产后第7天、第14天P组的EPDS评分及PP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的自控静脉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可靠,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王志强;郭翠容;陆立仁;何清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前瞻性研究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化疗后常规放射;对照组单纯放疗.结果 所有病例如期完成治疗,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实验组CR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5.00%,2年生存率为85.00%,3年生存率为7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与单纯放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贺芳;喻志冲;田大龙;吴义言;刘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在急性动脉性出血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评估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在急性动脉性出血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动脉性出血患者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治疗资料.通过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来判断有无出血并明确出血部位,对可行栓塞治疗者,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栓塞出血靶血管.结果 36例出血患者中咯血10例,消化道出血11例,膀胱、肾出血5例,妇科肿瘤出血9例,外科术后出血1例.32例血管造影表现为造影剂喷射、外溢及浓染,阳性率为88.8%;4例阴性表现;阳性病例可行栓塞治疗者28例,其中26例1次栓塞成功,2例2次栓塞成功,4例不可行栓塞治疗者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影像资料.结论 动脉造影对动脉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止血安全、有效,临床可行性高.

    作者:张崇国;周良;李轲东;管敬;冯玉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采集我院妇科门诊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行支原体检测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分析支原体检测检出率及耐药情况.结果 UU阳性率显著高于MH及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对交沙霉素耐药率显著低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需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高敏的抗菌药物,尽量做到合理、足量、规范用药,并对支原体药敏行动态监测,方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蔡叶琴;黄黎;毛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6%羟乙基淀粉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观察

    目的 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足月高龄产妇(35~44岁)随机分为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组(A组)和单纯共同负荷组(B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产妇在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前以6 ml/kg快速复方林格溶液输入,在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后以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130/0.4)500 ml加入8 mg麻黄碱快速输入(25~30 min输完).B组输液和A组相同,胶体中未加入麻黄碱.分别记录产妇麻醉前和硬膜外腔注入首次量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和30 min SBP和HR的变化;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检测两组胎儿出生后即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的评分.结果 A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显著改变(P>0.05);B组产妇T3、T4时点SBP显著降低(P<0.01),A组产妇SBP在T2、T3、T4时点显著高于B组(P<0.01).A组产妇麻醉后T2、T3、T4时点HR显著增快(P<0.05);并显著快于B组(P<0.05).B组HR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PO2和B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和麻醉给药同时以适量液体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格;谭冠先;叶海洪;陈峻;黄金会;阮浩神;黄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抑郁(卒中恢复期)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抑郁(PSD)(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SD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采用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口服百忧解.两组均治疗8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21项(HAMD)、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各检测1次,共4次.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共有83例完成试验(分别为42例、41例).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BI评分均有提高,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穴贴压法治疗PSD可获得与百郁解相似的疗效.

    作者:黄宏敏;赵光峰;王家艳;陈琪;许玉皎;卢瑞丽;周晓晖;张冠壮;刘卫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