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居民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曹桂丽;沈蔷;邓红月;喻宏;代桂芝;王建辉

关键词:中医体质, 社区居民, 健康管理
摘要:目的 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居民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人群的健康水平.方法 对20 026名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中医体质辨识情况.结果 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中,平和质占64.2%,偏颇体质占35.8%;其中,60岁以上居民共调查13 865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9.23%.60岁以上人群中,平和质占62.65%,偏颇体质占37.35%.平和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在不同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3种体质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结论 本调查客观分析了社区居民的体质特征及变化特点,有助于把握社区居民的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的结果偏倚分析

    目的 探讨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在BECKMAN LX20和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的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临床可接受性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文件,以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参考方法(X),以BAN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Y),计算其相关系数(r2)及直线回归方程,按照美国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总误差(Total error allowance,TEa)的1/2为判断依据,判断两个不同的检测系统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临床可接受性.结果 两个系统BUN、CREA检测相关系数r2=0.998 9、0.9988,回归方程分别是y=0.992x-0.038 9、y=0.9846x-0.040 9.不同检测系统上检测的结果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EA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能够被临床所接受.

    作者:唐新;汪小葛;浦雄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011年我院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我院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数据进行处理,按药品名称、药品类别统计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联合用药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无论从销售金额还是从使用频度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均排前面,联合用药较多的是三联和四联.结论 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陈永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前瞻性研究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化疗后常规放射;对照组单纯放疗.结果 所有病例如期完成治疗,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实验组CR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5.00%,2年生存率为85.00%,3年生存率为7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与单纯放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贺芳;喻志冲;田大龙;吴义言;刘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自控静脉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自控静脉镇痛对行剖腹产术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剖腹产术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自控静脉镇痛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100例,在剖腹产术前、产后第1天和产后第7天进行雌二醇、孕酮检测,测定剖腹产术前、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爱丁堡产后抑郁症量表(EPDS)评分和产后第14天抑郁症发病率情况,记录自控静脉镇痛后4h、8h、24 h、48 h产妇的线性视觉模拟法(VAS)镇痛评分.结果 P组术后4h、8h、24 h、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产后第1天、第7天P组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而孕酮明显低于C组(P<0.05);产后第7天、第14天P组的EPDS评分及PP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的自控静脉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可靠,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王志强;郭翠容;陆立仁;何清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同方法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共75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锁定钢板组、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全足负重时间、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跟骨高度、宽度及Marland评分.结果 克氏针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及普通钢板组(P<0.05).锁定钢板组全足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均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为88%,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68%)及克氏针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愈合,并能够较好的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卫东;宋颖军;龚建斌;温贤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手术对老年雄性大鼠海马细胞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细胞凋亡的不同影响

    目的 探讨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术对老年雄性大鼠海马细胞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细胞凋亡的不同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选择60只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麻醉,只给予麻醉处理(单纯麻醉组);B组在左侧大腿中部切开,暴露坐骨神经后用4-0丝线结扎4道,常规缝合皮肤(CCI组);C组给予脾切除手术之后常规缝合伤口(脾切除组).三组再按术前1d、术后1d、7d、14d4个时间点,将每组再分为4个小组(n=5).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在术前1d和术后1d、7d、14d按时间点经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胸经升主动脉依次灌注生理盐水100ml和4%多聚甲醛-PBS复合液300 ml后,开颅取脑,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HE和CHAT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CCI组锥体层细胞损伤重,有较多凋亡形态细胞出现,高峰在术后14d,脾切除组锥体层和颗粒层均有损伤,出现细胞减少,形态改变;CHAT免疫组化染色3组均有CHAT阳性细胞数的减少,术后7d、14 d CCI组较脾切除组染色明显偏浅.结论 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组造成海马细胞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作者:朱雅斌;孙灿林;谢国柱;钱涛;姜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妊娠早期母体TSH水平异常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母体甲状腺(TSH)水平异常孕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4例列入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36例列入甲减组,经检查健康妊娠妇女40例列入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妊娠期间行甲亢及甲减对症治疗,观察和记录三组孕妇妊娠后的母婴结局,并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组与甲减组母体发生妊高征、甲状腺危象、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心力衰竭、剖宫产等不良结局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妊高征、甲状腺危象、产后出血,甲亢组患者发生率略高于甲减组(P<0.05),其余结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和甲减组围产儿结局低体重新生儿、自然流产、先兆子痫、早产、重症监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儿除新生儿甲亢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甲减组外(P<0.05),其余围产儿结局与甲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征、甲状腺危象、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心力衰竭等是妊娠早期母体TSH水平异常而发生的母体结局,低体重新生儿、自然流产、先兆子痫、早产等是TSH水平异常所造成的主要围产儿不良结局,应早期发现孕妇的TSH水平异常情况,有效控制和改善,并在妊娠期间内做好一系列治疗与护理工作.

