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的湿化效果观察

徐月文;方彩霞;唐良霞;章萍;张秀芳;王验;陈敏;史蓉蓉;潘静

关键词:呼吸机加温湿化器,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摘要:目的 观察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颅脑手术后气管切开不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器与空气稀释面罩连接,进行持续加温湿化方法;对照组20例,应用微量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道滴入.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 观察组痰液稀释度优于对照组(P<0.01);刺激性呛咳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痰痂形成,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日吸痰次数、吸痰时和吸痰后对血氧饱和度值的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28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按0.9:1随机分为放疗组136例,替莫唑胺+放疗组151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两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纳入年龄、性别、手术切除范围、小型精神状态量表评分、WHO体力状况评分等,评价两放疗组患者死亡风险率,同时比较单个影响因素间相对死亡风险.结果 随访2年后,替莫唑胺+放疗组中位生存期14.8个月,放疗组11.7个月.替莫唑胺+放疗组调整死亡风险率为0.53 (95%CI 0.41~0.67;P<0.01).替莫唑胺+放疗组无复发中位生存期6.8个月,放疗组4.9个月.手术切除程度与生存时间有明确关系(P<0.01);从活检及部分切除到大部分切除再到次全切,死亡风险依次下降0.64 (95%CI 0.54~0.73).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能明显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手术切除程度仍对该类患者预后有决定性影响.

    作者:赵鹤翔;高利民;冯文;高晋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一批次的试剂对不同状态的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不抗凝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4%、11.1%和0%.B组(抗凝剂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3.3%和0%.C组(含血细胞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2%、66.7%和100%.结论 引起结果有误的原因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中主要的是标本有溶血或者浑浊现象.为了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的发生,要对血清标本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

    作者:王一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机体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单发子宫肌瘤或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低气腹压力组(11 mmHg,LP)、中气腹压力组(13 mmHg,MP)和高气腹压力组(15 mmHg,HP).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术后12h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前列腺素E2(PGE2)数值;并比较心率(HR)、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 LP、MP、HP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术后12h的NE、COR、SOD、PGE2数值与及HR、PetCO2、SBP、DBP都有不同程度波动,以HP组患者波动明显,其与LP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低气腹压力对维持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生命体征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保证有足够操作空间下,应尽量应用低气腹压力.

    作者:邓霭辉;陈晓园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011年我院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我院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数据进行处理,按药品名称、药品类别统计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联合用药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无论从销售金额还是从使用频度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均排前面,联合用药较多的是三联和四联.结论 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陈永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电超慢涨落检测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ET)测定阳性、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探讨脑电超慢涨落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根据脑内不同神经递质有不同的振荡频率的原理,通过多重频谱分析与非线性处理的方法,测定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和60例正常对照者各种神经递质的水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阳性组、阴性组的多巴胺(DA)活动升高,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lu)活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阴性组的5-羟色胺(5-HT)活动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精神分裂症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DA、5-HT、Glu、g-氨基丁酸、NE活动明显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电超慢涨落仪在测定精神分裂症神经递质的变化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神经递质的评估手段之一.

    作者:俞扬;陆春英;过树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长期饮酒对老年人认知损害和脑萎缩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 评估长期饮酒对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和脑萎缩的影响,探讨其认知功能损害与脑萎缩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应用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对56例长期饮酒老年人(饮酒组)和58名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全部对象行脑CT检查.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饮酒组CAMCOG-C总分及各项亚测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饮酒组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萎缩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萎缩者(P<0.01).结论 长期大量饮酒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及脑结构异常,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麻荣武;罗斯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的结果偏倚分析

    目的 探讨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在BECKMAN LX20和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的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临床可接受性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文件,以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参考方法(X),以BAN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Y),计算其相关系数(r2)及直线回归方程,按照美国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总误差(Total error allowance,TEa)的1/2为判断依据,判断两个不同的检测系统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临床可接受性.结果 两个系统BUN、CREA检测相关系数r2=0.998 9、0.9988,回归方程分别是y=0.992x-0.038 9、y=0.9846x-0.040 9.不同检测系统上检测的结果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EA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能够被临床所接受.

    作者:唐新;汪小葛;浦雄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B超定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29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PCNL组和PCNL组,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分析术后结石清除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mPCNL组229例患者一期取净结石194例,占84.7%.手术平均时间(78.3±33.2)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2±2.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8±2.4)d.PCNL组200例患者一期取净结石178例,占89.0%.手术平均时间(88.8±35.5) 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7.8±2.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6±3.5)d.两组一期取净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PCNL组在造瘘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明显少于PCN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定位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高效、微创、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鹏舒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并对其中65例患者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96例患者为双侧乳腺结构不良,6例患者为单侧乳腺异常.小叶增生型43例,囊肿型11例,局灶性纤维化型21例,纤维腺瘤样增生型15例,导管增生型3例以及混合型9例.102例患者中有65例进行手术病理活检,均诊断为乳腺结构不良,其中局灶性纤维化型16例,小叶增生型21例,囊肿型9例,纤维腺瘤样增生12例以及混合型7例.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构不良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一芝;黄秀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种植体设计对边缘骨组织保留的影响

    种植体周围骨水平是决定种植体成功骨结合的关键,保留边缘骨高度对种植体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合理的种植体形态结构设计可以达到减少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保留种植体边缘骨组织的作用,这对提高种植体成功率有极大的影响.

