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云
种植体周围骨水平是决定种植体成功骨结合的关键,保留边缘骨高度对种植体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合理的种植体形态结构设计可以达到减少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保留种植体边缘骨组织的作用,这对提高种植体成功率有极大的影响.
作者:毛秋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生活辅助器具对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98例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康复干预组,常规康复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运动疗法训练和手指操训练,而康复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生活辅助器具进行训练,分别于入组时及入院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自编问卷调查、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测评,比较常规康复组和康复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常规康复组和康复干预组患者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康复干预组患者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同时,常规康复组和康复干预组患者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康复干预组患者MB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 结合生活辅助器具对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其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张奇;刘春雨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肺移植术是目前终末期肺疾病可选择的唯一有效方法,已成为当今器官移植领域和普胸外科界有潜力的课题之一.肺移植手术过程给麻醉、麻醉医生也提出了独特的挑战.围术期的麻醉管理,特别是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体液管理、疼痛治疗技术等,均可能影响肺移植的结果.本文综述了近期一些关于肺移植的麻醉管理的新进展.
作者:唐富东;李明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佳时间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2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行石膏托固定下肢患者随访恢复结果呈“优”者为6例,切开复位钢板外固定患者随访恢复结果呈“优”者为57例,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及植骨术患者随访恢复结果呈“优”者为43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随访恢复结果呈“优”者为22例.受伤6h内及伤后7~14d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骨折完全愈合例数分别为43例(95.55%)和34例(91.89%),明显高于伤后6h~6d内及20 d后行手术治疗者术后骨折完全愈合例数[23例(71.88%)、5例(62.50%)],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行石膏托固定下肢患者骨折完全愈合例数为7例,切开复位钢板外固定为37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为23例,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及植骨术为46例.结论 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佳手术时机为受伤6h内或7~14 d内,而同时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及其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能使患者术后得到好的功能恢复.
作者:严斌;叶峥;朱剑;周新建;居建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在肝外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2 187例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一镜”、“二镜”、“三镜”对肝外胆道结石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率,并比较分析其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引用情况.结果 三镜联合治疗的患者其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一镜以及二镜治疗组(P<0.05),但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镜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一镜和两镜治疗组,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一镜和两镜治疗组.结论 采用胆道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肝外胆道结石具有疗效好、并发症低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
作者:王烯冬;董宝珠;郑建华;夏医君;李利宁;王石;辛瑞强;阿思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早期气道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道切开的意义.方法 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采取气道湿化、气管内吸痰、减少引起气道刺激的因素等呼吸道管理措施.结果 按GOS评价标准:1级(良好)9例、2级(轻残)11例、3级(重残)5例、4级(持续植物状态)13例、5级(死亡)8例.气管切开期间,无一例发生脱管或套管堵塞,18例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9.13% (18/46).46例患者气管切开前PO2、PCO2及SaO2分别为(65.2±8.7) mmHg、(56.2±7.8) mmHg和(92.3±5.1)%,气管切开后分别为(76.5±6.3) mmHg、(46.1±5.2) mmHg和(97.2±3.1) 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时,尽早行气道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通气状况,有效降低气管切开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利城;张业司;袁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我院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数据进行处理,按药品名称、药品类别统计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联合用药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无论从销售金额还是从使用频度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均排前面,联合用药较多的是三联和四联.结论 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陈永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一批次的试剂对不同状态的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不抗凝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4%、11.1%和0%.B组(抗凝剂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3.3%和0%.C组(含血细胞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2%、66.7%和100%.结论 引起结果有误的原因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中主要的是标本有溶血或者浑浊现象.为了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的发生,要对血清标本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
作者:王一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在BECKMAN LX20和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的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临床可接受性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文件,以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参考方法(X),以BAN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Y),计算其相关系数(r2)及直线回归方程,按照美国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总误差(Total error allowance,TEa)的1/2为判断依据,判断两个不同的检测系统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临床可接受性.结果 两个系统BUN、CREA检测相关系数r2=0.998 9、0.9988,回归方程分别是y=0.992x-0.038 9、y=0.9846x-0.040 9.不同检测系统上检测的结果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EA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能够被临床所接受.
作者:唐新;汪小葛;浦雄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PSA灰区(tPSA 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鹏;包卫东;杨莉莉;沈俭;顾燕青;沈伟;沈杰;俞奇伟;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和文化程度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高社会支持程度和大专及以上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同时其血压控制较佳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患者,而高中和中专、一般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均高于初中和小学、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较大,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及干预.