    作者:贾学元;何恒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新式子宫压缩缝合术联合安列克在剖宫产术子宫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式子宫压缩缝合术联合安列克对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孕妇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术中实施新式子宫压缩缝合术,同时深部肌注安列克250 μg,对照组只术中肌注安列克250μg.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子宫收缩所用时间、术后重复肌注安列克的例数、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病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重复使用安列克的例数、子宫收缩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子宫压缩缝合术联合安列克能有效治疗剖宫产术中、术后的产后出血,也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病率.

    作者:历秀云;张文静;袁立新;王晓燕;盖俊峰;崔惠芹;吴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64层螺旋CT头颈部数字减影动脉成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影响64层螺旋CT行头颈部数字动脉减影成像中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对78例临床怀疑有头颈部疾患的患者进行CT数字减影动脉成像.先行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后利用相同扫描条件对扫描范围行平扫及CTA扫描.CTA扫描采用智能阈值触发模式;将平扫与增强扫描原始数据重建成0.6 mm横断面图像并进行减影处理,然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模式重建,观察血管显示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78例血管减影图像中质量为优55例,良16例,差5例,另有2例减影失败而采用常规法CTA进行后处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制动及配合,扫描参数的一致性,优化的造影剂注射方案,正确的触发点的选择,恰当的重建参数.结论 通过患者的配合、制定合理的扫描程序及优化图像重建参数,CT数字减影动脉成像相比常规法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及更优良的图像质量.

    作者:潘冬刚;谌业荣;王亚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95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昌市及周边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方法 严格按照WHO技术规范,对295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295例受检患者中,精子活动力异常129例(占43.7%),pH值异常106例(占35.9%),液化时间异常88例(占29.8%),精子活率异常83例(占28.1%).结论 宜昌市及周边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异常以活动力异常为主,其次分别是pH值异常、液化时间异常及精子活率异常,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精子各运动参数在生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虹;向希映;鲜胜;李乾元;冯德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并对其中65例患者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96例患者为双侧乳腺结构不良,6例患者为单侧乳腺异常.小叶增生型43例,囊肿型11例,局灶性纤维化型21例,纤维腺瘤样增生型15例,导管增生型3例以及混合型9例.102例患者中有65例进行手术病理活检,均诊断为乳腺结构不良,其中局灶性纤维化型16例,小叶增生型21例,囊肿型9例,纤维腺瘤样增生12例以及混合型7例.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构不良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一芝;黄秀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海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问题及对策

    海南省有800多万人口,每年约有12万新生儿出生,其中很多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这些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不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患儿和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痛苦.新生儿疾病筛查在海南的普及降低了新生儿CH、PKU、G6PD缺乏症发病概率.目前,海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许多国内发达地区仍存在着差距.本文就现阶段海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作者:赵振东;王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非糖尿病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HbA1C、Hcy、Fib、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检查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 ①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视网膜病变者(DR)33例,无视网膜病变(NDR)者156例,DR组HbA1C值为(8.80±2.26)%,Hcy值为(25.38±7.78) μmol/L,Fib值为(4.62±1.09) g/L; NDR组HbA1C值为(6.83±1.03)%,Hcy值为(12.33±3.43) μmol/L,Fib值为(3.30±1.02) g/L,健康对照组HbA1C值为(5.05±0.57)%,Hcy值为(7.68±2.70) μmol/L,Fib值为(2.97±1.10) g/L,各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微量蛋白尿(UMA)的患者28例,无微量蛋白尿(NUMA)患者161例,UMA组HbA1C值为(8.91±2.18)%,Hcy值为(29.04±8.33) μmol/L,Fib值为(4.71±1.17)g/L;NUMA组HbA1C值为(6.75±1.07)%,Hcy值为(11.27±3.52)μmol/L,Fib值为(3.25±1.23) g/L;各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联合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糖尿病微血管病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给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对照组比实验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0% (36/40)和75% (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10% (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是目前临床上良好的治疗方案,具有治愈率高、复发低的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苏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综合性医院门诊采血处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门诊采血处实施数字化平台后的感染控制与管理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门诊采血处实施数字化平台后对环境、流程、人员和物品控制的管理经验,从流程分区、醒目标识、增订制度、分层督导、人力调配、培训演练等方面加以落实,确保感染控制的实效.结果 通过加强针对性、规范性管理,门诊采血处物品、空气、物体表面(含所有自助设施)及护士手卫生学月监测结果均符合要求,未发生一例医院感染.结论 门诊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必须紧跟医院数字化的新形势,规范流程、环节控制,实施系统管理.

