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一芝;黄秀红
目的 观察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颅脑手术后气管切开不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器与空气稀释面罩连接,进行持续加温湿化方法;对照组20例,应用微量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道滴入.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 观察组痰液稀释度优于对照组(P<0.01);刺激性呛咳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痰痂形成,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日吸痰次数、吸痰时和吸痰后对血氧饱和度值的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徐月文;方彩霞;唐良霞;章萍;张秀芳;王验;陈敏;史蓉蓉;潘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给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对照组比实验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0% (36/40)和75% (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10% (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是目前临床上良好的治疗方案,具有治愈率高、复发低的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苏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足月高龄产妇(35~44岁)随机分为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组(A组)和单纯共同负荷组(B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产妇在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前以6 ml/kg快速复方林格溶液输入,在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后以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130/0.4)500 ml加入8 mg麻黄碱快速输入(25~30 min输完).B组输液和A组相同,胶体中未加入麻黄碱.分别记录产妇麻醉前和硬膜外腔注入首次量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和30 min SBP和HR的变化;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检测两组胎儿出生后即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的评分.结果 A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显著改变(P>0.05);B组产妇T3、T4时点SBP显著降低(P<0.01),A组产妇SBP在T2、T3、T4时点显著高于B组(P<0.01).A组产妇麻醉后T2、T3、T4时点HR显著增快(P<0.05);并显著快于B组(P<0.05).B组HR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PO2和B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和麻醉给药同时以适量液体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格;谭冠先;叶海洪;陈峻;黄金会;阮浩神;黄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在BECKMAN LX20和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的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临床可接受性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文件,以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参考方法(X),以BAN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Y),计算其相关系数(r2)及直线回归方程,按照美国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总误差(Total error allowance,TEa)的1/2为判断依据,判断两个不同的检测系统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临床可接受性.结果 两个系统BUN、CREA检测相关系数r2=0.998 9、0.9988,回归方程分别是y=0.992x-0.038 9、y=0.9846x-0.040 9.不同检测系统上检测的结果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EA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能够被临床所接受.
作者:唐新;汪小葛;浦雄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24 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180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24 h动态脑电图进行监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癫样放电检出率和预后评估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癫样放电检出率(8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真阳性人数及真阴性人数多于对照组患者,假阳性及假阴性人数少于对照组患者,检测敏感性(84.1%)、特异性(80%)及准确率(81.1%)高于对照组患者,错误率(10%)低于对照组患者,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可以显著提高癫痫患者的癫样放电检出率,增加预后评估敏感性及准确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晓云;窦长武;富春雨;张占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并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50 mg/d,连用5d,研究组同时在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吡格列酮15 mg/d,连续服用1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排卵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排卵27例(64.3%),对照组排卵 16例(38.1%),研究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BG、INS、FSH、LH及T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MI、FBG、INS、LH及T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显著降低患者FBG、INS、LH及T水平,提高排卵和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玲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共75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锁定钢板组、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全足负重时间、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跟骨高度、宽度及Marland评分.结果 克氏针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及普通钢板组(P<0.05).锁定钢板组全足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均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为88%,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68%)及克氏针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愈合,并能够较好的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卫东;宋颖军;龚建斌;温贤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化疗后常规放射;对照组单纯放疗.结果 所有病例如期完成治疗,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实验组CR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5.00%,2年生存率为85.00%,3年生存率为7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与单纯放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贺芳;喻志冲;田大龙;吴义言;刘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66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根据经验总结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仁莲;严雪诊;梁锦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对比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病例诊断符合率达89%,肾上腺肿瘤类型不同,其超声声像图显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有不同特征.结论 超声对肾上腺肿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仕军;罗开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下咽癌病理分期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8例下咽癌患者,75例为梨状窝癌,7例为环后癌,6例为下咽后壁癌,T2期15例、T3期32例、T4期41例,对患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与病理分期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下咽癌患者中有69例(78.41%)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主要转移至颈部Ⅱ区、Ⅲ区及Ⅳ区,三个部位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期转移率为60.00%(9/15)、T3期转移率为90.63%(29/32)、T4期转移率为100%(41/4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1~3年,T2期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T4期患者,T2期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T3期和T4期患者(P<0.05).结论 下咽癌病理分期与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下咽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可根据患者病理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评估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早期诊治效果.
作者:刘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非糖尿病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HbA1C、Hcy、Fib、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检查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 ①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视网膜病变者(DR)33例,无视网膜病变(NDR)者156例,DR组HbA1C值为(8.80±2.26)%,Hcy值为(25.38±7.78) μmol/L,Fib值为(4.62±1.09) g/L; NDR组HbA1C值为(6.83±1.03)%,Hcy值为(12.33±3.43) μmol/L,Fib值为(3.30±1.02) g/L,健康对照组HbA1C值为(5.05±0.57)%,Hcy值为(7.68±2.70) μmol/L,Fib值为(2.97±1.10) g/L,各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微量蛋白尿(UMA)的患者28例,无微量蛋白尿(NUMA)患者161例,UMA组HbA1C值为(8.91±2.18)%,Hcy值为(29.04±8.33) μmol/L,Fib值为(4.71±1.17)g/L;NUMA组HbA1C值为(6.75±1.07)%,Hcy值为(11.27±3.52)μmol/L,Fib值为(3.25±1.23) g/L;各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联合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糖尿病微血管病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降低住院费用的有效途径.方法 以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2011年脑梗死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脑梗死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有住院天数、脑梗死高危因素个数、付费方式、年龄和药费.结论 降低住院天数、药费及控制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是减少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关键.