作者: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足月高龄产妇(35~44岁)随机分为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组(A组)和单纯共同负荷组(B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产妇在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前以6 ml/kg快速复方林格溶液输入,在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后以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130/0.4)500 ml加入8 mg麻黄碱快速输入(25~30 min输完).B组输液和A组相同,胶体中未加入麻黄碱.分别记录产妇麻醉前和硬膜外腔注入首次量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和30 min SBP和HR的变化;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检测两组胎儿出生后即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的评分.结果 A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显著改变(P>0.05);B组产妇T3、T4时点SBP显著降低(P<0.01),A组产妇SBP在T2、T3、T4时点显著高于B组(P<0.01).A组产妇麻醉后T2、T3、T4时点HR显著增快(P<0.05);并显著快于B组(P<0.05).B组HR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PO2和B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和麻醉给药同时以适量液体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格;谭冠先;叶海洪;陈峻;黄金会;阮浩神;黄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患无隙沟通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共收诊382例患者列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护患沟通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间共收诊368例患者列入研究组,采用护患无隙沟通方法.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问卷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患无隙沟通方法既能提升护士的自身能力与修养,又能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临床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利于密切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超英;曹慧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评估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在急性动脉性出血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动脉性出血患者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治疗资料.通过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来判断有无出血并明确出血部位,对可行栓塞治疗者,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栓塞出血靶血管.结果 36例出血患者中咯血10例,消化道出血11例,膀胱、肾出血5例,妇科肿瘤出血9例,外科术后出血1例.32例血管造影表现为造影剂喷射、外溢及浓染,阳性率为88.8%;4例阴性表现;阳性病例可行栓塞治疗者28例,其中26例1次栓塞成功,2例2次栓塞成功,4例不可行栓塞治疗者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影像资料.结论 动脉造影对动脉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止血安全、有效,临床可行性高.
作者:张崇国;周良;李轲东;管敬;冯玉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给药途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我院的280例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本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140)采用鱼肝油局部涂搽口腔溃疡面,观察组(n=140)采用康复新液喷洒患者的口腔溃疡面,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2.14±1.22)d,对照组为(3.57±1.34)d,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要优于常规的局部口腔溃疡面涂抹鱼肝油,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湖;符鸿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抑郁(PSD)(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SD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采用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口服百忧解.两组均治疗8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21项(HAMD)、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各检测1次,共4次.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共有83例完成试验(分别为42例、41例).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BI评分均有提高,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穴贴压法治疗PSD可获得与百郁解相似的疗效.
作者:黄宏敏;赵光峰;王家艳;陈琪;许玉皎;卢瑞丽;周晓晖;张冠壮;刘卫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给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对照组比实验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0% (36/40)和75% (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10% (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是目前临床上良好的治疗方案,具有治愈率高、复发低的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苏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术对老年雄性大鼠海马细胞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细胞凋亡的不同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选择60只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麻醉,只给予麻醉处理(单纯麻醉组);B组在左侧大腿中部切开,暴露坐骨神经后用4-0丝线结扎4道,常规缝合皮肤(CCI组);C组给予脾切除手术之后常规缝合伤口(脾切除组).三组再按术前1d、术后1d、7d、14d4个时间点,将每组再分为4个小组(n=5).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在术前1d和术后1d、7d、14d按时间点经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胸经升主动脉依次灌注生理盐水100ml和4%多聚甲醛-PBS复合液300 ml后,开颅取脑,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HE和CHAT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CCI组锥体层细胞损伤重,有较多凋亡形态细胞出现,高峰在术后14d,脾切除组锥体层和颗粒层均有损伤,出现细胞减少,形态改变;CHAT免疫组化染色3组均有CHAT阳性细胞数的减少,术后7d、14 d CCI组较脾切除组染色明显偏浅.结论 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组造成海马细胞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作者:朱雅斌;孙灿林;谢国柱;钱涛;姜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单发子宫肌瘤或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低气腹压力组(11 mmHg,LP)、中气腹压力组(13 mmHg,MP)和高气腹压力组(15 mmHg,HP).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术后12h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前列腺素E2(PGE2)数值;并比较心率(HR)、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 LP、MP、HP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术后12h的NE、COR、SOD、PGE2数值与及HR、PetCO2、SBP、DBP都有不同程度波动,以HP组患者波动明显,其与LP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低气腹压力对维持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生命体征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保证有足够操作空间下,应尽量应用低气腹压力.
作者:邓霭辉;陈晓园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居民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人群的健康水平.方法 对20 026名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中医体质辨识情况.结果 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中,平和质占64.2%,偏颇体质占35.8%;其中,60岁以上居民共调查13 865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9.23%.60岁以上人群中,平和质占62.65%,偏颇体质占37.35%.平和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在不同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3种体质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结论 本调查客观分析了社区居民的体质特征及变化特点,有助于把握社区居民的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曹桂丽;沈蔷;邓红月;喻宏;代桂芝;王建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