    作者:蒋萍;李进娥;熊小兰;张文静;牛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血糖、血脂水平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观察康复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MCI患者54例,对照组为健康老年人60例.分析老年MCI与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同时对病例组采取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干预,通过对比病例组干预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和自我效能量表(SES)得分,分析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 老年MCI患者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干预后,老年MCI患者的记忆功能(特别是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数字记忆和形状记忆)、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均有所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高血脂是老年MCI的危险因素之一,康复训练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MCI记忆功能、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

    作者:张菊艳;吴金山;田春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6%羟乙基淀粉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观察

    目的 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足月高龄产妇(35~44岁)随机分为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组(A组)和单纯共同负荷组(B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产妇在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前以6 ml/kg快速复方林格溶液输入,在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后以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130/0.4)500 ml加入8 mg麻黄碱快速输入(25~30 min输完).B组输液和A组相同,胶体中未加入麻黄碱.分别记录产妇麻醉前和硬膜外腔注入首次量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和30 min SBP和HR的变化;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检测两组胎儿出生后即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的评分.结果 A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显著改变(P>0.05);B组产妇T3、T4时点SBP显著降低(P<0.01),A组产妇SBP在T2、T3、T4时点显著高于B组(P<0.01).A组产妇麻醉后T2、T3、T4时点HR显著增快(P<0.05);并显著快于B组(P<0.05).B组HR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PO2和B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和麻醉给药同时以适量液体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格;谭冠先;叶海洪;陈峻;黄金会;阮浩神;黄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机体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单发子宫肌瘤或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低气腹压力组(11 mmHg,LP)、中气腹压力组(13 mmHg,MP)和高气腹压力组(15 mmHg,HP).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术后12h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前列腺素E2(PGE2)数值;并比较心率(HR)、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 LP、MP、HP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术后12h的NE、COR、SOD、PGE2数值与及HR、PetCO2、SBP、DBP都有不同程度波动,以HP组患者波动明显,其与LP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低气腹压力对维持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生命体征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保证有足够操作空间下,应尽量应用低气腹压力.

    作者:邓霭辉;陈晓园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下咽癌病理分期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下咽癌病理分期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8例下咽癌患者,75例为梨状窝癌,7例为环后癌,6例为下咽后壁癌,T2期15例、T3期32例、T4期41例,对患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与病理分期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下咽癌患者中有69例(78.41%)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主要转移至颈部Ⅱ区、Ⅲ区及Ⅳ区,三个部位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期转移率为60.00%(9/15)、T3期转移率为90.63%(29/32)、T4期转移率为100%(41/4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1~3年,T2期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T4期患者,T2期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T3期和T4期患者(P<0.05).结论 下咽癌病理分期与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下咽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可根据患者病理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评估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早期诊治效果.

    作者:刘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在急性动脉性出血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评估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在急性动脉性出血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动脉性出血患者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治疗资料.通过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来判断有无出血并明确出血部位,对可行栓塞治疗者,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栓塞出血靶血管.结果 36例出血患者中咯血10例,消化道出血11例,膀胱、肾出血5例,妇科肿瘤出血9例,外科术后出血1例.32例血管造影表现为造影剂喷射、外溢及浓染,阳性率为88.8%;4例阴性表现;阳性病例可行栓塞治疗者28例,其中26例1次栓塞成功,2例2次栓塞成功,4例不可行栓塞治疗者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影像资料.结论 动脉造影对动脉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止血安全、有效,临床可行性高.

    作者:张崇国;周良;李轲东;管敬;冯玉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