作者:王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自控静脉镇痛对行剖腹产术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剖腹产术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自控静脉镇痛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100例,在剖腹产术前、产后第1天和产后第7天进行雌二醇、孕酮检测,测定剖腹产术前、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爱丁堡产后抑郁症量表(EPDS)评分和产后第14天抑郁症发病率情况,记录自控静脉镇痛后4h、8h、24 h、48 h产妇的线性视觉模拟法(VAS)镇痛评分.结果 P组术后4h、8h、24 h、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产后第1天、第7天P组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而孕酮明显低于C组(P<0.05);产后第7天、第14天P组的EPDS评分及PP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的自控静脉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可靠,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王志强;郭翠容;陆立仁;何清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一批次的试剂对不同状态的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不抗凝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4%、11.1%和0%.B组(抗凝剂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3.3%和0%.C组(含血细胞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2%、66.7%和100%.结论 引起结果有误的原因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中主要的是标本有溶血或者浑浊现象.为了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的发生,要对血清标本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
作者:王一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评估长期饮酒对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和脑萎缩的影响,探讨其认知功能损害与脑萎缩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应用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对56例长期饮酒老年人(饮酒组)和58名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全部对象行脑CT检查.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饮酒组CAMCOG-C总分及各项亚测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饮酒组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萎缩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萎缩者(P<0.01).结论 长期大量饮酒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及脑结构异常,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麻荣武;罗斯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并对其中65例患者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96例患者为双侧乳腺结构不良,6例患者为单侧乳腺异常.小叶增生型43例,囊肿型11例,局灶性纤维化型21例,纤维腺瘤样增生型15例,导管增生型3例以及混合型9例.102例患者中有65例进行手术病理活检,均诊断为乳腺结构不良,其中局灶性纤维化型16例,小叶增生型21例,囊肿型9例,纤维腺瘤样增生12例以及混合型7例.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构不良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一芝;黄秀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术对老年雄性大鼠海马细胞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细胞凋亡的不同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选择60只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麻醉,只给予麻醉处理(单纯麻醉组);B组在左侧大腿中部切开,暴露坐骨神经后用4-0丝线结扎4道,常规缝合皮肤(CCI组);C组给予脾切除手术之后常规缝合伤口(脾切除组).三组再按术前1d、术后1d、7d、14d4个时间点,将每组再分为4个小组(n=5).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在术前1d和术后1d、7d、14d按时间点经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胸经升主动脉依次灌注生理盐水100ml和4%多聚甲醛-PBS复合液300 ml后,开颅取脑,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HE和CHAT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CCI组锥体层细胞损伤重,有较多凋亡形态细胞出现,高峰在术后14d,脾切除组锥体层和颗粒层均有损伤,出现细胞减少,形态改变;CHAT免疫组化染色3组均有CHAT阳性细胞数的减少,术后7d、14 d CCI组较脾切除组染色明显偏浅.结论 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组造成海马细胞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作者:朱雅斌;孙灿林;谢国柱;钱涛;姜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母体甲状腺(TSH)水平异常孕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4例列入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36例列入甲减组,经检查健康妊娠妇女40例列入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妊娠期间行甲亢及甲减对症治疗,观察和记录三组孕妇妊娠后的母婴结局,并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组与甲减组母体发生妊高征、甲状腺危象、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心力衰竭、剖宫产等不良结局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妊高征、甲状腺危象、产后出血,甲亢组患者发生率略高于甲减组(P<0.05),其余结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和甲减组围产儿结局低体重新生儿、自然流产、先兆子痫、早产、重症监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儿除新生儿甲亢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甲减组外(P<0.05),其余围产儿结局与甲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征、甲状腺危象、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心力衰竭等是妊娠早期母体TSH水平异常而发生的母体结局,低体重新生儿、自然流产、先兆子痫、早产等是TSH水平异常所造成的主要围产儿不良结局,应早期发现孕妇的TSH水平异常情况,有效控制和改善,并在妊娠期间内做好一系列治疗与护理工作.
作者:贾学元;何恒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中ProSeal喉罩(PLMA)通气时吸入七氟醚与静脉丙泊酚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丙泊酚组(P组)和吸入七氟醚组(S组)各20例.全麻诱导依次静注芬太尼2 μg/kg,P组静注丙泊酚2~2.5 mg/kg,S组吸入5%七氟醚,患者入睡后静注阿曲库铵0.6 mg/kg.置入PLMA后行机械通气.监测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通气参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通气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给药后,两组患者SBP、DBP、HR较基础值均下降(P<0.01),其中P组DBP和HR比S组更低(P< 0.05或P<0.01),其余时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和丙泊酚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手术全麻,起效和苏醒均迅速;相比于丙泊酚,七氟醚诱导期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
作者:李荣胜;廖永强;蓝晓文;韩琪;谢华杰;周德清;王彩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