    作者:毛秋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95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昌市及周边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方法 严格按照WHO技术规范,对295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295例受检患者中,精子活动力异常129例(占43.7%),pH值异常106例(占35.9%),液化时间异常88例(占29.8%),精子活率异常83例(占28.1%).结论 宜昌市及周边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异常以活动力异常为主,其次分别是pH值异常、液化时间异常及精子活率异常,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精子各运动参数在生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虹;向希映;鲜胜;李乾元;冯德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野战方舱内救治四肢损伤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在放舱内模拟野战条件下犬四肢损伤出血的救治时效性.方法 选择6只正常精壮雄性犬,对其模拟野战战伤导致四肢神经血管损伤止血包扎施治,观察在放舱内对于救治重伤犬肢体坏死的效果,有无感染及血肿,有无并发症.结果 在方舱内为模拟野战或地震灾害环境下四肢血管损伤的雄性犬进行急诊包扎止血,6只犬全部存活,肢体无截肢,仅1例感染濒临坏死,血管神经周围组织无血肿,无并发症.结论 战场中在手术方舱内展开损伤控制性手术为肢体伤口有效止血,可以为外科手术争取时间,做到大限度控制肢体存活率及死亡率.

    作者:江少杰;王林海;周文平;梁明;韩雅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点按穴位治疗小儿脑瘫伴言语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点按穴位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方法 点按脑瘫患儿廉泉、风府两个穴位.结果 15例患儿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0例.结论 点按穴位是脑瘫患儿伴言语障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不仅可以改善或治愈脑瘫患儿言语障碍,提高患儿的言语水平,也可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及智力的发育.

    作者:李兰华;郑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自由体位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住院待产的12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按照入院的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监测胎心、胎动、定时吸氧情况下,实验组采取不限制孕妇体位,让孕妇取自由舒适体位待产;对照组行传统的抬高臀部卧床休息待产.结果 实验组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尿潴留等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待产更有利于促进产程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玉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的湿化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颅脑手术后气管切开不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器与空气稀释面罩连接,进行持续加温湿化方法;对照组20例,应用微量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道滴入.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 观察组痰液稀释度优于对照组(P<0.01);刺激性呛咳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痰痂形成,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日吸痰次数、吸痰时和吸痰后对血氧饱和度值的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徐月文;方彩霞;唐良霞;章萍;张秀芳;王验;陈敏;史蓉蓉;潘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床旁分类眼药盒的制作与应用

    本眼药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眼药水集中收放,便于护士和患者的取用,同时也符合药品存放要求,也使得病房更加整洁和美观,插槽的设置方便插放治疗卡,便于患者和护士用药,便于消毒.

    作者:付建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非糖尿病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HbA1C、Hcy、Fib、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检查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 ①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视网膜病变者(DR)33例,无视网膜病变(NDR)者156例,DR组HbA1C值为(8.80±2.26)%,Hcy值为(25.38±7.78) μmol/L,Fib值为(4.62±1.09) g/L; NDR组HbA1C值为(6.83±1.03)%,Hcy值为(12.33±3.43) μmol/L,Fib值为(3.30±1.02) g/L,健康对照组HbA1C值为(5.05±0.57)%,Hcy值为(7.68±2.70) μmol/L,Fib值为(2.97±1.10) g/L,各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微量蛋白尿(UMA)的患者28例,无微量蛋白尿(NUMA)患者161例,UMA组HbA1C值为(8.91±2.18)%,Hcy值为(29.04±8.33) μmol/L,Fib值为(4.71±1.17)g/L;NUMA组HbA1C值为(6.75±1.07)%,Hcy值为(11.27±3.52)μmol/L,Fib值为(3.25±1.23) g/L;各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联合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糖尿病微血管病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64层螺旋CT头颈部数字减影动脉成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影响64层螺旋CT行头颈部数字动脉减影成像中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对78例临床怀疑有头颈部疾患的患者进行CT数字减影动脉成像.先行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后利用相同扫描条件对扫描范围行平扫及CTA扫描.CTA扫描采用智能阈值触发模式;将平扫与增强扫描原始数据重建成0.6 mm横断面图像并进行减影处理,然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模式重建,观察血管显示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78例血管减影图像中质量为优55例,良16例,差5例,另有2例减影失败而采用常规法CTA进行后处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制动及配合,扫描参数的一致性,优化的造影剂注射方案,正确的触发点的选择,恰当的重建参数.结论 通过患者的配合、制定合理的扫描程序及优化图像重建参数,CT数字减影动脉成像相比常规法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及更优良的图像质量.

    作者:潘冬刚;谌业荣;王亚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妊娠早期母体TSH水平异常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母体甲状腺(TSH)水平异常孕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4例列入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36例列入甲减组,经检查健康妊娠妇女40例列入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妊娠期间行甲亢及甲减对症治疗,观察和记录三组孕妇妊娠后的母婴结局,并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组与甲减组母体发生妊高征、甲状腺危象、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心力衰竭、剖宫产等不良结局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妊高征、甲状腺危象、产后出血,甲亢组患者发生率略高于甲减组(P<0.05),其余结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和甲减组围产儿结局低体重新生儿、自然流产、先兆子痫、早产、重症监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儿除新生儿甲亢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甲减组外(P<0.05),其余围产儿结局与甲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征、甲状腺危象、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心力衰竭等是妊娠早期母体TSH水平异常而发生的母体结局,低体重新生儿、自然流产、先兆子痫、早产等是TSH水平异常所造成的主要围产儿不良结局,应早期发现孕妇的TSH水平异常情况,有效控制和改善,并在妊娠期间内做好一系列治疗与护理工作.

    作者:贾学元;何恒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f/tPSA、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诊断效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PSA灰区(tPSA 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鹏;包卫东;杨莉莉;沈俭;顾燕青;沈伟;沈杰;俞奇伟;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